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隐龙- 第4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人们提醒自己不要好逸恶劳免得到头来过年都要饿死的悲惨结局,所以家家户户都在腊八这一天熬这种杂粮粥,以示纪念。

    传说当然就是传说,腊八的起源现在只剩下猜测,但是节日的习俗可是流传了下来,而腊八粥的制作方式也已经不再是难吃的杂粮了,而是一种精致的享受。

    北京是旗人文化的发源地,而旗人不事生产有铁杆庄稼可以吃,二百多年又有钱又有闲的时间足以让这些闲人们养出各种各样讲究的习惯。

    就说这吃腊八粥吧,旗人家熬的那是最最讲究也是最复杂的,白米里面掺杂的果品有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从腊月初七的晚上,人们就开始忙碌,泡米、摘豆、去核、剥皮……然后小火慢慢熬,一熬就是一宿,等到腊八早上一碗香浓的腊八粥就算大功告成了,撒上一勺糖,讲究人家熬的是冰糖,最好还得是琉球产的最纯净的冰糖。

    天知道琉球人是怎么生产的,那冰糖块一个个晶莹剔透就跟水晶一样。

    如果你认为这就是最讲究的吃法了?那是绝对错误的,真正富贵人家比如说皇宫还有王府,人家吃的干果都是要经过雕刻的。

    核桃、花生、榛子、干杏仁之类的要雕刻成动植物最不济还要刻上点花纹,如果条件允许还要制作果狮,就是用几种干果经过雕刻,再用糖浆沾在一起弄成一个小狮子的样子。

    等你吃八宝粥的时候,一只小狮子就立在你的碗里了,又好吃又好看,这就是闲的蛋疼的最典型例子。

    今年四九城的节日气氛要远超往年,因为乐天洋行和户部达成的协议纸质债券了流通领域,的官员和八旗子弟都得到了不少的欠款,这让素了很久的人们一下子就爆发出了强大的购买力。

    光吃腊八粥怎么算过节,家家户户都得弄点鸡鸭鱼肉,肥肉肘子才算过节,反正手里的债券还能花,不赶紧变成东西万一那一天不能用了,岂不是亏死了。

    这不是一家两家的想法,整个四九城都有这样的担忧,因为闲汉们都知道朝廷又跟肖乐天执拗起来了。

    腊八早上,闲汉们在家喝完腊八粥,吃了一碟子扣肉,挺着油汪汪的嘴就去泡茶馆了,一进茶馆张嘴就开始嚷嚷“小二啊……给爷泡一壶俨的来……他娘的我家那个败家老娘们,大清早都就炖肉,不知道爷我这两天想清肠胃?”

    这个刚说完,又一个位拎着鸟笼子的八旗大爷挑帘子走了进来“小二……把我的黄莺挂起来……给爷我来壶铁观音,俨着点……去去油腻,这一大早又是甜的又是油的,谁受的了啊……”

    这群闲的蛋疼的八旗大爷们,非得用这种方式把今天早上吃了什么给显呗出来,老泡茶馆的人谁还不知道这群人肚子里有二两香油啊,也不点破笑着拱手说道。

    “丁三爷早啊!您老吉祥……”

    “哎呦……马二爷好啊,你也吉祥……”

    “你家老爷子好?”

    “好……您家老太太好?”

    “好好……您家夫人好?”

    “都好,都好……您家小姐公子好?”

    “托福,全都好着呢……您一大家子都好……”

    ……

    这就是典型的老北京请安的套路,不把你家人都说一遍那就不算完,而且打千也有讲究,不是打打马蹄袖,一手落地屈膝就完了,您得碰肩膀。

    就跟西洋人的贴面礼一样,两人打千的同时右肩膀尖得往一起凑,最好是碰一下这才是好兄弟好哥们的打千方式,虽然啰嗦但是体面不是。

    真正茶馆小二那得有眼色,不能客人刚要完茶就上,您得瞅着让他们把这一套礼节都行完了再上茶,不然到时候凉了算谁的。

    柜台上算账的掌柜撇嘴一笑心说这都是闲的,托了人家肖乐天的福,一下子多给补了不老少的银子,这下一个个都有精神施老礼儿了,以前闹长毛那几年旗饷一下子扣了七成去,杂合面窝头都吃不饱了,还有闲钱喝俨茶?

    要是再往前面捯,英法打进北京城的时候,旗饷都停了,想喝白开水都没钱买柴火去,那时候还打千?饿的你都下不了炕。

    掌柜的吧嗒一声拨拉完最后一枚算盘子,然后笑着对二位爷说“丁三爷、马二爷哎……二位就别客套了,赶紧上座喝着……我给您摆上棋盘杀两局怎么样?哎呦,二爷您这一对狮子头可不得了,红如玛瑙,润如玉啊……您得让我开开眼!”

    茶馆就这德行,大家伙说话就得捧着说,要把客气发挥到极点,一通臭捧之后才能谈正经事呢。

    “哎呦二位爷啊,您们吃铁杆庄稼的就是好,核桃、扳指、笼中鸟……大碗茶烂肉面都不当回事了,一大清早就吃扣肉,这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不过,您二位神通广大,大清国地界儿里的事儿就没有瞒得过您们的……您透露透露呗,这乐天洋行发行的债券,到底还能不能要啊?怎么好好的又跟朝廷执拗起来了,您说这二年人们气性怎么就这么大呢……”

    要不说旗人就得捧着说,您就得给他架梯子,先让他往上爬,嗖嗖嗖都到旗杆上了,您再撤梯子,刚刚吃了那么多的奉承话,这时候他想下也下不来了。

    其实朝廷好多机密就是这么泄露出去的,闲人多是非,正因为他们闲的蛋疼,才会特别在乎别人的奉承,有时候拿着朝廷的机密往外说,也不一定就是钱,有时候就是一个面子。

    丁三爷和马二爷就这么被架在旗杆上了,两人笑着故作神秘的摆了摆手“出我嘴,入你耳,可别到外头说去啊!这也就是咱们几十年的老交情了,要是别人想都甭想知道……”

    注:今天只有两更了……昨天订阅掉的厉害,这几天都在十块钱左右,可是昨天怎么就掉到十块以下了?大家别吓唬心净行不!

    来网看大清隐龙,这是唯一一个能帮到心净的地方了。

803 民报再现() 
看着周围一群人点头哈腰的。二位爷这才算过足了瘾头“你们消息也算灵通。说的洠Т砟切だ痔烊肥涤指⒔仙暇⒘恕2还獯尾皇切だ痔焯崆澳值氖隆6浅⒅鞫フ腥堑乃

    “本來乐天银行发行户部债券。是用各地督抚所欠朝廷的赋税白条。以大拆小而形成的。户部给肖乐天一千万的白条。肖乐天就发行一千万的债券……”

    “有人会说了。那肖乐天图什么啊。印债券还得多花一份成本……这你们就不懂了。户部给肖乐天债券都是有优惠的。具体优惠多少我不知道。但是一成半还是洠裁次暑}的……”

    “这样下來你们就应该明白了。朝廷给肖乐天一千万两的白条。回头肖乐天给朝廷850万两的现银。当然也可以用朝廷急需的物资顶。比如说西山新军需要的洋枪什么的……”

    “这其实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朝廷白条变成了钱。乐天银行赚到了银子。百官得到了俸禄……您也别说挤兑的事情。既然是地方督抚欠朝廷的赋税。那么他们就得认账。所以肖乐天发的这些债券也理所应当的可以作为税银往上收……”

    “就好比田老板这个茶馆。您拿着债券可以上街买粮食。也能去南方进新茶。更可以当成税银上缴朝廷。这样一來这债券跟银子也就洠в惺裁辞鹆恕D的亍!

    茶馆不住的点头“可不就是吗。这债券刚开始有人拿出來花的时候。我还不敢要呢。后來看见南城的粮商都收这些债券了。我一看人家卖粮食的都不怕。我还怕什么啊。这才收的……还别说。真挺好用。至少不用拿剪子來回绞银子渣了……”

    “对吗……本來是挺好的一件事。结果就有人要來砸锅了。这次朝廷干的事情真是有点不地道。居然收买了一名会印债券的琉球官员。把印钱的工艺都给偷出來了。朝廷这就是想自己偷着印啊。”

    “你们都知道。这债券本身就是一张纸。他可不是银子。人们为什么信他。那是因为相信几年以后这东西可以兑换成银子。还有朝廷可以接受这玩意当税银……”

    “如果朝廷库房里洠в幸健H聪胗《嗌倬陀《嗌佟D敲唇峁嵩趺囱T缤砭透鞒谋Τ桓鱿鲁“ 

    “宝钞。啥是宝钞啊……”人群中有人问到。

    丁三爷把肚子里最后一点墨水都给榨干了。才算大概给人们讲明白了。当人们知道自己手里的债券很有可能购买力锐减之后。一下子都气愤了起來。

    “这可怎么好。好容易手头松快一点了。怎么又出幺蛾子了……”

    马二爷冷笑道“现在知道为什么才腊八我们就这么大吃大喝了吧。这手里的债券啊。就不能多留。现在虽然不能换成真金白银。但是至少能换成粮食和东西啊……”

    “我就这么跟你们说吧。我家的债券已经花了一大半了。存的粮食足够吃到明年秋天去。过年的年货早早就准备了……天知道以后债券是个什么行市啊。”

    “不行。我也得去买东西去。还是二爷说的对。换成东西放在手里这才安心……”

    就在掌柜的催促小二赶紧上街花钱去的时候。突然大街上传來一阵阵的嘈杂。很多人一路小跑的往街道口集中。茶馆里的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个个探头往棉帘子外面看。

    “牛子……怎么着了这是。起反了吗……”

    “马二爷啊。别喝茶了……快去街口看看吧。当年的大清民报又开始印了。”

    人们一听当时就炸锅了。大清民报那可是四九城人们心中的一个无法磨灭的记忆。当初朝廷跟肖乐天在塘沽开兵见仗的时候。满四九城漫天都是小传单还有大清民报。

    后來听说朝廷和肖乐天达成了和解。朝廷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许肖乐天再印这种蛊惑人心的东西了。

    “坏了。肖乐天这是要反击了。我就说他不是好欺负的主。他怎么可能吃这个哑巴亏哦。”一群人连茶钱都洠Ы峋腿宄鋈チ恕

    四九城街市口都围满了人。有那识字的人在中间大声的念“……朝廷身为大清万民共主。却行阴微小人之计……表面上看是清理户部清欠。其实暗中却要偷盗民财……元明宝钞之祸已经不远了……”

    “满清入关之后。大肆圈地弄的中原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三藩之乱究竟如何而起。与满清圈地之害不无关系……现在满清又想圈钱不成。洠в惺滴锝鹨牡盅骸@姆⒅奖腋康劣钟惺裁辞稹

    ……

    这大清民报果然火力十足。一伸手就把满清入关时候的老伤疤给撕开了。无论满人如何粉饰。三藩之乱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跟之前朝廷的横征暴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圈地那就是把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都给抢走了。怪不得三藩敢乱呢。当时那个环境确实是有一大批受害的地主阶级投靠过去的。洠в心歉雒裢馊鸬热艘膊桓艺嬲髀摇

    当然了历史有很多种解释。历史人物所作出的重大决定也都是有很复杂的原因的。但是这不妨碍民报断章取义。反正把圈钱和圈地都联系起來了。老百姓肯定害怕。

    果不其然。这种半文半白的报纸风格太接地气了。念一遍旁边就连不识字的老头都听明白了。这下可算炸锅了。四九城一片大乱。

    顺天府的衙役冲人群外冲了进來“滚开。都滚蛋……谁再看小心吃板子。都滚蛋回家。大腊月的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正轰人呢。突然天空中哗啦啦一声响。一大片传单跟雪花一样就飞下來了。上面大大的圈地圈钱四个字触目惊心。

    整个四九城彻底混乱。百姓不敢不信这样的传言。凡是手里有债券的人家开始拼命的抢购商品。从粮食的到布匹再到油盐酱醋。好好的腊八节一下子气氛全部被破坏了。

    京师物价飞涨。粮食价格一天上涨三成。肉类更是飙涨到五成。其他布匹等生活日用品也有三四成的涨幅。看來今年这个安静祥和的年是过不下去了。

    当天下午紫禁城临时会议。两宫太后难得的意见一致。对肖乐天这种擅自蛊惑人心的行为表示了谴责。又传令下去全城贴满告示辟谣。说朝廷从始至终都洠в型倒浞健

    紧急约见琉球常驻北京城的官员。可是得到的回答却是一问三不知。而当天晚上这份民报就已经开始满京畿开始传播了。

    整个直隶一片哗然。

804 恐怖的舆论() 
中国自古就对舆论的力量有着清醒的认识,一般人都认为近代媒体的力量起源于西方是因为中国士大夫阶层的无知和落后造成的,这真的是一个大大的谬论。

    其实东西方文明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宣传武器的作用了,舆论工具必须要集中在统治者的手上,在西方中世纪舆论风向掌握在教廷的手上,而中国舆论一直都集中在儒家文臣和皇帝的手上。

    朝廷有邸报,民间有儒生社团,双方相辅相成共同左右民众的思想,异见者都会被封杀,自古中国的文字狱还少吗。

    西方就一定自由开放,那也是扯淡1618年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其实核心还是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那是新思想在挑战教廷的权威,说到底还是争夺一个对基督教的解释权。

    你教廷说赎罪卷是有用的,新教却否定,教廷说信仰需要繁琐复杂的教会仪式,而新教却说信仰需要的只是个人虔诚的心灵……桩桩件件都是在跟教廷唱反调,两派人马争夺的就是对神、对上帝的解释权。

    然后战争爆发了,那就是欧洲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三十年战争,这一场战争彻底让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荷兰这个国家出现了德意志帝国变成松散的邦国法兰西占了好大的便宜。

    而且也间接的推动了欧洲民族主义国家的兴起,神权统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根基松动。

    铁铮铮的历史证明了世界各文明都对舆论的力量想当的重视,欧洲相比中国更自由的舆论环境可不是天生就有的,那是经过数十年的战争,死了好几百万人才争取來的权力。

    而中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对于舆论的控制却走进了日趋严酷的境地,明朝末年江南地区各学术流派林立,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但是满清來了,屠刀挥过文人就剩两种,一种是死的,一种是活的,至于你要的自由,那就去地狱里面争取吧。

    舆论高度集中,文字狱大行其道,整个中国的思想被彻底的僵化住了。

    归结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满清以武立国,他们从心眼里就很清楚,跟汉人们斗嘴,比口才那是肯定会输的,别说他们了就连同样是汉人的老朱家一样也被文官们挤兑的洠蠜'下的。

    裹挟着通古斯寒风的满人,可不想活的那么憋屈,所以他们选择了最简单直接的手段,暴力摧毁。

    你废话多,我一刀砍过去,你引经据典,我一把火烧掉你的经典。

    人们都说乾隆修纂四库全书是大大的功劳,可是借着修四库全书的机会,他查抄了多少所谓的**,又毁掉了多少,这个数量可就数不清了。

    西方文明禁锢人们思想的**oss是教廷,是神权,而禁锢中国人思想的**oss就是皇帝,是君权。

    最后的结果是,教廷一点点的败下阵來,给自由的思想了生长的土壤,而中国的君权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