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强国梦-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由得也是满心欢喜。心想:“哥哥说的不错,这个王耀武果真是个人才。瞧把张学良都给征服了,日后必是一番锦绣前程。”

    于凤至取过纸笔放在王耀武面前,王耀武把刚才所讲的那种战壕在纸上画下来,站在张学良面前,给张学良讲解战壕各个部位的作用。

    王耀武讲完,张学良已经明白了那种战壕的妙用,高兴地站起身拍着王耀武的肩膀,“耀武,今天得到你这么一个有军事才学的人,把我骨子里的血性也激发出来了,陆军整理处参谋长和东三省航空处督办这两个职位我都不要了,过些天我就向父帅把27师要过来,你给我当团长好吧,还有你,小山,我也给你一个团长当当。”

    王耀武道:“张监督,我这只是纸上谈兵,真正打起仗来不顶用的。军事一时门庞杂、高深的学问,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到了战场上只能误事。”

    “呕,既然你这么说,那就去讲武堂呆几个月吧。”张学良道。

    有张学良的推荐,王耀武和金山顺利地成为了东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学员,王耀武学的是炮兵,而金山则选了工兵科。

    齐志宇这些天带着武术馆学员在鸡爪顶子山下用雪墙围出一个比武术训练场只大不小的院子。每面围墙厚达一米,高三米,用水在上面浇了许多遍,把雪墙变成了坚固无比的冰墙。院子最里面插上了几个木板做的射击训练用的标靶。靶场竣工后,齐志宇去了一趟海龙县大湾村,从周大裤裆手里以每条三百大洋的高价买下了五支汉阳造步枪,另外齐志宇还提出要把梅金虎带走。梅金虎已经为周大裤裆的自卫团训练得有模有样了,加之又有地道网的护佑,周大裤裆以为即使没有梅金虎,也能打败任何敢于觊觎他财物的胡子。齐志宇要把梅金虎带走,周大裤裆是求之不得的,因为周大裤裆当初把梅金虎从陕西请过来的时候,就承诺只要梅金虎能把自卫团训练出来,自己每个月就给梅金虎三十个大洋的工钱,这还不包括一日三餐的费用。现在梅金虎完成了使命,周大裤裆却不好意思消减梅金虎的工钱。每个月三十个大洋,一年就是四百六十块,这笔钱成了周大裤裆的负担。周大裤裆巴不得梅金虎另投别处呢。可是当齐志宇对周大裤裆说自己想请梅金虎去磐石帮自己训练队伍的时候。周大裤裆却假惺惺地装出一副难以割舍的样子,最后齐志宇跟他好一顿磨缠,又给他扔了五百块大洋,周大裤裆这才答应了齐志宇的请求。

    周大裤裆那里子弹也没有多少,要搞射击训练,还得设法弄到子弹。县警察署张署长那里有子弹,不过张署长太黑,对齐志宇来了个狮子大张口,一块大洋十粒子弹愿要不要。但齐志宇在训练队伍上是不会心疼大洋的,这年头有了枪杆子,那就要啥有啥了。齐志宇一口气砸下了五万块大洋,从张署长那里买了五千粒子弹。沙发厂虽说挣了些钱,但利润仅够供养这三百多人日用开销的。上海那边的灯泡厂就更别说了,他那个在内陆省份大建销售网点的计划刚刚实施,估计要见到效果也得几个月以后了。还有刚盘下不就的印刷厂,齐志宇倒是邮去了几本书稿,等到印出书来投放市场,至少也得三四个月能见到钱,毕竟那个时代的印刷设备太落后,效率太过低下。

    买子弹的五万块是从老黄手里借的,期限为半年,半年以后还的时候还要算上三分利息。每天上午宋健教授搏击技巧,下午这些队员就有梅金虎带着去了鸡爪顶子山下的训练场,梅金虎每天只允许队员进行两次实弹射击,大多数时间梅金虎都是让队员以三姿平端着一根与枪差不多沉的木棍,木棍前端吊一个小沙袋,直到端不动为止。这样做还可以训练队员的忍耐力和腕力。但三百多队员,每人每天打两发子弹,五千发子弹也仅能维持八天的。听着训练场乒乒乓乓的射击声,齐志宇又开始琢磨赚钱的路子了。

    齐志宇给胡西园邮了一封信,信中夹着一张滑雪板的图纸,图纸上标明了制作滑雪板的材料以及各部位的尺寸、参数。要胡西园尽快跟上海有能力加工滑雪板的机械厂合作,加工滑雪板销往东北。胡西园收到齐志宇的信件,很快同王岳记机器厂签订了外包加工合同。经过双方协商,亚普洱电气公司作为滑雪板技术的提供者,拥有该产品的销售权和定价权,而鸿昌机器船厂仅能按照亚普洱电气公司规定的数量、质量和指标进行生产,所得利润五五分成。

    王岳记机器厂的老板是王生岳,字庭豪,浙江鄞县人。王生岳幼年曾读私塾6年。其父是轮船厨工,家境贫寒。13岁来沪,学雕花木工。后进元昌机器厂当学徒。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满师后,转入英商耶松船厂当车工。光绪二十七年,提升为车床间领班。光绪三十二年,耶松船厂并入瑞镕船厂(现上海船厂西厂的前身)继任领班。任职期间,为一艘排水量3400吨的“新宁绍”轮船车制一根长17米的曲轴。当时没有分厘卡量具,靠一把卡钳,车制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曲轴,博得船主好评。民国2年(1913年),辞职离厂,自筹资金2000两银子,在杨树浦路鼎和里创建王岳记机器厂(现上海减速机械厂的前身之一),当时俗称“铣牙厂”,专门代客加工齿轮,又称“铣牙”。是上海最早齿轮加工的专业厂。起初“铣床”的“铣”字,用的是“洗”字,王生岳最早将“铣”字移用于机械金属切削工艺。民国4年,为史鹤鸣创办的史鹤记机器厂(现上海冲剪机床厂的前身)承制一台3号万能铣床,造价1200两银子。是第一台国产铣床。

    民国7~9年间,为扩大加工业务,王生岳承接了一座国产大自鸣钟的全部齿轮加工业务,此钟有五六层楼高、十间门面宽,坐落在大世界对面清虚观后面。民国14年,为发展齿轮加工业务,他购进美国sinsinnite牌新式铣床。民国19年他获悉滚齿比铣齿更精密,又用7700两银子购进一台德国鲁麟洋行的36英寸滚齿机,后又购进德国的磨滚刀机、伞齿轮刨齿机等设备。同时,他还自制成功60英寸滚齿机和大型刨齿机,培养出一批技术精湛的高徒,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上海机械工业的开拓者。当时,在上海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齿轮加工为主的机器行业小群体,王生岳被誉为“铣牙大王”。

    胡西园同王生岳的二儿子王承恩关系比较铁,自然就把这个加工业务交给了王生岳。王生岳为了完成订单,特地购进剪板机、钢板打弯机等钢板加工设备。王岳记机器厂有着加工齿轮的技术积累,加工滑雪板这种技术相对简单的产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王生岳带领工人按照齐志宇提供的图纸生产的滑雪板属于板头宽而板尾略窄的全能板,产品外形美观,结构合乎运动学的标准。1933年的二月初,第一批三千套滑雪板出现在奉天、哈尔滨等东北城市。滑雪板发明于20世纪初的北欧,那个时候的东北滑雪板绝对是新事物,这种为东北的冬天量身定制的东西,一出现在那些城市立即受到了有钱人的欢迎。在那一年冬天最后几个月里成为了一种在东北中上层人士的娱乐工具。

第三十章振华日报() 
王耀武按照齐志宇的吩咐,向张学良灌输了一通滑雪板在战争中的作用,建议张学良成立用滑雪板装备一批部队。张学良常同西方人打交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是一般的高,加之对王耀武的青睐,结果一下就向亚普洱电气公司定购了一千套滑雪板,装备了自己的嫡系部队。一套滑雪板价值不菲,在东北的售价是六十元,一千套就是六万元,只这一笔生意齐志宇就挣了将近两万元。

    1923年四月初,齐志宇又来到了上海。齐志宇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来一个名叫郑汝霈的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这个郑汝霈是齐志宇来上海的路上,专门到北平请来的,当时郑汝霈正在北平国术馆馆长许禹生门下学太极拳和九环大刀。郑汝霈虽在许禹生门下习武,却也是个读书人,且颇具文学才华。按照郑汝霈人生发展的正常轨道,过几年他就开始进行武侠的创作了。四几年会进入创作高峰,并且还开创了“帮会技击派”,备受武侠迷推崇的鹰爪王就是这位的代表作。会武功又兼具文学特长,这样的人才齐志宇无论如何是要收入麾下的。这个时候的郑汝霈还没有开始武侠的创作,他只是在学武之余偶尔向一些杂志、报纸上投些小文章,赚点稿酬改善一下窘迫的生活。齐志宇通过后世一本介绍中国武侠发展历程的书籍,了解到这位未来的武侠大家此时正在人生求索中,现状并不得意,于是就将他从北平请过来,打算办一家报馆,请郑汝霈做负责报馆的稿件编审等工作。齐志宇在灯泡厂附近街面上租了一间房子,外面挂着的木牌上写着“振华报馆”,发行的报纸则名为振华日报。报纸主要栏目为第一版国内要闻,第二版国际要闻,第三版,文化新闻,第四版,神州文艺。第五版,传奇人物。

    四月十二日这天,报馆一切筹备工作都已准备就绪,晚上,郑汝霈带着几名编辑在进行排版工作。这时齐志宇走进郑汝霈的办公室。

    “汝霈,辛苦了。”齐志宇道。

    郑汝霈起身给齐志宇让了座,道:“齐老板,明天振华日报的首期就要面市了,万事开头难,咱们这张报纸要想在众报云集的大上海站稳脚跟,这首期可太重要了,如论如何也不能出差错,大家这一晚就是不睡觉也要在明天准时将报纸印出来。报童我已经找齐了,明天他们早上五点钟他们就会过来取报纸。”

    “我有一位朋友名叫何新,他对已经很有研究,他是个预言家,他利用易经的原理能够很准确滴预测国内国外即将发生的大事件。去年元月何新曾经跟我说过,四月末北洋军队和东北张作霖将有一场大战,接过去年四月29日北洋军队和东北军队果然爆发了战争。我办这份报纸他是很支持的,答应定期将他对国内国际上未来将要发生的大事件预测结果发表在报纸上。”齐志宇道。

    在郑汝霈的印象里预言家都是装神弄鬼的骗子,听了齐志宇的话,郑汝霈就觉得齐志宇一定是被人家忽悠了,居然想借骗子的胡言乱语来增加报纸发行量,这个也太离谱了。郑汝霈本想说几句逆耳之言,忽然想到自己并不了解这位老板的性情,万一把他弄得不高兴,砸了自己好容易得来的饭碗可就麻烦了,这样一想,到了嘴边的话便咽下去了。嗨,管他呢,这报馆是他的,他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我一个在他手下干活的,只不过混碗饭吃,管不了那许多。

    “老板,您是打算把您那位朋友的预言发表在明天的报纸上吗?”郑汝霈道。

    “他对未来的预言可以发表在今后的报纸上,明天的首期第五版传奇人物栏目我打算用整个版面宣传他的事迹,主要是他成功预测过的世界大事件。有一些情节、事例可以虚构,写的越邪乎越好。你现在就把手上的活交给其他编辑,立即赶写这篇稿子,争取在首期上发表出来。关于我这位朋友的事情我写了个梗概,你好好润色一下。”齐志宇将自己写的稿子递给郑汝霈,又勉励他一番,随后就离开了。

    齐志宇走后,郑汝霈仅用一个小时就把那篇稿子赶出来了,基本脉络是这样的,预言家四五岁时死了娘,后爹给他找了个后妈,后妈经常拿鞭子抽预言家,还不让他吃饱肚子,更不能忍受的是那个变态的女人还常常趁他熟睡之际,把猫塞进他的被窝,让猫咬他的小鸡鸡。预言家不堪忍受后娘的虐待,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个雨夜预言家在破庙里睡觉,梦见西伯侯姬昌向他传授易经。醒来时便觉得神清气爽、头脑通彻,具有了预测未来的能力。

    首期报纸刊发了一些国内国际时事,文艺界的花边新闻,还连载了后世姚雪垠创作的李自成,广告栏目里主要大肆吹捧亚字牌灯泡,鸿生火柴厂的宝塔牌火柴的质量如何了得,再就是郑汝霈瞎编的那篇预言家的故事。振华日报首期售出了五百份,郑汝霈等人为了能让报纸一炮打响,忙活了好几天,却只得了两块银元外加几块铜板,不免心灰意冷。

    随后的几天报纸发行量略有增加,可是从第八天开始振华日报受到上海人的关注,原因是他们被连载的李自成的情节迷住了。那天给郑汝霈的感觉是上海的报童似乎都聚集到了报馆门口,请求报馆将首期至今的报纸多多印了给他们卖。这些日子报纸卖得不理想,郑汝霈每天只印了数百份,没有想到这一天报纸的需求量会突然大幅增加。惊喜之余急忙将振华日报发行以来的报纸统统印了一千份交给报童。一千分不够卖,随后又加印了两千份才打发走了报童。

    第九天的报纸上头版用很大的黑体字印上了这样一段话:据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预言家何新先生按照易经的原理推算,今年五月初山东西南部某个地方将发生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这件事发生后将被载入史册。这句话的每个字都有斗般大,整句话占据了半个版面。能读报的人都是有知识的人,大家买振华日报,都是冲着李自成这本来的,看到这句话都以为是报纸老板发了神经,居然浪费那么一大块版面织造这样一句瞎话,简直是拿大家当傻子待呀!而一些报业同行看了这句话的反应就是在心里窃笑,认为齐志宇这是在自己砸自己的牌子,这么弄下去迟早有一天振华报馆要关门大吉。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尽管大多数读者对这个预言一笑置之,但还是有人吃饱了撑的,居然信了,那些人来到报馆向郑汝霈打听那个预言家是何方人氏,今年多大,婚否,山东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些人里有一个孕妇挺着一个大肚子,非要郑汝霈将预言家介绍给她认识,这样她就能让预言家看看自己肚子里怀的孩子将来能不能发达。这些人好像是从疯人院跑出来的,神经都不太正常,把郑汝霈烦的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日子一天天很平淡地流逝着,伟大预言家的预言被人们当做一句屁话扔到了记忆的垃圾桶。这段时间振华日报的老板似乎神经恢复了正常,再没有在振华日报上登载过预言家的屁话。这些日子齐志宇把报纸扔给了郑汝霈,自己去了苏州,拜会了刘鸿生。鸿生火柴厂生产的蜡纸梗火柴在欧美市场很受欢迎,纷至沓来的大量订单,使刘鸿生将火柴公司生产规模扩大了一倍,投入一半的产能专门生产蜡纸梗火柴。在刘鸿生眼里齐志宇就是他的财神,齐志宇只要张一张嘴,他就能财源广进、富达三江。得知齐志宇要过来,自然不敢怠慢,到苏州最好的饭店早早地订了雅间,又派了林天翼率火柴厂一众骨干去了火车站迎候齐志宇,齐志宇一下火车就被请到位于古镇木渎中市街18号的叙顺楼菜馆。这家饭店创业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两楼两开间木结构房屋,店石叙顺。该店善用太湖淡水鱼鲜烹调,历经数代,形成了以十大名菜为主的独特的菜肴体系,世有石菜之誉。民国18年(1929),李根源为该店更名为石家饭店,并题写了石家饭店短挂店招和京苏大菜、各式西点、随意小酌,应时名菜4块短挂冲牌以及鲃肺汤馆匾额。以后叶恭绰、邵元冲分别为该店书写了上、下岸店招。民国年间,来店品尝石家名菜的社会名流很多,如于右任、李宗仁、李济深、沈钧儒、张治中、邵力子、叶楚伧、沙千里、史良等都曾到石家饭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