《苏联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联英雄-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愿意自己过,就给他们一块地盘,反正哪些人的存在也能让德国法西斯头疼。

    有时候,指挥员也需要很现实的处理实际问题。

    现在53师作战人员中加入了大量其他军种的人员,还有原本的平民,为此游击队早已重新编组原来的部队建制只是名义上的保留,实际上的主力部队分成了4个分队:一分队直接归属师部,这里就是它的营地,实力也最强,主力是骑兵。

    二分队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同‘波’兰边境地区活动,有时候甚至会进入‘波’兰境内游击作战,也多是骑兵。

    三分队在白俄罗斯南部的普里皮亚季林区活动,主要是步兵。

    四分队所处的环境最为恶劣,主要活动区域在乌克兰利夫韦、科列茨以北地区,因为没有哪个地方比那里的游击队与当地人的关系更紧张、更危险!那里有部分“游击队”是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为了争取乌克兰**,同时与德军和苏联作战:有时和德国人并肩作战,有时候又会袭击德军,非常‘混’‘乱’!

    虽然现在梅利尼克身处乌克兰北部,但白俄罗斯就在北边几十公里外,这里没有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他对于民族主义者的态度很明确:如果可能,消灭一切由民族主义者控制的组装组织!

    对于敌人、任何一切有可能危机自身安全的敌人,梅利尼克决不能手软,这点是他在国内战争时期学到的经验!民族主义者,极度危险,必须彻底消灭!

    因为封锁,主营地这边给养已经不多,急需补充,进攻德军小型据点是最好的选择:代理军事委员会委员给出了两个选择………拉特诺或者是卡缅…卡希尔斯基。

    前者是乌克兰西部通向布列斯特公路干道上的一处重要居民点,后者是乌克兰西南部的一个“断头火车站”。前者现在对于德军来说显然更重要,后者攻击的安全‘性’更大,德军在那里没多少人。

    “袭击拉特诺,这样至少还能配合一下东部的大***。”梅利尼克一锤定音:这“配合”也是说的有点大,但如果选卡缅…卡希尔斯基,不仅仅可能获得的物资极少,连“配合”的资格都没有。

    。。。

第四百五十六章 科斯佳大叔和他的“煤石地雷”

    。'

    游击队的破坏袭击对重要‘交’通线路以及小股驻军的威胁最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到重大损失;甚至会因重要‘交’通线路的不畅通,导致大部队或重要作战物资的调运受到干扰,从而严重影响、干扰前线的作战行动。

    因此,对于占领军来说,游击队的活动危害极其巨大,无论日军还是德军都不希望在自己的占领区出现游击队活动猖獗的局面,都组建起了一套反游击队作战体系。

    而且无论是西方式思维的德军还是东方式思维的日军,对待游击队采取的态度都一样的残酷无情!不过,两个法西斯国家各自的反游击作战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体现在方方面面。

    日军一般是组建专‘门’的反游击队部队去***游击队的活动,很少直接动用正规野战部队去清剿游击队(有点像“大扫‘荡’”,般是极多地“据点部队”加上少量的野战部队;当然。大规模使用野战部队的情况也有,那就是上规模的“大扫‘荡’”了。比如说《地道战》中的日军,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据点军”,而不是野战部队。)。

    同日军不同,德军大多是直接用正规野战部队去清剿游击队,但同样建设有很少量的专业反游击队部队。但是,日军的反游击队部队与德军的专业反游击队部队有很大不同,日军地所谓反游击队部队就是没有装备重武器的轻步兵部队,部队建设成本低、组建迅速。很多时候这类低成本部队被称做治安部队。

    治安部队由于火力贫弱(相对于德军啦,比我们中国的游击队十之**还是占有优势的,至少还是制式装备,我们是大刀长矛火铳什么都有。),并不能**在正面战场作战,所以也只能在后方从事清乡、扫‘荡’、征粮、保护后方运输线、保障野战部队的物资供应线与调动顺畅、打击防区内的游击队,维护防区治安。

    说穿了,日本人那就是觉得打游击队动用野战部队太‘浪’费(小日本小家子气。和德国相比整一个穷鬼!)。

    而德军的专业反游击队部队一般是从‘精’锐的山地步兵师以及伞兵部队‘精’选一部分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并‘精’通当地语言地军官与士兵,再经过严格的伞降、泅渡、化妆、煽动、投毒、暗杀、发报等等训练后组成,说白了就是现在的特种部队。

    这种专业反游击队部队建设成本极高,数量很少,所以,德军反游击队作战的主力是大量的正规野战部队。

    从这里可以看出德军的反游击战能力似乎优势明显,起码部队火力就非常强,因为德军是拿有重武器的正规野战部队。不过要是到了具体的战斗中。尤其在山地地区的反游击队作战中,德军地重武器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即使平原地区。由于游击队分散,并且位置并不明确。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搜索,所以德军也不大可能开着坦克、拖着大炮四处‘乱’窜寻找游击队,大部分时候同样也是靠轻步兵围剿游击队。

    在对付游击队地战术方面,日德实际都是靠大设据点保护要点,对游击队盘踞区则都是靠发动扫‘荡’作战。扫‘荡’作战也多是多路合击作战,对游击区和根据地的居民,房屋。设施进行全面摧毁打击。都是进行烧光、抢光、杀光地“三光”作战………日德的反游击战战术半斤对八两,根本上没多大的区别。

    在苏联卫国战争前中期。德军对游击队进行围剿,部队部署密度相当大,反游击队兵力与游击队兵力对比能达到3:1到10:1,也就是用于对付游击队的兵力比游击队多的多。在不算配合部队(说白了就是伪军。)的情况下,德军在苏联与南斯拉夫进行的大规模反游击队作战,大多数时候地反游击队兵力都超过了游击队兵力地3倍,而且自身伤亡也不小:在南斯拉夫平均每杀2个游击队员就死1个德军,所以必需要杀平民才能拉开伤亡比;在苏联几乎是1比3。

    让三倍、甚至十来倍的正规武装围剿,要在这样地情况下生存,苏联游击队的处境同南斯拉夫的同行一样,非常的难!特别像53师这样的游击队,北可袭击白俄罗斯德军运输生命线(两条铁路大动脉一条横穿大沼泽北部地区,一条就在沼泽区边缘,德国人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南可威胁乌克兰西北部,西能威胁‘波’兰东南部丘陵地区这样一支规模武装,可以说是德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苏联红军的每一次胜利几乎都离不开苏联游击力量的支援。在近4年的时间里,苏联游击队没有给德国法西斯任何喘息机会,它们的积极活动相当于在德军后方开辟了“第二战场”,尤其是活跃在白俄罗斯的苏联游击队,甚至在优势敌人的围剿中建立了一个“游击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游击共和国”成立的地点就是现在53师所在的普里皮亚季沼泽深处(1942年9月9日。在普里皮亚季沼泽,来自白俄罗斯全境数十支抵抗力量地代表召开会议,决定共同组建“游击共和国”,并选出了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党中央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彼得…扎哈罗维奇加里宁(原白俄罗斯***党中央第二书记,卫国战争开始后曾担任第21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不是我们熟知的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加里宁爷爷”。)担任游击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这个“游击共和国”位于被德军占领的白俄罗斯领土上,没有首都和固定的国家机关,也没有固定的国界。莫斯科都承认了白俄罗斯“游击共和国”的合法‘性’。并协助其在苏联红军各方面军中设立代表处,保持游击队与正规军之间的联系。

    游击队一般实施破坏敌人通信和‘交’通设施地行动,将德军在白俄罗斯境内的铁路运输能力降低了近40%!大大延缓了德国法西斯的推进速度,打‘乱’了敌人囤积物资和集结部队的计划。现在,德军的明斯克会战就被大沼泽的红军游击队拖了后‘腿’,几乎每天都有火车和铁轨被炸。

    条件是艰苦的,游击队战士们在战斗生活中处处体现出了勇敢、友谊和关爱的‘精’神。白俄罗斯游击队员涅霍季亚耶夫曾经这样回忆道:“每天晚饭前,我们都要沿着灌木丛巡逻。注意那些窝棚和窑‘洞’里是否有犹太人躲在那里。这里地儿童、老人和他们的许多亲人都被希特勒的刽子手杀害了,剩下的也都好像活骷髅一样,破布条几乎不能遮住自己的身体。他们看到我们都非常高兴,从某块草皮下拿出他们仅有的一块面包给我们。看到这一切让人非常心痛……我们将东西给他们,但他们不想要。我脱下衬衫给一位老人,他说什么也不要,却说我们还行,让我们一起去打法西斯分子,夺回属于我们的那些东西吧。我的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由于游击队员的活动,德军地士气严重受挫。在一个法西斯军官的日记里有这么一段话:“到处都是。森林里,沼泽里。都是复仇者地身影……真糟糕,我再也不想碰到类似的事了。我不能和幽灵作战。现在我正在写日记,恐惧地看着太阳落下……黑夜来临了,我觉得好像从黑暗中听到了什么,一些‘阴’影正向我们‘逼’近,可怕地恐怖正包围着我……”(想到件事:有个侵华的老日本鬼子,回国后几十年里天天失眠。永远感觉会有人半夜来割他的脖子、冒烟的手榴弹突然会从窗户扔进来。)

    为保卫“游击共和国”。游击队员们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各种设施和资源。维持共和国的正常运转。

    作为地形最合适的“大游击根据地”,这会梅利尼克地部队正在筹建属于自己集体农庄和工厂。53师地领导层已经意识到单靠缴获和“借用”是无法稳定的维持根据地和游击队地需要的,游击队需要有自己的集体农庄种植粮食和饲养牲畜,用农产品来支援游击队作战,还需要开办的学校则培训军事人才。(历史上游击队员们还建造了用于运输乘客的窄轨铁路,配备了装甲火车!将自己的人员运往“游击共和国”境外及运送境内居民,奇迹!)

    既然消息是明斯克方面即将发动大***(其实已经开始,不过大沼泽里的同志们还不知道。),那梅利尼克和科兹洛夫就必须让部队加入到这次军事行动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这次行动由我带队,科兹洛夫同志负责营地的事物。”梅利尼克说,“第一分队和师部作战人员全体出动,加上我们的运输分队。

    “是不是先联系上第二分队后再一同行动?”科兹洛夫问。

    “时间上不容许,联系就可能需要几天时间。”因地距离拉特诺直线距离还不到40公里,而第二分队的营地在公路线以西:沼泽区的实际距离不是用直线来衡量的,至少要乘以二,甚至更多!

    “大概能调动400名一线战斗人员,拉特诺的德军只有一个排,那些治安警察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只要计划的好,我们可以截击一支进入特拉诺加油的德军车队,并把特拉诺的德军据点连根拔掉!”

    别看他们是游击队,一线作战人员还是很有战斗力的,400人绝对能同一个德军正规步兵营正面较量,在偷袭的情况下,突袭特拉诺的损失应该不会很大。

    “如果是夜袭,端掉特拉诺不是问题,但如果还要截击德军运输队,风险会增加很多。”作为军事委员会委员,科兹洛夫考虑的更多些:那就是白天进攻,就是两头先预设阻击部队,给主攻部队的时间也不像夜袭那样充足。

    梅利尼克摇摇头:“先炸了特拉诺西边的那两座小桥,德国车队就必须在特拉诺过夜,那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安全的办法。”

    梅利尼克少将不是莽夫,特拉诺是乌克兰西部通向白俄罗斯的公路干道必经之路,而且通过旧维热夫卡的那条铁路支线早已经破烂不堪,让第二分队‘骚’扰的不像样子:连最大的那座铁路桥都让游击队给炸了(那是在上个月,一次夜袭连桥带守桥的几十个德军全部报销。),这会估计大桥修复都还成问题。

    乌克兰的德军要支援白俄罗斯,那最大可能是物资上的,而不会是兵员:非得通过拉特诺!打德国人的运输部队和驻防军,梅利尼克还是很有信心。

    “如果能搞到大功率电台就更好了,至少能‘弄’到些电子元件,我们的电子专家就能修复电台。”53师什么人才都有,不仅仅是通讯兵,连货真价实的电子专家都有两个,甚至有明斯克什么学院的那些个头衔。

    “我们今天就出发,让同志们去准备。科兹洛夫,还要立刻派人同布列斯特的科斯佳大叔联系,我们这边不过是小打小闹,他们那边对明斯克作战才是实实在在的支援。”梅利尼克‘交’代。

    “兵工厂的同志又完工了六十多个压发专用地雷,正好给科斯佳他们送过去。他们那边比我们还要艰苦,我看这段袭击过后就该让他们撤离布列斯特,太危险,德国人不是笨蛋。”

    “恩,科斯佳那批同志已经做的够多了,该撤出来战斗,在敌人内部迟早要***。”

    科斯佳大叔,很老吗?不,他才32岁,而且32周岁的生日还没到,科斯佳大叔是那人的化名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扎斯洛诺夫,原布列斯特铁路机务段段长(历史上是奥尔沙机务段段长,剧情需要,就让这位英雄换和地方工作了,都在白俄罗斯。)。

    德国人在占领布列斯特后,扎斯洛诺夫和手下的很多爱国工人没有撤离,但逃入了沼泽区………德国人自己根本无法保证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转,就到处搜罗原来的苏联铁路工人。正是因为这点,扎斯洛诺夫和手下的一批政治可靠的铁路工人返回了布列斯特,他本人成为了布列斯特铁路段的一名本国人(苏联人)机务组组长,并成立地下小组开展对地斗阵。

    53师的很多袭击铁路的情报都是扎斯洛诺夫和他的小组提供的,而且因为专长和工作上的便利,地下小组自己就已经用特制的压发地雷颠覆了30多辆德军的列车他们一般把地雷隐蔽在煤块和铁轨下面的道碴里(就是那些枕木下面的石子),所以称为“煤石”地雷。

    。。。

第四百五十七章 哥萨克的绝招

    !不过严冬已经让吃人的泥潭变得坚硬如铁,寒风封冻了一切。

    带上三天内需要的少量给养,战士们告别营地内的同志。排成长长的两队纵列向西开拔。营地里的同志目送他们离去,也许会有很多同志将不再回来,但同志们***,因为他们是英勇地红军游击队员!战斗在号召他们勇往直前!

    营地是一片沼泽中地势相对较高的干燥区,四周都部署有自己的哨兵,如果有德军的围剿部队靠近,哨兵能很快发现危险。看着自己的队伍开拔通过。哨兵们在暗处默默地为出发的同志们祝福。

    梅利尼克没有骑马,而是牵着自己的战马步行这一片森林林木密集,而且枝桠高度很低,骑马还不如走路方便。当然,除了自己的武器,其它装备都放在了马身上,节省体力。

    积雪很深,前面开道的前哨在几百米外,根本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