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么小的东西竟然能发出那么大的声音,不合常理啊。

    武元庆也没有辩解,而是把炸弹交给了王子瑜,王子瑜接过后,仔仔细细的查看了一边,捏了捏,无非就是纸筒里边装了点什么东西,这么个玩意就能发出很大声响,这是天方夜谭吗。

    王伦自然也听到了武元庆和妹妹的对话,对此他不屑的撇撇嘴,很是看不起的样子。

    武元庆就看不惯他这个样子,挑衅的说道“王大少爷,我看你好像对这东西很不屑啊。怎么,不相信我说的话吗”?

    王伦一脸讥笑“武元庆,你也就是能骗骗我这天真的妹妹,要说给别人听,直接吐你一脸唾沫”。

    “是不是骗,那得看过了才知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试试就知道”武元庆不以为意的道。

    “试试就试试,谁怕谁”王伦梗着脖子说道,他和武元庆杠上了,不过他俩貌似早就杠上了,估摸着是改不了了。

    王伦站在武元庆旁边一丝不苟的盯着他,防止他耍花样。

    王子瑜也准备走近了看,却被大丫二丫拉着躲在一石头后边,两个小丫头还低声警告她离近了危险。

    武元庆就没那么好心提醒王伦了,正想教训他呢,这可是个好机会。

    点着了把炸弹专门往王伦那边扔还没扔远,就扔在离王伦两米多的河岸边边,水浅还都是污泥。

    一声巨响,飞溅的水花泥浆四散,弄了王伦一头一脸。巨响加上溅到脸上打的生疼的泥浆水珠,王伦直接没站住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再看原本站在身边的武元庆,早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远处正在看自己笑话呢。

    一看到武元庆脸上那贱兮兮的笑,王伦原本发软都站不住的腿也有劲了,一骨碌爬起来,冲到武元庆面前,劈头盖脸的就打。

    看着王伦狼狈的样子,脸上的泥浆混着水珠还在往脖子里流,武元庆整个人都笑抽抽了,对王伦打过来的拳头都没力气抵挡。

    一边狂笑,一边勉力支撑不让王伦真正打到自己。

    “好了啊,我和你说,差不多打两下就可以了啊,哈哈哈,不行了,笑死我了,哎呀,你要再没玩没了,信不信我再点一个扔给你”。

    这个威胁很有效果,王伦顿时就减慢了自己的速度,虽然看着还不时打两下,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只是不好意思立刻停手,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而已。

    武元庆给王子瑜讲了讲这东西的威力,然后又把剩下的几个竹筒的和铁筒的都点了,还专门插到土里,或者两块石头夹着,或者在树上挖个洞。

    炸起来一个大土坑,石头也炸碎了,树也从挖的洞那直接断裂,断口都快成碎末了。

    哇哇,好可怕,王伦王子瑜兄妹两个惊呼不断。

    “怎么样,看的过瘾吧”武元庆笑着问王子瑜。

    “嗯,过瘾”王子瑜微笑着点头,俏脸泛着淡淡的粉红,貌似应该是激动的。

    “武兄,这些东西你是哪来的啊”王子瑜好奇的问道。

    “这些东西啊,我自己做的,不过具体的就不能告诉你了”武元庆笑着说道。

    “自己做的啊,武兄真厉害”王子瑜毫不掩饰对武元庆的崇拜,只是对武元庆说的不能告诉自己这个事情很遗憾。

    武元庆也看到了王子瑜脸上的失望之情,只能解释道“王姑娘,不是我不想告诉你,而是不能告诉你你看这东西的威力你也见识到了,这如果是用在军事上的话,那绝对是国之利器,而且这东西以后必然是要献给皇帝用于军事的。那么,你认为皇帝会让这种东西被其他人知道甚至制造吗,肯定不会的,这种东西皇帝肯定恨不得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如果我告诉了你,万一被皇帝知道,那皇帝肯定要消除这个后患对不对,那怎么消除后患呢,我想无非是杀掉你,或者皇帝自己娶了你,不然把你交给其他任何人皇帝都不会放心的。我想这两种情况你都不想遇到的对吧。”

    王子瑜很聪慧,把武元庆的话仔细一想,就明白了武元庆的确是为自己着想才不告诉自己的。

    该试验的都试验了,武元庆也没别的事。正好王子瑜对武元庆最近做的事情很感兴趣,尤其外边传的他遇到神仙的事情,那传的是神乎其神的,估摸着在晋阳城随便问个人都能把武家小公爷遇神仙的事情讲一个版本的故事。

    王子瑜兴趣这么大,武元庆没办法,只好把讲给杨氏的话又给她讲了一遍。二丫还在旁边时不时的插一两句嘴,讲哥哥又新作了什么好吃的菜,自己最喜欢里边的哪些,然后又讲哥哥教了自己玩的牌是多么多么好玩,但是要三个人一起,还有哥哥总是管着玩牌的时间,不让多玩等等。

    几乎是竹筒倒豆一般,把武元庆的事情讲了个遍,大丫也补充说明,什么王二妮唱的歌很好听,尤其是兰花花,什么哥哥还在家里种地。

    武元庆听得嘴角直抽抽,自己这两个妹子也太敞亮了吧,这就把自己给卖了,关键你们说好的也就说了,为什么还要说我日上三竿才起,尤其是武元爽竟然还敢说我总是打他,有你这么黑自己哥哥的吗。

    实在是太不会聊天了。

    眼见着三个小家伙话里总是会不小心桶刀子,武元庆那是急忙补救。

    为了讨好王子瑜,又给王子瑜讲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讲的是一个人胆大妄为的日了一条蛇的感人故事。

    讲到白蛇变成了找到了许仙,武元庆还很有兴致的唱了两首歌。

    一首千年等一回,唱的是肝肠寸断,那种千年等待千年相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正是这个年龄的姑娘喜欢憧憬的,王子瑜自然也不例外。

    一首渡情,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更是唱尽了男女之间的缘分。

    王子瑜听着美妙的歌声,看着武元庆光洁的侧脸,不禁含笑暗暗思量,我和他几次三番的相遇算不算的上缘分呢。

    总不能真的只是好巧吧。

第三十四章 不给面子 第四更() 
绛州刺史府。

    “太子殿下,晋阳又有消息传来了”

    李承乾正在休息,就听见门外有人禀报。

    “进来”

    随着他话音落下,门外之人推门而入,手里还拿着一张信纸。

    “薛大人,又有什么消息了”李承乾已经从榻上起来,内侍给他在整理衣服呢。

    进来的人正是和武元庆有仇的太子舍人薛元敬。之间薛元敬施礼道“回殿下,晋阳来信说武元庆在青楼和人起了冲突,并且杀了人,武元庆亲自到衙门报的案,但是在衙役到了案发地的时候,死者却不见了踪迹,连同死者一起的人也都不见了。晋阳刺史也派人来报说那些人可能是出生行伍,如今行踪诡秘,可能会是针对太子殿下的,请我们这边提高警惕。尉迟将军收到消息后已经加强了护卫人数,巡逻次数也加强了。”

    “杀人的自己去报案了,被杀的却跑了。薛大人你觉得这可信吗”李承乾冷笑着问道。

    “额,这个臣的确觉得匪夷所思,但据说在场的所有人都作证说事实如此的,尤其是就在案发现场的几个姑娘,衙役审问时,她们描述的事情经过别无二致,都对的上“薛元敬见太子不高兴,好像怀疑此事另有隐情,心理暗暗高兴,但嘴上却还是照实了说。

    李承乾阴沉着小脸,哼了一声”国公府的小公爷杀了人,恐吓威胁走了死者和他的朋友,又威逼利诱让在场的人给他作伪证。你不觉得这才是事情的真相,这才是武元庆一惯的行事风格吗“。

    薛元敬肚里乐开了花,没想到太子竟然已经对武元庆成见如此之深,不但对晋阳传来的消息不怎么相信,还尽往坏了想。

    不枉自己和温彦博温大人这两天说尽武元庆的坏话。

    效果真的很不错。

    早在前两天他们到达龙门渡的时候,温家的人已经把武元庆坑了温挺一千亩地的消息送到了温彦博的手里。

    本来温彦博和武家没什么矛盾的,即便是同为河东人的武士彟关系算不上密切,但也没什么太大的龌龊。所以在以前薛元敬讲武元庆坏话的时候温彦博都不会帮腔,有的时候还会说几句公道话。

    那时候,太子即便因为薛元敬对武元庆感官不好,但也不至于生多大气。

    但是儿子被欺负的消息一传来,温彦博心底就火起来了。

    我特么没跟人说你坏话,你不说感恩,反而敢欺负我儿子,你玩呢,渣渣。

    于是,在薛元敬说武元庆坏话的时候,温彦博也加入了进去。

    不经意间,就会说一说武元庆以前的恶劣表现,表现的不明显,李承乾一直也都没察觉出来温彦博的立场竟然改变了。

    结果在两位大人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李承乾对武元庆的观感是越来越坏。

    人就是这样,在你心底已经认定了一个人是坏人的时候,对这个人的所有事情你都会预设立场,哪怕事情对这个人是有利的,你也会觉得其中有蹊跷有阴谋。

    李承乾就是这样,不但认为武元庆故意杀人还恐吓被害者,同样对晋阳刺史说的可能有人预谋对他不利这件事也嗤之以鼻,认为是武元庆的谎话误导了晋阳刺史,故而不以为意。

    在绛州停留了一天,太子一行沿着汾河沿岸北上,十多天后的傍晚,一行到达了晋阳的门户清源县,也就是后世的县太子仪仗要在这里休整一晚,走了这么多天人困马乏的,好好睡一晚,吃好喝好,该擦得擦,该换的换,明天才能以一个好的精神面貌进入晋阳城。

    尤其是太子李承乾,进城后还需要接受城中官宦世家之人的拜见,要是因为睡眠不足,精神不振,挂着黑眼圈那可就太有损形象了。

    这时候武元庆家里边也一片忙碌。

    虽然迎接的事宜其实早在得知太子要来晋阳的时候已经开始准备,这么多天下来也早已经准备妥当了。

    但架不住杨氏对此事的重视。府里的下人把整个府又打扫了一遍。该归置的归置。

    明天迎接要穿的衣服也都拿出来,试了又试,看看有没有不合身的地方,需不需要改动。

    身上挂的头上戴的,都检查了一遍,和衣服对比着,是不是相配。繁复的要死。

    见武元庆不耐烦,杨氏干脆让武元庆出门监督下人擦拭门前立的双戟,要求一定要擦得光可照人才行。

    武元庆哪有这闲心情,交代了擦戟的下人两句,就跑回自己的院子,看地里的幼苗去了。玉米土豆都顺利出苗了,西红柿辣椒也育好了苗移栽到了地里。

    杨氏那边一直折腾到了估摸着十点来钟。而武元庆则早早的就睡了。

    第二天,寅时刚过也就是五点那会,武元庆就被杨氏叫了起来。

    ”母亲,这么早起来干吗啊“武元庆迷迷瞪瞪不爽的问道。对杨氏,他一肚子的起床气没地儿发。

    ”自然是迎接太子了“杨氏瞪眼说道。

    ”这么早,太子估计都还没醒呢,我再睡会,等太子要来了我再出去“武元庆哈气连天,就要转身回去继续睡。

    ”你给我回来“杨氏一把拉住武元庆,没好气的说道”赶紧让紫鹃服侍你洗漱,穿戴,要是再给回去睡,小心我往后每天都让人一大早就喊你起床,到时候你再想睡懒觉,那是想也不用想了。是今天起一天早还是以后天天都起早,你自己掂量着办”。

    说完,杨氏笑着走了。

    武元庆傻了,杨氏的这个威胁也太狠了,让他以后都不睡懒觉,那还不如杀了他呢。关键,这事杨氏肯定能干的出来,武元庆还毫无办法阻止。

    武元庆垂头丧气由着紫鹃在他身上折腾,那可怜的样子逗得紫鹃直乐。

    晋阳城南门。

    武元庆兄妹几个随着杨氏过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挤满了人。粗略扫去,就见温彦博的夫人和儿子,被一堆妇人簇拥着,那都是和温家关系不错的。

    太原王氏的人也都到了,族长王绩,还有他的儿子女儿,王伦,王子瑜兄妹也跟着叔叔来了。

    还有刺史府的一干人在刺史崔玉的带领下正在和各家勋贵打着招呼。

    刺史是博陵崔氏的,不过是远房的了,能做到刺史之职固然有崔氏的扶持,但自身也是非常有能力的,把晋阳治理的很是不错,和城中各家关系都很好。

    和过来打招呼的崔刺史寒暄几句后,杨氏带着武元庆几个来到了自己的棚子。

    棚子是昨天就搭好的,就在城门口两侧,有十来个棚子,都是晋阳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家。

    能在这搭棚子的,家里边少说也是侯爵,或者三品大员。

    王家和武元庆他们家,还有温彦博家的棚子是最靠前的。

    这时候,早上还是挺冷的。武元庆裹着皮袍坐在榻上打盹。

    杨氏端坐在一旁,姿容一丝不苟,一看就是大家族出来的。大丫二丫也坐在一旁,和杨氏一样,坐的直直的,淑女的不行。

    武元爽则放风了,在家里被逼着学习了这么多天,早被憋坏了,到了这见大哥没空理自己,就跑出去找狐朋狗友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等待的人群,开始变得焦躁。

    就在人们等的要不耐烦的时候,一声呼喊声传来太子驾到“。

    随着喊声,远处尘土飞扬,哗哗的队伍行进声,马嘶声,甲胄摩擦声隐隐传来。

    随着尘土散尽,一个旌旗招展的庞大队伍出现在人们眼前。

    打头的是一个身着玄色重铠的虎将,黝黑的脸庞,一脸虬髯,手持丈许马槊,坐下一匹枣红宝马,正是右武候大将军,吴国公尉迟敬德。

    紧随其后的是一员小将。整个就是一年轻版的尉迟恭,正是尉迟恭的大儿子,尉迟宝林。

    温彦博和薛元敬则骑马跟在太子车驾两边。

    随着太子车驾到来,催刺史和王家家主王绩等人都迎了上去。

    一番介绍,寒暄,辛苦不辛苦的话说罢,太子的贴身内侍站出来,高声对众人说道”太子邀王家家主,及其长子,温大人的夫人,儿子,还有应国公的夫人一同进城。“

    被点到的这些人不管是不是真的觉得脸上很有光,反正都是一脸开心的样子,只是杨氏的脸上不太自然,因为武元庆竟然没有被太子点到。

    应国公武士彟远在长安,在晋阳这边,最能代表国公府的不是杨氏而是武元庆这个小公爷,未来的应国公。

    可武元庆却被排除在外了。

    就在杨氏不解的时候,就听内侍继续说道”太子说,听说应国公长子武元庆最近忙于种地,还发明了新的耕犁,这很好,太子很看重,太子说农业是大唐之根本,既然武元庆醉心此道,就不必在迎接这种小事上浪费时间了,好好钻研,往后啊,这司农寺就靠武公子了。“

    轰,在场的人闻听此言,一下就炸锅了。

    打脸,红果果的打脸。而且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明目张胆的打脸。

    完全一点面子都没给武元庆留。

    武元庆怎么得罪太子了,什么时候得罪的,怎么太子一来就这么落他的面子,竟然连一点遮掩的意思都没有。

    太子说很看重,傻子才信呢。

    大家是傻子吗,很显然在场的没一个是。

    没听太子说,迎接这种小事就不用浪费时间了吗。这是对武元庆不满了,嫌弃武元庆没来迎接呢。

    难道只是因为武元庆没在这迎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