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在当一个合格的旁观者,没想到武元庆突然把火引到自己头上来了。

    李世民怒目而视,温彦博哑口无言,这话没法接了。

    武元庆接着说:“况且,就算嫁过去女人会换来和平那又怎么样,还不是证明男人不行,需要女人来换和平。丢不丢人屈不屈辱。想想被李总管杀掉的义成公主,很多人说义成公主怂恿颉利屡次犯边是因为她对大隋衷心,是对大唐恨之入骨。但我觉得不是,义成公主死的时候我在场,我见过那怨恨的眼神。可是从中我看到的不是对大唐的恨,也不是对隋朝的衷心。她恨得是把她送去突厥的隋文帝,她恨的是世间没用的男人,恨得是她用自己花样的年华守护的国家却被不争气的男人丢掉。那一刻的义成公主其实不用李大总管杀,她也会死去,因为她的信仰已死,再也没有活下去的意义。她惨烈地死去,充满了阳刚与血性,衬托的却是隋朝的君臣像一群娘们,甚至不如娘们。”

第二百七十六章 放嘴炮的下场() 
武元庆开了地图炮,一番话几乎把满朝文武全给骂了,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是在隋朝当过官的。

    就连太上皇和李世民都没躲过地图炮的攻击。

    “好,说的好”满朝都是黑脸的,竟然还有叫好的,武元庆抬头一看发现竟然是御史大夫萧瑀。

    好吧,是他就正常了,谁让这家伙姐姐是萧皇后,而萧皇后又被义成公主照顾了好多年呢。

    想想后来这家伙因为李靖杀了义成公主还弹劾过李靖,结果被其他看他不顺眼的人给反弹劾了,于是被皇帝任命为太子少傅,免去御史大夫,不再参议朝政,这第三次罢相如无意外估计就是最近的事。

    冲萧瑀感激的点头,武元庆接着说道:“我们要开创一个盛世大唐,怎么可以在这件事情上表现的像个娘们,在外族问题上怎么可以表现的如此小心谨慎。我们是战胜国,凭什么要考虑战败国会怎么想,凭什么要考虑他们的感受。地盘我们已经占了凭什么要还回去。我们地盘不应该还回去,女人更不会嫁过去。对于这些俘虏,我们最多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全部被杀,要么乖乖的被分散安置,而且是完全打散了安置,一个村子可以安置一两户,一个州县就可以安置几百人,十万人而已,放到整个大唐来说,连滴水花都溅不起来。分散开后,他们要么自动努力融入,要么就一直被孤立。并且可以下令,一旦发现这些人异动或者离开安置地,任何人都可以就地格杀。我特么就不信这样他们还能闹出什么乱子来。”

    武元庆酣畅淋漓的发泄了一顿,神清气爽的闭了嘴。

    “说完了”李世民面无表情的问。

    武元庆点头。

    “来人把他赶出去”

    。。。。。。。。。。。。。。。。。。。。。

    “出言不逊,侮辱上官。。。。。。”

    武元庆跪在门口老老实实的听内侍宣读圣旨,早上被赶出皇宫,这才中午不到,皇帝就派人来宣读降罪的诏书了。

    圣旨里皇帝用词很严厉,可轮到处罚的时候却是轻飘飘的革除了武元庆身上的职务后就没事了,这次连打板子都没有。

    的确是轻飘飘的,别人被贬官都要死要活的,可,轮到武元庆这种处罚真还不如打二十板子来的重呢。

    一看只是撤官,武元庆就知道李世民并没有真的生气,之所以有这个处罚,不过是做做样子,毕竟自己在朝堂上骂的太狠了,得罪的人太多了,不处罚一下实在说不过去,把自己一撸到底,也能给个说法让这些人消消气,减轻一下自己身上的压力。

    送走了内侍

    “元庆哥哥,父皇这次真的生气了,可怎么办啊”襄城一脸忧心的说。

    “哈哈,放心,你父皇没生气,元庆哥哥说的话正合他心意。”武元庆笑着说。

    为什么武元庆如此有信心,那是因为他知道原本历史上李世民的确是接受了温彦博的建议“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来处置这些突厥俘虏的。

    但是李世民却不是真心愿意这样的,他心里是比较赞同颜师古和魏征的建议的,但温彦博老混蛋一句“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就把李世民顶在墙上下不来了。

    李世民是一个立志要当千古明君的人,加上刚刚被周边邻国民族尊为天可汗,要是没人反对的话也就顺手推舟的按颜师古或者魏征的建议处置了。

    可偏偏温彦博却站在道义,大义的制高点上来了这么冠冕堂皇的一句,用大义说事,这让李世民还怎么反对,只能顺着温彦博的话来处置突厥俘虏,将他们安置在大唐的境内,关键还特么是让他们成部族的聚居,那滋味绝对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然后等到贞观十三年的时候,李世民就品尝到听混蛋温彦博话结出的恶果了。

    公元六三九年,也就是贞观十三年,颉利的侄子,突利的弟弟,阿史那结社率竟然阴谋暗杀李世民,闹出了很大的乱子。

    那时候李世民不得不苦涩的对身边大臣感叹“中国,根干也;四夷,枝叶也;割根干以奉枝叶,木安得滋荣!朕不用魏徵言,几致狼狈。”,

    李世民后悔当初没听魏征的话,现在弄得自己差一点狼狈不堪,但这时候说什么也悔之晚矣了。

    想找个出气筒都找不到,因为出馊主意的温彦博在贞观十一年就挂掉了。

    现在有了武元庆出来指着温彦博一番痛骂的搅局,让李世民可以理直气壮的按着自己的心意处置突厥人,因为不想被人骂汉奸嘛,所以李世民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么会生气。

    事情也的确如武元庆所料,武士彠下朝带回来的就是皇帝决定按颜师古的建议处置突厥俘虏,同时还采纳了点武元庆的建议,就是会把一万人打散开安置,等过两年后,看看具体哪种方法好用,以后再遇到如此情况就依例而行。

    温彦博这次脸丢的有点大,先是被武元庆指着鼻子臭骂,骂完了皇帝不但没接受他的建议,反过来还接受了武元庆的建议,这尼玛脸打的啪啪的。

    一时间温彦博这个新晋宰相的声威都一落千丈。

    不过这些和武元庆可就没什么关系了。他现在无官一身轻,一门心思的钻在家里当老师,教弟弟妹妹外加两个老婆学知识。

    另外还有李承乾,李泰,长乐,房遗爱,杜荷几个旁听生。

    李泰自从跟了武元庆学东西,算术水平那是与日俱增,而房遗爱和杜荷两个不学无术的家伙算术竟然也大有长进。

    所以听说武元庆在家闲着无事教授知识,他们三个人就被自己老爹再次赶了过来,李承乾和长乐那关系就近了,那是想什么时候来听就什么时候来听,都不用同意的。

    开班授课没几天,杨妃又找李世民吹枕边风把她儿子李恪也给送了过来。

    接着阴妃依葫芦画瓢把她儿子李佑也给送来了。

    没几天送来的人越来越多,武元庆一看这特么不行,再搞下去家里都要放不下去了。

    尼玛,找皇帝批地盖学堂算逑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变态的修仙() 
“你要朕在芙蓉园里边划给你一块地,然后你准备在上边盖个书院?”李世民把视线从奏折上移开,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武元庆。

    “不是书院,是学校”武元庆对书院不感冒,固执的叫做学校。

    “为什么?”不管是书院也好,学校也罢,叫什么无所谓,关键李世民很好奇为什么自家女婿会想起弄这个来。

    为什么,武元庆无语撇嘴,这需要问吗,你家一个两个往我家扔,我家那么大点的地方能放的下吗,最主要一个个不是亲王就是公主的,到处撒欢了跑,我家丫鬟仆役光给他们行礼都能把腰弯坏了,搞得一个两个干活都没力气了。

    “臣家里小,而且没有芙蓉园环境好”武元庆想理由都想的这么随意。

    看着武元庆那敷衍的样,李世民就觉得手痒想拿东西砸他。

    “好吧,你想让自己一身所学有所用处,把学识传授下去这个想法不错,朕可以给你块地让你建学校,但什么该教什么不该教我想你应该明白”李世民耐着性子说。

    “明白明白”武元庆笑着点头“臣只教他们算术一些基本的东西,重要的肯定不教,这点陛下尽管放心。”

    得了皇帝的承诺,武元庆欢欢喜喜的离开了皇宫。回到家就喊来管家让他筹备建学校的事情。

    “夫君,你真准备以后就办学授课了吗”王子瑜好奇的问。

    “你觉得呢?”武元庆反问。

    “我觉得啊那根本不像你的性子”王子瑜抿嘴笑。

    “嘿嘿,还是媳妇懂我。建这个学校就是想把那些每天都来家家吵吵的家伙赶到学校去,夫君我想上课的时候呢就去学校,不想上课呢就可以在家里躲清净”武元庆得意的笑。

    “可是这样不好,夫君既然收下他们,答应要教那些学生就要好好教,如此三心二意恐怕会惹陛下和送孩子来的大臣们不满”王子瑜担心的说。

    “他们有什么可不满的,夫君我又没答应他们全天候上课,他们的孩子还不是有选择的想来来不来就算吗。像李泰,李恪他们哪个不是要先跟着皇宫里的先生学,然后才在空余时间来学算术这些。学生都可以这样,难道还要我这个当先生的迁就学生不成”武元庆没好气的说。

    “反正夫君我又不是喜欢当老师教学生,数学生一个个都不来才好呢,那样夫君就有大把时间陪你们了”想到如此闲散的生活,武元庆乐得哈哈大笑。

    为了让学生们适应这种没老师的情况,第二天当李泰,李恪他们一个两个跑来的时候,武元庆直接任命数学学得已经很不错的李泰当了学习组长,负责给新来的这些没学过阿拉伯数字的人讲课,教授这些数字。

    不过阿拉伯数字的名字武元庆直接不要脸的改了,反正阿拉伯数字也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且这时候还没有完全发明出来呢,更别说是系统的运算方法了,所以武元庆直接给这种数字命名为中国数字。

    李泰很喜欢这种为人师表的感觉,二话不说就接受了这个光荣而又不艰巨的任务。

    等李承乾拉着长乐来到武家的时候,李泰已经正式上岗半小时了。

    “喂,让青雀授课亏你也想的出来,老师当成你这样太惬意了吧”李承乾还没进到武元庆的院子就急吼吼的挤兑上了。

    “惬意个屁,哥哥我忙着呢”里边传来武元庆的声音。

    “哎呀我去,你这是干吗呢”李承乾刚迈步进屋就忙不迭的跳了出去。

    只见屋里边武元庆正戴着两层厚厚的口罩,蹲在一个大木桶旁边,木桶里边也不知道放了什么东西,让里边的水跟煮开了一样沸腾着,还冒着难闻的气味和烟雾。

    “我说,你这该不会是准备修仙呢吧”李承乾探头探脑的看着问。

    “修屁仙,你有见过在水桶里修仙的吗?”武元庆翻着白眼说。

    “那谁知道,也许你修仙的功法就是这么变态也说不定。”李承乾一脸揶揄。

    “滚”武元庆骂。

    “哈哈哈,不开玩笑,说正经的,你这到底在干吗啊,怎么把屋里弄得这么难闻,你晚上还睡不睡了?”李承乾好奇的问。

    “弄香皂”武元庆随口回了句。

    “香皂?”

    “和胰子差不多”武元庆解释到。

    “胰子啊,你弄那玩意干吗,黑乎乎的,宫里的宫女们洗衣服才用呢”李承乾撇嘴。

    “洗澡”武元庆蹦出两个字。

    “洗澡用胰子你脑子有毛病吧,你见那个富贵人家用胰子洗澡的,大家都用皂荚或者澡豆的好不好。”李承乾惊讶的说。

    “你不要一直胰子胰子的好不好,我都说了做的是香皂,只是效果和胰子差不多都是洗去污垢的”武元庆不满的说道。

    李承乾说的澡豆,是魏晋时期出现的洗涤用品,就是把猪的胰腺的污血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匀地混合后,经过自然干燥便成可作洗涤用途的澡豆。

    澡豆制作过程中,将猪胰研磨,增强了胰腺中所含的消化酶的渗出,混入的豆粉中含有皂甙和卵磷脂,后者有增强起泡力和乳化力的作用,不但加强了洗涤能力,而且能滋润皮肤。不过由于要大量取得猪胰腺这种原料委实困难,所以澡豆只在少数上层贵族中使用。

    至于皂角,可不是普通人家会用到的直接的皂角果,而是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算是大唐这时候的香皂。

    香料在这时候那是名贵东西,一和香料沾边的都便宜不了,自然普通人也用不起的。

    而被李承乾厌弃的胰子,则是澡豆的低级版本,不但用到的猪胰少了,而且用上的草木灰代替豆粉,并加入熔融的猪脂,这样一来成本是下降了,可是胰子也变得黑不拉几的,富贵人看不上,普通人也用不起,只能是中等点的人家才会偶尔用到。

    而武元庆想要做的香皂,其实严格来说成分上制作工艺上其实差不多,不过是更加改良的,颜色也较这时候的胰子好看上很多。

第二百七十八章丢人丢大了() 
“老实在一旁待着,等着见证奇迹的发生吧”武元庆一副刘谦附身的感觉。

    木桶里装着的是水,水里泡着的是生石灰,生石灰遇水就会起反应,水就会沸腾看起来跟烧开了一样,这种场面后世武元庆小时候常常会见到。

    那时候村里边谁家盖房子什么的,都不会说买现成的熟石灰也没有的卖,都是自己挖个池子,买来生石灰以后自己做的。

    下边是个很大很大的土池,然后在池子旁边的空地上用砖头垒一个小的反应池,也是放料池,然后再土池子的一边开个口子。

    把生石灰弄到小池子里,然后就开始接上水管放水冲生石灰,生石灰遇水一反应,就会变成熟石灰汤,然后汤就会沿着开的口流下土池子里。等全部弄完了,在土池子上边盖上草帘子就等着里边的水分蒸发以及渗透。

    多余的水分没有了,剩下的就是熟石灰也叫石灰膏,这样的石灰膏就可以活到泥沙里垒墙,也可以加点玻璃丝或者羊毛什么的抹墙壁。

    不过武元庆现在这木桶里的却不是在弄石灰膏,而是弄石灰水,等生石灰都和水完全反应变成熟石灰后,把剩下的残渣捞出扔掉,然后就开始往里边加碱面。

    熟石灰和碱面会再次发生反应,这一次反应桶里的水又下去了一截,和第一次反应一样,蒸发掉了许多。

    经过沉淀后,最下边的沉淀物都没什么用了,武元庆需要的是上边的透明溶液。

    把透明溶液倒在另一个木桶里后,武元庆拎着来到了院子,院子里已经支起了一口大锅。把溶液倒进去,然后从把猪油从一旁的罐子里舀出来倒在锅里和溶液混合。掏出火折子生起火,一边加热一边开始用锅铲搅拌。

    猪油和溶液在高温下开始最主要的一步皂化反应。等皂化的差不多后,武元庆拿过食盐倒在一个碗里加水搅拌融化,然后倒在了锅里,继续加热搅拌。

    这一步叫盐析,就是把肥皂与稀甘油水分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