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李泰-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泰心中叹息,认错不是这么认的,最少要说清楚经过,顺便为自己巧妙的辩解几句。李承乾这不是认错,这是来找虐来了。

看见李世民脸色大变,李泰连忙开口,将李世民到嘴边的斥暂时堵住:“大哥,你就不能起来说话吗?这里都是一家人,别动不动就跪。你不累吗?是不是诚心认错。不在乎跪不跪,而在于态度诚恳的与否。再说了,你即便是认错也要把事情前后经过仔细的说一遍啊,这样不清不楚的将责任都揽到你身上了,也弄不清楚你那里错了。”

听着李泰的话,李世民面色低沉的问道:“依照青雀你的意思,太子没错了?”

“大哥错没错,现在还不好下定论。”李泰丝毫不为李世民的脸色所动,自顾的说道:“不管对错。总不能让大哥就这么跪着说吧,即便是罚跪也要等他知道错了才跪吧?”

李世民看着李泰半响,叹息道:“你啊,你就是个帮亲不帮理的人。朝中大臣若是像你一样,我大唐就完了。”李世民半是欣慰半是责怪的对李泰说了一句,'。 '转头看向低头跪地的李承乾,淡淡的说道:“按青雀说的,起来说话。将事情从头到尾仔细说一遍。”

李承乾起身,低着头说道:“是那天苕国公来为他家唐善识求豫章下嫁,父皇没有答应他。

然后我离开了太极殿,就要回东宫。半路上遇到了,”我就和他说了,不承想他就将这个言论散播开了。”

李承乾含含糊糊的忽略了名字,而李世民和李泰最想听到这个名字。这么能容李承乾含糊过去?

李世民大手一拍身边的案几:“含糊什么?说!你和谁说了?”

“是汉王叔,李元昌。”被李世民一吓,李承乾连汉王的名讳都说出来了。

听这个名字,李泰明白了为什么文宣会在东宫门前看到李元昌,心里暗道,果真这里面有汉王李元昌的身影。李世民听到李元昌这斤小名字,却是眉头一皱,继续追问:“你还和谁说过?”

“再没有别人了,只和汉王叔说过。”李承乾急忙辩解。

“就和他一个人说过,就能闹的满宫城都知道了?”

“我就汉王叔说过,他和谁说过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听他说,他和三弟身边的侍女雨薇说过。”李承乾禁受不住李世民的逼问,一五一十将自己所知道的全说了出来,没敢有半点隐瞒。

李承乾、李恪、李元昌,三个人。一个是李世民的弟弟,两个是李世民的儿子,一心想追查泄露禁语的李世民,没想到最终追究出来们全是自己家人,怎么能让李世民不火冒三丈。

李世民气的身子直打哆嗦,指着李承乾骂道:“你个不成器的东西。归根结底都在你身上,我早就和你说过,让你和汉王少来往,那是个权势心极重的人,和他在一起。没你的好处,你偏偏不听,现在

李泰见状急忙小声劝慰李世民:“父皇,大哥也是无心知错,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您也不至于发这么大的火,且消消气,慢慢说。”

长孙皇后对着李承乾又是气又是怜。将茶送到李世民面前:“陛下。消消气,承乾还小,慢慢教就走了,别为了他气坏了你的身子。”

李世民将长孙皇后送上来的茶盏端在手中,忿忿的说道:“观音婢。你是不知道。我暗中派人查询。满内宫没有不知道豫章的事。内侍宫女也都四处在传,包括你我身边的人都在偷偷的说,唯独杨妃的望仙殿和恪儿身边的人一言不发,只有他们不传这些闲言碎语。这说明说什么?说明太子还不如蜀王。我用心教育的太子,还不如蜀王李恪。”

李泰一听这话,撇撇嘴说道:“我怎么有掩耳盗铃的感觉呢?”虽然没办法去确定李恪身边的人是否也传过留言,但此时,能拉一个进来。就能替李承乾分担一部分过错。即便是冤枉李恪,李泰也得去做了。

李世民冷哼一声:“哼,是不是掩耳盗铃,我心里有数,用不着你多嘴。”

第一百三十六章雷霆之怒

第一百三十六章雷霆之怒

李泰不以为然的说道!“是不是掩耳盗铃可以不说,佃,;”认为李恪能强过太子。”

“你不认为管什么用,朝廷上下看着呢。”李世民怒火越来越盛,转身死瞪着李承乾:“当朝太子泄露禁语,这若是说出去,你让我的脸面往哪里放?你还怎么做这个太子?”

李世民越想越气,额头上的青筋直跳,死死的瞪着站立在一旁的李承乾,半响,将手中的茶盏用力的摔在地上。

“当”的一声,上好的越窑青瓷茶盏和地面上铺就的青砖的碰击声回荡在立政殿内。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的青瓷茶盏变成了一块块的带有弧度的瓷片,静静的躺在地面深青色的青石上,十分的刺眼。

李世民盛怒下的突兀举动,吓住了殿内的众人,包括长孙皇后也为李世民的举动不解,即便是为李承乾的无心之过而生气,也不至于如此的愤怒。李世民绝对是心境沉稳之人,因为并不算大的过错而大发雷霆。实在有点过分了。

立政殿内,李承乾已经被吓傻了。直直的低头伫立在李世民的面前。心里合计着,依照李世民的愤怒程度来看,绝对不止是几句呵斥。禁足几天的惩罚。

长孙皇后眉头紧皱看着李世民的背影,思量着是什么引得李世民这般失常。

李泰也是目瞪口呆的看着李世民。在李泰的印象中,李世民就没有过如此愤怒的时候,即便是在玄武门事变之前那段对李世民来说最艰难的时间,被李建成连续挑衅的时候,也从未见过李世民的怒火会是如此之旺。

李泰可不敢猜测这是李世民的一时冲动,身为帝王,连这点城府都没有,在就被别人吞的连渣都不剩了。李世民反常的举动背后肯定有李泰所不了解的地方。

或许是李世民的盛怒吓到了小兄子。或许是感觉殿内的气氛过于压抑,总之,敏感的小兄子,张望一下,紧紧搂着李泰的脖子,将校脑袋窝在李泰的怀中,大哭了起来。

小兄子的哭声让殿内的气氛为之一缓,李泰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轻声的哄着小兄子:“不怕哦,不哭哦

李泰悠动着怀中的小兄子,嘴里轻声哄着。许久小兄子才停止了哭闹,肥嘟嘟,白嫩嫩的小手虚握成拳揉着闪亮亮的大眼睛,怯生生的看着依旧满面怒气的李世民。

“咱不看他,不搭理他。”

李泰一边哄着小兄子,一边埋怨着李世民:“父皇,为什么发这么大的怒火我不知道,但是,这里还有小兄子在,倘若小兄子真的被你吓出个好乒来。你后悔都来不及。”

李世民张嘴就要呵斥李泰,无意中目光对上了小兄子那怯生生,闪亮亮的大眼睛,不由的闭上了嘴,半响,长叹一声:“冤孽啊。”

不知道这声“冤孽”指的是是李承乾,还是李泰,仰或是李泰怀中小小的人儿。不过这些李泰都不在意,他更在意的是李世民为何会怒气卑天。

轻轻悠动着小兄子,李泰叹息道:“父皇,我不知道缘由,但我明白,单单凭大哥的无心之过你绝对不会发这么大的脾气,即便是有李恪作为比较,承乾大哥的过错也不会让你这样愤怒。其中必有其他缘由。所以,,父皇,迁怒可不是个好的习惯。”

李世民很久没听到李泰这样的直言不讳,眼神从李承乾身上转到李天脸上。李泰目不转睛的和李世民对视着,悠悠一叹:“不管是什么缘由。总不能让承乾大哥为别人的错误结账吧。”

低头静立的李承乾此刻即感激李泰的仗义执言,又担心李世民会将怒火发泄在李泰身上。长孙皇后也有同样的顾及,连忙规劝:“青雀。不许无礼。”呵斥完李泰之后。转身面对李世民:“陛下

没等长孙皇后说话,李世民摆摆手:“观音婢,你不用劝我,也不用替他们两个说情。承乾犯的错误看似不大,但后果严重啊。至于青雀,,哼!”李世民冷哼了一声没有做出评价。

“父皇。”李承乾抬起头来,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勇气,招呼一声李世民之后,和李世民对视着说道:“父皇,四弟只是被我拉来帮我求情的。我犯下的错误我承认,怎么样的惩罚我都甘愿,只请父皇且息雷霆之怒,气坏了身子,儿臣可真的是万死难辞其咎了。”

李承乾这话让李泰眼睛一亮,这话漂亮啊,即撇清了李泰,又做出了大唐太子该有的担当,而且最后几句看似废话的劝解,绝对能消去李世民一部分怒火。一句话里既包含了李世民期望的兄友弟恭,又表现出对李世民的孝顺。

李泰在心中暗暗为李承乾挑起了大心“长孙皇后也微微点点头。李世民虽然没有任何表示。毛体会出怒气渐消。

长孙皇后趁热打铁,轻轻抚着李世民坐下,从新奉上一盏香茶:“陛下,喝杯茶,消消气。”然后对着李承乾一使眼色:“承乾,还不来向你父皇请罪。”

李承乾刚刚跪倒在李世民面前,就听李世民说道:“你不用说了,你不是犯错,你是犯罪。”

李世民将茶盏放下,低声说道:“承乾我告诉你,就在刚刚的太极殿重臣朝会上,我假装发怒下令一定要查出是谁泄露了宫中禁语。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前,我下令让戴胄彻查。务必要找出这个人,严惩不贷。”

“然后我刚刚回来,你就在我面前承认,泄露禁语的人是你,你让我情何以堪?你让我以后再重臣面前如何应对?你让我如何不怒?”

“你想想,我大唐太子竟然能将朝中禁语当做笑话四处传扬,你是我大唐太子啊。我皇家还有何脸面见人?你将我皇家尊严置于何处?你将我这张脸放在那里?”

李世民越说越气,李泰见状不好。急忙说道:“父皇,事情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说到底,不过是几句闲言碎语而已啊。”

“闲言碎语?什么叫闲言碎语?在我没有追查之前,可以说是闲言碎语。在我下令追查,决定严惩不贷的时候就不是闲言碎语了。这你是明白的。”

李泰心想,我当然明白,现在这么说也不过是引偏话题,给你的情绪一个缓冲的机会。

李秦见目的达到,也就不在多说,让李世民自己在那里痛心疾首:“一个是我的弟弟,一个是我的儿子,两个罪魁祸首全是我大唐皇族的人。让我怎么彻查?让我怎么严惩不贷?皇家的脸面彻底丢了!”

此情此景让长孙皇后也不好多说。只能是低声劝慰李世民平息怒火。眼神不时的看向跪地不起的李承乾,焦虑担心的神色不时的闪现



李承乾此时也没了主意,试探着说道:“父皇,要不然我在朝臣面前认错?”

李承乾话音网落,李泰心叫不好。急忙抢在李世民前面说话:“不可,大哥千万不能办这样的糊涂事。”

李承乾忽然想起李元昌帮他出的注意小声的说道:“要不让小林子认错,就说是他无意中泄露的?”

小林子和你有分别吗?。李泰瞪了六神无主的李承乾一眼,解释道:“小林子是你身边的人,他承认和你承认没什么两样。卜林子是你宫里的人,你最少也落得个教导无方的评价,伤了你作为太子的威望不说。还要白白搭上小林子的一条命。”

事到如今,在李世民下令严查严惩的时候,这件事就不是李承乾能够简单的掩盖住了。李泰心里明白,现在不是李承乾错误的问题,而是要想办法保住皇家的颜面,或寿说保住李世民的颜面。

倘若是无关的宫女内侍之流,李世民可以杀人立威。若是王公大臣。李世民可以警告刮斥,或是贬官,或是流放,只要留下对方的性命。众人还会说一声李世民仁慈豁达。可偏偏罪魁祸首是李世民的弟弟和儿子,这就让李世民难办了,处罚重了,李世民于心不忍。处罚轻了,李世民是以情代法。无论怎么样李世民都是两难。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也是机缘巧合,倘若李承乾早些认错,李世民就根本不会下令严查严惩,只要默不出声。这事过短时间也就销声匿迹了。偏偏一切事情赶在了一起,就难已拜决了。

李泰左思右想,看看惶恐的李承乾,再看看强压怒火的李世民,最后目先,落在又气又怨又怜的长孙皇后身上,不得已做出了一个违心的决定。心中暗叹一声,缓缓的开口说道:“有办法解决,即不伤我皇家的颜面,又不丢太子的尊严。我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李承乾急切的看向李泰,眼神中充满着明翼。

“青雀,说来听听。”长孙皇后的语气中带着担忧。

李世民瞥了李泰一眼:“什么办法?难道说你想替太子认罪?不说结果如何,别忘记了,你也是皇子”

李泰摇摇头:“是找人认罪,但不是我。”

“找谁?”

李泰缓了一口气,最后思考一下,叹息道:“这斤。人选必须是当时在场的大臣其中之一,也就是在苔国公唐俭,守侍中王佳,房相房玄龄三人中的一人,别无选择,只能是他们其中的一个。”

“那你想让谁替太子认罪?”李世民抬头问道。

第一百三十七章替罪羔羊

第一百三十七章替罪羔羊

当时在场的只有包括李承乾在场的四个人,要想将李承炮露禁语的事件中解脱出来必须让其余三斤小人中的一个主动认罪。而这三个人都是朝中重臣,各自代表着一方利益,没人会在这种可大可小的事情上主动跳出来背黑锅。

李世民问道“让谁替太子认罪。”已经在潜意识中同意了李泰的办法,只不过他自己都没有感觉到。

探听到李世民的口气,李泰心中略定,狠狠的瞪了李承乾一眼后,低声对李世民说道:“父皇,这三人之中首先说苕国公唐俭,在大唐开国就有从龙之功,后来跟随父皇更是鞍前马后,立下不少功勋,这样的老臣若说泄露宫中禁语是极其不可能的,就是他看在和皇家的情分上宁肯自诬,也没人会相信,更会引起原来天策府众人的反感,所以说苔国公不是合适的人选

“那就只剩下守侍中王佳和房相房玄龄了。你准备让谁背黑锅?”李世民神色怪异的问道。

李泰思考片玄,沉声答道:“还是守侍中王佳吧,比较合适一些。”

“为什么?就因为房玄龄是你的老师?”

“不是。”李泰斩钉截铁的回答:“房相不合适不是因为我们之间是师生关系,而是房相的威望太高。若干年前就有“房谋杜断。之称。以他的威望,会引来大臣的不满,一旦群臣对我皇家心生忌惮。以后朝廷的政务必受拖累。而且以房相的性格来说,一贯小心谨慎的他不可能泄露禁语,没有人会相信的。所以说房相根本不适合。”

长孙皇后眉头一皱,问道“那同样为朝中重臣的,守侍中王佳就适合了?”

李泰恭敬的答道:“母后,相比之下,守侍中王佳虽然不是最适合的人选,却是别无选择的人选。虽然他的威望不低,也同样是建唐初期的老臣,但他后期跟隐太子李建成交往过密,相对来说秦王府旧臣能够接受得了。而且因为当年和隐太子的关系,他在群臣中过的也不算如意,或许心中会有求外放的心思。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做不得准的。所以,最终如何还要父皇定夺。”

李世民此刻顾不得生气,眉头紧皱,思虑了片刻:“承乾,你看呢?”

李承乾看到了能够保全自己的曙光,当然会同意李泰的想法。即便这个想法漏洞百出,再没有更加合适的应对来说,李承乾迫不得已也要支持李泰。

李承乾小心翼翼的答话:“父皇,我感觉四弟说的有道理,但王佳能否同意还不好说啊。”

李世民听出了李承乾急切盼望推卸责任的念头,心中有些失望。但无论是作为皇帝保全太子,还是作为父亲保全儿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