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这两个斥候的叫声也戛然而止,心中皆想,又来一个送死的,唉,反正既然要死,多一个人,路上也不寂寞。
第三个斥候进门的时候,发现前两个斥候似乎是被董卓的亲卫拖着向外,心下奇怪,但也没怎么多想,立即大步进去,跪在当堂,大声说道:“启禀太师,洛阳急报。”
“洛阳急报?”董卓闻言大吃一惊,洛阳怎么会急报呢,难不成丁原的军队这么快就突破了沁水,取下孟县,兵临洛阳了吗?
沁水,董卓专门在那里放了五万大军,又加固了城防,粮草也是很丰盛,目的就是防备丁原出兵的,不可能这么快就失守的。
董卓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快说,洛阳情况如何?”
斥候大声说道:“回太师,西天子下诏令免了白波军之罪,将之编入雍州军,驸马曹聚派大将曹仁统兵三万,东进洛阳,一路之上各郡县望风归降,属下前来之时,曹军已经距离洛阳不足五十里。”
“汝言可真?”董卓震惊之极,立即快步来到这个斥候跟前,一把将他从地上拽起来,怒声喝道,“如可知,散播谣言当斩?”
斥候吓坏了,不敢挣扎,急忙解释道:“太师,绝对是真,是…是董旻将军派属下前来将此消息报告给太师。”
董卓大怒,一把将这个斥候扔出去两丈开外,大吼一声道:“此三人谎报军情,罪大恶极,立即拖出去斩首示众。”
“饶命啊,太师,饶命啊……”
随着这三个人的叫声越来越远,大厅里的气氛也渐渐地越来越冰点,所有人都心慌不已,低着头不敢看董卓,唯恐触及霉气。
第334章 五路大军()
东北方向,是袁绍的几十万大军。
西北方向,是丁原的五万大军。
东面,是孔伷的五万大军。
西面,是曹仁的三万兵马。
南面,是最让董卓忌惮的孙坚,以及袁术的全部兵马,二十万。
洛阳,彻底被五路大军团团围住了,等待董卓的,只有三条路。
第一,将这五路大军全部击败,然后趁机扩张地盘,增强实力,虽不说一统天下,却可以成为天下第一大诸侯。
但是,别说曹仁、孙坚和袁绍、丁原四路大军没一个是容易对付的,就算是孔伷的军队,领军之人是刘备,麾下有关羽和张飞两员大将,还有荀彧和辛毗为谋,亦难对付。
第二,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击溃其中一路敌军,撤离洛阳,攻下某一州郡,招兵买马,广积粮草,割据为一方诸侯。
但是,突围路线呢,不能往北,不能往西,要么往南或者往东。当然,董卓还是希望往南的,甚至于过了长江,远离中原腹地,以长江为天险,安稳过后半辈子。
第三呢,就是被这五路大军围剿而死,身败名裂。
董卓站立在当场,鼻息粗喘,眼睛红得吓人,犹如一头即将暴怒的斗牛一样,随时都可以发作起来,要人性命。
满屋的文武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话的,连大气都不敢粗喘一下,包括最受董卓信任的李儒,此刻也是低着头,默然不语。
良久,董卓才转过头来,对李儒喝道:“文优,汝有何计,可解困局?”
李儒刚才就开始思考了,该如何破解这个困局,但是呢,这可不是一般的困局,别说李儒了,就算是贾诩也在这里,也一样破不了这个班局。
瞬间,李儒额头的汗水就出来了,不敢望向董卓的目光,缓缓站起身来,想了想,说道:“回太师,属下以为,对方兵盛,我军势弱,不可力敌,可以分化之。”
董卓问道:“如何分化之?”
李儒继续说道:“这五路大军之中,袁氏兄弟与太师有杀父之仇,毁家之恨,驸马曹聚反太师之心久矣,又带走废帝刘辨,其意不言自明,故,此三路大军不可化解。”
“并州牧丁原,受曹聚救命之恩,此番发兵,必是受曹聚之请。然,诸侯讨伐之时,丁原以北方匈奴之由而一直没有出兵,足以看出,此人心怀二心,是故,丁原一军,并非想要真正南下攻城,太师可派人前往,以高官厚禄以及金银珠宝诱之。”
“至于孔伷此人,胸无大志,若是治理一州尚可,但若是领军打仗,其乃是庸手也。至于那刘关张三人,虽然勇武,但毕竟麾下无军,太师只要派人前往豫州,散播谣言,说是刘关张有谋夺豫州之心,孔伷必然起疑,派人将之换掉,此一路不足为惧也。”
董卓皱了皱眉头,说道:“纵然丁原与孔伷不足为虑,然,另外三路大军,莫非文优无计破之?”
李儒心中暗想,这三路大军,都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我军兵力又不占什么优势,我能有什么好办法。
但是,这话李儒不敢说,想了想,又说道:“太师,袁术那一路大军,当保持目前情况不变,不求我军败敌,只需保梁县不失即可。”
“袁绍大军虽盛,但只要虎牢关在我军手中,袁绍大军便难以向南一步,而且,其大军数十万,每日耗费钱粮无数,日久必难支撑,太师只需严守虎牢关,拒不出战,静待诸侯联军变故。”
“至于西路曹仁三万大军。”李儒皱了皱眉,说道,“曹聚新定雍州,人心未附,故其不敢尽出大军,亦不敢亲率前来,这才派曹仁统兵三万而来,并非真要攻打洛阳,只不过是做样给天下人看而已,不足为虑也。”
董卓听了,问道:“文优,听汝之言,我军并无灭顶之忧也?”
“非也。”李儒摇了摇头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我军受五路大军围困,虽暂时无虞,却不可不防任何一路情况变化也。”
董卓久历战场,点了点头道:“不错,此番乃是我军生死存亡之际,诸位不可懈怠,各司其职,共度难关,而后,孤必有重赏也。”
所有人急忙站起身来,一起说道:“属下领命。”
董卓挥了挥手,让其余人都退了下去,只留下李儒一个人,问道:“文优,诸人已退,汝可放开直言,我军情况究竟如何?”
李儒看了一下董卓的脸色,确信他已经冷静下来了,这边试探着说道:“太师欲求退路乎?”
董卓点了点头,说道:“汝方才之言,骗过他们还行,但却瞒不过孤之眼睛,此番我董卓之大难即将到也。”
李儒摇了摇头道:“太师此言差矣,洛阳城粮草富足,太师又有大军数十万,以洛阳城池之利,纵然五路大军合围,只要洛阳城内不乱,足以坚持一年半载,其又如何能一直与我军相耗也?”
董卓点了点头,恨声道:“孤爱惜曹聚才华,以国士相待,却不想其竟然狼子野心,在此关头行背叛之事,更是还带走废帝刘辨,乃是欲行天下二帝之事也。”
李儒叹息道:“袁氏兄弟不足为虑,太师真正之敌,乃曹聚也。”
董卓哼了一声道:“若是孤能扛过此劫,日后必会大军西进,取其首也。”
说这有什么鸟用,关键是此劫难以扛过,李儒翻了翻白眼,没再说什么。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一声斥候的喊声:“报……”
董卓吓了一跳,心中暗想,不会是那一路大军突破我军的防线了吧,难道是梁县,还是沁阳,还是阳城?
斥候进来,一边粗喘着气,一边说道:“启禀太师,曹聚在长安立刘辨为帝,下诏…下诏太师为国贼,号令天下共讨之。”
“什么?”董卓料到曹聚会扶持刘辨为帝,却想着他怎么也会等雍州完全平定之后才行此举,却不想曹聚刚刚平定雍州才几天,就迫不及待地与他分庭抗礼了。
第335章 人之将死()
这还不算最坏的消息,就在这个斥候刚刚离开,第五个斥候也来到了。
前三个斥候被董卓盛怒之下全都处死了,但第四个斥候运气好,董卓的暴怒已经过去了,虽然第四个消息也很让他恼怒,但董卓没有再把这个斥候杀死。
第五个消息,是五个消息中最让董卓受不了的,那就是洛阳城出事了。
吕布以董卓命令为由,连夜离开虎牢关,回到洛阳,跟王允联合,杀死董旻,夺了洛阳的军权。随后,吕布的部将魏续等人,率领吕布的飞熊军也回到洛阳,跟吕布会合,请天子诏,董卓为国贼,天下共讨之。
东西两个皇帝,都下了这样的诏书,董卓为国贼,而且,洛阳已失,董卓大军屯兵虎牢关,却不说前后受到吕布和袁绍的大军夹击,就说虎牢关的军粮,只够大军十日之用,到时候一旦无粮,董卓必败。
刚刚平息下去的怒火,再次被彻底的暴怒所替代,大厅里的东西可就遭了殃,除了李儒之外,包括沉重的案几都被董卓给砸了。
死路啊,刚才李儒说的策略,勉强还可行,最不济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一年半载不成问题。但是,眼下洛阳被夺,董卓大军孤立无援,不出半月就会灭亡。
“天亡我董卓乎?”直到没有力气了,董卓这才停了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狂叫一声,张口吐出一大口鲜血来,登时就晕了过去。
“太师……”怕被波及本身,在董卓开始砸的时候,李儒就躲到外面去了,此刻见董卓晕死过去,急忙大叫一声,奔入堂中。
董卓病了,而且是一病不起,内忧外患使得这个枭雄终于倒下了。
面对吕布的突然反叛,杀董旻,夺洛阳,以天子名义使得洛阳守军归心,背叛了董卓,这个局面,就算是李儒再聪明也无计可施。
董卓的败亡,只是早晚问题,虎牢关上下,几乎全都明白这个道理。
军心惶惶,兵无战心,将无归属。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袁绍得知,登时大喜之极,一方面派人跟吕布积极联系,一方面下令,让大军猛攻虎牢关。
好在董卓的几个心腹大将还算忠心,率军死死抵抗,硬生生地一次次杀退了袁绍大军的进攻,但虎牢关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坚不可摧,有些摇摇欲坠了。
自从董卓醒过来之后,厮杀声就几乎没有在他的耳边消失过,使得董卓的病情加重得越来越快,没几天的功夫,就消瘦了一半。
这一日,董卓派人将李儒喊过来,睁着那几乎毫无神采的眼睛,缓缓说道:“文优,虎牢关不可守,汝等还是速速离开方为上策。”
李儒大惊,急忙说道:“太师何出此言,我等对太师忠心耿耿,岂能在此危急关头弃太师而去也?”
董卓的脸皮动了一下,似乎是在笑,但却比哭还难看。
董卓叹了口气道:“文优,大势已去,大势已去也,孤大限已到,命不久矣,汝等岂能随孤而绝乎,若然,孤之大仇何人能报?”
李儒这才相信,董卓是真的想让他们离开,不禁心下一动,问道:“太师之仇,儒必报之,只是,天下之大,不知何人肯收留我等,肯为太师报仇也?”
这倒是实话,董卓已经得罪了整个天下,的确没有一路诸侯愿意,或者敢收留董卓的部下,更别说为董卓报仇了。
却不料,董卓竟然微微一笑道:“孤知一人,可收留尔等,亦会为孤报仇也。”
李儒心下一动,他已经猜出这个人是谁了,却是不敢说出来,故意问道:“不知是何人,还请太师明说。”
董卓叹了口气道:“文优,汝已经猜出此人是谁,既然汝不愿说,孤便说于汝听,便是那驸马曹聚也。”
果然是他,李儒心中暗想,也不再藏私,点了点头道:“太师英明。”
董卓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随即就引发了一阵剧烈的咳嗽,那两个侍女急忙手忙脚乱地帮董卓捶背和舒胸。
好一会儿,董卓的咳嗽才算是平息下来,他深吸一口气,又叹声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孤终在临死之前不再糊涂也,文优,孤死之后,汝等可速速率军撤离虎牢关,向西而去,投奔曹聚。”
“此人乃天下枭雄,野心勃勃,极重人才,汝等投奔于他,必受重用,切记,文优,一定要忠心助曹,不可生有二心,若是不然,以曹聚之精明,汝等必败也。”
这些话,不用董卓叮嘱,李儒心里也明白,但是,董卓的那些部将却未必明白啊。
李儒有这个担心,却又不敢说出来,心里盘算着,大不了到时候那些家伙们有什么二心的时候,他不参与就是了。
徐荣在梁县,胡轸在阳城,李榷郭汜等人,也都跟着领军在外,是以,虎牢关中,吕布反叛之后,董卓麾下的大将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张济的侄子张绣了,以及张绣麾下的猛将胡车儿。
当夜,董卓派出的斥候就分别向梁县和阳城方向而去,传达董卓的最后一道命令,那就是让徐荣和胡轸率领两路大军,与李儒一起,向西投奔曹聚。
当然,在这之前,董卓还派出斥候,向西去了曹仁的军营。
曹仁得到这个消息,不禁震惊之极,董卓的部下竟然要尽数来投。
曹仁不敢决断,马上就派人将这个消息飞马传给曹聚,请他定夺。
曹聚不是曹仁,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的关键,当然是大喜之极,急忙派人将戏忠等一众谋士请进大将军府。
果然,一众谋士的猜测跟曹聚完全一样,董卓让部下向西投靠他的事情是真的,只不过,接纳这几十万大军,亦须得谨慎。
目前的曹聚,麾下最缺少的就是兵马,若是有了董卓麾下的这几十万兵马,曹聚就可以马上向西,对凉州下手。
董卓的命令传到梁县,徐荣心下虽惊,但却是准备遵守董卓的命令,一边继续坚守梁县,一边派人与曹仁接头。
第336章 尾声()
但是,董卓的命令到达阳城之后,情况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原因呢,就出在李榷等董卓心腹大将的身上,因为他们全都得罪过曹聚,唯恐不被曹聚所容。
李榷、郭汜、樊稠和张济,几乎是跟随董卓最早的人,但是,论及统兵能力,他们跟胡轸相比却是差了太远。
董卓在的时候,以胡轸为帅,他们四个为将,倒也是没什么,李榷四人都不敢不听胡轸的号令。但是,董卓将死,局势自然就大不相同了,胡轸镇不住这四人。
李榷四人的思路是一样的,董卓死后,率众投奔什么人都可以,却惟独不能投奔曹聚。
但是,胡轸却不这么想,他是个帅才,知道曹聚的厉害,更知道曹聚是明主,而且,天下之大,敢与收留董卓旧部的人不多,唯曹聚的能力最强。
李榷等人叫嚣着不能投奔曹聚,胡轸并没有发表意见,李榷等人讨论着应该投奔哪一方诸侯,胡轸也没有发表意见。
江南三州,幽州,全都是刘氏宗亲,绝对不可能接受他们的。
关东诸侯,一直在讨董,当然也不能接受他们。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徐州陶谦了,他曾经接受过黄巾贼的投诚,按说也应该能接受他们的投奔,毕竟还有这么多西凉骑兵。
除此之外,就只有凉州韩遂和马腾了,只是,要想去西凉,或者从雍州进入,或者从并州进入,这两个地方的主人似乎都不会允许的。
一天的商议之后,李榷四人都心里没底了,如果陶谦接受他们,可能就会面临诸侯联军的发难,而如果陶谦拒绝他们,他们就真的无路可走了。
胡轸回去之后,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跟李榷四将不同,他还是比较洁身自好的,府中下人并无大恶,而且,他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