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王诩现在还不需要思考这些分歧和质疑,他现在在孤竹国族人眼中,是不会被质疑的存在,所以他只需要寻找下一个敌人或者目标来引导族人们,就会将团体的凝聚力逐渐成型。
打击墨奎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在集体中要形成凝聚力,必须要压制个人,不只是打击墨奎,甚至以后还要打击其他人,因为集体的稳定,就是无限压制个人的结果,这种属于内部恐惧。
缺乏内部恐惧的集体,是一群乌合之众。
缺乏外部恐惧的集体,是则会貌合神离。
这是一个社会群居生物不可避免的抉择,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心。
不过好在孤竹国族人们淳朴,没有太多复杂的心思,因为他们的外部恐惧实在太大了,毕竟他们还处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程度,在王诩没来之前,他们主要是依靠采集为生的。
因为打猎的成本对于这个男丁不兴旺的部落是很高的,还有一个愿意就是墨狼这个榆木脑袋,打猎不用锋利的铁箭镞,而用杀伤力有限的兽牙箭镞。
所以之前族里的猎物,基本都是兔子,山鸡之类的小型生物,根本不够打猎族补充能量的。
但是现在王诩带来了冶铁技术和物尽其用的先进理念,整个部落的状态就明显不一样了。
带着昨天浇筑的斧子,王诩领着族内二十名男性,留下三名男性看家后,浩浩荡荡的走进丛林。
因为要开辟出一条迁徙之路,所以路上的树木都要清理一下,至少要开辟出一条能够容纳宽两米马车通行的路径。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王诩发现难度确实有点高。
十二个族人轮流砍伐,一个多小时,只推进了不到半米,彻底打消了王诩‘移动堡垒’的念头。
“算了,改成独轮车吧。”王诩蹲在一个刚被砍倒的树桩旁边,研究着蘑菇嘀咕道。
“什么东西?”一边摆弄望远镜的王离回头问道。
“没事,你看着这么长时间,也没见你开弓,咱们晚上的晚餐还没着落呢。”王诩吐槽道。
“饿一天又死不了,等我的人来了,还怕没粮食?”王离轻哼道。
“有粮食跟打猎并不冲突,难道你还能一直靠着你的人弄到粮食?”王诩白了他一眼。
“那有什么难的,燕国平定后,按照咱们的计划,大军至少要在这边停留一年以上,到时候咱们把前面那个村庄要来当粮仓供应,足够养活咱们。”王离笑道。
“要是这样我们干嘛要迁徙呢?”王诩在一群蘑菇中好不容易找到一撮自己认识的,放进旁边的藤筐中。
采蘑菇是一个很危险的工作,因为稍微不注意,采到了毒蘑菇那就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即便王诩有着丰富的野外求生经验,但是也不敢保证在这片两千多年前的土地上,以前认识的那些蘑菇到底是不是有毒的,毕竟两千多年间蘑菇也是会进化的。
所以他只选择了‘东北第四宝’榛蘑,这是小鸡炖蘑菇的无双利器,以前王诩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山鸡炖蘑菇。
一想到这些王诩就有些烦躁的对王离说“快点别墨迹了,给我打几只山鸡。”
“山鸡?”王离一怔。
“就是雉鸡。”王诩吞了吞口水。
“早说啊,刚才我还看到一群。”王离轻笑一声,招呼着墨狼就要去打猎。
王诩看着王离和墨狼无声无息的潜伏进密林中后,对这片密林突然充满了好感。
虽然它暂时的成了自己前进的拦路虎,但是这片森林中所有的一切的,都将会成为自己立足的根本,不知不觉间,王诩将这片森林,都化进了自己的‘领土’范围内。
摸着被砍倒的巨木,王诩第一次感觉到,古代的好处,就是这些树木,都是不不要钱的,而且这些挥汗如雨矜矜业业砍树的族人们,也都是不要钱的。
王诩默默的完善了一下自己的发展路线,第一步就是‘以粮为纲’,借用后世伟人的‘公社模式’来对孤竹国进行全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
王诩真的很想知道,一直贯彻落实这个理念,能否创立一个和谐的共产时代。
正沉浸在蓝图规划中的王诩被一声惊叫唤回了现实,紧张的起身寻找声源,发现族人们全都跪在不远处的空地上。
“怎么了?”王诩疑惑道。
“请大帝恕罪。”一个身材精壮的族人跪伏在地上,指着地上断成两截的斧子颤颤巍巍的说道。
“果然还是太脆了。”王诩捡起断裂的斧子叹了口气,对着族人们说道“都起来吧,不是你们的问题,是我跟蚩尤大神学艺不精。”
族人们一个个都瞪大眼睛看着王诩。
虽然孤竹国人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殷商文明熏陶下,对于神话时代却都是耳熟能详的,他们或许分不清殷商到底有几位大帝,但是对三皇五帝的故事确实倒背如流。
这一切都是归功于墨奎,墨奎作为一个大巫,除了管理国家(部落)之外,主要就是给族人们讲神话故事。
墨奎给族人讲神话故事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神权统治。
但是对于族人们来说,这是他们生活中唯一的消遣和憧憬,换句话说,也可以算是一种另类的精神信仰。
正是因为信仰这些神话中的天神会拯救他们,他们才如此顽强的在这荒芜之地求生。
所以当王诩提到蚩尤的名字时,所有人都激动了。
墨狼昨天就跟他们讲述了关于王诩天神之力的事情,对于墨狼的描述他们深信不疑,王诩就是天神下凡,所以他跟上古的那些神话中的人物一定有所关联的吧!
这种感觉就像是后世崇拜孙悟空的小朋友,真的有机会见到孙悟空的朋友一样激动。
“大帝的冶金之术,是跟蚩尤学的?”一个年级小的族人激动的问道“可他不是被炎黄二帝斩杀了嘛?”
“那只是凡间的恩怨,在我们那儿,他们还是不错的朋友呢。”王诩笑了笑,示意大家都坐下“冶金之术呢,是蚩尤从天界带下来的,但是由于人间受不住天界冶金之术的力量,会造成毁灭,于是黄帝和炎帝才会与蚩尤发生战争。”
“蚩尤果然是个坏人,怪不得黄帝会将他杀死。”年纪小的族人兴奋的说道。
“谁说蚩尤死了?”王诩笑道“以黄帝仁德的性格,怎么会杀了蚩尤呢?炎黄二帝联手封印了冶金之术,并且个蚩尤深入探讨了关于冶金之术对于人间的优劣,最后蚩尤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臣服于黄帝,并且开始研究对人间有益的冶金之术。”
“对人间有益的冶金之术?冶金之术还有益害之论?”王离拎着两只还滴着血的雉鸡回来,扔到一边好奇的问道。
“冶金之术最高级别,可以移山填海,刺破虚空,你觉得这样的冶金之术对人间有什么益处?”王诩瞥了眼王离笑道。
王离手一抖“移山填海?”
“你们咸阳有多少人口?”王诩问道。
“足有百万!”王离骄傲的说道。
“挥手之间,地陷十尺,尸骨无存,万物化为粉齑。”王诩表情冷漠的说道。
王离倒吸一口冷气,瞳孔猛缩,惊得说不出话。
反倒是其他族人满脸茫然,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什么叫做百万人口,也不知道咸阳是哪儿。
“当真?”王离缓了很久才回过神,颤声说道。
“当然,要不然天地不仁,万物如何为刍狗?”王诩笑了笑继续对着满脸求知欲的族人们讲解蚩尤和冶铁之术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王诩刚才编的,结合了他丰富的考古知识和对神权以及共产主义的理解,综合成的一个和谐友爱,为人类文明孜孜不倦披荆斩棘的感人故事。
第28章 故事大会——《神典》()
第二十八章故事大会——《神典》
故事是根据史实加入感性和优美锻造出来的工艺品。
尽管王诩是一个考古学者,但是在编故事方面还是颇具天赋的,当年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和历史,王诩经常发表一些小文章,最后还混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络博主。
全靠着他的文字天赋和编故事的水平。
他给‘逐鹿大战’新编的故事,是这样的。
不忍看着人类被野兽残骸的蚩尤从天界偷来了冶金之术,帮助人类铸造武器铠甲,来抵御野兽和灾害,但是没想到人类赶走了野兽之后,就变得贪婪起来,为了争夺权力而利用冶金之术互相残害,惊动了天界。
于是天界派出仁德的黄帝和睿智的炎帝来找蚩尤‘谈判’,诱发了一场‘冶金之战’,最终炎黄二帝生理,蚩尤意识到了冶金之术对于现在人伦不分,不懂道德的人间是巨大的灾难,甘愿协助黄帝和炎帝传授仁德和睿智,共同治理人间,重塑人间规则。
后世人对于冶金之术应该时刻抱有虔诚和畏惧的心态去使用和探究,每次都要祭拜一下蚩尤大神,反思一下冶金之术是连蚩尤这样的天神都无法正确掌控的力量,人类到底要如何使用他。
虽然王诩看似编造了一个神话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充满着寓言和更深层次的内核教育意义,虽然这一代的孤竹族人可能不太理解,只当成跟一个神话故事来敬仰。
但是他们的后代,从小在这种故事教育下,对于三观的塑造是有几大好处的,寓言故事是开启民智最有效的方式。
王诩将蚩尤的形象大转变,这样不但有助于后人对冶金之术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将蚩尤也当成人文始祖的一部分,而不会将他排斥在华夏文化之外。
蚩尤的九黎部落在考古界定性为东夷龙山文化集团,不管在文化意义上,还是人类分子学血统上,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构成,可以说没有蚩尤的九黎文化,华夏文明的进程将会推迟一千年以上。
因为龙山文化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从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考证证实了很多华夏文明独立起源的有力证据。
证实了华夏初期拥有冶铁提炼技术和打造技术,农畜驯养历史也重新定性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龙山文化,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独一无二的‘黑陶’。
华夏以陶瓷闻名天下,功劳全部在于‘黑陶’传承。
黑陶: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
而这项技术起源于4500年前的东夷部落集团,龙山文化群。
龙山此遗址发现的高达116厘米、口径44厘米的灰陶瞧裎构诜⑾肿畲蟮囊患翱翘毡畋〈�0。3毫米,代表了当时制陶业的最高水平。
被世界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
黑陶技术像是最有利的粘合剂,将当时华夏文明几个起源粘合在了一起,铸就了后期华夏文明辉煌的根基。
至于‘逐鹿大战’的真相,其实就是东夷九黎集团和东羌中华集团一次火拼融合的结果而已。
也是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一次融合碰撞,最后形成了华夏文化集大成者,二里头文化,也就是考古界疑似的夏朝。
王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后世的科学,考古与神权融合,成为他以后立足的根本。
或者说,王诩准备把科学‘神化’。
后世人看似利用科学,掌握了万物的本质,但是却丧失了对自然和生命的那一份敬畏心,过度的自大终究会让人类自食恶果。
但是古人利用迷信和神权,来奴役万民,也是对自然和生命的一种亵渎,同样获得了惨痛的教训。
科学是具有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理性,神权则是具有人文浪漫的感性,两者结合,是王诩认为最完美主义。
也就是那句‘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另类写照。
不过看着一脸智障和神往的族人们,又看了看一脸若有所思的王离,王诩叹了口气,感觉已经看到了这条路的尽头。
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王诩准备把神话故事好好编排一下,编写一部堪比《圣经》和《红宝书》的信仰之作。
名字都起好了,就叫做《神典》。
神者,引出万物,典者,从竹古文。
虽然损失了一把斧头,但是能够让王诩《神典》第一个故事出炉,还是很划算的。
听了王诩讲述蚩尤故事后的族人们,对这个之前一直厌恶的三头六臂铜头铁骨的蚩尤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只当成是一个和炎黄二帝作对的坏蛋,现在变成了一个需要崇敬的先祖。
尤其是拿着蚩尤‘恩赐’的斧头时,他们赶紧又充满了力量。
而王离则坐在木桩上,抱着半截斧头发呆,口中还念念有词的模样像是一个傻子。
“大帝,你对他施法了?”墨狼疑神疑鬼的凑过来。
“离我远点,你身上味道怎么这么大?”王诩捂着鼻子皱眉道。
“额?什么味道?”墨狼疑惑的在自己身上闻了下,然后吐了。
王诩嘴角抽搐了一下,对于他的嗅觉产生了好奇。
不过看着他身上的烫伤印王诩弄懂了,他身上怎么会这么大味道,昨天冶铁的时候他是转鼓风机最卖力的,在加上高温的烘烤出汗,也没洗澡,本来就有味道的身上,自然就更加难以描述的。
“附近就没有水源嘛?”王诩皱眉问道。
“最近的水源,可能就是往东十几里的背山那边的了,不过那边有一群猴子,会用石头砸人。”墨狼龇牙说道。
“你们还打不过一群猴子?”王离似乎回过神了,嗤笑道。
“是一群。”墨狼不忿的白了眼王离“而且那里的猴王都快有一人高了,国君说已经成精了。”
“快一人高了?”王诩也惊讶道“那确实稀奇,以后可以去看看,对了水源是湖泊还是河流?”
“应该是湖泊吧,我也只是早年跟着国君去过一次,不太记得了。”墨狼笑道。
“北山在什么位置?”王诩拿出地图问道。
墨狼看了一下指了一个位置“大概在这里吧,我记不太清楚了,大帝回去可以问问国君。”
王诩收起地图点点头“让墨甲他们留在这儿收拾一下,准备回去,我们继续往里面走走,看看能不能再猎只野鹿什么的。”
墨奎给孤竹国族人起名字很简单粗暴,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拍下去,墨甲就是除了墨狼之外,族内第二勇士,也是刚才砍断了斧子的那个。
“我发现你对打猎很热衷。”王离架着金雕问道。
“废话,我不是对打猎有兴趣,我是对找粮食感兴趣。”王诩翻了个白眼。
“不,每次你提起打猎的时候,眼神是不一样的。”王离摇摇头。
“那也是对食物的兴奋。”王诩不以为然的摆摆手,带着墨狼等人往东走去,昨天去的是西边的森林,可能那边还是靠近人烟的地方,野生动物活动范围没有那么密集。
但是东边的森林就不一样了,这边的树木也明显比西边更粗壮高大,动物活动的痕迹也多了很多,才半个多小时,王诩已经踩到了两坨不明动物的排泄物,头顶鸟鸣的声音也十分刺耳。
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多同类的金雕也十分亢奋,如果不是王离死拽着,它估计早就一飞冲天了。
“嘘。”帮着王诩把鞋子上排泄物弄掉的墨狼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敏捷的攀爬上旁边的一颗树上四处张望。
“有大家伙。”墨狼压低声音。
“熊罴还是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