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被雇佣的人里边有一多半选择了加入武家,剩下的要么觉得这一趟赚的钱不少了不想在出海冒险了,要么就是嫌武元庆小气,明明弄回来十五船的香料却只给自己这么一点点,所以不愿意加入抠门武家的。

    武元庆可不觉得自己小气,甚至觉得自己大方的过了头,光给这些人就给出了价值数万贯的香料。

    要知道当初雇佣这些人的时候,许诺给的酬劳就是一个相当高的价格了每个人十贯,这出去一趟一年多赚了十贯相当相当不少了,普通人家一家好几口,一年都不一定能花了一贯的。

    就是不给香料这他们这一趟都走的很值了,更别说给了比酬劳还要多几倍的香料。

    至于说有人心不足嫌少,武元庆也懒得计较,嫌少你去找能给你更多钱的老板好了。

    武家这出海一趟就装回来满满十五艘船的香料,这个事情肯定是藏不住的,武元庆也没打算藏。

    所以船靠岸没多久,武家船队停泊的周围就多了很多或明目张胆,或躲躲藏藏观望的有心人。

    除了被遣散的人,其他的人武元庆也给他们轮流放了假,让他们可以上岸好好吃一顿,顺便泄泄憋了一年多的精力。

    这一下就给了船队周围的那些有心人可趁之机,所有上岸的人都遇到了这些人套近乎的情况,尤其是那些被雇佣的人很多更是和这些人认识,甚至关系不错的,干脆就直接被请去吃饭潇洒了。

    那些对武元庆心存怨愤没有加入武家的人更是被人疯抢着请走了,不用说,那些人接下来一定会得到一份丰厚报酬的工作。

    武元庆知道这些有心人想知道什么,无非就是这次去了那里,怎么走的,从哪弄的这么多香料。

    不过武元庆并没有对此下任何封口的命令,一来人多嘴杂,封口是绝对封不住的,别说被遣散的人,就那些刚刚加入武家的或者本来就是武家船队的人,照样有不少是守不住秘密,被人一收买就会说的。

    二来,武元庆有绝对的信心,就算这些有心人把所有船员说的信息搜集整合起来,他们也基本别想找到香料岛。

    船员是什么?就是些听命行事的小卒,在茫茫大海上,完全就是给个方向让他们怎么走他们就怎么走,至于说这么走到的是哪里,他们能知道个鬼。

    不然的话海上行船还要什么海图,找个走过一趟的人带着不就行了?

    所以,没那么简单,整个船上除了武元庆外,也就是赵采,白山,老黄,王朝马汉他们知道个大概,但也只是个大概。

    相比起基本不知道到过哪里的普通船员护卫,这几个人最起码还是知道他们抢的两个国家一个干陀利国一个是阇婆国,还是能依据这两个国家划出一个大概方位的。

    但这几个人又绝对是不会背叛的,赵采和老黄他们都是卖身于武家的,赵采又是太子李承乾的人,甚至是皇帝的人。

    王朝马汉几个,武元庆更是放心把自己性命都交给他们的,更加不可能背叛。

    所以,武元庆一点都不担心香料岛的位置会被人泄露出去。

    在这三天中,武元庆领着长乐去见了一下冯蛊,把这一年多的经历大概说了一下。

    作为掌控岭南的土皇帝,香料岛的事情冯蛊是一定要知会一声,而且一定是要让他掺一脚的,不然老冯同志随便弄点事出来就能把大好的财路给搅和了。

    而且武元庆也的确想和冯蛊建立起深层次的合作关系,那样以后武家在海上走个船,占个岛都要容易许多,没办法谁让冯蛊这岭南土皇帝占着地利人和这两项呢。

    见过冯蛊,在停泊了三天后,船队再次扬帆起航。

    借着东南风,一个月后,船队到达了长江入海口,武元庆带着长乐王朝几人从这里下了船,然后船队在白山的率领下继续沿着海岸线北行。他们会从黄河入海口靠岸,然后换船转走黄河河道西进,走潼关沿渭河广通渠回长安。

    武元庆他们几个人则从长江坐船溯流而上到杭州,然后从那里走大运河回去。

    之所以没有跟船走海路回去,武元庆是觉得去年答应过要带长乐到江南玩的不能食言,而且如果这次不玩的话,等回了长安,长乐以后焉何能再有这样的机会,除非作为外放家属跟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他们的第一站就是堪比天堂的杭州,当然这时候杭州可还远不如后世那么有名,这时候江南最有名的是江都也就是扬州。

    想当年,大运河就是因为做过扬州都督的隋炀帝杨广怀念扬州,想水殿龙舟下扬州才命人开凿的。

    到了杭州自然不能不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看看。

    这时候西湖既不叫西湖,也没有所谓的西湖十景,白堤没修,雷峰塔没盖,连断桥都没见踪影,憋得武元庆想讲一讲水淹金山寺,雷锋塔下白娘子的故事都找不到话头。

    这时候西湖还叫做钱塘湖,不过武元庆相信很快这里就要叫西湖了,因为武元庆准备和岳阳楼一样,在西湖这里留下自己剽窃的墨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后来西湖是怎么得名,武元庆现在就怎么干。不是你白居易,苏轼,杨万里一个个大文豪都扎着对的写西湖,愣是把钱塘湖给写成了西湖吗?那好,我现在就提前用你们的诗让这里更名。

第三百八十三章 百感交集() 
长安皇宫丽政殿。

    一个两岁左右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娃正在地上蹒跚而行,走两步晃一晃,然后蹬蹬快跑两步停下再晃一晃,小手握拳高兴扭头挥两下。

    长孙紧跟在小女娃娃身后一步之遥,双手张开做保护装,见女娃娃回头挥小拳头,长孙也笑着充她挥了挥手,眼中满满的慈爱宠溺。

    这个女娃娃正是长孙的第五个孩子,去年出生的城阳公主。没错长孙在贞观二年生了李治后,时隔两年,在武元庆和长乐离开长安的三个月后又生了一个。

    以前就说过,原本历史上长孙没活多大,一来因为有气疾这种遗传病,二来就是跟她生孩子太多有关系。

    当然生孩子多也和李世民最宠她,又没有避孕措施有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原本历史上长孙皇后年纪轻轻的就去世,和她这么频繁的生孩子绝对有相当大的关系。

    生孩子那肯定是要大伤元气的,不然也不会有坐月子一说,还不就是为了将养好身体啊。

    几乎两年生一个,也就是生完一个没歇一年呢,就差不多又怀上了又要生,这么频繁,就是身强体壮的妇女都抗不住,更别说从小就身娇肉贵,还有遗传病的长孙了。

    关于这个事情,当初长孙生了李治后,武元庆还拐弯抹角的提醒过长孙,也让孙思邈大神医和长孙说过,以她的身体情况,不适合频繁的生育。

    现在看来长孙没把完全没把他们的提醒放在心上,又或者作为皇后,也作为深爱着丈夫的传统女性,长孙认为作为妻子最大的责任就是为丈夫生儿育女,开枝散叶。

    长孙继续护着女儿满地上跑,在一边的小案几上,一个同样粉雕玉琢的稍大小正太正端端正正的跪坐着拿着毛笔写大字。

    小正太正是李治,去年的时候被封为了晋王,年仅三四岁,就被分为了亲王,还是晋王,这个宠爱也是没谁了,就连李泰那个深受宠爱的小胖子都比不上。

    同样是封王,同样是亲王那尊贵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从封号上就能最直观的看出来。

    秦代以后的历代封王中,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

    这四个最尊贵的封号也就是当时的春秋五霸,春秋五霸具体指哪五个众说纷纭,但秦、晋、齐、楚四国是必定位列其中的,秦穆公,晋文公,齐桓公,楚庄王剩下的一个才是让人们争论不休的。

    然后次一级的就是战国七雄里边的除了齐楚秦以外的燕韩赵魏四国,而这四个国家里边,韩赵魏三国又是他们三家分晋后形成的。

    这也再一次证明了秦、晋、齐、楚的强大和尊贵。

    李泰已经够受宠了,李世民没当皇帝的时候李泰就是正一品的卫王了,李世民当皇帝后又封他为越王,但他目前也只是越王,连以燕韩赵魏命名的封号都还没混上。

    而皇子中另一个出挑的,被李世民称为英果类我的李恪这时候更只是被封为蜀王而已。

    而李治却一步到位直接被封为了最尊贵之一的晋王,比他的这两个哥哥强多了。

    至于其他比他大的去年和他一起受封的几位哥哥们,更是比他差远了。

    所以,不得不说这皇后亲生的嫡子,待遇就是不一样,李治要不是投胎投的好,亲妈是长孙,就他这么点年纪,别说封晋王了,连封王都不会有他的份。

    不过李治也的确当得起帝后两口字这么宠爱,长得好看可爱不说,小小年纪还聪明的很,现在才四岁就认识很多字,会背很大一段三字经了,而且每天练字练的也很勤快,不用督促他都不会偷懒的。

    李世民斜靠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本奏折却没有看,而是微闭着眼睛有一下没一下的轻轻的拍着,享受着这舒心的时光。

    忽然,外边传来急促的说话声,然后就是贴身内侍的低声通报,被吵到的李世民眼睛睁开,一丝不快在眼中一闪而逝。

    “进来。“李世民沉声道。

    吱呀

    殿门被推开,内侍微微弓着腰快步来到李世民身边:“陛下,岭南快马送来的消息。“说着呈上一份书信。

    岭南?李世民心中一动,不过却没有急于拆开信封,而是冲内侍摆摆手道:“行了,你退下吧。“

    等内侍出去后,李世民才拆开信封观看,看到内容,他脸上先是充满了惊喜,接着微不可闻的冷哼了一声。

    “二哥,出什么事了吗?“长孙将女儿交给宫女照看,自己则走到李世民身边关心的询问。

    “没事。“李世民摇了摇头,脸色变了几变,似激动,似生气,似无奈的接着说道:“死丫头要回来了。“

    长孙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明白过来这死丫头是说谁了。她一把抓住李世民的手,喜极而泣的追问:“真的吗,什么时候回来。“

    “你自己看吧。“李世民心绪难明的将信递给了长孙。

    李世民说不明白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宝贝女儿要回来了,应该高兴的,可是他高兴不起来,毕竟宝贝女儿违抗自己的意愿不说,还在武元庆那个小王八蛋的协助下离家出走了,而且一走就是近两年,还胆大包天的坐船出海去什么狼牙修,孤男寡女成何体统,把皇家的脸都丢尽了。

    可要说生气吧,他现在又生不起来,一开始他非常生气,相当生气,那真是要气炸了,恨不得将长乐抓回来狠揍一顿,将武元庆那小王八蛋直接砍了。

    可是,后来没抓回来,不但几个月都没抓回来不说,甚至连长乐的人都一直没找到。李世民就开始担心起来,担心长乐吃不好睡不好,更担心长乐会有什么危险。

    到后来,终于得知长乐又出现了和武元庆汇合到了一处,李世民这个担心终于放心点了,结果没过多久,岭南传来消息,长乐竟然跟着武元庆出海了。

    到这时候李世民一肚子的气都没有了,什么孤男寡女,什么皇家的脸面都抛之脑后,只剩下担心,担心女儿的安全,更担心女儿会跟着武元庆那小王八蛋丢下父母家人一去不回头。

    现在女儿终于从海上回来了,而且也不再跑了,要回家了,李世民心中想生气,眼眶却湿润,一时间百感交集。

第三百八十四章 功与过() 
就在李世民得到消息后不久,又一封从岭南来的书信送到了崇仁坊的武家。

    哗啦,激动的王子瑜打碎了手中的茶盏,襄城丢掉了正在头上比划的金步摇。

    武元爽扔掉了手中两个炸弹的好牌,大丫搁下了写了一多半的字帖。

    正在经历换牙的武二丫,抱着一块西瓜,张着少了门牙,显得参差不齐的小嘴,呜了哇啦激动的满院欢叫乱窜。

    正在刺绣的杨氏扎破了手指,痛呼声吵醒了睡觉的小丫哇哇哇哇。

    武士彠心情舒畅的骂走了伺候的丫鬟,哈哈大笑两声,然后恨恨的骂了一句:“小畜生你还敢回来,看老子不抽死你。“

    武家人担心了快两年了,武士彠更是既担心又憋屈了快两年。其他人还好说,都是妇孺,可武士彠这个吏部尚书作为武元庆的亲爹,可就承受了来自李世民以及长孙家的所有压力。

    长孙家嘛,武士彠不怕他们,无非就是政事上找找麻烦,但皇帝那边,武士彠可就憋屈坏了。

    宝贝女儿被人拐跑了,找不到武元庆这个罪魁祸,李世民就把所有的气都撒在了武士彠头上。

    但李世民又撤武士彠的官,不但没撤还让武士彠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坐的稳稳的。

    但别以为这样就过的轻松,官是没撤,可李世民每次见到武士彠的时候都不会给他好脸色看,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这样的对待给武士彠的压力比臭骂一顿撤了官还要来的大。

    皇帝的如此表现,其他的大臣都看在眼里,除了和武家关系铁的,其他人都在暗暗疏远他,有的还时不时故意为难一二。让武士彠在朝中过的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日子不好过,都怪坑爹的儿子,也不怪得知武元庆要回来后,武士彠会高兴之余还想着抽死他。

    。。。。。。。。。。。。。。。。。。。。。。。。。

    而此时,被惦记的长乐和武元庆两人已经从杭州来到了扬州。

    别看隋炀帝杨广念念不忘扬州,开凿大运河联通南北也要水殿龙舟下扬州,但其实隋朝时候的扬州治所并不在扬州城,而是在丹阳,也就是后世的金陵南京,直到唐武德八年,李渊才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也就是实际上后世的扬州所在地。到了这时候扬州城的名字和治所才统一了起来。扬州也才真正成了江南这时候最大的城邑。

    至此,治所归到了辖区的扬州城才真正成为了江南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城邑。

    不过扬州虽然出名,在古代在后世都挺出名,但武元庆对这里的了解却着实不多。

    除了从小背过的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徐凝的: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杜牧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等等诗词外,他就知道好像这里的江中有扬子鳄,但实际上扬子鳄只是因为长江中下游地段又叫做扬子江而得名,扬子江的得名又是因为扬州城南二十里许,有一个名叫扬子的小镇,因地临长江北岸,故又名扬子津。

    所以,扬子鳄并不是只有扬子江里有,也不是只有扬州有,而是长江中下游的江河湖泊,水塘和沼泽都可能有。

    尤其是唐朝这时候,扬子鳄不说泛滥但绝对不少,人们可不认为它是什么珍稀动物,而是把它们看做凶兽来对待的。平日里看见了要么躲着走要么打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