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为唐王-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是直到此刻,李清方才发现,以李林甫为首的宰相集团在朝堂之上到底有着多大的权势,这还仅仅是突发之举,若是事先准备,恐怕此刻站出来为李清请功的官员绝对要多上一倍不止。

    相比于李清的惊讶,此刻站在李清身旁的永王和太子脸色却并不好看,两人呼呼啦啦的看着跪成一片都是为寿王请功的官员,一脸的铁青,就算是以太子常年内敛忍怒的性格此刻也掩饰不住心头的不爽。

    尤其实永王,原本以为寿王已成为过眼云烟,对自己在也造不成半点威胁,如今能够与太子一较高下的仅仅只有自己一人而已,但是看到如今朝堂之上的形势,永王方才发现,自始至终自己都始终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第415章 庙堂论断() 
当年的寿王一党却是随着寿王争储失败而烟消云散,但是永王却发现一个很多人都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自始至终寿王最大的支持者李林甫都未倒台,相比于几年之前根基还未牢固的李林甫,现如今的李林甫无疑更加的难以对付,只要李林甫还未倒台,那寿王一党就永远谈不上覆灭。

    “此刻的永王一脸的嫉妒,身旁的十八弟,何德何能能够得到当朝宰相永不背弃的追随?”

    只不过相比于永王和太子的脸色难看,同样站在李清旁边不远处的棣王和延王两人脸色却是一脸的轻松,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寿王愈加强势,也就愈加能够分担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他们的日子也就相应的好过许多。

    原本对于李林甫的突然摊牌感到不解,毕竟以往丞相府对于自己的援助大都是在暗处进行,但是当李清回头察觉到身旁几位兄弟神情不一的脸色之后,李清终于发现,原来这次请功,是这位丞相大人在为自己造势,李林甫在向所有人宣告,昔日巅峰一时的寿王一党并未覆灭,寿王的身后依然有着他李林甫的强力支持。

    想着昨晚发生的事情,李清不用想也知道,昨夜自己遇刺的事情。李岫定然已经告知李林甫了,李林甫此举很明显的是在警告一些企图对李清下手的人。

    若是换做其他人警告,恐怕无论是永王还是太子一党都不能置若枉然,不为别的,因为面前的李林甫无论是在朝堂之上的权势还是作为京师五大门阀门阀之一李家家主所具有的武力,都足以对两方形成致命的威胁。

    坐于帝位之上的李隆基看着面前呼呼啦啦跪成一片为寿王请功的百官,脸上也出现一丝惊讶之一,片刻之后,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重新将目光投向百官之首的李林甫:”昨日该有的封赏,朕都一一封赏过了,难道丞相对朕的封赏抱有意见!“说着,李隆基的脸上浮现一抹威严之色。

    面前的李林甫虽然办事颇得己心,但是权力与极其浓厚的李隆基决不允许任何人敢于质疑自己,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李隆基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已经在面前的威严男子手下谋事几十年的李林甫自然对于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的心中所想猜的一清二楚,当即更加恭敬的说道:“回避下,微臣绝不敢对陛下的旨意抱有半分质疑。”

    ”只是微臣料想土拨此番含恨松州,两万将士在松州城下埋骨,以吐蕃人睚眦必报的性格绝对会加以反击,而且此次松州之战,在寿王的运筹帷幄之下,我方虽然取得大胜,但是依然有着不小的伤亡,若是吐蕃再次派兵攻击剑南道,恐怕以剑南道的疲弱的兵力很难抵抗。“说到此处,李林甫微微停顿,等察觉到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对自己的话语点头认可之后,继续说道。

    “我大唐的军事中心向来侧重于西北和东北,剑南道作为我大唐西南的天然屏障,以一道之力独自面临吐蕃、南诏两国,却是捉襟见肘,微臣建议,为了有效阻止吐蕃的再次进攻,陛下应该在剑南道增设五座铸钱炉、五座兵器坊以增加剑南道的军事力量,担当起大唐帝国西南屏障的作用。”

    听到此言,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微微皱眉,毕竟自己可不是一无所知的小白,能有今天的帝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军队的支持,对于军中之事,李隆基自然有着几分的了解,要想武装一个军队,最重要的是军资和装备,而此刻面前的李林甫竟然一开口就要为剑南道增设五座铸钱炉和五座兵器坊。

    当今天下共有九十九座铸钱炉和一百四十几座兵器坊,兵器坊还好,大部分分布在边地,但是九十九座铸钱炉却是有着九成都分布在关中,要知道就算是如今的安禄山也仅仅拥有六座铸钱炉和十座兵器坊。

    想及于此,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不仅将目光投向站在诸皇子序列一脸平静并没有因为此话表现出一丝野心的十八郎,不得不说,寿王如此表现,李隆基还是十分满意的。

    压下心头的担忧,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将目光投向站在李清身旁的几位皇子,开口问道:“太子,你们如今位列朝堂之上,对于朝堂之事理应参与进来,对于丞相刚刚的提议,你们可有异议?”

    原本正想着不知如何开口的永王,听到帝位之上威严男子竟然主动要自己发表意见,当即第一时间跳出来说道:“回禀父皇,儿臣不同意丞相的话!我大唐国富民强,此番吐蕃已经吃了教训,料他们定然不敢再次来攻,丞相此言完全是杞人忧天!“

    并没有对永王的话,加以点评,李隆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一身明黄衣袍的当朝太子问道:“太子,可有异议?”

    即使心中千万个不同意,但是太子依然表现出不骄不躁,对着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做足了表面工作方才开口说道:“会禀父皇,丞相之言虽然有着几分道理,但是未免有夸大之嫌!钱财、军资关系一国之命脉,决不能草率处置,若是一不小心给有心之人以可乘之机,到时候后果难以挽回!”

    并没有等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将目光投向自己,站在边缘处的延王和棣王两人眼神一阵交流,同一时间对着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拱手说道:“回禀父皇,儿臣同意丞相刚才所言!“两人的回话,让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很是惊讶,因为在李隆基的印象之中,这两位儿子一向沉闷,向来都不在朝堂之上发表意见,令李隆基没有想到的是就寿王这件事情这两个沉闷的儿子竟然罕见的发表了意见。

    只不过,虽然心中惊讶,但是李隆基并未将自己的惊讶表现出来。

    已经向不少人发表了意见,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站在百官序列相对靠前的杨钊身上,威严的说道:“杨钊,你身为大唐财政使,对于此事最有发言权,你认为丞相的建议如何?”

    谁都没有想到事情推来推去,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竟然将把最后的抉择全交给面前的杨钊,不过想想倒也合情合理,这件事情很明显的并不是一般的官员能够参与的,而在刚刚的时间之内,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已经问过了朝堂之上几大利益集团的领头人,如今仅仅只剩下杨钊,这件事情自然也就妃杨钊莫属。

    虽然对于陛下的问话很是意外,但是杨国忠能够从一个地痞流氓爬到如今的地位,自然有着足以称道的地方,不慌不满的拱手说道:“陛下,丞相之言确实有着几分道理,而且仅仅只是增加兵器坊和铸钱炉,只要派人加以管理监督,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只要加强剑南道的军事力量也就是变相的巩固了我大唐西南的边防线安危,剑南道一旦稳固,关中之地定会稳如泰山,如此方可保我大唐万年根基,与世长存!”

    听到面前杨国忠的阐述,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暗想道,的确,自己所在意的却是剑南道的兵力,只要不增加剑南道的兵力,就还没有碰触到自己的底线。

    环顾群臣,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一言九鼎道:”既然如此,那就允许剑南道增加五座铸钱炉和五座兵器坊!“

    言罢,低头看着躬身的杨钊,开口说道:”既然杨钊也同意此次建议,你身为御史台中丞,监察百官本就是你御史台的责任,这次就有你负责亲自从御史台抽调官员,前往剑南道监管五座铸钱炉和五座兵器坊的铸造和运作,不可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听到此言,杨钊更加恭敬的说道:“回禀陛下,微臣遵命!”(。)

第416章 心思转变() 
安排完所有事情的李隆基,方才将目光投注于至始至终闭目养神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十八郎,开口说道:“寿王,此番父皇破例在剑南道建造五座铸钱炉和五座兵器坊,你可莫要让父皇失望啊!”

    并没有称呼“瑁儿”,而是直呼李清的封号,很明显是刻意摆明两人的身份,想要李清给他一个承诺。

    虽然第一次参与朝政,但是对于帝位之上威严男子的话语,李清自然听得请出,收起脸上的随意,当即对着帝位之上的威严男子单膝跪下,一脸郑重的诚诺道:“父皇但请放心,儿臣奉命镇守剑南,定然誓死守卫大唐西南边境的安危,虽然松州之战剑南兵力损失不小,但是有着五座铸钱炉和兵器坊的建造,儿臣有信心御敌于国门之外,扬威异域,不让父皇失望!”

    满意的点了点头,看着面前十八郎清澈的双眼,帝位之上的李隆基心中大定,如今的寿王不仅从当初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而且并没有丝毫争储的打算,打定主意做一个守卫边疆的宗室统帅,不得不说,这样的十八郎确实让人放心。

    由于铸钱炉的事情前前后后又耽误了一个时辰,虽然此刻的李隆基外表看上去没有表现出一丝老态,但是实际年龄毕竟已经将近六十岁,所以此刻的李隆基已经掩饰不住脸上的疲态,当即对着身旁始终侍奉在身旁的高力士挥了挥手。

    得到李隆基的示意,站在龙案旁边手拿拂尘的高力士,俯视着含元殿内的文武百官尖声喊道:“退朝!”

    一声令下,殿下群臣除了少数的几位大员剩下的百官纷纷双膝跪地恭声喊道:“恭送陛下!”

    前前后后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的早朝如今终于宣告结束,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群臣纷纷松了一口气,而后大多数官员纷纷走上前来,对着李清拱手道贺,毕竟虽然早朝之上商量的事情不少,但是前前后后,在朝的百官却是知道要论最大的受益者,自然要属面前的玄衣寿王。

    而且,刚刚殿上自从寿王殿下失宠之后,从不参与储君争夺的首府宰相李林甫竟然选在站出身来力挺寿王,这件事情,很多人可是看在眼里的。管中窥豹,很明显,即使此刻寿王被放逐边地,这位首辅宰相也并未如同传言一般放弃对寿王的支持。

    这点,才是真正令朝中百官的忌惮的,要知道有了当朝宰相的支持,朝堂之上的很多官员在面对着寿王之时,再也不能抱有轻视之心,不为别的,因为此刻的寿王在也不是孤家寡人,寿王的身后同样有着为数不少的百官支持。

    对于众臣的恭贺,李清一一点头回应,并没有因为********就表现的不知天高地摆出一副高不可攀的姿态,而看到寿王如此举止有礼的一些朝中大臣,纷纷点头,看着不远处得玄衣青年眼中也开始有了欣赏之色。

    看到此刻被重臣簇拥的寿王,一向善于藏怒的太子也险些压制不住心头的怒火,此刻的太子心中却是无比的后悔,后悔当初在寿王放逐剑南的途中,小觑寿王的实力,屡次截杀不成,导致今日,终于养虎为患,此刻的寿王大有死灰复燃重拾恩宠的意思,若不是亲眼所见,李亨绝对不会相信一个放逐边地相当于变相打入地狱的皇子竟然还有东山再起的迹象。

    原本首辅宰相还仅仅只是暗中支持,此刻却是敢于当着百官的面挑明了支持寿王,日后,有着李林甫的支持,恐怕再想对寿王下手,更是难上加难。

    而且更令李亨感到不解的是,在李林甫当着百官的面站出来力挺寿王的时候,自己的父皇帝位之上的权势滔天的男子竟然没有丝毫的表现,难道当初那件事情真的可以说放下就放下吗?

    要知道为了筹划出当年的那件事情自己可是花费无数的心力,本以为那将是自己平生最为完美的谋划,一个计谋让寿王与父皇反目成仇,在两人心中埋下一根永远都无法拔出的刺。

    外人永远只看到寿王失宠十分突兀,自己的太子之位更是仿佛从天而降,十分突然,但是身为当年那件事情的最重要的参与者,李亨却是知道这一切都完全是一个交换,受益最大的是自己和父皇,自己得到想要的太子之位,父皇得到梦寐以求的女人。

    其实到是李亨太过小看帝位之上的李隆基了,相比于开元年间励精图治文治武功的意气风发,此刻的李隆基虽然表现出一丝疲态,但是长年深居帝位不参与朝政却能稳稳掌控天下大事的李隆基自然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刚刚下旨的时候,李隆基不止一次观察李清的颜色和细微动作,一番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下,并没有发现李清表现出一丝的嫉恨和野心,而且双眼之中的清澈李隆基看得一清二楚,透过那双清澈的双眼,李隆基已经可以确定十八郎已经从完全将上任寿王妃放下。

    其实李隆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面前的十八郎虽然外表是曾经的寿王,但是这副躯体之内却再也不是上任寿王的灵魂,或者换句话说,此刻的这具躯体之内不再是纯粹的寿王的灵魂。

    若是换做上任寿王,他绝对放不下杨玉环,但是重生过后的李清,自从来到大唐以来,见到的自始至终都是寿王妃韦嫣语对于自己衣不解带的照顾,而且,其后,面临着太子的屡次截杀,寿王妃始终不离不弃,如此一番,就算是李清铁石心肠,也不禁对这样的女子心神感动之余生气爱慕之情,此刻的李清眼中心中只有韦嫣语一人,自然能够一脸常色的谈及杨玉环,而不表现出一丝一样。

    从来都没放在心上,又何来放下释怀一说。只不过,这些事情莫说是李隆基就算是李清都不敢相信这么诡异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自己与寿王之间的心刺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女人,如今既然十八郎已经率先释怀,自然再好不过,放下心来的李隆基自然也敢于对寿王委以重任,毕竟如今边疆诸将,十有六成是番将,自己用人虽然用人不疑,但毕竟掌控天下兵权为大,若是宗室之中能够出现一个手握兵权的边防节度自然让人在放心不过。(。)

第417章 承诺两王() 
而此刻的寿王就是李隆基再好不过的选择,“知子莫若父”,虽然相比于自己记忆中的十八郎如今的寿王成长许多,但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寿王,李隆基还是有着九分了解的。,。

    诸皇子之中,三子李亨性情沉稳,老成持重,但行事却让人不敢苟同,是个帝王之才,十六子永王眼高于顶,目光短浅,二十一子盛王颇有才干但是却桀骜不凡,加以磨练能成大器,至于剩下的棣王和延王,虽然老成太太过故步自封,守成有余,却没有进取精神。

    若要比起对于自己的孝心,诸皇子之中自然要属长读孔孟之道,通晓礼仪孝道的寿王,而诸皇子之中最令自己放心的同样是自己的十八子,因为他没有野心,只要自己应得的,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从来就没有想要过。

    若是把兵权交给其他的皇子李隆基不会放心,但若是把兵权交给十八郎,李隆基那是一万个放心,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