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奶茶可以迅速驱寒,夏季可以驱暑解渴。

    高原牧民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草原牧民差不多,只是比草原牧民更高了许多而已。

    所以,他们也需要茶叶来帮助消化,而高原人喝的有他们特色的酥油茶。

    酥油茶是酥油和茶的巧妙结合,相对于茶,酥油出现在青藏高原住民生活中的时间要早的多。酥油,是高原食品之精华,高原人离不开它。

    在没有茶之前,酥油就是高原人生活的必须品了,等茶出现,茶和酥油这两种同样的生活必需品,组合成了一种新的饮品酥油茶。

    在原时空,要一直到几年以后的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后,茶叶才会在吐蕃上层流行开,而一直要等到唐玄宗时期,唐蕃会盟,立碑于“赤岭”,建立了“茶马互市“。茶叶大量流入吐蕃后,饮茶习俗才会渐渐传入吐蕃进入普通牧民的家中。在那之后,才会出现酥油茶。

    但武元庆决定把这个时间大大的提前,因为现在的大唐和吐蕃可不是原时空的大唐和吐蕃,松州之战也不是原来的松州之战了。

    原时空松州之战,牛进达斩敌千人松赞干布就退兵了,然后几乎没有任何损失的向大唐求和,请婚要娶公主。

    可现在,一场大战,何止斩首千人,小半个吐蕃都被大唐占领了,十万吐蕃士兵被消灭被俘虏。

    歼敌多少不说,关键现在高原上这么大片的土地都是大唐的了,武元庆不相信李世民会大方到把这些都还给吐蕃还给松赞干布。

    既然不可能还,那这就是大唐实际的领土,这不同于羁縻州,这是实实在在由大唐控制,由大唐派官员治理的领土,实行的是大唐的律法。

    那这里的人以后就是大唐的子民了,本着为大唐子民谋幸福的立场,茶叶这种对高原人大有好处的东西武元庆当然要赶紧拿出来了。

    酥油茶一来可以治高原反应,二来可以预防因天气干燥而嘴唇爆裂,三来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寒冷的时候可以驱寒,吃肉的时候可以去腻,饥饿的时候可以充饥,困乏的时候可以解乏,瞌睡的时候,还可以清醒头脑。茶叶中含有维生素,可以减轻高原缺少蔬菜带来的损害。

    好处如此之多,高原人喝过一回就会惊喜的忘不了,舍不掉。而茶叶只有南方那片产茶区可以大量供应,那高原上的人想喝茶叶就必须要依赖内地的供应才行。

    不客气的说,只要高原人喝惯了茶,把喝茶当成了生活必须,那控制住茶,大唐对高原的掌控起码要容易两三分。

    所以要尽快让高原人习惯喝茶,让他们用酥油和茶叶弄出酥油茶来,这样不但有利于大唐在这里的统治,而且有利于大唐将士在高原上的驻守,谁让酥油茶还有治高原反应的功效呢。

    “茶叶这么重要啊?“听过武元庆的解释,高表仁几个有些咂舌。

    “那当然,你们难道不知道草原上产出的羊毛,毛线,里边三成朝廷是用茶叶结算的吗?“武元庆笑着问。

    “这个倒是听说过,好像薛延陀对茶叶的需求也非常的大,而且西突厥和西域也有大量的茶叶贩卖过去。“王玄策点头说道,他就是在鸿胪寺任职的,这些情况在来往的公文里边时有提及。

    “没错,大唐周边越来越多的游牧民族开始习惯三餐不离茶饮了,我想在高原上这一天也就在未来不远处了。“武元庆得意的说。

    这可都是他的功劳,光是茶叶现在每年都能为国库带来几百万贯的收入。

    而武家在里边也获利不小,说武家富可敌国不敢当,但富得首屈一指还是没问题的。

第四百七十三章 宗教的作用() 
“元庆,新占领的地盘都梳理的差不多了,那些亲吐蕃的小贵族该杀的该抄家的都基本弄好了。“

    十月的高原已经冷的不要不要的了,武元庆钻在屋里窝在新盘的火炕上暖和的躺尸,咣当门被推开,一股寒风突兀的吹了进来,接着高表仁从外边走了进来说道。

    “那新到的过冬衣物都发下去了没?“武元庆扭头看过去问道。

    “发下去了,不过我看将士们更喜欢身上穿的牛羊皮子。“高表仁笑呵呵的说道。

    “在我的意料之中,咱们的冬衣相比这里的气温还是薄了点,大家喜欢更暖和的牛羊皮子很正常。“武元庆点了点头,要不是没有经过好好处理的牛羊皮子实在味道大的不行,他外出的时候也更愿意皮子,而不是家里带的冬衣。

    “对了,从蜀地来的商队携带的货物已经全部卖完了,换回来各种珍贵的皮子,骨制品等特产还有五百匹马,今天他们要启程返回,那领队的问下次来的时候需要带些什么货物?“高表仁问。

    武元庆沉思了下,想了想貌似其他的没什么特别要带的,需要的衣物,粮食现在都足够了,其他日用品就看这里人需要什么带什么就好,于是说道:“没什么特别要带的,这里的人最需要什么我想这么多天和当地人接触下来他们应该更了解,所以要贩卖什么货物让他们自己决定好了。“

    “好,明白了,一会我转告他。“说到这,高表仁想起了一件事,于是接着说道:“对了,刚才长安来人了。“

    “哦,是陛下有旨意传来吗?“武元庆挑眉问道。

    高表仁摇了摇头:“不是,好像是程公爷的家信。“

    “家信?那和咱们没关系不用管它。哦,对了,那些和尚最近工作开展的怎么样了,有没有新的进展?“武元庆问。

    “他们做的都不错,据打探到的消息,不少当地人现在谈论起我们都表现的很友好。“高表仁笑呵呵的说道。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武元庆非常高兴。

    宗教是蛊惑人心的东西,武元庆一直都知道,这种东西用的好了对统治相当有好处,没见西方国家中世纪时候那种政教一体的国家吗,虽然血腥,清除异己,但不得不说那种政教一体的国家统治是很稳定的。

    别的不说,中原王朝除了周八百年江山,汉四百年江山外,剩下的哪个朝代有超过三百年的。

    可是西宗教主导的国家,在古代像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那都是存在时间上千年的国家。

    当然宗教要是弄不好就很容易出问题,比如老是打着神仙的名义搞造反,像白莲教就是里边的翘楚,从唐末就开始活跃了一直到了清朝末年还存在,跟不死小强一样,还有元末明初的明教,这家伙更是对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有着很大的臂助。

    当然靠宗教发家的朱元璋深知这一点,所以一上台就把明教打入了恐怖分子的行列,全力剿灭。

    而且宗教不光容易搞造反,还容易搞分裂,总有些狂信徒,不机迷的人被人一忽悠就上了不归路。

    但不管好也罢坏也罢,宗教蛊惑人心这点是错不了的,越是愚昧落后的地方和人,越是会被虚妄的宗教神灵教义给蛊惑。

    作为大唐这时候能和道教抗衡一二的佛教,在汉人里边顶多能排到第二位,但是在高原,这个距离佛教发源地天竺或者说泥婆罗最近的地方,那佛教就是当之无愧的排第一的宗教。

    信众的比例几乎是一比一的,就是说每个人都信佛,每个人都念佛。

    别看佛教除了一些高僧外,在历史上不少时候声明不算太好,比如明明自称是出家人,四大皆空,实际上却是死要钱,把庙里的佛像修的金光闪闪的,还涨着是所谓的方外之人,国家不收赋税的便利,吸纳寺庙周边普通农户的土地挂靠等等,每次朝代更迭土地兼并导致流民四起,饿殍千里的,除了贵族,地主,皇家,寺庙和尚在里边也扮演者相当大分量的角色,甚至寺庙的产业土地比大世家,大地主还要大还要多。然后还放吃人不吐骨头的高利贷,印子钱等等恶行恶事。

    像梁武帝笃信佛教,四次出家,逼着朝臣花大钱把他赎回,叫赎回“皇帝菩萨。里边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心思不正的和尚在蛊惑撺掇,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和尚造孽,寺庙得利,苦的是梁武帝,好好的一个有为明君,愣是被祸害的被亡了国,自己也活活饿死在了皇宫净居殿,好不凄惨的下场。

    但别看有诸多的恶事出现在佛教的代言人和尚当中,但佛教那导人向善的教义,让人放下,积德行善,为来生投个好胎的逃避教义却是很得民心的,尤其是得到底层生活困顿看不到希望百姓追捧。

    因为佛经说了嘛,这辈子过的苦没关系,还有下辈子,下下辈子,为了投胎转世后能过的好一点,这辈子活着就要笃信佛祖,供奉佛祖,为来世修福报。

    正是佛教这种教人逃避的教义,教人过的不好乖乖忍着,图谋下辈子的教义,让统治阶级很是看重。

    武元庆也是统治阶级的,对此当然同样很看重了。而且这里是高原,是深受佛教影响的地方。

    关键的是因为这里的人不是汉人,而是从来没有被中原王朝统治过的高原游牧民族,对他们武元庆可不存在说觉得让他们信佛有什么不好的。

    这要是放在汉人多的地方,武元庆是绝对不会鼓励让大家信仰佛教的,当然大唐现在从皇帝到律法也都是不建议,甚至是限制佛教发展的。

    但是高原这里不一样,一来这里有信仰佛教的土壤,基本家家信佛是没法管的,二来佛教教人逃避的教义对大唐在这里的统治也大有好处。再一个,信佛就会对和尚很尊敬,会比较听得进去和尚说的话。

    那些从大唐剑南道各个和蜀地有接触懂高原人语言的地方调来的和尚给高原上的人讲佛法,宣传教义,但这并不是他们要干的全部,武元庆还让他们在讲佛法的当中夹杂着私货,向高原人灌输大唐的繁华,还有大唐人对高原人的友好,潜移默化的让他们对大唐产生好感,心生向往。

    实行了有段日子了,现在看来,已经初见成效了。

第四百七十四章 贼心不死() 
武元庆以为长安来信是程咬金的私信,和他没有关系的,但很快就发现不是这样了。

    “王八蛋,吐蕃小儿该死。“

    就在他和高表仁说着话的时候,程咬金一脚踹开门,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嘴里还在大声骂着,在他后边跟着的是一脸铁青的牛进达,执失思力。

    三人的闯入,让武元庆懵逼的很,不懂谁有惹到程老魔王了。

    “睡,就知道睡,别人都欺负到家来了你还睡,睡死你算逑了。“看到武元庆裹着被子的懵逼样,程咬金气不打一处来,走上去一把就将他从温暖的被窝里拎了出来。

    幸好武元庆只是贪图温暖,而不是真的睡觉所以没脱衣服,不然就特么当着四个大男人的面走光了。

    “哎哎,程叔叔你怎么了,小侄没有惹到你吧。“一言不合就被拖出被窝的武元庆惊慌的喊道。

    “看你不顺眼,咋了不行啊。“程咬金瞪眼喝问。

    “行,行,你是长辈,你说咋就咋。“武元庆缩着脖子认怂。

    吧唧,程咬金把他扔到了地上。嘶,地好凉,冰凉的地面挑战者武元庆的脚底神经,冻的他一落地赶紧就跑到炕边穿鞋子。

    一边穿鞋子一边问程咬金:“程叔叔,这吐蕃人怎么惹到你了,你发这么大火。“

    “还不是松赞干布那小兔崽子,派人到长安求和要做大唐属国也就算了,竟然特么贼心不死还敢提求娶公主的事儿。“程咬金咬牙骂道。

    骂道这,程咬金怒瞪了武元庆一眼,埋怨到:“你说你小子,当初你要是和老牛加把劲把松赞干布弄死多好,哪有现在这种狗屁事情。“

    额,武元庆无语,这话说的,好像我们不想弄死松赞干布一样,那不是没办法弄死吗,那孙子太机警,跑的太快,没追上能有什么办法。

    但武元庆也知道程咬金就是发泄一些怒气,并不是真的不通事理胡乱怪罪,所以也没有辩解。

    “那陛下是什么意思啊?“武元庆问重点。

    “处默是在吐蕃使节到了长安后,就给写的信,当时陛下还什么决定都没做呢,不过现在就不知道了,因为是家信所以是家里下人送来的,而不是走得驿站,所以路上用去了不少时间。“程咬金心情不佳的解释道。

    吐蕃使节到长安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二十天了,要是皇帝和大臣们朝议顺利的话,搞不好现在已经做完决定,传旨的人都到路上了。

    “宿国公你用不着这么生气,求亲这件事应该不用担心的吧,我想陛下肯定是不会答应的。“高表仁安慰道。

    “何以见得“牛进达出声问道。

    程咬金和执失思力也都竖起了耳朵听高表仁的高见。

    对他们这些将军来说,是绝对不愿意看到大唐公主和亲异族的,执失思力这个原突厥人也不例外,这家伙被皇帝李世民的王八之气给折服了,嗯,也可能是被大唐的强大折服了,反正现在是一门心思死心塌地的当大唐人了,还娶了皇帝的妹妹九江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封爵安国公。

    所以执失思力是完全把自己放在唐人的立场傻瓜,站在军方荣誉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

    在他们这些将军看来,吐蕃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大唐,现在战败成狗了还敢求娶公主,是完全不把大唐军方看在眼里,是小瞧军方的一种表现。

    所以对于皇帝会不会答应吐蕃的请求嫁公主就表现的格外重视,因为皇帝嫁公主的话,那丢的就是军方的脸,显示的是军方的没用,都特么占了吐蕃一半领土了还要嫁个公主给人家,不是军方没用是什么,要是直接灭掉吐蕃不就没这事了吗?

    所以,程咬金,牛进达,执失思力这三个将军都急切的想听到高表仁的分析。

    高表仁组织了一下话语说道:“我是这么认为的,吐蕃已经好几次向陛下求亲了,之前的几次陛下都是拒绝的,而且拒绝的很干脆,所以陛下心里肯定是不同意嫁公主的。然后吐蕃求亲不成还发兵松州,甚至写信公然威胁陛下,要提兵攻占大唐,还要杀陛下,抢公主。而这种情况陛下依然拒绝求亲,拒绝嫁公主,也因为这样陛下才派几位将军对吐蕃开战。“

    说到这里,高表仁停顿了下,见程咬金几人一副深思的样子,他接着说道:“那陛下不嫁公主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我们仗也打赢了,而且是开疆拓土天大的胜利,这种情况下我不觉得陛下会改变心意将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因为那太丢人了,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我们是被吐蕃人吓住了,所以才迫于无奈嫁公主的。甚至会让其他周边的国家觉得,原来大唐公主这么好娶啊,只要和大唐打一仗,威胁一下,哪怕打败了,也能娶到大唐公主。那,要是周边国家都这么看大唐,那大唐算什么,软蛋怂包吗?这么丢脸丧士气的事情,我认为陛下肯定不会做的。“

    “有道理,陛下那么英明,肯定不会那么做的。“执失思力一副脑残粉的样子。

    程咬金,牛进达也点头附和,都觉得皇帝英明神武才不会二百五到丢人呢。

    可是,武元庆嘲讽一笑,泼冷水到:“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如无意外陛下肯定会答应吐蕃求亲的。“

    “你小子别胡说,我们打赢了,陛下为什么反倒会嫁公主了。“程咬金翻着牛眼白武元庆。

    “对啊,你老都说了,我们打赢了啊,因为我们打赢了,陛下才要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显示自己的天可汗风范啊,才要对吐蕃这个战败者施以仁德友爱啊。“想起历史上松州之战后的文成公主和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