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灭其国亡其种的,好让周边这些势力安心,二来也是在麻痹颉利,麻痹突厥人的。”武元庆说道。

    “麻痹突厥人,为什么啊,他们都被打成这样了,不用麻痹我们也能打败他们的啊”程处默很是不解,明明可是顺利拿下的战争,为什么要这么麻烦。

    你就不能多动动脑子吗”武元庆恨铁不成钢的骂了句,才解释道:“你也说了我们能打败突厥,但只是打败,却无法彻底的消灭。这是因为草原的地理因素决定的也是这些民族的生活习惯决定的。不管是秦汉对于匈奴还是隋唐对于突厥,我们中原历代王朝彻底打败北方游牧民族实际上都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武元庆组织了话语接着道:“他们所处的环境要么是广袤的草原,要么是沙漠戈壁,都是平坦到一望无际的地形,加上这些民族人少,而且都是常年生活在马背上,追逐水草而生,居无定所。所以当他们失败后,随便四散一逃,或者迁徙到更远的地方,比如漠北继续游牧,只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就可以再次强大起来,然后卷土重来。而这是陛下绝不希望看到的,也是陛下想要麻痹颉利的其中一个原因。”

    “这还只是其中一个原因,难道还有什么更大的原因不成”程处默问。

    “当然”

第二百六十六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 
“陛下为了避免突厥人溃散然后修养几年卷土重来的情况发生,所以他要麻痹敌人,让敌人放松警惕,从而抓住机会一举消灭。然后这么干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消耗巨大的后勤保障问题。像我之前说的,突厥人打败了他们可以逃跑,然后迁徙到更加遥远的北方或者往西,那么如果那样我大唐想要进一步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是不是要继续深入追击呢,肯定是需要的,不然都不需要休养生息几年,没准我们才退兵,那些溃逃的突厥人就又聚集到一起然后重新回到他们原来的地盘上了。”

    武元庆比划了一下接着道:“而一旦我们想要深入追击,尤其是深入到漠北,那么巨大的后勤保障就是问题,北地苦寒,首先保暖的衣物就需要耗费大量国库,然后就是无数的粮草消耗。这次送粮你全程都参与的,应该知道粮草不是说我们从长安拉了几千车,这几千车就全部是给军队用的。这几千车里光是路上的损耗就大了去了,一路上人吃马嚼就要去掉十之七八,留给军队的顶多就是几百车。”

    程处默深有感触的点头,他以前从来不曾想过这些,以前的他觉得保护运粮队这种事让他来干大材小用屈才了,等真正运过粮才知道保护运粮队不只是说保护它的安全,还要保护运粮队能畅通的,无阻碍,快速的送到目的地。

    因为运粮队的快慢不只是关系到大军能不能及时的得到补充,还关系到能不能减少路上的损耗,能早到一天就能减少一天的损耗。而这就是才是他这护送粮草的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到此武元庆还没有说完,见程处默表示明白,他又继续往下说:“这种路上的损耗随着战线的拉长,随着我们运送的距离的增加也在增加。真正深入到漠北,我们拉一千车粮草没准送到大军手上的时候就只剩下一百车不到了,甚至只有几十车了。而且为了保障十万大军在漠北塞外作战,关内就需要百万后勤人员连年累月奔波保障,战线拉的越长,战争持续的越长,旷日持久下来这种消耗足以耗尽国家储备,这种后勤保障足以拖垮我们大唐的经济。而到那时候必然会引发天下骚动,甚至是大乱。”

    说到这武元庆举了个例子:“汉武帝兵发大漠,把匈奴人赶到了漠北再往北,可那是一场倾国之战,最后战争虽然打赢了,但大汉朝的国力也几乎消耗殆尽,汉武帝一下子就把前边数代人积攒下来的底蕴一下子打光了,弄到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到后来汉武帝不得不在登泰山的时候下罪己诏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个《轮台罪己诏》,历史上的第一个罪己诏诞生的背景就是这样的。”

    “你知道的真多”程处默夸道。

    这个马屁多么不合时宜,从武元庆狂翻的白眼就能看得出来。

    “我和你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大唐这次攻打突厥机会来之不易,陛下绝对是不允许就此结束,但也不愿意这一场战争打成持久战,那样大唐消耗不起。而正好这时候突厥假意投降,图谋他日东山再起,陛下就将计就计,派唐俭出使突厥,显示自己对突厥的提议多么重视,从而麻痹突厥人,让颉利放松警惕,让他们安稳的待在一个地方和唐俭商讨投降归附事宜。这样一来就会给我们大军制造一个契机,一个将突厥人一举消灭的契机。”武元庆总结到。

    “厉害,陛下就是陛下,想的真多真远”程处默冲着长安方向拱拱手表示对千里之外的皇帝陛下的敬仰佩服。

    然后又用同样佩服的眼神看着武元庆:“你也很厉害,陛下只是派了唐俭来抚慰一下颉利,你就能从中想到这么多东西,分析的这么透彻,不愧是大唐数得上的聪明人。对了,我看你要赶紧派人把你想到的这些向大总管禀报一下,免得大总管贻误战机。”

    “你可拉倒吧,你自己笨就以为别人和你一样笨啊。还用去告诉大总管,我看大总管人家想的比谁都透彻,没准现在就召集人制定作战计划呢。”武元庆没好气的说道。

    武元庆说的一点没错,这时候的白道,大唐两路大军的大营里,李靖正在自己的帅帐和副总管尉迟恭,张公瑾,以及东路大军大总管李绩等人议事呢。

    李靖简单说了下自己对皇帝命令的看法,然后看向李绩。

    李绩沉吟了下说道:“颉利虽然战败,人马还多,如果走过沙漠,得到九姓铁勒的庇护,道路遥远险阻,就很难追上他们了。如今有了陛下下诏派唐俭到那里去,突厥必定放松戒备,我们随后去袭击,这样就必能一战而下,甚至可以不战而平定贼寇。”

    “懋功,你这番话就是韩信灭田横的策略啊”李靖笑着抓住李绩的手说道。

    “药师兄就不要打趣小弟了,我不信你没有想到这点,你只不过是借我之口说出来而已”李靖摇头哂笑。

    “喂,我说你们两个多大岁数了,还这么互相吹捧,要不要脸了”一旁的尉迟恭看不下去了,一脸鄙夷的怼了两人。

    “敬德,你。。”李靖,李绩两个并称大唐军神的人相视苦笑。

    另一个副总管张公瑾说话了,不过他不是赞同而是表示反对的:“大帅,唐俭等人还在突厥营中,我们这么出兵肯定会让他们身陷险地,恐怕多有不妥吧”。

    李靖哈哈大笑:“只要能一举剿灭突厥,什么样的代价都可以付出,就算让本帅去死也心甘情愿,我想唐俭处在本帅的位置也会做这样的决定。所以公瑾不需为他们考虑。”

    李绩和尉迟恭面无表情的点头,张公瑾张张嘴没有再说什么。

    于是,唐俭就这么被抛弃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兽人大军() 
北地再次下起了大雪,伴之而来的是呼啸的狂风,气温降到了极致。大风把地面的雪和云中下降的雪漫天翻卷,地面和天空一片白茫茫,能见度极坏,几乎是几十米外就无法视人,草原上的人管这叫白毛风。

    白毛风在草原上是魔鬼的代名词,它的出现总会导致大批草原上的人畜冻伤冻死。

    这样的天气,低温,和能见度大唐这些来自关中的士卒见都没见过,更别说适应。

    只是半天的时间就冻伤几十人,生病上百人。钻在帐篷里一个个依然是冷的直哆嗦,要在帐篷外边那风刮的都走不动道,而如果待着不动,一会时间就觉得手脚完全不是自己的了。

    李靖却要在这样的天气下率领大军出征,别说本就反对的张公瑾了,就连很是支持的尉迟恭都有些迟疑。

    最后充当侍卫的尉迟宝林插嘴说了句武元庆鬼点子多可以问问他有没有办法。

    这几个军中巨头眼睛一亮,心想对啊这个可以有。

    当武元庆从碛口赶到白道后,都不用说话几位巨头光是看到他那一身的装束就觉得喊他来不虚此行了。

    只见武元庆浑身上下全部裹着毛皮,把自己弄得跟动物一样。

    武元庆离长安的时候就让家里做了好几套保暖的衣物。现在身上的这身就是最最保暖一套,身上除了里边的厚实衣物,外边是一件熊皮袄。手上戴着的是两层手套,里边一层布做的,外边一层同样是熊皮。脑袋上戴着的是雷锋帽,同样是熊皮的,还有熊皮围脖,腿上虽然不是熊皮裤,但却是包裹严实的熊皮护腿,脚上牛皮鞋,外边同样裹着熊皮。

    就这一身打扮,要是在野外被猎人看到指定把他当狗熊给猎杀了。

    虽然臃肿的不好看,但是保暖那是相当可以的。

    “元庆,你身上这身是怎么做的?”

    “暖不暖和”

    李靖,李绩几个同时开口问。

    额,武元庆傻眼,不知道几位这是要干嘛,他还以为是李大总管叫他来秋后算账呢。

    听过李靖解释后,武元庆一脸为难,他身上这身当然是暖和了,可是做这皮衣的话,皮毛是要经过特别加工才能变得柔软,不然就会干巴巴硬邦邦的,根本做不成他身上这样的衣服

    当武元庆把这点说明后,李靖等人眼中亮起的希望之光变得黯淡。

    “看来是没办法了,只能让将士们穿的厚一点强行行军了”李靖说。

    “只好这样了”李绩无奈摇头。

    见大家这么失望,武元庆很不好意思,正准备退下,忽然脑中闪过一个画面,只见武元庆唰的扭头:“那个,我问一下,除了要求保暖外,对其他方面有没有什么要求,例如说不是衣服行不行。”

    “只要能保暖就行,还能有什么要求”李靖无语问。

    “怎么,小子你有办法?”尉迟恭大喜道。

    “要是只保暖的话,不用做成我这样的衣服的话,小侄倒是有个办法,不过就就是有一点为难的,这个办法用了将士们可就在打败突厥之前没办法脱衣服睡觉了,连身上的皮甲都没办法脱掉的”武元庆说道。

    ”这算什么为难的,本来天这么冷,大家也不会脱了衣服睡的,你以为都像你啊”尉迟恭没好气的说道

    “快说什么办法?”李绩催促。

    武元庆没说怎么做,而是直接叫人牵了一头牛来到帅帐外,让人杀了剥了皮,然后在中间开了一个脑袋大的洞。

    做完这些,武元庆让当侍卫的尉迟宝林走过来,然后直接把门帘一样的牛皮套在他的身上,皮毛在外边,皮层脂肪那面在里边,调整了下后用力把牛皮拍了拍,天寒地冻的,这一会功夫尉迟宝林的盔甲已经冻沾手了,和热牛皮的一接触,牛皮就牢牢的粘到了盔甲上。

    接着武元庆又弄了两条窄一点的牛皮粘在身体两层,头盔上也过了一层,脚上这样粘不住只能是裹了。腿上是皮毛朝里裹着然后用带子缠着。手上的手套麻烦点,不过用裁成大小合适的两张,戳几个窟窿用皮条子绑一下也能凑活。

    条件就是这个条件,没办法要求太多。

    很快,尉迟宝林一身装束就搞定了。

    “怎么样,这样一弄比之前暖和多了吧”武元庆笑着问。

    尉迟宝林新奇的动了动胳膊,伸了伸腿,觉得不怎么影响行动,于是高兴的点头:“暖和,暖和多了,元庆,你真有办法,将士们全部照此裹一下,我觉得别说现在的这个冷法,就是再冷点大家也能扛得住。”

    “呸呸,乌鸦嘴,现在都冷的受不了,再冷点还让不让人活了”武元庆没好气到。

    “哈哈哈”看着两人斗嘴,李靖几个笑的很畅快。

    大军中有的是俘获的牛羊,李靖一声令下,全军齐动手,开始宰杀,不但提前出征的一万精兵全部要弄上一身的保暖服,后续的大军也人人有份。

    人多力量大,半天的时间就全部搞定了,只见营地周围全是没了皮的牛羊尸体。除了大军好好吃了一顿外,剩下的全部便宜了武家在此不远的商队。

    而武家为此付出的只是先头一万精锐二十天的口粮。

    这么点口粮换回来数万头牛羊,虽然已经是剥了皮的,但依然是超划算超赚的。

    乐的武元庆笑眯眯乐呵呵的看不到眼了。

    武元庆又把自家商队的一千多架爬犁全部贡献了出来,这样大军就算身上臃肿行动不便,也能坐在爬犁上飞驰。

    对武元庆这么为大军着想,李靖等人那是一万个赞赏,然后大笔一挥把还剩下的一万多头活着的牛羊全给了武家,算做这些爬犁的采购款。

    这天晚上,准备齐全的李靖趁着夜色率领一万兽人大军离开了白道,向颉利可汗停留的铁山行进。

    离开大营一百多米,在白茫茫的风雪中已经看不到大军的影子。

    只能听到大军行进的声音渐渐远去。

    “希望这次能一举拿下颉利,否则要是让他逃脱,日后大唐边境将永无宁日了”李绩于夜色中远眺感叹。

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庆哥得永生() 
颉利这次注定是跑不了的,就在李靖率精兵连夜出发后第二天一早,李绩就率领后续大军出发了。

    两天后,程处默押送着粮草赶到了白道。一下马,程处默就不开心的问:“宝林那小子是不是跟着大军出发了?”

    “废话,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他要是没跟着去还能不来迎接你啊”武元庆没好气的说道。

    “凭什么他就能有仗打,有功立,我就要一直在后方待着啊,太不公平了。”程处默吐槽。

    “就凭他爹是这里的副总管,而你爹还远在燕云地区苦哈哈的等着突厥人东逃呢”武元庆笑哈哈的嘲笑道:“再说上次有立功的机会,是你自己不敢违抗军令不去的,又怪得了谁。”

    “拉倒吧,我要的是杀突厥人的机会,不是趁机捡便宜的机会”程处默翻白眼。

    “呦,这么说要是有杀突厥人的机会,你就敢违抗军令了不成?”武元庆挑眉问。

    “那是自然”程处默立即点头,接着脑袋就耷拉下了:“可是,现在突厥人都跑阴山去了,哪还有这种机会啊。”

    “这可是你说的,只要你敢违抗军令,哥哥我就能给你找来立功的机会,而且还是大功。”武元庆嘿嘿笑道。

    冒着大雪李靖的一万大军终于在这天早上到了阴山。

    “大总管,探马来报说前面两里外有突厥营帐千余,您看咱们是不是需要绕行”苏定方来到李靖身边说道。

    “区区千余营帐顶多数千人,何须我大军绕行,传令直接杀过去”李靖冷哼到。

    随着一声令下,早就憋了多日的大唐精锐沉默不语的发起了冲锋。

    两里的路程也就是刚刚够战马完全提速,几乎是眨眼间就杀到了。

    就像大唐人冬天的时候喜欢窝在家里睡大觉一样,突厥人也是如此。

    结果就在他们睡梦中的时候,大唐人已经神兵天降一般杀进了家里。

    以有心算无心,突厥人的结局是注定的。一炷香的时间不到,敢于反抗的已经全部被砍掉了脑袋。

    本来依苏定方的意思是全部杀了的,但李靖却没让,不过李靖也没发什么善心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