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经过武元庆和三个媳妇的生产,孙思邈也真正的证实确认了,女人年龄大点了,到了十八九二十多厚再生孩子,确实更安全更容易生产。

    历代医术里其实关于女人年纪太小生孩子很危险,对胎儿对孕妇都非常不好是早有记载的,但历代人成亲就是那么早,生孩子就是那么早,习惯了,而且大家普遍的都是认为生孩子就是那么危险,而不会觉得是因为孕妇年龄不到,身体发育没完全,骨盆没长开的原因。

    根本没这个意识。

    通过武元庆三个媳妇的顺利生产,孙思邈证实这一点后他决定要把女人晚点生孩子的重要性推广开,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女人能避免因为太小生产而损伤身体,难产死亡的事情发生。

    孙老神医以天下人的健康为自己毕生的志愿,那是圣人,武元庆是俗人,他就喜欢窝在家里陪着父母亲人,老婆孩子。

    一下两个产妇,平日里洗个尿布什么的肯定用不着武元庆自己动手,孩子呢多数时候也都是在睡觉的,一天能睡十个时辰。

    哄孩子也轮不到他,他就基本常驻厨房了做起了专职厨师。

    熬小米粥,熬猪肝粥,熬排骨汤,或者磨豆浆熬豆浆,刚开始不能太油腻,就做的清淡点。

    一天五到六餐,两个孕妇,每个人都是单独做的,因为口味不一样。

    少食多餐,基本一个多时辰长乐,襄城就要开一次饭,然后每次都是精细小火慢熬,基本上他就没时间离开厨房的。

    主要他自己老是担心火大了,小了,水干等等,他要一直看着。这餐刚做好,基本就该是下一餐了。

    他还不让厨娘,丫鬟们帮着看,事事亲为,淘米,清洗各种的食材都是自己一个人做。

    ”这是刚下来的新米,昨天才从庄子上送来的。连夜让人舂米,然后挑出来最饱满的熬得这粥,可比以前的陈米好喝多了。夫君我熬了多半个时辰才熬开了花,尝尝看,很粘稠的,还加了黄豆。“

    早上,武元庆早早的就起来熬粥,熬好了端给长乐,襄城,每个人面前都要显摆一下,然后在她们喝的香甜的时候武元庆就一脸很有成就感的看着。

    “夫君不必操劳,让下人去做就好了。”长乐,襄城都如是说。

    “下人去做怎么能和夫君做的一样嘛,这是爱。”武元庆笑言。

    然后王子瑜有些吃醋了,凭什么我生丫丫的时候你就没这么伺候过我。

    那一脸幽怨的表情好像武元庆真的区别对待她似得,然后丫丫也用大眼睛瞪着自己老爹,无声的表示和娘亲共进退,用眼神谴责不关心她们娘俩的老爹。

    搞得武元庆哭笑不得,还不得的解释,主要是给丫丫解释,生怕这小家伙真相信了她娘撒娇的话。

    ”天地良心,当初夫君照顾的你还不好啊,生完丫丫,因为小家伙,嗯,没错说你呢。“武元庆点了点女儿的小鼻头,然后接着说道:”因为你喜欢哭,整夜的哼哼唧唧,弄得你娘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刚躺下你一哭就又得起来哄你,几天下来就憔悴了,让丫鬟,奶娘照看你吧,你娘还不让。没办法,为了让你娘能睡好,只能你老爸我整宿整宿的守在床边照看你。还不敢上床,怕万一睡着了踢到你压到你。在床边一趴就是一夜,一趴就是一夜。日夜颠倒的日子一过就是几个月。你说说,你老爸对你娘亲,对你,究竟好还是不好。”

第六百一十八章 闭门思过() 
“夷男可汗派使节来求和,你说该怎么办才好,是拒绝还是答应?“李承乾苦恼的问。

    草原上已经降下了第一场雪,薛延陀人牛羊马都没多少了,缺衣少食日子过得很艰难,每天还惶惶终日担心唐军什么时候就合兵杀过来。

    实际上,薛延陀人不好过,唐军也不好过,同样是天气的问题,御寒的衣物什么的在气温开始下降的时候倒是就开始从后方在一直有送过来。但草料却出了问题,主要是没想到今年草原上的第一场雪就下的这么大,把草全给覆盖住了,后勤储备的草料不是很充足,不足以支持战马大负荷的奔跑,特别是草原上这种打不过就能到处窜的地形。

    攻击几波也可以支持的住,但万一薛延陀人战败开始逃窜的话长途跋涉就支持不了了。

    而要是跑了夷男可汗和他的儿子突利失的话,那这薛延陀也就不能算灭掉了,人家带着点人收拢些部落又是一条好汉,又特么能东山再起了。

    为了一战功成,统帅李绩和记录总管副总管都不想在草料不济的时候冒然发动总攻。

    所以呈半包围状在薛延陀牙帐百里外驻扎下来,等候从后方送来的草料,以及派人去更远的地方收集可以用的草料。

    与此同时,夷男可汗派来求和的人也赶到了长安。要不是大雪,估摸这薛延陀使节没到长安的时候夷男可汗他们就已经被击溃,甚至生擒活捉了。

    ”傻,这事情是你能做决定的吗?“武元庆揭开盖子,伸筷子搅着粥,一边嗤笑的问。

    ”不能。“李承乾摇头,有些羞赧的说道:”这要呈送父皇,等父皇决定的。“

    ”那不就结了,既然是战是和你都决定不了,你还纠结什么。要么派人送折子到洛阳等候你父皇批示,要么直接把薛延陀使节送过去,让你直接找陛下谈求和的事情不就完了吗?“武元庆用筷子挑了几粒米咀嚼了两下试了试软硬,然后才没好气的对李承乾说。

    ”嘿嘿,我这不是想着我这边先拿出个章程来,然后送到父皇那里后,要是父皇满意的话能夸我两句嘛。“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说。

    ”你说你都多大人了,还总想得到你父皇的夸奖,真是的,还跟长不大一样。“

    武元庆白了他一眼又说道:”你父皇的目的就是要一举灭掉薛延陀,薛延陀求和你父皇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所以,不用有什么章程,这件事情没有别的选项。而且薛延陀也不是真心想求和,只不过是想赢得喘息的机会罢了,日后东山再次肯定还会觊觎我大唐的。所以,这次一定要弄死他们。而且,眼下灭掉他们也就是举手之间的事情,咱们干嘛答应他们的求和。我看,要么你就晾着薛延陀使节,要么就派人送折子给你父皇等着批示,一来一回的我估摸后方的粮草就已经送到军前了。到时候不管是战是和,都改变不了最后薛延陀灭亡的结局,因为那时候薛延陀已经被灭了,就算陛下答应他们的求和,国都没了,还求个屁的和。“

    ”也是,那我回去就派人去洛阳。“李承乾点头说道:“然后让他们走的慢点,尽量多耽搁几天。”

    说到这,李承乾换上了贼兮兮的表情:“哎,你说咱们这给了薛延陀使节希望,最后又给了失望,他最后得到薛延陀已经被咱们灭掉的消息后会不会直接疯了啊。”

    “哈哈,属他疯了才好,不然,以你父皇的性子,搞不好还会封他一个什么官的,安慰一下人家的受伤的心灵呢。“武元庆不无恶意的调侃。

    ”滚,小心我父皇知道你这么说他,让人拿板子打死你。“李承乾笑着推了武元庆一把。

    ”切,你不说你父皇怎么知道。要是你父皇知道了,肯定就是你小子告的密,你就是叛徒。“武元庆用一种我鄙视叛徒的眼神瞪着李承乾说。

    ”哈,我不说父皇也会让人拿板子打你的。我今天来还有一件事情要说,就是告诉你父皇已经派人回来传话了,对你的初期处罚决定是杖责五十,让你在家闭门思过,不过鉴于长乐,襄城姐姐刚刚生了孩子,现在打你恐怕会让她们伤心,所以暂且记下以后再打,对了,还让你等着,等他回来后再好好和你算账。”李承乾笑嘻嘻的说道。

    “看来王朝已经送到信了。哎,桑心啊,我好歹也是为大唐卖命多年,结果面子还不如两个刚出生的孩子大。竟然还要靠儿子女儿的面子才能暂且躲过责罚,失败,太失败了。”武元庆摇头晃脑一副心塞到不行的样子。

    “哈哈,够了啊你,父皇要不是有心不责罚,哪里会等到王朝去报喜,说我襄城姐姐,长乐妹妹生了一个姑娘,一个儿子。哪里会等到这时候嘛,早在知道你跑回来的时候,就让人在路上就把你抓回洛阳收拾你了。”李承乾好笑的说道。

    “陛下皇恩浩荡,我这小小的国侯无以为报,只能日后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报答了。”武元庆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去你的,真不要脸,竟然拿自己和诸葛武侯比。”李承乾看不下去了,鄙夷的骂道。

    “哎,你这话说的,什么叫不要脸,我哪里要和诸葛武侯比了,难道就因为我引用了这一句出师表里的名句吗?要是这样的话,那不是说那些整天说吾日三省吾身的学子文人官员都是自比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了吗?哎呀,承乾啊,你这帽子扣的实在是太大了,这要传出去那些文人学子官员还不得为了表示自己没有亵渎孔圣人的意思,而磕头磕死在孔庙门前石阶上啊。”武元庆笑呵呵的反驳。

    “去去去,你少曲解我的意思。我说你呢,你别扯上别人。”李承乾没好气的说。

    “哎,咱们说清楚点,什么叫曲解。。。。。“

    “别,你别说了,粥要糊了,赶紧搅一下。“李承乾赶忙打断,可不想听武元庆瞎扯了。

    “喂,你别走,咱们还没说清楚呢,哎。。。。“

第六百一十九章 等不来的消息() 
贞观十五年。

    对于大唐周边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特别难熬特别恐惧的一年。

    因为就在这一年,刚刚才灭掉西域诸国的大唐没有丝毫迟疑的,果断的回击了胆敢出兵袭击大唐草原属地的薛延陀人。

    并且将一场回击发展成了一场灭国之战,偌大的薛延陀仅仅只支撑了半年不到就到了土崩瓦解亡国的地步。

    而同一时刻,大唐在东面辽东地区也发动了讨逆战争。

    对于不尊宗主国的属国大唐一向以怀柔居多,但这次大唐性子大变,直接出兵讨伐,而且一讨伐就是对付的强大的高句丽和不那么强大的百济。

    这两国一直眉来眼去互为盟友,现在好了,全成了大唐要攻击的目标了。

    如果大唐只是多面开战其实也没什么,但当大唐多面开战还都取得了大胜,被大唐攻击的三个国家几乎都要亡国的时候,周边国家彻底胆寒了。

    这三个国家里不说强盛的薛延陀或者高句丽,就是百济也不是一般的周边小国可以比拟的,这样的三个国家都要同一时间被灭掉了,那如果大唐要对自己国家动手可怎么办?

    想想这些小国家的国民以及统治阶级都觉得不寒而栗。

    害怕的不行,生怕自己国家就会步上边三国的后尘,可反抗又没那个资本。

    想来想去,这些国家决定赶紧的讨好大唐吧,恭顺点,听话点,朝贡多点,大唐给的回礼尽量少要点,只要宗主国的决定不管多难都老老实实听着办着,千万别打一个磕绊,给了宗主国出兵的理由。

    几乎所有大唐周边的小国都是如此的想法,于是十月份开始,陆陆续续有各国的朝贡队伍踏上了大唐的国土,朝着长安或者东都洛阳进发。

    挨着长安近的就到长安,挨得洛阳近的就到洛阳。

    万国来朝,真正的万国来朝,可比当年打败东突厥后那些部落首领奉承李世民为天可汗时候的阵容强太多了。

    不但有北方的还不归大唐统属的游牧民族,有更西边的沙漠小国,有南端岭南那边的南蛮众残存的小国,还有东边的琉球,甚至更小的只有一个小岛的岛国之主都派了使节到大唐朝贡。

    不知道远在洛阳的皇帝陛下是如何的心情,但武元庆知道李承乾最近几天笑的脸都僵了。

    年关将近,洛阳那边还没有传回皇帝准备回返长安的意思,武元庆就估摸皇帝这是还不放心辽东的战事,准备坐镇洛阳等辽东百济,新罗所有的战事都结束,一切尘埃落定后才会回返长安。

    皇帝不回来也挺好的,武元庆心中是窃喜的,因为皇帝一旦回来,那他必然是要受点惩处的,虽然很可能功过相抵,但起码的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

    皇帝越晚回来越好,数他回来的时候已经忘掉了这档子事最好。

    “元庆,这几天来朝贡的使节更多了,每天我大半时间都用在接见他们身上了。“武元庆一进宫,李承乾就忙不迭的抓住他诉苦。

    “鸿胪寺是摆设啊?让他们挑选着来啊,那些太小的国家使节鸿胪寺接待就已经够规格了,哪里需要你全部接见,你只需要见一些比较大的国家的使节就可以了。“武元庆一脸无语的说道。

    “哎,你可说呢,我发现鸿胪寺现在就是个摆设,他们好像能做的就是作为传话筒把各国使节的请求传给我,然后再把我的意思传回去给各国使节,除了这些,他们就办不了其他了。“李承乾一肚子气的说道。

    “哈哈,既然怨气这么大,你赶紧给你父皇写奏折,让他赶紧把鸿胪寺的卿,少卿全给换了。“武元庆开玩笑的轻笑。

    “哎,你别说,我觉得你这个主意靠谱,可以给父皇去信试试看,就说元庆你不甘满腹才华却无用武之地,抱怨鸿胪寺卿,少卿尸位素餐,强烈要求恢复鸿胪寺少卿的官职以施展抱负。“李承乾双手一拍,笑嘻嘻的说道。

    “滚,你不要害我,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来着,好不容易现在无官一身轻,要是你再把我坑进去,我告诉你,我和你小子没完。“武元庆没好气的骂道。

    “哈哈。“看着武元庆气急败坏的样子,李承乾笑的很欢乐。

    就在众多国家的使节齐聚东西两京的时候,薛延陀的使节却苦逼的待在鸿胪寺里眼巴巴的盼着大唐皇帝早日有回复传回。

    可惜,他板着指头数了一天又一天,从一数到五,从五数到了十。

    每一天都是带着满满的期待等着盼着祈祷着,结果每一天都是以失望而告终。

    接着第二天继续起来带着期盼的盼望着盼望着。

    盼望着盼望着,又从十数到了十五,然后还是没有任何的消息送回。

    薛延陀使节不明白,为什么只是区区六七百里的洛阳而已,为何会用了这么久的时间都没有消息送回。

    在这一刻,他万分懊悔,为何当初自己没有跟着直接去洛阳觐见大唐皇帝,而是选择了留在长安,留在鸿胪寺等消息。

    就在薛延陀使节准备板着手指头开始从十五往二十数的时候,有消息传回了长安。

    不过,不是他期盼已久的大唐皇帝接受薛延陀求和的消息,而是,一个让他如遭雷击的晴天霹雳。

    他可以在长安,在鸿胪寺一直等下去,但他的国家等不下去了。

    薛延陀被灭了。

    一直等不到使节传回好消息的薛延陀人等到的是大唐后勤部队的草料送达前线,前线军马有了充足草料后,李绩,薛万彻,程咬金等三方人马终于由包围变成了攻击阵型。

    第二场雪,眼瞅着第二场雪就要下了。

    虽然第二场雪下了之后薛延陀人会冻死冻伤的更为严重,但同样大唐的军队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那样薛延陀人必然会赢来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弄不好就是活下来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很可惜,薛延陀人运气不好,在第二场雪下下来之前大唐的草料送到了。

    然后薛延陀人的末日到了。

    三支人马二十万大军,还是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