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8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卢四和张彦升的连队在战场最前端,猎骑兵们还在哨探两翼,枪骑兵们看到北虏退走已经停止了动作,打扫战场的活计肯定是龙骑兵的新兵们去做了。

    “还好这些家伙还没有吃午饭,早餐应该也消化的差不多了。”张彦升说了一句冷笑话,也不知道算不算是抱怨。

    新兵们去补刀肯定会有呕吐的,也有人无动于衷,好象杀多了人的老手,但接近了看的话就会发觉他们多半手脚都在颤抖,没有任何一个人心理素质强到第一次看到大量的死尸而无动于衷,或是叫他们拿着短刀深深插入人的身体之内,如果没有做过这种事,想象自己多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只是幻想而已。

    看着新兵们一脸紧张的走向前方,卢四突然笑道:“你爹娘要是知道你现在做的这事,准保赶紧把你小子拎回去。”

    “很丢人吗?”张彦升斜眼道:“我们草原上存身的汉人哪个没有被北虏欺负过?杀北虏,我可不觉得丢脸。”

    “不是这个意思。”卢四笑道:“你娘还以为你还是给张大人当侍卫呢,要是知道你这么靠前,天天两手沾血弄的跟屠夫似的……”

    “总得有人做脏活。”张彦升悠然道:“我想你也不会和你家娘子说的太详细。”

    “嗯,我们当兵吃粮的……”卢四摇了摇头,说道:“有些事还是烂肚子里比较好。”

    前方传来惨叫和哀嚎声,两个青年军官见多了,根本不以为意,接着张彦升和卢四亲自走上前去,督促那些胆小的新兵赶紧把这些应该做的事情给做完,不要拖拖拉拉的耽搁时间。

    猎骑兵们又重新聚集到前方去了,他们确定察哈尔人退走之后,阵地上传来解除戒备的军令声,接下来中路指挥周耀下令全军停止前行,就地驻扎宿营,准备与察哈尔人会战。

    “终于要开打了。”杨泗逊站在日暮时分的大宁都司遗址前,看着破损的城墙和倾颓的各式建筑,脸上却是一脸的释然。

    任敬站在杨泗逊的身边,扫了几眼旧址之后就不感兴趣的样子,两人并肩骑马,继续前行。

    在前方二十多里外是前锋扎营的地方,今晚主力和轻炮团都必须要赶到驻营点。

    沿着右翼西拉木轮河到左侧近百里地方,周耀把大军摆开,形成了一个扁平式的大型战场态势。

    左翼已经与李从业的第三团的前哨有所接触了,那边有更多的巴尔虎蒙古人和蕃骑骑兵配合,如果说中路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扁平式的战场,那么第三团则象是拉散了的凌乱线团,从巴尔虎草原到克鲁伦河,再到大兴安岭,到处都是第三团的骑兵们和蕃部的骑兵,散乱的布置叫周耀不是很放心,但李从业则再三保证,在第三团和各个分遣队的努力下,察哈尔人想不经过血战突围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察哈尔人想从第三团负责的地方突围逃走,第三团足够能抵抗到主力骑兵赶过来追杀。

    “要是林丹汗往北边跑反而好了。”杨泗逊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说道:“枪骑兵团就用不上了,只能用龙骑兵和猎骑兵。”

    任敬语气深沉的道:“我也喜欢张世雄这小子,简单,直接,又是咱们看着长大的。”

    杨泗逊失笑道:“说起来好象你有多老一样。”

    “我是老了,以后怕是没有太多的机会了。”任敬道:“我是万历四十七年跟着大人的,现在是天启六年,快八年了,当年我三十一岁,现在已经快四十了。”

    任敬指指自己的鬓角,说道:“看,有白头发了。”

    “我们这一批人差不多都快四十了啊。”

    “梁兴倒是还年轻。”任敬道:“长福老哥四十多快五十了。”

    “功业未成,不敢言老啊。”杨泗逊正色道:“现在还未一统草原,底下还有奴儿干都司,西域,辽东,这些地盘还要打很久呢。”

    “我看不会很久。”任敬道:“此前我们大人一直做水磨功夫,积攒内力,这一次打察哈尔算是一次大规模的动员,也是检视和记商团军的能力,现在看来,已经足够应付相当多复杂和激烈的战事了。往下去,可能几年之内就把能打的仗打完。”

    “那你忘了一下最大的目标。”杨泗逊低声道:“我不觉得大人甘心把大明放着,安心当草原之王天可汗就算了。”

    “征明得看时机,大人才二十来岁,再等二十年都不怕。”任敬道:“二十年后我们都六十多啦,还打个屁。”

    “我看不用等那么久。”杨泗逊沉思着道:“当今皇帝的身体可不好。”

    “那又怎样?”任敬反驳道:“新君即位之后只要不是蠢到家了,当然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就和眼下一样!”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白塔()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明1617最新章节!

    天启皇帝的几招还是相当管用的,调任了新的文官和武将,现在边境地方对和记的防范明显加强了很多,虽然生意并不曾受太大影响,但人员往来和民间的风评还是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前来投效和记的人明显少了,一则是边境守将加强了巡逻和守备,普通人并不那么轻易能越过边境线,就算是大同和张家口,特别是李庄这样的核心区域的守备明显加强了。新任的大同总镇黄得功和巡抚洪承畴都是干才,大同的代王等官绅也对这些新任的文武封疆大力支持,现在连大同也不是那么安稳了。

    但在明面上,天启皇帝对和记做的一些有益之事大加褒奖,主要是医馆等和记的民生机构,皇帝不仅夸赞,还下令地方上的文官给一些钱粮物资来配合,这一下此前和记做的功夫被皇帝强抢了很多功劳走,民间的风评来说天启皇帝向来不坏,在江南由于东林党的宣传,皇帝的形象有些不好,比如木匠皇帝等传闻。而在西北等处,由于对灾害赈济的及时等原因,天启皇帝的风评并不算太坏。

    加上这些措施的实行,还有对蒲州张氏的褒奖,现在晋北到张家口还有山西和陕西等处,百姓的风评并没有太大变化,这是多年来和记文宣人员的功劳,张瀚的丰功伟绩和心系百姓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在士绅阶层,特别是生员阶层中,原本就由于张瀚确定了新的学说,也就是商人契约说而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在天启皇帝褒奖了蒲州张家之后,特别是追谥了张四维之后,风评确实有较大的变化,一般人都认为张瀚不能得寸进尺,当今天子并无失德,国事并未败坏,如果和记起兵,给人的感觉就象是盛唐时的安禄山,尽管安禄山是胡人节度使而张瀚的一切是自己一手一脚打造出来,而且张瀚也是汉人非胡人,可是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如果和记真的主动对大明发起攻击,给人的感觉就是安史之乱!

    可能很多人感觉,只要细民百姓拥戴就能得天下,但历史上绝非如此。

    那些起义的人多半得拥戴,但真正成事的却不是那一类人,比如刘福通未能成事,成事的是朱元璋。

    要得天下,要么纯粹用武力,要么必须得人心。

    人心不是细民之心,而是士绅,生员。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统治阶阶,士绅和宗族,生员和舆论。

    这才是庞大帝国的根基,不然一个年俸四十五两的新科进士,只带几个幕僚能掌握方圆百里的地方和几十万人的庞大地盘?

    天子代表的是法理,官员是这种天然法理统治权力的外延,而士绅和族权才是统治的基石,生员则是智识阶层,他们也能很轻易的影响舆论。

    顺治年间多铎轻易下南京,那是因为明朝已经尽失人心,李自成也没有获得士绅阶层的认可,清朝虽然是外来政权,但却很容易得到士绅和生员们的拥戴,因为它代表的是一个正经的政权,能叫人安心归顺。

    但当剃发令下,江南所以大乱,就是士绅和生员阶层无法接受本阶层被完全洗牌和摧毁,不仅是华夏的文明,这太空泛,而是这个文明的代表就是江南的士绅和生员们。

    剃发令下的同时也是满清以八旗为核心利益对江南地区的完全的压制,曾经能对抗万历天子的手段对满清毫无用处,因为满清的核心集团是满洲八旗,清朝皇帝不需要锦衣卫或东厂就能满足极权统治的一切条件,因为整个中国处于八旗的统治之下,皇帝只要对八旗负责,而整个八旗又是皇帝的奴才,所以清的专制和集权又远远超过明,或者可以这么说,明是集权制,清是半集权半奴隶的半殖民统治的王朝,两者看似相同,其内核则完全不同。

    和记的高层未必能理解这种异同,张瀚本人是相当理解的,并且对高层吹过风。

    和记未必需要士绅和宗族还有生员们的支持,甚至对这些阶层中的个体成员持藐视态度。但和记绝不能在整个士绅和生员阶层强烈反对的前提下动武,这是底线,除了张瀚和满清学,用不断的屠杀来摧毁人们的抵抗精神和勇气,那和摧毁华夏文明的内核也没有太大区别了,不同的就是换了奴役的主子而已。

    张瀚要的是真正的复兴华夏,而不是自己亲手来摧毁它。

    一时间两个高级军官没有再说什么,眼前的景色在变换着,从荒芜的草原到一大片废墟,还能看的到当年大宁都司卫城的规模并不小,毕竟宁王曾经驻节于此,在成祖皇帝起兵之后,宁王先在这里观望,后来上了成祖的当,被裹挟着一起起兵,其管理的朵颜三卫的蒙古铁骑也成为靖难军中的骑兵主力,成祖许诺靖难功成之后就给朵颜三卫自立,并且大宁之地许给了他们。

    后来成祖想食言,蒙古人也不蠢,你不给我就自取,然后就是几十年的兵祸连结。

    宁王被移到了南昌,后来在正德年间宁王企图再来一次靖难,由此衍生了很多著名的故事,也成就了王阳明的丰功伟业。

    眼前的大宁卫城已经是一片废墟了,蒙古人在短暂的辉煌期之后迅速退化到纯粹的野蛮人的水准上去了,他们原本就只能破坏不能生产,但好歹学会了怎么享用文明的产物,可现在连这种本事也没有了。

    一个传令兵从远方策马而来,黄昏时分这个穿红色军服的塘马显得十分醒目,烈马奔驰,红衣飘摆,似乎象是一团烈火疾速而来。

    “师指挥,团指挥。”

    塘马向两个高级军官敬了个军礼,杨泗逊道:“什么事情?”

    虽然有正式军令,不过按当时很多军官的习惯,还是在打开之前喜欢习惯性的问一声。

    “前指周指挥请两位过去有事商谈。”塘马道:“据说是会战的新变化。”

    “哦,知道了。”

    杨泗逊做了一个手式,塘马调转马匹离开,在拔马转身的时候战马半身立起,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停顿,四周不少龙骑兵叫起好来,不少小伙子眼里都有羡慕之色……他们在此之前只是农家子弟或是军户,矿工,没有机会学会骑马,在草原上倒是把骑马学会了,但他们的骑术也就是骑马赶路罢了,眼前这塘马是猎骑兵出身,调在军令司当临时的传骑,骑术身手都相当出色,羡慕的人着实不少。

    任敬哼了一声,说道:“这下好了,咱们俩人还得听那个辽东贼军的指令。”

    “行了行了。”杨泗逊按了一下手,劝说道:“我知道老任你心里有些不舒服,毕竟老弟兄了,犯了些过错被按住了,现在几个老伙计都当了师指挥,你错过这一步可能就只能跟在后头撵了,可是我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当初是谁叫你自己犯了错?既然大人处置过了,现在他任用周耀就是信着这人,你辱他就是辱大人。军情司也好,内情司也好,都是大人的耳目,你说的多了,被大人听到了他会怎么想你?”

    任敬先是皱眉,接着神色开展,抱拳道:“杨兄真是苦口婆心,在下受教了。”

    “不必客气。”杨泗逊道:“商团军会越来越强,将来可能到二十万三十万的战兵,你成为大将也只是时间问题,实在不必受困于一时之气,咱们是老弟兄了,我也只是略提一提,以任兄之才,迟早自己也会想明白的。”

    任敬微微点头,示意自己完全明白。

    周耀的驻所在第六龙骑兵团侧后左翼一些的地方,正好是旧辽中京的对面,杨泗逊和任敬等人赶到的时候周耀刚从前方折返回来,他带着一大群参谋人员去观测敌阵,所有人返回来的时候都是神色轻松。

    几个参谋在讨论辽旧中京的过往,和记的军事学课程里历史也是相当重要的一块,旧往的历史和战役,战例,这些东西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军官们对旧战场和历史城池的遗迹都是相当的感兴趣。

    “那就是大明塔。”周耀对杨泗逊和任敬点了点头,指着身后黑暗处隐约可见的建筑群落介绍道:“辽中京阳德门外东侧,我用望远镜看了一下,除了这塔之外就只剩下一片废墟了。”

    杨泗逊做出感兴趣的样子,说道:“这塔名也是后改的吧?”

    “好象是永乐年间改的,也可能是洪武年间,反正永乐之后这一片地方又归了鞑子的泰宁卫,他们可不会为这塔改名字。”

    “这个谁知道?”周耀无所谓的道:“可能辽人也就是用大明塔这名字呢。”

    在场的军官都停了一下,盯着不远处的辽中京废墟看了一会儿,这座城池肯定承受过不少战火,金人的,蒙古人的,最终它成了一座废墟,只有旧往的历史遗留着,当然也包括这一座高大的白塔。

    在场的都是军人,很容易勾起感情上的共鸣,铁与火,鲜血与呐喊,还有呜咽声和呻吟,这些东西现在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可是它们一定存在过。

    “旧中京遗址要保护好。”周耀闷声道:“这是大人说过的,大人说几百年上千年过去了,不能毁在我们手里。”

    “估计察哈尔人也不会往废墟里钻。”杨泗逊笑道:“不过大人这种胸怀我们要记住,以后也要牢记。”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案()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明1617最新章节!

    众人皆是点头,他们当然不会知道,几百年后的张瀚曾经路过这里,参观过这个白塔,由于是小城而中国的古建筑很多,这座塔并没有给张瀚留下太深的印象,可是当参谋司的人把前方的地图和辽中京的图案呈给张瀚之后,张瀚才突然发觉自己在几百年后到过这里,并且游览过,记得当时酒醉饭饱,不过是随着人流随意逛了逛,现在却是回到了几百年之前,这叫张瀚大生感慨之心,并且决定一定要把这白塔给留着,这建筑既然留到了几百年后,可不能因为他的出现而被毁损了。

    这种心思张瀚当然没有办法给部下们解释,好在部下们也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张大人要留着这大明塔,那便留着,没有必要想太多。

    “两位请坐。”

    周耀的帐篷要比普通军官的帐篷大的多,内外两重,外重大,有大幅的地图悬挂着,一群参谋军官正在如工蜂般忙忙碌碌的做着手头的事情。

    如果对整个和记的用兵还没有太直观的看法,看看地图就明白了。

    几个粗大的红色箭头从草原中间直插过来,第一、二、五三个龙骑兵团在右翼,主要是针对巴林和喀喇沁和内喀尔喀残部,同时配合第三团自北而南,将阿鲁科尔沁和嫩江科尔沁诸部给彻底压制住了。

    “科尔沁人是见风使舵的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