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造反不造反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皇帝下了旨意腰斩刘兰成后,你竟然为了私仇把刘兰成给剖腹挖心还烤了吃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行径,野兽吗?

    再说,皇帝下令腰斩,腰斩的是活着的谋逆钦犯刘兰成,而不是剖腹挖心死掉后的刘兰成。

    你邱行恭此举形同抗旨,违抗皇命,这是欺君之罪。

    刑部,大理寺群情激奋的弹劾,御史台虽然老大魏征早就不管事儿了,但御史台本就是监察百官的,没事都要找点事儿来弹劾,更别说有事了。

    相比于刑部,大理寺就事论事,只弹劾当前刘兰成这件事情,御史台很有一种把事情彻底脑袋的势头,他们不但弹劾这次的事情,还翻旧账把以前邱行恭干得那些酷烈的事情全部又弹劾了一遍。

    看架势,这次是不把邱行恭干倒不罢休了。

    结果,所有的弹劾到了皇帝手里以后就没了信,完全没有激起一丝波澜。

    雷声大雨点小都不足以形容这次的弹劾事件,所有弹劾的人都懵逼了,不知道皇帝这是要搞哪样。

    御史台老大御史大夫褚遂良不干了,怒冲冲的进宫非要找皇帝问个明白,理论理论。

    结果,进宫没有一炷香的时间,褚遂良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了吧唧的又出来了。

    大理寺,刑部的头头都来向他打探消息,褚遂良却闭口不言。不过,褚遂良虽然没说,快下午的时候宫里却是有小道消息传了出来。

    大家才知道皇帝这次为什么把所有弹劾的奏折给压了下来,连御史大夫褚遂良都闭了嘴。

    原来,皇帝是自己把自己给坑了。谁让他之前有给邱行恭下过便宜行事的命令呢,这命令虽然是口头命令,并没有形成书面文件,更没有任何的备份。

    可下过就是下过,皇帝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怎么能不认呢,皇帝也是要脸的嘛。总不能手下闹出了麻烦就一推二四六不认账了。

    当然皇帝要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也是邱行恭这人对下边,对同僚很酷烈,但是对皇帝却是很会讨好。

    他在挖了刘兰成心肝烤着吃了后,立刻就上了请罪折子,说刘兰成侮辱他家人,他一时没忍住对刘兰成动了刑,还把刘兰成心肝给吃了,他说他知道这肯定会引来同僚的弹劾,为了免得皇帝为难,他自请降罪,处罚。

    没有一丝要辩解的,没有说皇帝你当初让我便宜行事所以我才怎么怎么样的,他很直接的就认罪,说自己错了,自己不该怎么怎么样,请求皇帝处罚。

    皇帝一看认错态度这么好,也没有拿着鸡毛当令箭,拿我当初的命令来为自己辩解,这样肯为皇帝考虑的臣子怎么忍心惩罚呢,再说了,毕竟当初自己下过那样的命令的,说起来邱行恭就算没有遵守后来的圣旨也算不得是错的。

    再一个,自己当初下过命令的事情朝臣们肯定会知道的,如果自己降罪于邱行恭,那朝臣们肯定会有种狡兔死走狗烹的心寒之感,是会让君臣离心离德的。

    种种考虑的最后结果就是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再也没人弹劾了,因为要给皇帝面子。对邱行恭只是回到长安后,被皇帝叫到宫里训斥了一顿。

    “兰成谋反,朝廷有规定的刑罚,何至于如此!如果以此来表示忠孝,则应该是太子和诸亲王先吃,岂能轮到你呢?”

    斥责轻飘飘的,但邱行恭也知道自己这次犯了众怒,所以从皇宫出来之后就钻回了家里,当起了乌龟。

第六百三十八章 草是什么意思() 
二月初二龙抬头,在后世有龙抬头的意思,不过在唐朝这时候还没这个说法呢。

    但二月初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据说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所以在二月初二这一天,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了农忙,开始先耕田疏松田地了。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紧挨着秦岭,这里的气候非常好暖和的早,二月初二的时候已经适合不少作物的耕种了。

    每年的这时候,大唐皇家帝后两口子都要拉着满朝文武作秀。“皇娘送饭,御驾亲耕”,皇后长孙很有范儿的在脑袋上包着一个花布头巾,然后挎着一个竹篮子,竹篮子里边装着御厨精心准备的不豪奢但却精致好吃的糕点,水酒等东西。

    就在御花园里有一块专门每年用来给皇帝皇后作秀的小片田地。太子拉着绳子,绳子系在鼻环上,鼻环穿在牛鼻子上。牛的身上挂着绳索,绳索连着曲辕犁,掌犁的是皇帝。

    然后几位妃子莺莺燕燕的跟皇后差不多打扮,也是挎着篮子,篮子里边装着种子,跟在皇帝屁股后边点种。

    屁大一片地,三两步就走到头了,就这样几个妃子也是一幅很累很累的样子,还装模作样的用衣袖擦汗,其实脸上干干的一点潮湿都没有。

    不但皇帝皇后妃子们要下地要劳作,文武百官也要。皇帝带着老婆们这是给大臣们做个榜样的,意在告诉大臣们看到没老子都带着老婆们下地耕种了,老子都以身作则了你们是不是也该和老子多多学习一下啊。

    二月初二这一天,皇帝皇后作秀完了,文武百官会在司农寺的田圃里每人分到一片地。如果按照祖制的话,皇帝皇后要耕种一亩三分地,文武百官也要每人耕种一亩三分地。

    但是让皇帝皇后耕种一亩三分地不得把养尊处优的他们给累死啊,而且文武百官每人耕种一亩三分地,司农寺在皇城里的田圃也没那么多地啊。

    所以这不能较真,皇帝皇后种的那片地其实只有一分三,但是美其名曰一亩三分地。

    文武百官们的地也是如此,不过他们自然不能和皇帝皇后一样的待遇的,他们虽然在皇城里耕种的只有一分三,但时候是要补足的。

    然后到了二月初三你就看吧,上午朝臣们简单上了早朝然后就一窝蜂全跑长安外边的庄园上开始种地了。

    皇帝皇后妃子们作秀,大臣们也会作秀,去城外庄园晃荡半天,然后快天黑的时候就一个两个蓬头垢面满身泥土的回长安了。

    平日里一个个都是华服加身,个人仪态很是主意,但是就这一天,这些人就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去种地来着,脏兮兮的招摇过市。

    说远了,这是明天才会发生的事情,二月初二这天,皇帝皇后妃子们还有太子照例作秀,然后等大臣们也秀完了就招待朝臣回大殿上吃点点心。

    这点心美其名曰富贵果,因为这时候的人们不但认为二月初二是春耕开始的时候,也认为这一天是迎富贵的日子。

    皇家官员士人不用说了,就拿老百姓们来说,农耕的日子就是一年开始有盼头的日子,这一天是迎富贵,也寓意着一年能有个好收成,可以过一个好年。

    武元庆这天也进宫来着,他虽然被免掉官职了不需要种地,但是他老爹武士彠却是要种的。

    那么大岁数了肯定是种不了的,只能是武元庆跟着去帮忙,其他家的也是小辈去帮忙。

    但是嘛,后边吃富贵果点心就没武元庆什么事儿了。耕完地武元庆跟着大臣们往大殿方向走,不过他不是去大殿,而是要更东边的太子东宫的。

    结果武元庆晃晃悠悠走着呢,就感觉到身后一股风声袭来,让后肩膀被人狠狠撞了一下差点爬倒,然后那人撞了武元庆超过去,不但没有道歉,还扭脸重重冷哼了一声,然后趾高气扬的走了。

    “卧槽,你特么回来,看老子不打死你。“武元庆跳脚大骂,那人停顿了一下,然后迈步继续往前走不再搭理武元庆。

    “艹,老子跟这孙子没完。“武元庆进到东宫的时候还在骂。

    “姑父先生,艹是什么意思?“一个小家伙连蹦带跳的冲到了武元庆身前,双手一张就将武元庆的双腿给抱住了,差点把武元庆给绊倒。

    “慢点慢点,你摔了你爹又要说我了。“武元庆赶忙稳住身子,将小家伙抱了起来:“厥儿,你爹哪去了,赶紧让他给先生准备点富贵果填填肚子。“

    “我在你屁股后边跟着,你说我哪去了。“身后传来李承乾没好气的声音,然后一双手臂从侧面伸了出来:“厥儿下来,以后别跟你姑父,小心他把你教坏了。“

    “父亲,艹是什么意思啊?“李承乾的嫡子李厥虽然伸手被父亲抱离了姑父武元庆的身边,但还是念念不忘的想知道艹的含义。

    “什么意思都没有,厥儿可不能跟着你姑父瞎说哦,小心你母亲打你。“李承乾想解释,结果发下儿子大眼睛里满满的好奇,只能改说教为吓唬。

    “哦。“一听母亲会打,李厥立马就霜打了茄子一般低下了小脑袋瓜子。

    说话间,太子妃苏氏也走了过来,和武元庆打过招呼后带着李厥小家伙走了,隐约能听见低声训斥李厥的声音。

    “你究竟在骂谁呢,跟你后边听你骂了一路了。“李承乾一边当先往宫殿里走一边好奇的问道。

    “你不是一直跟在后边吗,难道会不知道我骂谁?“武元庆切了一声鄙夷道。

    “我怎么会知道你骂谁,你一路光是特么,混蛋,卧槽的骂,又没点名道姓说是谁。“李承乾无语的说。

    “你从哪开始跟我后边的啊?“武元庆斜眼问道。

    “在太极殿外边啊,我跟着父皇先到的太极殿,然后父皇和房相,杜相,我舅舅他们说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不想听于是就想回东宫来,出了太极殿就见你骂骂咧咧往这边走于是就跟在你后边了。“李承乾笑着解释。

    “擦。“

第六百三十九章 最苦逼的就是皇家() 


第六百四十章 海阔天空() 
“都怪你,把我和你扯淡的话告诉了陛下,结果陛下又拿出来和大臣们讨论,结果弄到现在事主来报复我了。“武元庆没好气的说。

    “什么事儿啊你说清楚点,我没弄明白,还有谁报复你了,怎么报复你了,刚刚吗?“李承乾连问几个问题。

    “还能什么事儿,当然就是都督权柄过大削权的事情还有性格暴戾的人不适合担任重要职司的事情了,结果就在刚刚从御花园来东宫的时候邱行恭就从我背后狠狠的撞了我一下,看那恶狠狠的样子好像要弄死我似得。“武元庆说。

    “他敢。“李承乾双眉倒竖厉声喝道。

    “刘兰成的心肝说挖出来吃了就吃了,你说他有什么不敢的,万一以后我有事犯在了他的手里,他把我心肝也挖了吃了你又能怎么样,到时候就算把他剐了又能有什么意义。我跟你说这种完全不守规矩的人是最可怕的,你完全不知道他会突然干什么事情来。“武元庆的话有些危言耸听,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可是,你也知道之前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一起弹劾都没能把他怎么样,父皇要保他,谁都没办法把他怎么样。“李承乾知道武元庆说的很对,朝中许多大臣现在对邱行恭都是闻之色变,看到他就跟看到鬼一样能躲多远躲多远,但在皇帝明着要保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只能认了,他是太子也没办法。

    “现在没办法,不代表以后没办法,暂且等吧或许会有机会的。“武元庆叹了口气说。

    武元庆说的等机会就是那么一说了,要对付一个郡公,一个右武侯将军哪儿那么容易,哪儿那么有机会。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机会竟然很快就来了。

    创造机会的还是一个亲王,齐王李佑,或者准确的说是齐王府长史权万纪。

    以前多次说过,这权万纪呢就是一个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邀名买直的小人。

    连千古明镜老魏都痛斥他是小人,就会干些皇帝喜欢的事情来博得皇帝认同的小人,就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了。

    但是这种人呢,除了有很多像老魏这样的明白人看的清楚外,还有不少大臣还真就被骗了。

    很多大臣说起权万纪那都是夸得说这是个正直的人敢于说真话的人,所以李世民虽然有那么两次厌烦透了权万纪还把权万纪被贬了,但最终还是有将他起复了。

    李世民一直想要在史书上留下好的名声,所以对于像权万纪这样明知道不怎么的但偏偏名声还比较好的人,他也只能不情愿的养着。

    然后呢,权万纪有给吴王李恪当过长史,这吴王李恪能被李世民称为英果类我那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年武元庆在家里教一帮皇子,勋贵子弟算术的时候,皇子里边除了李泰外就数李恪的成绩是最好的。

    而且李恪有一个好老娘,杨妃,人家以前是隋朝公主的,隋炀帝的女儿,学识,修养,素质真的是很不一样的。

    杨妃两个儿子,李恪和李愔,除了小儿子李愔操蛋了点外,李恪那真的交的是一点不比太子李承乾差的,早些年还有很多大臣,就那些隋朝的老臣想要支持李恪当太子继承大唐皇位的。

    但这杨妃呢知道自家的血脉问题,自己儿子李恪是绝对没可能登上皇位的,所以一直就交李恪不要参与任何朝廷事情,也不要和任何的前隋老臣走的太近。

    李恪一直谨记他娘杨妃的教诲,后来李世民外放亲王就藩,李恪是最早就藩的,到了封地也一直老老实实的。

    当然李恪和他老子李世民一样都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狩猎,结果却因为狩猎踩了农户的庄稼,然后就被权万纪给告了。

    但是告了以后呢,李恪并没有对权万纪有任何的不满,老老实实接受了他老子给他的处罚,从此再也不乱狩猎了,完了还一直说权万纪的好话,然后传到朝中不少人都以为是权万纪敢于犯颜直谏,在他的督导下,吴王李恪才会有这么好的表现的,权万纪收获了他想要的名声,李恪也博得了尊师的美名。

    但这真的是权万纪的督导吗?或许有点吧,但真正的还是李恪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皇子,除了喜欢狩猎就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了,说真的那是人家老娘教导的好。

    但是外人不知道啊,李世民虽然有些了解,但也觉得有些时候权万纪严苛敢告状也是有好处的,起码能吓到不听话的皇子。

    李世民就想起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了,老五齐王李佑。这和李恪不能比,是真的不能比,真的非常不听话,纨绔子弟干得李佑基本都干,而且和老爹李世民一样,他也喜欢狩猎。

    嗯,好像这是老李家的传统,李世民的儿子里除了李泰太胖了以外,其他就没有不喜欢狩猎的,李承乾那么忙,都还不是找机会拉武元庆去狩猎呢。

    这李佑不但自己喜欢狩猎,还喜欢养一些狩猎的好把式,狩猎这种事情,除了以狩猎为生的,或者将门外,其他的大多都是一些好勇斗狠的游侠混混这些社会闲散人员。

    整天和这些人一块晃,然后还弄的鹰犬做打猎只用,招摇过市的名声能好的了才怪呢。

    当然,对于这些皇子来说他们要好名声也没用,明摆着皇位和他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那好也罢坏也罢,他们还不都是亲王吗?而且你要名声好了还可能出事呢,弄不好皇帝就会觉得你名声这么好,你想干嘛,是不是要图谋不轨,从而收拾一顿。

    所以,李佑名声很不好,但要说名声不好在哪里,其他也说不上来,就是轻狂急躁,喜欢玩乐。

    这对于把没有继承皇位希望的皇子当猪来养的任何朝代,任何皇帝来说都其实是好事。但李佑偏偏有一个很别扭的老爹。

    李世民是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有什么雄才大略,来和法定继承人大儿子李承乾争皇位,另一方面呢又不想儿子都是不干正事的废物。

    所以,李世民一方面派了许多的暗探监视所有就藩的皇子,亲王,一方面呢,又给每个人派的好的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