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的说起来,这五、六万人虽说名为禁军,却还不算是非常精锐的部队,至少在现在大宋的战斗序列之中,这些人或许连号都排不上。
现在在前方最强的还不是岳飞的岳家军,或者是韩世忠的韩家军,无论是折彦质手下带领的五千人的折家军精锐,姚平仲手下拥有四千精锐的姚家军,这两支精锐军队,虽说人数并没有那么多,却足以硬撼两、三万人的军队。
折家军和姚家军,除了这些最核心的精锐战斗力之外,还有着其他的一些辅助战斗人员,虽说在实力上会差了一些,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除此之外,现在还有海州张叔夜的张家军,王彦的八字军精锐,府州折可求麾下的折家军,河南翟兴的翟家军,川陕吴阶和吴璘兄弟的川陕军,曹州的牛皋牛家军,刘锜的刘家军、王德的王家军、杨沂中的杨家军,这些都算是精锐队伍。
如果要单纯从战斗力上来说,张宪现在所带领的这支部队,虽说已经有了很多的战斗经历,而且也有着非常强的战斗力,但要是在以上的这些部队里面进行排序的话,或许在人数上还占有一些优势,要是说到战斗力,真的只能够排到中下等。
不过就算是这样,张宪一路走来,从十八岁的年纪独领一军,到现在二十岁坐拥三万人马,一路上还是很不容易的。
可以说张宪在之前或许默默无名,但是在经过了清剿洞庭湖的杨幺起义,以及这一次击败了李朝的大军之后,他已经成为了大宋境内都出名的名将。
主要是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年轻了一些,很多将军都对他之前的履历有很大的怀疑,不觉得会有那么多的冠军侯霍去病存在。
这些统兵大将们很多都觉得,或许因为他是皇亲国戚,所以才会有如此之地位,简单点说,也就是认为他的这些战功,全部都是因为裙带关系,为了让他能够上位,所以进行的功绩上的造假,谁叫他是当今圣上的亲妹妹柔福帝姬的丈夫。
不过还是很多人知道张宪能力的,就比如说现在正守在荆襄一带的李横,又比如说已经到北方边关进行镇守的猛将姚平仲,还有现在南方的一些沿路的镇抚使、统制使,他们都知道张宪的能力,还有枢密院的一些知情之人。
之前其实有将军对张宪的能力提出过质疑,而且这个人非常的意外,因为提出质疑的人不是别人,这是历史上张宪的顶头上司,而且是作为岳父的岳飞。
之前张宪作为潭州统制使的时候,岳飞这个大胆的家伙,可是直接说如此年轻之人,黄口小儿不足以统领一州,虽说岳飞绝对是出于为国家考虑的角度,觉得这样年轻的人,不足以当此大任。
但要知道当时的张宪,可是已经确定下来的皇帝的妹夫,直接这样说,完全就是在得罪人的,且得罪的还不只是张宪,还顺带得罪了他的妻子柔福帝姬,同样的自然也就得罪了柔福帝姬的亲哥哥,当今圣上的赵构,还有推荐张宪的秦桧。
只不过当时张宪,只不过是刘锜军中的一个队率,连作为主将的刘锜都不知道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除了秦桧知道他的能力之外,谁都不知道他到底能够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就算是同意给他位置的赵构心中,对他作为潭州的军士统领,也有着非常大的疑虑,所以这件事情才慢慢的被人给淡忘了。
好在这一次是张宪带劣势兵马,击败了李朝军队,虽说天下之人,对他多少还是有些疑虑,但是他们知道,就算是他手底下有厉害的人,一支军队能够以三万的人数,击败李朝的大军,而且还收复已经失去已久的广源州,这不是普通的将军能够做得到的。
加上张宪之前在潭州的时候,确实是做的还不错,所以现在对他异样的声音,已经慢慢都平息下来了,连岳飞都不说话了。
赵构作为大宋的最高统治者,如果想要知道一个将军,到底有没有虚报战功的事情,或者是将手下的战功,强制性的挪到自己的身上,是非常容易知道的。
所以赵构知道,虽说张宪现在手下有着杨家兄弟效劳,但是张宪自己本身的能力,就已经非常强了,他本身是有着一定武艺的,也能够算是猛将。
要知道在击败曹成之前,张宪的手下除了他自己,可是几乎没有什么厉害武将的,赵构在他去潭州之前,给予他的禁军人马,其实也谈不上有多精锐,在经过他的不断训练之后,现在他已经拥有了一支三万人的精锐大军。
因为外面现在统军的各个将领,基本上都不是皇亲国戚,而皇亲国戚本身也受到他自己的忌惮,相对来说张宪这个年轻人,对他从来都是恭敬有加,而且每一次进行战斗,无论是战前、战斗中、还是战后,都会按时给他传递相应的战斗信息,这让赵构非常的满意。
对于其余统兵的将领,因为都是外姓将领,而且都手握重兵,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互相之间能够制衡,赵构早就要想办法削弱他们的军权了。
另外对于朝中的重臣,赵构也是有所防范的,尤其是能够官升一品的这些大员,更是不可能让他们与军权有关系。
之前被罢相的李纲、吕颐浩、朱胜非,除了他们政治上的问题之外,他们和军队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也是赵构罢免他们的原因。。。
这些说白了都是赵构心里不自信的表现,他极为需要安全感。
第三十四章丰收的大名府()
如果说一个皇亲国戚,手中既有着一支战斗力还算不错的军队,同时也有着一定的能力,且本身对他还非常的听话,这是赵构现在非常需要的,很显然张宪至少暂时已经符合了赵构所有的需求。
赵构立刻下令封张宪为自杞、邕州、钦州、特摩道、广源州五州兵马总管,将广南西路几乎一大半的兵权,都放心的交到了张宪的手下。
与此同时将之前表现非常好的虔州知州钱灼,也给调到了张宪手下,作为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邕州的知州。
其实就是以钱灼作为秦桧弟子的身份,以及之前他在虔州积累下来的,和溪洞族以及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来帮助张宪治理地方,现在在南边的各个部落之中,你报秦桧和钱灼的名字还是很好用的。
秦桧有一个私生子林一飞的事情,赵构也是知道的,林一飞之前在钱灼的身边,也已经学习了两年的时间。
赵构下旨让他主理自杞地方,此地乃是大宋、大理国和贵州四大土司势力范围的交界处,同时此地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各民族的部落,虽说这一块地盘并不大,但是同样需要一个能够处理好,跟各方关系的人存在。
因为之前秦桧跟大理国,还有贵州各土司之间的关系,如果让秦桧的私生子在这里坐镇,就算是没有治理地方的能力,只要他的名号摆在那里,把他的老爸抬出来,相信周围的各个势力还是会给些面子的(萱蛮除外)。
在经过大半年的时间地方的整合之后,秋收的时候,张宪手下已经拥有了将近四万余人马,其中两万余人的精锐人马,全部分布在广源州一带,作为在前线的镇守人马,由杨再兴率领。
另外有一万余人马在邕州驻扎,由张宪亲自坐镇,三千人马在自杞,剩下五千人马平均分布在特摩道和钦州。
其实在自杞还可以多分布一些人马,但是因为此地各个部落的存在,他们在知道林一飞是秦桧亲生儿子的身份之后,已经明确表示对于林一飞的支持。
而且相对来说,自杞这个地方也并不处在战事多发的位置,就算出现战乱,自然到时候也有各个部落的人马相助,林一飞的安全还是可以保证。
李朝看到想要将广源州给要回来,已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只能够自己认倒霉,谁叫他们主动前来挑事情。
不过大宋这一次出乎意料的强硬,也让李朝发现,大宋似乎跟之前相比,已经有了一些外交上的转变。
就算在北宋最强盛的时期,对于位于南边边陲的李朝王国,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但是现在却敢公然出兵,将李朝侵占的土地给抢回来,这本来就已经跟之前,对待李朝的政策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也让李神宗有些担心,大宋以后对于李朝的态度。
尤其是在之后通过在南宋内部的探子,知道了南宋和金国之间已经达成了议和的协议,在外部的敌人已经没有太强的实力,同时还整合了自己内部的资源之后,大宋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让李神宗有些胆战心惊。
所以他很快就第二次派出了使者,这一次并不是希望大宋能够将广源州给交回李朝,而是以极为恭敬的态度,表达了对于大宋的景仰。
同时使者表达了希望跟大宋议和,并保持现在的国境线,以换取大宋对之前,他们进攻钦州的原谅。
赵构本身也是一个有政治眼光的皇帝,同时他依然将自己的战略重心,放在跟北面金国的关系上,能够在李朝的身上,将广源州给夺回,他已经非常满意,如果说之后能够彼此之间不发生战争,自然是极好的。
现在大宋在整个广南西路,已经拥有了数万人的军队,如果刻意的挑起战争,之后必然会有非常大的军事支出,这不符合南宋的利益。
秋收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影响极大,那就是在大名府一带,迎来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大丰收,而这一次大丰收的原因,就在于王彦组织自己麾下所有的三万人马,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屯田。
大名府位于河北富庶之地,本来就已经拥有非常多的农田,只是因为之前跟金国人,还有伪齐的历次战斗,使得一些百姓向着南边逃跑,渐渐的有些土地荒废下来,使得原来极为富饶的土地,渐渐变得有些荒芜。
而大名府现在有这三万驻军,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三万人加上配置的相应马匹,就算是一年以最小的食量来计算,消耗的粮食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何况所有的军队消耗的粮食数量,本来就比普通的百姓消耗的数量要多。
现在的大名府想要用一府之力,来供养这三万军队,是完全做不到的,但是八字军除了本身的实力强大之外,之前他们还在山区里面进行过游击战,而其中很大的一项,就是他们自己也必须要进行劳作,来获得粮食来养活自己。
在王彦带头之下,他自己也拿着农具,在没有军队入侵的情况下,下地干农活,所有的八字军分成了十多支队伍,轮流下地干活,没有农活的军队就会到北面去进行驻扎,以监视北面伪齐有可能的军事动向,这本来就是他们之前打游击的时候就习惯了的事情。
三万军队之中,负责驻守的人马也不过数千人,剩下的两万余人都需要去参加农业生产,这是很大的一批劳动力。
有了大批的劳动力之后,几乎大名府所有被荒废的荒地,全部都被重新利用起来,甚至还开垦出了一些新的田地。。。
就是因为王彦主导的屯田的大力进行,所以大名府今年才会出现一次大丰收,甚至在来年的时候,这三万军队都不需要其他太多的军粮进行供给,他们已经能够保证自己的军粮供应。
第三十五章屯田?()
王彦军队屯田这件事情,是之前向枢密院已经禀告过的,并且也得到过枢密院的同意,不过上峰可没有想到,王彦的屯田竟然能够做到如此的程度。
王彦的八字军可不是后面的二线军队,他们是实实在在顶在最前线的军队,能够做到现在这样的屯田的程度,确实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其实在两、三年之前,秦桧刚刚回到大宋的时候,就已经在建议南边的二线军队,要开始进行屯田。
这样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屯田所在地的军费开支,同时也能够使得国家供养得起更多的军人,同时还不会减少太多的战斗力,绝对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情。
因为王彦主导的这次丰收,使得赵构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之前秦桧提过好几次,但是被自己一直压下去的屯田,原来真的能够起到作用,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军费开支,赵构真的开始打小算盘了。
对于赵构来说,他最感兴趣的是,屯田能够使得军费的开支下降很多,尤其是各种粮草的供应上,能够为国家节省很多的资源,如果从后方运到前方,将会消耗极大的人力和物力,以及中途各种粮食的损耗,这都是无形的损耗,而且还不是小数目。
赵构还忽然想起来之前,秦桧跟他说过屯田的事情,只不过秦桧所说的屯田,主要集中在后方的二、三线军队的身上,这些军队如果能够进行屯田,并且得到一定的产出,相当于是他们自己在养着自己,这也就不需要朝廷对他们进行什么太多的供给了。
赵构从头到尾想到的,也只是类似于这样的经济账,他从来没有想到屯田有可能会带来的其他的影响,又或者是在检验屯田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现的问题。
但是秦桧从最开始提出屯田,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节省军粮,因为越往后,大宋的经济将会越好,现在大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经济发展的成效,连续两年丰收,产量不断的扩大,荒地开垦数量,也因为有利的政策导向,在不断地扩大规模。
如果说再过几年,能够一直维持现在的势头,以后就算是浪费粮食,应该也能够保证军队粮食的供给,倒是真的不需要屯田。
秦桧提出屯田的时候,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实际上是削减二线部队的人数,以及发现在二线部队之中,有可能大量存在着的,虚报人数吃空饷问题。
在宋朝建立之初的军队,其数量都是实属,也就是基本上都是满编制,没有吃空饷的情况,或者说吃空饷的人数极少。
但随着宋朝朝政混乱,政治腐败,宋朝军队的编制出现了名不副实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吃空额”,而且是愈演愈烈。
譬如宋神宗时,禁军兵籍管理弊窦丛生,“揭去旧数而不存按检”,以致“兵数皆无籍可考”,为军官隐瞒虚报兵员和吃空饷提供了便利,士兵死亡不注销、逃亡不下编,兵额有缺不招填,“因致边兵日少”。
到宋徽宗时,此风愈演愈烈,《文献通考》说,崇宁年间,仅熙河路士兵逃亡几达四万,然“将副人员坐视故纵而不问”,目的就是为冒领军饷。
徽宗以后宋朝军队的腐败,几乎已经是无可救药,在西北地区跟西夏军作战的军队,还是比较好的编制,也是唯一能算是军队的,军队实数大概是编制的七成。
在中原地区及其他国内驻扎的军队,这些地区军队的数量只有编制的一半,或许你会说还没有太糟糕。
然而宋朝的江南地区的军队,就达到了令人无法形容的境界,实数只有编制的一成至两成,可见宋军腐败的程度已经是无可救药了。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的,就是刘光世这个家伙,其麾下军队的情况,之前有可能需要面对金国人的时候,他还收敛一些,至少保证自己军队有三成左右实际上的人员编制。
现在很明显,大宋已经不太需要他的人马在前线了,反正也是逃跑的军队,在前方驻扎只会给自己的人捣乱。。。
所以自从他的人马调到了江南,刘家军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江南一带,用军队保持地方治安,并且防范已经不太可能发生的百姓叛乱。
原来隶属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