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大臣们闹着站队的时候,李泰再次一头扎回了工作室继续他的发明大业。

    选的主子自己头不热情,让那些想拥立李泰来个从龙之功的大臣们霎时就跟霜打了的茄子一般,真真是抛媚眼给瞎子看了。

    时间转眼进了二月,快到会试的时候,李世民来到了国子监。国子监还是全国最牛的官办学校,不过比起武家的武家学堂,也叫曲江书院,国子监监生考科举会试中第的概率却远有不如的。

    没办法,武家学堂是专业学校,主攻方向是算是,学生考的也基本全是明算科,出来进的是工部,户部,将作监等部门。

    算术一道武家学堂可以堪称整个大唐最顶级,最精深,师资力量最强悍的。

    而国子监就不同了,它里边的监生报考的科目好多种的,除了没有报明算科的,其他如明法,明经,进士等科举有的科目都有人报。

    生源学的种类多,不同科目对老师的需求也就不同,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各科目的优质师资。

    可偏偏的全国各地都兴办了很多书院,学校,有官办的,有私人的,不管官办,私人,都要老师。

    地方师资都不够,哪还有太多人进国子监的,要是能当官也算,可国子监的老师,现在也就是老师,可没有官衔的。

    因为地方给的钱多,许多大儒,名士都留在地方了,这样一来地方书院,学校教出来的学生和国子监的学生形成了很大的竞争,结果就是,人多力量大,地方书院出来的学生虽然良莠不齐,可人家基数大,每次科考的时候,地方考生虽然落榜的人数巨多,但人家中榜的人数也不少,毕竟每次科举选拔的人数有限就那么点,地方学生中榜多了,自然国子监中榜的人就少了。

    孔颖达觉得科举考取率输给武家学堂这么一所专教算学的学堂也就罢了,毕竟人家专攻一项,但录取人数有时候都比不过地方一些州府,这就让孔颖达觉得羞臊丢人了。

    常常在皇帝面前明里暗里抱怨,希望皇帝能动用行政手段给国子监招点老师,不然丢的可不光是他这个祭酒的脸,还丢皇帝的脸。

    然后李世民就在今年的会试之前一个月临幸了国子监,观看释奠礼,命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讲解《孝经》,赏赐祭酒以下直至成绩优异诸生多少不等的绢帛,又再次命将作监给国子监扩建学舍一千二百间,并且大量征召全国名儒学者为学官。

    终于如孔颖达所愿,动用行政力量来给国子监添砖加瓦了,乐的孔颖达讲解孝经的时候嘴都合不拢,眼睛也笑的眯成了一条缝。

    就在长安因为抡才大典而显得格外热闹,连勾栏教坊的生意都好了几成的时候,侯君集带着二十万大军正沿着修好的水泥路朝着玉门关,朝着高昌国进发。

    去年十二月出兵到三月,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他们才刚刚走到接近玉门关的地方。

    虽然路很好走了,可毕竟骑兵就那么几万人,剩下的全是步卒,扛着兵器十来斤的兵器,顶着酷寒走路,一天走下来能有三四十里就相当不错了。

    这也是李世民为什么看到蒸汽火车真的可以行驶的时候会那么狂喜,就是因为人力有时穷,人一天走几十里就算多了,可那火车走起来怎么也不能比人更慢吧,而且还能日夜不停的走,这么算下来走的再慢,一天也能出去几百里吧,本来行军需要三个月的,可有了火车,说不准十多天,甚至更快的就能到了。

    说回到侯君集他们这二十多万的大军。李世民真的是兴师动众,高昌全国人口算下来也才三万多人,结果李世民竟然派了二十多万大军,不用打,光用人海淹也能淹死高昌人了。

    如此大军,灭掉高昌顺手之事,更多的是宣扬武力,震摄西突厥。

    掌握西突厥的不管是利失可汗还是现在的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和欲谷设乙毗咄陆可汗,反正只要是西突厥都是大唐要震摄的对象。

    在基本平定北方,西南的边患后,李世民已经对西域这边突厥的频繁动作很不耐烦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被吓死的国王() 
四月份,侯君集带着二十万大军到了玉门关,在玉门关休整了几天,补给了些水后,大军再次启程出关直逼高昌。

    出了玉门关,大军要过的第一道难关就是高昌赖以为屏障天险的两千里大碛也就是大沙漠。

    莫贺延碛就是大沙漠的名字,在西游记里边这个沙漠被吴承恩写成了波涛汹涌的流沙河,沙和尚就是在这里等的唐僧。

    而事实上呢,小说虽然把真正的沙河写成的流沙河,但历史上的唐僧玄奘也确实从这里去往的西域然后到的天竺求取西经。

    九死一生度过这条艰险的流沙河后,唐玄奘回味莫贺延碛时还心有余悸:“莫贺延碛长八百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伏无水草顾影唯一。四夜五日口腹干焦几将殒绝。四顾茫然,夜则妖魅举火,灿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若时雨。

    沟通西域和大唐的,除了公认的水草茂盛的丝绸之路北道、北新道外,最便捷的就是从这个大沙漠上走了。

    以前这里太艰险,商旅走的都是北道,北新道,后来被西突厥给阻断后,丝路就不畅通了,所以焉耆国到大唐朝贡的时候才不得不借到高昌,从高昌走沙漠到大唐,请求大唐重新打通丝路,并因此还得罪了高昌,被高昌联合西突厥袭击了。

    这次唐军进兵就是走的这条路。

    高昌王鞠文泰以为大唐会被大沙漠给拦住不敢进兵,他却没想到大唐此次进兵的决心是如此之大,也没想到大唐国力早已不是以前可以比的。

    大唐军队不但直接走进了沙漠,而且后勤物资远远不断的通过公路送到玉门关,再从玉门关通过骆驼,马匹送进沙漠。

    不但进了沙漠,而且一路物资都有充足的保障,五月初十,大唐大军踏出沙漠来到了伊州,也就是后世的哈密。

    “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地无水草,寒风如刀,热风如烧,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已下,吾力能制之。当以逸待劳,坐收其弊。若顿兵城下,不过二十日,食尽必走,然后从而虏之。何足忧也!”

    高昌王鞠文泰信心十足的狂言成了一句笑话。

    两千里沙海没有能挡住大唐的征途,大唐也没有萧条的不复隋之繁盛,粮草更是足以支持二十万大军打几十场灭高昌的战争。

    于是数日后,得到大唐军队跨过沙漠不日将攻打高昌的高昌王鞠文泰忧惧不知所为,发疾卒。

    死了,放狂言的高昌王连大唐一兵一卒都没见到就给吓死了。

    “大总管,有消息传来,高昌王鞠文泰闻听我军到来给吓死了。“副总管薛万均走进来忍着笑说道。

    “哈哈哈,吓死好啊,无胆小儿竟敢对我大唐口出不逊之言理该如此下场。“侯君集正在看地图呢,听到这话朗声大笑,震得房顶都有沙土落下。

    “既然鞠文泰死了,咱们还继续进兵吗?“薛万均问。

    “为什么不呢,陛下是要我们灭掉高昌,而不是只让鞠文泰死。“侯君集冷笑着说。

    别说皇帝的命令是灭掉高昌,就算不是,都带着二十万大军来到地头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侯君集也不可能就这么无功而返的回去。

    这可是开疆拓土灭国的大功劳,侯君集等了这么多年了才终于等到真正的独当一面亲领大军灭一国的机会如何可能放弃,他可不想再让李靖一个人独美于前。

    侯君集可是有大追求的人。

    “下令,让将士们加快制作攻城器械的进度,咱们赶在高昌人国王新丧的大好时机给他们来次痛击。“侯君集阴笑着命令到。

    “是。“薛万均答应一声就要出去。

    “哦,对了,现在谁成了高昌新的国王?“侯君集又问了句。

    “是他儿子鞠智盛。“薛万均说。

    “哦,好,知道了。“

    。。。。。。。。。。。。。。

    大唐此次进兵高昌宣扬国威,可谓是兵多将广,兵多二十多万,自然相当多了。将广,兵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是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上柱国永安郡开国公薛万钧是行军副大总管,右骁卫将军上柱国薛孤吴仁同样是副大总管。

    上柱国通川县开国男姜行本为副总管,左武卫将军上柱国开国县公牛进达为交河道行军总管。契苾何力为葱山道行军副大总管。阿史那社尔为交河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大将军上柱国云中县开国公曹钦为行军总管,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刘德敏为行军总管。

    除了这几位大总管,总管,副总管外,还有中郎将上柱国淮安县开国公衡智锡,中郎将上柱国富阳县开国伯屈日方,左武候中郎将李海岸,前开州刺史时德衡,左监门府长史王进威。

    还有最为将军邱行恭,这位也是赫赫有名的将军,但因为生性严苛,往往很得罪同僚,多次因为手段残酷被弹劾丢官,虽然每次李世民都因为念及他的功勋,没多久就会让他恢复官职,但也导致他从贞观元年开始到现在十多年里都没能再升迁一步。

    不过这人最出名的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又生了个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是一个遗臭万年的千古酷吏榜上有名的人物原时空武则天时期左金吾卫大将军邱神勣。

    如此多的将军,国公,郡公,国侯,上柱国,用后世话说就是将星云集。这么大阵仗打一个小小的高昌完全就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然而虽然实力对比明显,但这些将军们却并没有小视高昌,而是以一种和强国打仗的心态来对待的。

    在前边开道的是副大总管姜行本,督造攻城器械的也是他,现在伊州修建了大量的攻城器械,等从伊州出发后来到第一个攻击目标,也是高昌国的边关重卡柳谷不足百里处,姜行本再次下令扎营,在驻营地时罗漫山依山采木,继续造攻城器械。

    已经建造了够多的攻城器械,但姜行本还嫌少,在途经时罗漫山见山上树木够多再次命人建造,等到侯君集率领后续大军赶到后才停止。

    然后大唐和高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一日一城() 
“大总管,高昌国内正在为鞠文泰举行国葬,各城官员都云集都城,咱们现在突袭柳谷,然后让薛延陀让派精骑数万人直插过去,一定可以将高昌所有高层一网打尽,高昌也就尽归我大唐之手。“

    一众总管,将军齐齐登上黑绀岭俯视这不远处的柳谷查探敌情,副大总管姜行本从望远镜里看到柳谷守兵萎靡,军容不整,结合密探传回的消息知道肯定是高昌王鞠文泰的突然死亡以及要举行葬礼,让柳谷守将坚守之心不稳,守兵也没有了斗志,于是建议到。

    “大总管,不需要让薛延陀人去,你调拨给我一万精骑,我保证可以把高昌新国王和百官一网打尽,如果动作快,我能让鞠文泰都下不了葬。“邱行恭抱拳大声请战。

    “大总管,我去吧。“

    “让我去。“

    一时间,请战的将领一个个蹦出来还差点自己吵起来。

    侯君集严肃的摇了摇头:“不行,陛下认为高昌怠慢无礼,所以派我们讨伐他们,如今要是在他们安葬鞠文泰期间突袭他们,不是问罪的正义之师。“

    见中将一脸不甘丧气的样儿,侯君集忽然展颜一笑:“要打咱们就打的堂堂正正的,偷袭怎么能显出大唐的兵锋之利。再说,灭国之功怎么可以交给薛延陀人来做呢。“

    “可是。。。“姜行本还待劝说,侯君集冲他摆了摆手,说到:'我知道你的提议是好的,但是一来我们是讨伐不臣的正义之师,二来要是突袭一举把高昌灭掉了,我们还如何消耗薛延陀人的实力。好不容易薛延陀人主动要帮大唐打仗,当先锋,我们不好好利用一下,消耗一下他们的实力,那也太对不起薛延陀人的主动请战了吧。“

    说到这,侯君集冲将军们露出一丝你们该懂了吧的深长笑容。

    众将愣了下然后哦了一声恍然大悟的点头。

    “哈哈,大总管高见,我等不如也。“

    “行了,既然懂了那就遵命行事,上柱国开国侯刘德敏,上柱国开国公衡智锡,上柱国开国伯屈日方,左武候中郎将李海岸,左监门府长史王进威我命你等并率手下骁雄,擂鼓进军。到了柳谷之下传书给里边守将要他弃城投降,要是拒绝,就让薛延陀人攻城。“侯君集咳嗽一声下令。

    前边几句还让将军们纳闷呢,不是说要消耗薛延陀人实力吗,怎么却是我们自己人打头呢,待听到最后才恍然,心中暗想,侯君集太贼了,原来让我们大张旗鼓的到城下只是通知柳谷守军我们到了,传书也只是试一试,不行开打的时候就派薛延陀人上。

    哈哈哈,太坏了。

    柳谷位于高昌东境,是一条狭长近百里的仄隘难行之谷道又称长谷,在这个谷里边修建的一个坚固的关隘,驻守着大量的精兵。

    当然这所谓的坚固是相比小小的高昌以及小小的西域诸多小国的国力来说的,大量的精兵也是如此。

    但实际上这柳谷关隘拿到大唐顶多也就是一个县级别的城门防护力。守军不足千人,唐军完全有能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它。

    但侯君集并没有下令这么做,而是让没有任何攻城能力以及经验的薛延陀人发动的进攻。

    这草原游牧民族你让他们在旷野上平地上野战那没问题,战力很强,但对于修建有城墙,高居城墙上的敌人,他们就有些抓瞎了。

    城墙虽然不高,只有两丈的样子,但也不是奔马可以跳上去的。最拿手的骑兵派不上用场,步兵又不是薛延陀人的强项,而且所谓的步兵也就是骑兵下马就是步兵。

    看着好像伸手就能够到的城墙上的敌人,薛延陀人气的跳脚可就是那人家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除了骑着战马从城墙前边画个半弧形,一次一次射出手里的箭矢杀伤敌人外就再无别的手段。

    大唐拥有充足到过剩的攻城器械就是不说提供给他们他们也傻了吧唧没想起来找大唐这边要。

    三万多薛延陀精锐攻打小小的不足千人守卫的关隘,竟然一打就是两天,死伤了近五千人才把柳谷关隘拿下,这还是柳谷守军被薛延陀人箭矢射杀的没什么人了才拿下的。

    完全就是硬耗,凭借着人数优势把柳谷守军耗死的。

    “大总管运筹帷幄,继以中军铁骑亘原野,金鼓动天地,高旌蔽日月,长戟拨风云。自秦汉出师未有如斯之盛啊”

    当踏过柳谷,来到极目远眺都是旷野的仿佛能看到下一个攻击目标赤亭城。

    站在旷野上,左监门府长史王进威不愧是文官,这拍马屁的话张口就来,而且直比秦汉。

    侯君集听了后,仰天长笑,显然这马屁拍的正是痒处。

    在侯君集马鞭指向处,就是赤亭城。

    赤亭城说是城其实就是黄沙土围墙堆砌的总人口不足千人,守军不足三百的小镇,过在西域这都算城了。

    唐军依然擂鼓而行,然后传书,接着薛延陀人进攻,打这个小城薛延陀人可就不费力了,那一人高的土墙,骑马都可以越过的。

    然后行进一天又是白力城,接着是四十里多里外的柳中县。。。。。大唐一路擂鼓一路行进,一路攻城灭地,几乎是一天一个城池的节奏。

    一直打到田地城,这是高昌的一座重城,薛延陀人一路死伤下来已经不足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