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隐龙- 第9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竟沙俄也算老牌帝国了,值得英法联手对付的庞然大物,而华族还是太年轻。

    正是基于这样的盘算,所以包括本杰明首相,包括法皇等人对肖乐天这场媒体大战,都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而没有过多的干预。

    如果本杰明首相想干预的话,只要给泰晤士报下一个命令,那么华族也就拿不到任何板块了。

    “这些无知自大的君王和政客们,注定要为自己的短视和高傲付出代价的!”卑斯麦首相冷笑的说道。

    “他们考虑问题是基于华族必败这个前提进行分析的,而我则不然,我是基于肖乐天必胜的前提去分析时政……所以我注定比他们高明,也更准确!”

    “亲爱的卡尔!我实话告诉你吧,肖乐天现在要搞的事情就是要战争舆论高地,去展现自己的正义性,然后倒逼民意给政府施加压力!”

    “等到远东狂胜的消息传来之后,等到沙俄不得不跟华族进行谈判的时候,等到外交和会召开各国使节坐在一起的时候……”

    “哈哈哈……到那时候,那些政客就会感受到来自民间的巨大舆论压力,而让他们不敢吃相太难看!”

    没错,这是肖乐天媒体战的第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堵嘴!

    趁着你们不看好我的时候,趁着你们认为我是一个笑话的时候,先抢占民心道德的高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之前就牢牢的站稳正义者的一方。

    民众是单纯善良的,但同时也是固执己见不愿意改变的,他们心中一旦形成了某种认知,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其实是很难扭转的。

    肖乐天先在报纸上打一场舆论战,先把战争罪犯的帽子扣在沙俄的头上,让全欧洲的民众形成一个统一的认知。

    之后战争结束的外交和会上,欧洲各国就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自己本国的民意,先得承认战争的责任问题,这样也就堵住了他们无耻干预的口实。

    卡尔亲王也兴奋了“对对对!您说的没有错,如果肖乐天不这样做,而是按照传统去进行战斗,等到远东狂胜之后,估计欧洲百姓还都不知道那边打过这么一场战争呢!”

    “那样的话,无知的百姓就会如空白的白纸一样等着舆论给他们灌输黑白善恶,而到那个时候,全欧洲的政客们可就绝对不会允许肖乐天这样宣传自己了!”

    “他们会无耻的篡改事实真相,把沙俄塑造成受害者,把华族塑造成卑鄙的侵略者,然后反复用报纸进行洗脑,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给军事入侵华族创造舆论条件!”

    “嗯!一定会这样的,我太了解那些人的做派了,为了利益他们根本就不会要脸的!只要能骗过自己国内的百姓,他们就能轻松的准备远征军!”

    “华族和沙俄最终的和谈一定是在欧洲举行,而且必定会有多个欧洲国家派出代表进行旁听和调节!”

    “这些人会指鹿为马,拿着煤炭非说是白的,而对华族进行各种指责和攻击,甚至逼迫华族从远东撤军,并赔偿战争赔款!他们干的出来……”

    “只要华族不接受,那么他们就更能在本国民众面前胡说八道了,说到底就是给他们出兵找到口实,至少让各国议会都能高票通过军事计划!”

    砰的一声闷响,卡尔铁拳砸在了桌子上“肖乐天干的漂亮!现在一切都给扭转过来了,通过这次媒体战,他已经先入为主攻陷了欧洲民心!到时候无耻政客再想进行欺骗可就没有了借口……”

    “想动兵进行军事打击?哈哈哈,至少用远东之战做借口是不行了,他们得重新找新的借口,而新的借口不是那么好找的,找到并运作成功,然后还得发动宣传得到本国民众的大多数支持……”

    “时间!对对对……这个过程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这不就是肖乐天想要的时间吗!”

    卑斯麦捏着胡子笑了“你终于悟了!亲爱的卡尔,现在你终于明白我们东方的那个盟友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了吧!”

    “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啊!幸好他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盟友!”

    兴奋过后卡尔亲王又陷入了沉思“但是一两年的缓冲期也是不够的啊!想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根本就不可能成型!时间还是不够啊!”

    卑斯麦笑了“当然不够了!但是你觉得肖乐天的组合拳就只有这么一点点吗?接着看吧,后面一定还有连续的出招,他会逼的本杰明无法出手的!”

1849 拉粉丝() 
十九世纪末,虽然还是君王治世的时代,但是随着教育的普及慢慢民智已开,民权的时代已经渐渐来临了。

    在这个时代欧洲的君主制国家普遍实行君主立宪制,各国都有了基本的宪法凌驾于国王之上,还有首相和议会对君权进行分割,一言九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包括强大的英国,每次发动战争都是需要上下两院多数票通过才能行动的,就算是女王也只能施加影响力而不能强迫议会接受。

    虽然这个时代议会的议员们多数还是贵族担任,普通民众少有参政的机会,但是所有议员也必须要估计到当时的主流民意,彻底脱离公民的意愿那种参政者是走不远的。

    但是民权的逐步提升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人类总是下意识的被传统和习惯所控制,此时的欧洲其实并没有媒体战的概念,或者说有这种模糊的概念但实施起来总是很传统落后而且慢半拍的。

    这就是肖乐天下手的好机会!你所忽视的战线,就是我另辟蹊径的重要战场,在这个没有大v的时代,肖乐天就要吃第一口螃蟹亲自去当那个欧洲舆论界的大v,他要让华族的声音更多的出现在欧洲的媒体上。

    他要亲自刷出百万甚至千万的粉丝出来,因为他知道这种精神的力量是相当相当可怕的。

    随后的日子里,皮埃尔按部就班开始对欧洲读者们洗脑,反正黑沙俄的事情,英法一般来说都不会干涉的,所以这段时间肖乐天的团队和整个欧洲的报刊界关系相当密切。

    远东的历史、人文、地理、风俗、传说……包括沙俄和中国几百年的渊源,还有历史上的各种杀戮,在连续不断的一系列报道中被公之于众,再配合丰富精彩的图片,让那个时代的欧洲读者们,享受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大餐。

    沙俄方面完全没有想到肖乐天的准备会如此充足,他们现找资料也来不及了,偶尔出现的几篇豆腐块反驳文字,也被广大的读者所遗忘,谁放着图文并茂不看,非要看你那无聊的文字呢。

    此刻的亚历山大二世已经放弃了在媒体上战胜华族的奢望,而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遥远东方的那场战争中。

    “闹吧!别看你们现在闹得欢,等到最后我们胜利的消息传到欧洲之后,你们所做的一切就全成了笑柄!”

    “这个世界毕竟还是强者为尊的!”

    沙俄方面的偃旗息鼓,更让欧洲民众坚信了华族所说的一切,看来正义的一方还是属于中国人的。

    按理说皮埃尔此刻应该偃旗息鼓了,媒体战争已经全胜就没必要浪费更多的金钱去发布文章了。这些评论员文章可不是报刊约稿付出稿费的那种,这些都是高额的有偿出版,中普友好基金会还有华族留学生基金会为了这次媒体战可是没少掏银子。

    不过现在可不是心疼钱的时候,皮埃尔接着媒体这股热浪,居然画风一转开始深度报道华族这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国度。

    先是绝美的琉球风情照片开始连载,欧洲人居然惊讶的发现那霸那座城市居然比巴黎和伦敦更加干净整洁美丽。

    干净的石板路和水门丁一尘不染,所有居民自发的清扫家门前的道路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沿街的所有窗户下都挂满了花盘,上面全是四季盛开的鲜花,这些都是民众自己掏腰包用来点缀都市的,而市政府所要做的只是给那些最漂亮鲜花的主人一点奖励。

    是什么奖励呢?就是公民积分,这种无实物的奖励对华族内部有着想当大的诱惑力,最底层的移民想要成为公民,这种积分是少不了的。

    而公民想要进入政府机构工作成为公务员,就一定要攒够这些积分,包括进入六爵十八等的贵族体系内,也是需要这样的积分的。

    在那个美丽的国都,善良而且乐善好施的人是值得尊重的,他们的一切道德行为看似点滴如涓流,可是却能真实的提升他的社会地位。

    你参加军队,你勇敢战斗,你发明创造,你乐于助人……甚至你清廉,你懂得付出这也能增加你的积分从而让你进入那个美好的贵族制度中去。

    欧洲人全都傻了,华族法典那庞大的人民上下流动体系一下子就抓住了整个欧洲民众的命脉,甚至让一些民间的学者都啧啧称叹。

    这个世界上社会结构一定是金字塔形的,社会充满了阶层也充满了等级,底层民众无时无刻不向往提升自己的阶层,那样的机会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

    欧洲曾经无比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当时的欧洲人眼中,一个国家居然能给最底层的百姓一个上升的机会,哪怕只是一个独木桥,这也是伟大的。

    而现在华族法典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更是让欧洲人惊叹,一个月前对欧洲百姓还无比陌生的华族,在这一系列的报导中居然鲜活了起来。

    肖乐天的媒体战终于进入了第二阶段,那就是对华族的贴金!

    花钱,花重金来推广中国的文化是肖乐天无法回避的责任,一张张照片再加上一篇篇的记录文,欧洲百姓终于亲眼看见了长城,看见了瓷塔,看见了紫禁城,看见了江南水乡美景,也看见了高原大漠的荒凉。

    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征服了欧洲,本来在那个时代欧洲探险家们就可以靠探险照片和文章赚钱而且赚的还不少。

    这说明欧洲当时的读者群体有一种非常庞大的市场,了解这个世界的千奇百怪,是当时报纸的一项重要生意。

    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甚至二十世纪初,确实有那么一批人是以这个行当为生的,探险家、记者、摄影师……甚至只不过是一名留学生。

    他们离开欧洲到全球各地,只有发现新奇有趣的事物,用照片记录下来并配上精美的文字,把这样的稿件打邮包发到欧洲主流的报社。

    这种投稿基本上只要不是造假都能得到刊登,而投稿者也就能得到一份很丰厚的稿酬,甚至有的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们,就靠稿费都能够让他们在伦敦巴黎过上上流的生活。

    如此可见当时人们对猎奇的渴望了,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市场!

    有市场就一定要满足他们,这是肖乐天的名言!让神秘的东方古国来填满欧洲人空虚单调乏味的日子吧。

    在第二波攻击来临之前,先让我们中国文化多拉几百万的粉丝!直到战争的来临!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云/来/阁,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1850 进入第三阶段() 
猎奇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渴望,这是一种原始的冒险基因在鼓动着人们的思想,对一切神秘的探索完全是人类的本能。

    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冒险家,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被固定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重复的直至死亡。

    农民一生都是农民,工人一生都是工人,出生在伦敦也许就会老死在这里,成长与巴黎郊外那么你的墓地也就在哪里。

    九成以上的民众他人生的半径不过就是家乡直径百里之内,能够把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千里,那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了。

    至于说乘坐风帆海船去数十万公里外的异乡?那注定跟平民是无缘的,那一张横渡大西洋的船票费用就已经是普通人不敢想的巨款了。

    现实捆绑了人们的双腿但是无法捆绑人类猎奇的渴望,就看民间各种对遥远国度的传说之痴迷,就能猜测到这个市场有多么的庞大。

    聪明的报刊人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并开始行动,谁能满足了读者的需求那么你的发行量自然会节节攀升。

    现在肖乐天送来的素材库正好集中所有报刊人的软肋,也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需求,而且这是一系列的东方报道,跟过去的浮光掠影的猎奇完全不一样,深度广度都非常耐人寻味。

    渐渐的,一批东方华族的粉丝开始出现了,他们狂热的搜集所有照片和文章,编辑成厚厚的册子收藏。每天报刊所刊登的东方华族系列文章他们是第一个要看的,渐渐地这种活动就好像每天清晨的咖啡一样成为了习惯。

    习惯这种东西曾经有心理学家研究过,21天,人类只要21天重复做一件事,比如说早睡早起,比如说喝茶,比如说戒烟,比如说锻炼……你只要能坚持21天,那么这件事就一定会成为你的一种习惯。

    从第一篇宣战文章开始到现在,何止21天,31天都过去了,欧洲的民众至少是信息发达的城市民众,早就已经习惯了每天看一看东方华族系列的报导,跟着肖乐天一起骂一骂沙俄,一起研究一下东方美食,看一看遥远国度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甚至连很多政府官员们也已经习惯了这一系列的报导,皮埃尔不敢猜测东方华族系列报导究竟有多少粉丝,但是他确信那一定很多很多。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远东的战争如火如荼,落后的电报技术让欧洲的政客们很难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包括最强大的英国,他们的首相本杰明也只是得到了常驻上海的参赞所发的一份电报“沙俄陷入苦战,华族异常顽强,奄美大岛俄国海军中伏……”

    看看,这就是堂堂大英帝国首相所能得到的情报,因为那个时代电报技术并不成熟,信号发送出去由于设备不够精密,所以经常出现各种干扰和人为的失误。

    为了避免信息的疏漏,和节省费用,那个时代人们发电报都要求文字极其精炼,最好就是一个单词就能表达所有的意思才好。

    遥远的远东究竟战况打成什么样,北京和上海还有香港的英国官员们也是一头雾水,他们只能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情报回馈给母国。

    正是由于信息传输的极度不畅,结果奄美大岛沙俄海军全军覆没了,上海方面还以为只是被包围中伏击。

    远东海参崴已经被攻破了城池,可是北京方面还以为沙俄守军仍旧坚守。

    这个时间差,就是肖乐天想要的,就是趁着这个时间差,华族的宣传机器先入为主抢先占领了欧洲民众的心理高地。

    就在所有欧洲政客幻想最后沙俄公布胜利的消息,然后看着中国人丢脸吃瘪的时候,在进行了连续20多天的风情人文介绍之后,皮埃尔按照预定计划终于点燃了第三阶段的导火索。

    华族的对手迅速转换,从沙俄身上一下子变到了正在看热闹的法国人身上。

    “沙俄远征舰队途径中国南海在法国间谍的引领下屠杀华族白拉奕屯垦区无辜百姓火烧二百万担稻米……号外号外!”

    伦敦、巴黎、柏林、罗马……欧洲的主要都市突然响起了报童的喊声,白拉奕惨案被曝光,单独刊印的号外不用花钱在大街上白送,一下子就引起了轰动。

    人们拥挤上前从报童手中抢来号外单版,站在街角目不转睛的看了起来,一样有照片,有人证物证,有详细的文字介绍,整个白拉奕惨案从头至尾被还原了一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