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边李世民又抓住了武元庆的手:“贤婿”。

    张嘴就喊贤婿,喊的武元庆直咧嘴,自从和襄城成亲后,李世民还从没这么喊过他呢,一方面是李世民对他同时娶了两个老婆,其中一个还是公主而耿耿于怀,另一方面皇帝喊自己儿子都很少喊的这么亲热的,更别说女婿了。

    平日里能不连名带姓的喊就已经是心情很不错很给武元庆面子了。

    现在突然这么亲热,让武元庆很是受宠若惊了一小下,有点接受不了。

    但不管接不接受得了,武元庆都要赶在李世民请求帮助之前说实话,不然皇帝请求过后,你再说不会,你是不是不给面子啊,拖出去砍了。

    可就在武元庆准备抢先说话的时候,丽政殿的门突然开了,一个宫女哆哆嗦嗦的跑了出来,噗通就跪在了皇帝面前,颤声道:“孙婆婆说,娘娘羊水过少,产门润滑不足,胎位也不正。。。”

    “然后呢?”李世民眼睛瞪得溜圆,目露凶光,像要择人而噬的霸王龙。

    宫女身子一颤,直接小便失禁被吓尿了,抽泣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一个稳婆也跟着出来了,禀报说羊水太少,胎位不在所以还要生产还需一段时间。

    好在这个稳婆出来的及时,让李世民没时间计较宫女的失态,不然这尿了一地的宫女肯定是拖下去吊死或者乱棍打死的下场。

    听稳婆说只是需要再等一段时间,李世民倒是放下了心,但武元庆心中却觉得这个消息相比难产来说也好不到哪去。

第二百三十四章 赏你妹() 
胎位不正本就顺产不易,而是难产了,羊水又过少,那就更麻烦了。

    羊水过少在后世医疗发达的时候生产前还能及时测测羊水指数,羊水少了输点催生素催生一下,在分娩时引发子宫收缩有助于分娩,可现在这时候哪来的催生素。

    就算有也晚了,长孙这都羊水破了快一个时辰了。

    而这羊水过少放到普通产妇身上都挺不好的了,更别说放到长孙身上了。

    羊水在整个怀孕过程中,都是维持胎儿生命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而羊水过少或者过多都非常不好,过少的话很多时候都代表着胎儿畸形,或者胎盘功能不全。

    当然长孙皇后这次生的孩子肯定不会是胎儿畸形,因为按照她生的孩子的顺序应该就是正常历史上的那个内圣外王的唐高宗李治了。

    李治可是没有任何记载说他有畸形的,不过这不代表羊水过少就对他没有危害。

    因为羊水过少常见的病因,除了是因为胎儿畸形,或者胎盘功能不全外,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来自孕妇也就是母体。

    例如孕妇存在水分摄取不足、低容积血症、药物影响、妊娠高血压等状况都有可能导致羊水不足。

    而放到长孙皇后身上的话,这个基本就是肯定的事情了。

    谁让长孙身体一直都不好,经常病怏怏的,羊水过少肯定和长孙生了前三个孩子身体亏损有关,加上本身就有气疾,也就是呼吸道的问题,按后世的叫法很可能就是遗传性很高的哮喘病一类的病症。

    像长孙这种有着遗传病的人,搁在后世的话医生都会建议不生育,或者只生一胎的,这样即对大人好也对孩子好,因为孩子很可能也会遗传上病症。

    可长孙倒好,她这孩子是生了一个又一个。在有限的36年里,从十三岁嫁给李世民后,一共为李世民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共七个孩子,而生完最后一个新城公主后,长孙也终于熬不住了,于两年后病逝香消玉殒。

    就这样生孩子生死了。

    这孩子生的可谓是丧心病狂了,李世民那么多嫔妃,就数长孙生的多,其余的生的最多的也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生了两个。一个李恪,一个李愔。

    当然这也从侧面显示出李世民对这青梅竹马,相濡以沫的长孙皇后有多宠爱。

    长孙皇后生孩子最丧心病狂的就是前三个孩子,你看这现在没出生的李治是六二八年的,和第三个出生在六二一年的长乐公主李丽质差了有七年时间,可李丽质和第二个孩子也就是死胖子李泰差了只有一年,因为李泰是六二零年出生,基本上就是李泰刚生完,紧接着就又怀了李丽质了。

    而李泰和太子李承乾呢,他们同样只差了一年,李承乾六一九年生,他刚生,他弟弟李泰就被怀上了。

    这尼玛,一年生一个崽儿,节奏把握的还挺好。

    这么狂生,加上身体较弱,长孙不出问题才怪呢。

    羊水少,虽然生产不易,但武元庆不觉得这会难倒稳婆,难倒生孩子狂人长孙,因为历史上李治是活着出生的,长孙也活着又生了三个女儿的。

    可羊水少,却也已经昭示着长孙的身体相当不好了,并且即将诞生的这个孩子身体也好不到哪去。

    不过李世民既然不担心,武元庆也不会傻不拉几的和他说这些东西,人嘛,还是懵懂无知点儿好。

    那边孙思邈已经写好了方子让内侍拿着去抓药煎药了,皇帝再次开始满地乱转,武元庆也不好干站着,不然搞不好就要让怒气值噌噌上涨的李世民给暴揍一顿。

    没事找事做呗。

    武元庆跑到窗边,冲着里边大声喊:“娘娘,你听我口号,照我说的做”。

    说罢也不管里边人答不答应,长孙皇后听没听到,就直接开始有节奏的喊道:“吸气。。。。吐气。。。吸气。。。吐气。。。。”

    有宫女内侍想上去阻止,却被李世民挥手斥退,虽然不明白武元庆的做法,但李世民知道武元庆绝对不会害皇后就足够了,反正现在已经束手无策,御医也全哑了,还不如让武元庆这个屡屡有奇思妙想破题的人来试试呢。

    听着长孙皇后越来越低的,有气无力的叫喊声,虽然知道应该不会有危险,但武元庆还是很为她着急的。

    不说长孙对襄城一直很好这事,单说长孙对大唐的作用就容不得武元庆等闲视之。

    长孙的安危可不是她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皇家的事,而是事关天下的大事。

    长孙活着,李世民一直就那么的英明神武,暴怒的时候也能有人劝,可长孙死了以后,李世民很明显纳谏的心思淡了不少,不像以前那么听得进别人的谏言了。

    长孙活着的时候,李承乾和弟弟李泰不说兄友弟恭,也算是相安无事,可长孙死后,李承乾变得个性乖张,好好的百官称颂的温良恭俭让的好太子变成了胡作非为,残暴不仁并且还沉迷于断袖分桃之好的废物点心。

    而李泰呢,则野心大露,在老子爹皇帝的纵容下,一步步紧逼不放,生生把变成废物点心的李承乾给逼得造了反。

    当然长孙死了,李治这个现在还在娘胎里挣扎的病秧子也没长成什么好东西,虽然皇帝当得还可以打下了大唐最大的疆域,但怕老婆就不说了,单说从小到大一副贤良孝顺的好孩子样,结果趁着皇帝老子病重快死的时候勾搭上了自己的小妈,亲爹的小老婆,这尼玛画风转变的就有点太大了。

    没听说睡了自己亲老子睡过的女人的人还能称为孝的。一瞬间孝顺孩子的人设就彻底崩塌了。

    这是皇族内部的问题,另一方面外戚上,长孙活着的时候屡次和皇帝说不能让自己哥哥长孙无忌权利太大,于是长孙无忌当了吏部尚书没多久请辞了,当了尚书右仆射也请辞了。

    然而长孙死后,由于李世民的宠幸,加上对长孙皇后的怀念,对长孙无忌好的不要不要的,没了制约的长孙无忌权势大涨。

    虽然房玄龄当了二十年的尚书左仆射,一直是百官之首,可说起权利大小来却还是差了长孙无忌一头。

    更别说,长孙无忌在后来拥立李治当太子的事情上是出了大功的,所以等李世民死了李治当了皇帝后,长孙无忌直接就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

    而这,也为后边李治借着皇后武则天的手干掉自己的舅舅埋下了伏笔。

    如果长孙不死,这些事情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说长孙的早逝改变了大唐帝国的走向,应该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外边的武元庆喊着号子,里边的长孙下意识的跟着做了起来,渐渐的衰弱的见喊声也重新变的有力了起来。

    而当孙思邈开的汤药熬好端进去不一会,里边就传来了长孙更加强劲有力的叫喊,接着一声嘹亮的婴啼穿透薄薄的窗棂纸传到了外边。

    娘的,可算生了,累死他姐夫了,武元庆抹了一把湿漉漉的额头,咧嘴笑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是个小皇子,母子平安”殿门打开,一个稳婆笑着说。

    “哈哈哈,苍天保佑,让朕喜得龙子,赏,统统有赏”

    赏你妹呀

第二百三十五章 画个圈圈诅咒你() 
赏你妹呀,四个字武元庆不敢嘴上说只能心里吐槽。

    李世民刚得一个龙子高兴的不行,可武元庆可知道这生的货不是个好东西,关键不光不是个好东西还是个病东西。

    李治六二八年出生,六八三年就死了,活了五十六岁。

    具体怎么死的呢,病死的,什么病呢,风疾。风疾乃风痹、半身不遂等症的总称。

    临床上常出现头痛眩晕、抽搐、麻木、蠕动、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甚至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等症状。

    想李治得的风疾,基本可以判定是心脑血管病外加高血压,而高血压是最主要的。

    这病怎么来的呢,遗传。

    李治他爹就有风疾,他爹的爹也就是李渊也有风疾。

    瞧瞧,这李唐皇室帝后一家子就没个好的。

    长孙皇后有气疾,是遗传病,具体就是遗传给了她的亲生女儿们。

    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这四个公主统统有病。

    长乐公主六二一年生,六四三年病死,活了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不到。

    城阳公主六三零年生,六七一年病死,活了四十一年。

    晋阳公主最可怜,从出生到病死仅仅只有十二年。

    四个长孙生的公主里边最小的新城公主也没活多久,六三四年出生,到六六三年病死,活了将将三十年。

    全部都是早逝的,无一幸免。

    当然其他皇子公主也没几个好的了的,李治已经说过了,再说说太子李承乾,虽然因为谋反被贬为庶人挺受打击的,但二十五岁,二十六岁就病死也过于早逝。

    李泰也好不到哪去,和李承乾一样,竞争太子之位失败,三十二岁就病死了。

    这几个长孙生的皇子虽然没有遗传到长孙的气疾毛病,但却都有风疾之症。

    而除了长孙生的以外的皇子公主,几乎大都有遗传的李世民他们老李家的遗传病风疾。

    清河公主活了四十岁,兰陵公主活了三十一岁,汝南公主活了十七八岁。

    其他的都不用一一例举,只要知道公主们基本全是死在李治当政时期,就知道岁数没有大得了,除了被处死的一两个外,剩下基本全是在二三十岁左右病死,大的也就是四十岁的样子,而皇子们呢,除了少数的一两个活过了六十外,剩下的也都是在四五十岁的时候就病死了,这里边还数四十岁左右的多一些。

    李唐皇族遗传的这风疾,可以说重症死亡率极高。

    一来本来这种病就很严重,放在后世医学发达的时候,像心脑血管病加高血压就是非常的可怕,别说这古代了。

    而来则是因为皇族嘛,一个个锦衣玉食的,体质本来不很健壮,成年,别说成年了,可以硬的时候就已经破了身,小屁孩一个就妻妾成群了,每天没事就啪啪啪,不良的生活方式,正常人都要短命的,更别说身子骨这么弱的病号了。

    至于公主们,那一个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好不到哪去,尤其还都被李世民大肆赐婚给了大臣子弟,婚姻不幸福,心情郁闷,不早死才怪。

    老李家这是一水的病秧子,跟受到诅咒一样,就这还高兴呢,赏赐呢,高兴个球球啊,赏赐个毛毛啊。

    尤其武元庆想起自己那十多岁豆蔻年华的襄城萝莉小娇妻,好像历史上也就活了三十来岁的样子。

    妈蛋,心里不气的狂骂吐槽才叫见鬼呢。

    扭头看着一旁淡然而笑的孙思邈,武元庆下定决定,绝对不能让这个老道离开武家。

    皇帝征召死活不愿意,就非得要回到民间为民医病,呵呵,老道士你想都别想,皇帝抹不下脸来强留你,老子可没这个顾虑,就算绑也要把你绑在老子身边不可。

    不就想发扬医术,造福百姓嘛,老子虽然不懂医,但老子杂七杂八的病可是知道的不少,你会中医很厉害,但西医那些直截了当的哪疼切哪你总不会吧。

    华佗当年精通外科手术,可惜青囊书失传了,老子就不行你个流传千古的大神医会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

    就算你没兴趣,老子也要忽悠的你感兴趣不可。

    你不是想看看细菌什么样儿吗,老子回去就找人试验弄出透明玻璃来,就算透明玻璃弄不出来,无色水晶老子也能给你找出来磨成凸透镜让你看。

    “元庆啊,你跟朕来一下”李世民的招呼声打断了沉浸在内心世界的武元庆。

    说罢话李世民转身就走。

    “哎,好嘞”武元庆急忙点头跟上,心中又开始嘀咕上了:尼玛,这脸变的真快,刚才用的上的时候就叫贤婿,现在用完了二话不说就改叫名字了,估计再一会就该连名带姓一起喊了。

    跟上李世民这种事业型的男人,做他老婆的也是够心塞的。

    这边才生了孩子,老公都不特么进去看一眼的,听说母子平安后竟然直接扭头就走了。

    “听说你前几日送一个叫玄奘的和尚出关去了”武元庆正在心中为长孙打抱不平呢,结果李世民就给他来了当头一击。

    “额,啊,嗯”三个字一个表示很傻眼,一个表示惊讶,一个表示承认,武元庆抑扬顿挫的切换的很流畅。

    “是啊”武元庆再次肯定的点头。

    心中纵然再怎么讶异和慌张,但武元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更没有否认,既然皇帝这么问了,那肯定是已经确认了。

    与其把皇帝的话当成询问,还不如看做是陈述,是在通知武元庆,你干得事情我知道了哈,你是不是要交代一下下。

    “那什么,那个和尚想到天竺去,臣觉得如果他能成功到了天竺再活着回来,对咱们大唐挺有好处的,像什么沿途的见闻,地理地貌,人文风俗什么都对咱们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以后经略攻打控制西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武元庆直接叭叭叭把脑中转了一圈想到的理由讲了出来。

    “哦”李世民平淡的应了一声不置可否。

    武元庆见李世民不感兴趣,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低着头不说话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起来嗨() 
“对了,据承乾说你去年三四月份的时候讲了一个和尚到天竺取经的故事,那个和尚就叫玄奘,朕很好奇,当时这个现实里的玄奘和尚还没有给朕陈表说要到天竺,而远在晋阳的你又是怎么提前就知道了有一个玄奘和尚要去天竺取经,还把他编成了故事讲给你弟弟妹妹听呢”李世民沉吟了片刻后,仿佛刚刚想起了似的,面有深意的问道。

    “哦,这个啊,臣也记不清楚了,前年来还是去年春天的时候来,臣在晋阳城里转悠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