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唐水师实力强劲,区区倭国战船如何会是对手,咱们用不着为唐军操这个闲心。有这时间还不如想想过几日要是唐军打下了泗沘城,义慈被抓或者被杀,我们趁着百济方面大乱的时机该如何进兵的好。“善德女王淡淡说道。

    “可是王上,咱们知情不告不太好吧,毕竟和大唐有约定的,而且大唐出兵也是帮助咱们的。“乙祭有些迟疑的说。

    “没什么不好的,约定是约定,咱们没看到倭国的战船过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而且,你真认为大唐是帮助我们新罗的吗?他们是为了攻打高句丽而已,出兵百济,高句丽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要真是帮助我们,在这两年我们被高句丽,百济联合攻打的支持不住,丢掉了半个国土的,连连派人请求大唐派兵救援的时候为什么他们没有出兵而只是派了一个什么小官来调停。“善德女王满腹怨怼的冷笑道。

    “可是。。。“乙祭作为新罗百官中位比宰相的大臣如何会不知道这点,但形势比人强,新罗作为大唐的属国,一个在巨无霸的大唐面前就是小蚂蚁的存在,对大唐就算有再多的不满又能说什,能做什么。

    “王上,要是咱们没有知会,时候大唐怪罪下来,恐怕对我们会很不利啊。“乙祭停顿了下后苦笑着说。

    “放心,在大唐灭掉高句丽以前是绝对不会怪罪我们的,毕竟他们还等着我们帮他们牵制一下高句丽呢。“善德女王浑不在意的说:“至于他们能不能灭掉高句丽?呵呵,想想隋朝百万大军在高句丽的那三次惨败,我想大唐恐怕不会如愿的。所以,在大唐败退之前我们要尽力削弱百济的实力,如果可以最好能灭掉百济。至于倭国,高句丽,就留给大唐对付好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对于女王打这样的主意,乙祭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他知道这样肯定是对新罗最好的,只是,想在大唐和高句丽大战的时候,玩这手太难了,特别是大唐对外策略大变的情况下,很可能事后会引起大唐的强烈责难,甚至攻击。

    但女王已经不是刚登基时候的女王了,权威日盛,他这个第一大臣说话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容易被女王听进耳朵里了。

    “大总管,咱们该怎么办?刘将军带走五千人后,咱们舰船的人员已经不齐备了,火炮,弩床没人操作这没法打啊。“第一次遇到这种上司不在,自己要指挥海战的情况,张石有些懵逼,特别船上人员该不充足。

    “区区弹丸之国蝼蚁般的存在,萤火之光也敢与日月争辉,几百艘艨艟小船而已,撞过去就是了,有什么紧张的。“从望远镜里看着越来越近展现出真正数量的几百艘倭国船只,武元庆不屑的冷笑。

    “撞。。撞过去?“张石有些结巴的问。

    “对啊,怎么,你们以前都没撞过的吗?那耗费精钢给每艘船上弄那些撞角来干吗,瞧好看的吗?“武元庆皱眉扫了一眼张石。

    “不,不是,大总管,我们以前在海上遇上天竺,大食的海盗,战船,常会用撞角撞沉他们的,特别刘仁轨将军最喜欢这么干了,只是那时候对方都是几艘船只。现在这倭国几百艘船只也撞过去,恐怕太多了会对我们的舰船造成损伤的吧。“张石磕磕巴巴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损伤?我们的二三十丈,倭国的最大才几丈长,我们的船板也比他们的厚几倍,船首还装着精钢撞角,这样要是还能撞的损伤了,我看回去后我该向陛下谏言好好问罪建造这些船只的工匠,督造这些船只的官员了。“武元庆嗤笑一声。

    “好了,现在你去传达我的命令,所有船只目标正前方倭国船队,敌船进了射程后能射多少火箭就射多少火箭,靠近了,就直接给我撞过去。“

    “是,大总管。“武元庆直接接过了指挥权,张石也不纠结了,松了口气跑去下令了。

第六百零三章 改变计划() 
“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

    大唐水师视倭国船队如无物,在一声号令之下一往无前的就冲进了倭国船队之中。

    仅仅片刻之后,大唐水师就已经凿穿了倭国的舰队,或者说直接从倭国舰队头上碾压过去了。

    所有挡在大唐舰船之前的倭国船只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被撞沉碾碎。

    当武元庆回首冷笑着扔下一句评语带着舰队扬长而去,江口海面上只剩下倭国幸存的十余艘船只以及上边心有余悸看着大唐无敌舰队远去的倭国人,还有就是背景之下海面上浮尸一片中响起的零星哀嚎着的没淹死的倭国人。

    当武元庆星夜兼程重新赶回汉江流域,准备接上清扫完汉江,熊津江两江中间这片区域的刘仁愿,刘仁轨两队人马赶赴浿水和尉迟宝林汇合的时候,却得到消息,苏定方和程处默两队竟然围攻了安市城近一个月才艰难的拿下来,己方还付出了近五千人的伤亡。

    “我特么。。。。“武元庆肺都气炸了,都不知道这俩货是干什么吃的。

    攻打辽东要的就是速战速决,因为这边一到秋天天气确实就非常不好了,路泥泞不好走什么的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到了冬天太冷了。

    就算大唐此次发兵,后勤保障很好,在他们出发前已经调拨冬衣往辽东送了,还是毛衣,皮衣等等都是上好的御寒之物。

    但是穿的跟个球一样暖和是暖和了,却也会影响大唐士兵的灵活度的。而相比之下辽东本地人对穿着臃肿的冬衣却适应的多的。

    两厢一抵消,大唐士兵在个人军事素养上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所以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武元庆打得主意都是速战速决,用最快的时间拿下辽水一线重城,然后快速袭击高句丽腹地配合尉迟宝林这边拿下高句丽的都城平壤城,武元庆在把百济挨着高句丽沿线捣烂不让百济有机会出兵增援,这样一来四队人马就能把高句丽搅成一锅粥,没了有限的几座大城重城,高句丽在野战上就是被大唐狂虐的存在,凭借着其余的小城根本就扛住大唐的攻击。

    快的话等到天气变凉的时候,高句丽基本就被灭掉了,就算进展不那么快,拿下那些大城后守到过完了冬,明年一开春高句丽还是个灭国的下场。

    但现在,全让程处默,苏定方两个给耽误了。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七月了,再过一个多月天就凉了。

    武元庆最生气的是,因为这一耽搁,他想着在战事结束后赶回长安看着襄城,长乐生产的想法就成了泡影。

    “不行,老子说成什么都要回去看着自己孩子出生才行。“武元庆咬牙想。

    “张石,刘仁愿,刘仁轨两个什么时候能赶来?“武元庆大吼着问。

    “回大总管,之前刘仁轨将军派快马来报,他们还需一日的路程。“张石大声回答。

    “一日的路程?倒是不慢。“武元庆满意的点了点头。

    刘仁轨,刘仁愿别看带的都是水师将士,但这些人骑马也是不在话下的,虽然骑上马也不算好骑兵,但机动性上却是快多了。

    攻打汉江的时候缴获了不少的战马,武元庆都没想到让水师这些人用缴获的战马的,但刘仁轨却想到了,在武元庆命令他带着一万人往南打的时候,他搜刮了所有能找来的马匹把手下的人全变成了轻骑兵。

    刘仁愿被武元庆安排带着五千人往北和刘仁轨汇合的时候也有样学样那缴获的马匹把自己一干人等弄成了骑步兵。骑马赶路,下马打仗。

    所以,这两人才能赶上水师在海上航行的速度快,在武元庆到了汉江的时候他们也距离汉江只有一天的路程了。

    相比这两位的脑子灵活,武元庆觉得程处默和苏定方二多了,被命令先打安市城,他们就偏要打辽东城,结果被安市城守将做足了准备,愣是把他们四万大军堵在安市城下近一个月。

    收获的战果是既比不上带着一万人的尉迟宝林,也比不上武元庆带着的这两万水师。

    “张石,你去带些人把火药搬一些到岸上,还有炸弹也搬一些。“武元庆吩咐道。

    “是。“张石领命而去。

    “既然计划出了点岔子,那老子干脆不管计划,直接平推过去算逑。“武元庆站在船头往北眺望着想。

    刘仁轨,刘仁愿两队人马要比预计的时间到的早,不到中午时分就到了。

    埋锅造饭,休息吃饭,日头从正头顶往西落的时候,除了留下五千人由张石带领守船外,武元庆亲自领兵,带着刘仁愿,刘仁轨以及一万五千水师将士快马杀向汉江以北三十多里外的冬比忽城。

    这座城池是高句丽在鸭绿江以南除平壤城外最大最重要的城池,以前是属于百济的,后来被高句丽占了。

    在原时空,这座城池在几百年后的高丽时期是作为皇城都城存在的。可见这座城池的重要性。

    之前攻打汉江沿线的时候,对于这座近在咫尺的高句丽重城武元庆并没有动手,在计划中这座城池也不会是开始就会被攻击的重城,而是在拿下平壤城,以及辽东城那片拿下后,回师攻打直接灭掉百济残余以及新罗的时候才会顺手收拾的。

    但现在武元庆不想按计划走了,他要集中兵力先拿下这座城池,然后从这里往北打到平壤去和尉迟宝林汇合。

    三十多里四十里不到,在快马奔驰下也就是多半个时辰的就赶到了。

    大唐水师重回汉江的消息,在昨天武元庆带着水师舰船进入汉江口的时候,冬比忽城守将已经得到消息。

    虽然不知道唐军会不会袭击,但为防一万,冬比忽城守将还是动员全城百姓,守军加强了城池的防守,也远远的派出了探马打探情况。

    所以,对于唐军大队兵马来袭,冬比忽城提前就得到了消息,守城将士把该准备的守城器械,例如滚石,檑木,金汁等等全弄上了城墙。

    然后当唐军赶到城下的时候,冬比忽城已经做好了所有的战争准备,金汁,火油也烧的滚烫,冒着阵阵烟雾,臭气飘散在空气中。

第六百零四章 压制与破城() 
之所以会有臭气是因为金汁虽然名字好听,但所指的东西却是很臭的很恶心的。

    金汁在中药中指的是把收集来的粪便加上最好是上好的井水或地下泉,土得是红土。经多道工序后,埋入地下至少一年,一般二十到三十年后,形成的中药。

    这粪便还很有讲究,大人的不行,需要是十一二岁男童的粪便,而且选择的是冬至前后一个月的粪便,因为那时人的身体状况比较好,粪便不容易变质。

    中药中的金汁制作材料要求甚高,但对于守城所用的金汁就不需要了。随便什么的都可以,只要是煮沸的粪便尿液,美名都叫“金汁。

    但不管讲不讲究的,都特么说着好听,见了恶心。

    这金汁向来是守城很重要的一种攻击武器,不光是这种玩意煮沸了会烫伤烫死攻城的敌人,因为清水同样能做到这一点。

    之所以用的是金汁而不是清水,是因为金汁肮脏,可以让那些被烫伤的人伤口溃烂不好,甚至引发瘟疫。

    这一点是清水办不到的,再一个金汁恶臭,就算没办法身体上进行杀伤,在嗅觉上也会伤敌不小的,因为漫天飘散的恶臭让人闻了就恶心呕吐的不行,战斗力自然会相对的降低。

    相比火油的价格,随处可找的,还是可再生的金汁实在是守城的必备神器。

    冬比忽城守将想请唐军好好喝一锅金汁,可他想不到的是武元庆带领的这些唐军今天压根就没想着和他们来一场常规的攻城战。

    之前,武元庆是不怎么想大量使用火药的,除了攻城时候例行的火炮轰击外,他并不想多用火药,因为数量就是船上那些存货,大量使用万一用完了就没法补给了。

    但现在武元庆想要尽快结束这一切,那就不得不大量使用火药了。

    之所以他亲自带兵前来,就是因为只有他有权利下令不限量的使用火药,其他人像刘仁愿,刘仁轨都没有这个权利。

    他们在南洋纵横海上的时候,每艘船只允许携带定量的弹药,因为朝廷知道在海上水师基本是没有敌手的,绝对用不上太多的火药炮弹。

    为了防止火药外流或者防止水师将领私自隐匿火药,朝廷不但规定了每次出海每艘船携带的最大量的弹药是多少,密谍司,百骑还都暗中安插了人在各条船上。

    每次出海遇上了什么情况,开了几炮,用了多少火药都会有记录,但凡有对不上的,一定会是严查严惩。

    这也就是皇帝放心武元庆,所以才给水师发放了远超规格的弹药。

    如果不是武元庆带兵,哪怕是原计划定的张亮来统管水师,李世民也绝对不会把运到琅琊郡的火药全给水师带上,而是会分批次的让水师用完了回到琅琊补给。

    这也是武元庆亲自带兵来攻打冬比忽城的原因,因为除了他,任谁用火药都要谨慎再谨慎,否则事后使用的数量对不上那就是要脑袋的大事情。

    “弓箭手火箭准备。“

    一万五千唐军并没有如冬比忽城守将所想的那样砍伐树木建造攻城器械,也没有摆出攻城的队形,甚至也没有安营扎寨的意思。

    而是摆出了野战攻击常用的锋矢阵型,一般这种阵型都是有猛将在前边带领属于突击阵形。

    攻城战从来没听说用这种阵型的,难道唐军以为自己这方守城将士都是死人吗?以为自己这边的城门是向唐军敞开的吗?

    冬比忽城守将想不通,不知道唐军将领是怎么样的傻子才能干出这事儿来。

    然后他就见在阵型前方,有大唐的弓箭手开始集结,在弓箭手前边是数量不多的拿着简易制作的木盾的盾兵。

    随着弓箭手在盾兵的护卫下往前来到双方弓箭手都可以攻击的攻击范围后,守城的高句丽弓箭手首先射出了手里的箭矢。

    叮叮当当。

    箭矢除了少量穿过木盾射到弓箭手身上的盔甲上溅起点点火花外,更多的是扎在了木盾上被挡住。

    高句丽射完一轮弓箭后,唐军这边的弓箭手发动了反击,铺天盖地的火箭覆盖了城门左右数十米的范围。

    这不是一场拼攻击力的攻防战,而是一场拼防护力的攻防战。

    大唐这边所有将士穿的都是精钢打造的全板盔甲或者锁子甲,虽然为了轻便盔甲并不厚,但防护力却是远超高句丽士兵穿的皮甲,甚至很多人是没有皮甲的。

    高句丽的一轮箭矢只伤到了大唐这边几个弓箭手,大唐这边回击的火箭却一下把城门周边几十米的城墙上高句丽守军清空了。

    也不能说是全射死了,射死了不少,更多的是躲在了女墙后边,还有不少扑打身上被火星溅到而引起的小火苗。

    唐军这边防护力够高,就硬顶着前进,箭矢不停,嗖嗖落雨一般的火箭压得城墙几十米方圆的高句丽守军抬不起头,露不出身子来还击。

    而两边几十米开外的,又因为隔的距离有些远,箭矢虽然能射到唐军,但力道却弱了许多,对有盾兵防护的唐军造不成太大的杀伤力。

    当弓箭手把城墙上的高句丽守军压制住后,又有十几位唐军出列抬着一个大木箱子跑向失去了掩护的冬比忽城城门。

    安放,点火,撤退。

    同时的盾兵,弓箭手也在往两边避让。

    轰。

    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过后,冬比忽城城门没了。

    早就做好准备的唐军呈攻击阵型冲向城里,高句丽守城的人全被震傻了,耳朵嗡鸣的根本听到什么声音,一时间是想不起唐军来了。

    也有反映过来的,可城门周边就这么大一片,唐军蜂拥冲入城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