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铁匠们干劲十足,武元庆满意的带着曲辕犁走了。

    马不停蹄的回到木匠那里,木匠也已经把武元庆要的耙做好了。耙,既能用来耙地,也能当做兵器来用,十八般武器里边就有它一席之地。这时候的耙都是猪八戒用的那种九齿钉耙差不多样式的。不过武元庆让木匠做的这个却和这种耙不一样。

    他做的这种耙是纯木结构的。是用的有弹性的枝条编制的。如同编篮子一样的,只不过编的是一个长方形的板子。然后一头用来栓绳子的,一头是枝条分别上下翘起来的。用来碾碎土块,平整地面。

    用这种耙进行耙地是一种表土耕作,通常在犁耕后、播种前或早春保墒时进行,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等作用。

    有了这两样武元庆的春耕大计就能顺利开始了。

第十六章 担心() 
这天早上,武元庆破天荒的起了个大早,把弟弟武元爽和妹妹大丫二丫都给叫了起来。要三人和他一起下地春耕,美其名曰忆苦思甜。

    结果,二丫睡眼惺忪萌萌的问了一句“大哥,我们就没有受过苦,怎么忆苦啊”。

    武元庆傻眼了。特么,你说的好对,我竟无言以对。

    黑着脸让两个小丫头滚回去继续睡觉。作为男丁武元爽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只能哭丧着脸跟着一起下地。

    武元庆的便宜老子武士彟,封爵是从县公到正二品太原郡公再到从一品应国公。在受封太原郡公的时候,封地就被李渊封到了并州也就是太原城外的汾河边上,后来升爵到应国公,封地面积大了实食邑多了,但是封地的位置却没变,依然是汾河边上。

    李渊如此安排,未尝没有往太原掺沙子的意思,毕竟太原王氏一家独大是不利于李唐统治的。

    浩浩荡荡十几辆马车,拉着几十具曲辕犁和耙一路到了位于城外的庄子。

    庄子上的管事已经在门外迎接了。在管事行礼问候过后,武元庆问了下庄子的情况,就让管事把庄子上的农户召集到一起。

    知道是主家小公爷召见,没人敢怠慢,不一会就到齐了。

    从一品国公,按制食邑3000户,可这个只是制度如此,一般国公的食邑也就是一千多户的样子,当然这个具体食邑数要看封爵之人的重要性以及和皇帝的关系来定。历代封爵都有食邑多少和实食邑多少的区别。

    食邑多少是指书面上给你的食邑数也就是有多少户人家来供养你。实食邑则是事实上你能享受到的供养你的人家数。

    应国公的食邑数是2000户,实食邑则是1500户,和制度规定的相差了近一半,看起来好像武士彟不受重视一样。

    但实则不然,就在前不久,长孙无忌改任吏部尚书,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李世民礼遇,能够出入李世民卧室,这么一个吊炸天的人,也才实食邑一千三百户。

    而武士彟实食邑比长孙无忌都要多两百户,从这里也就能看出来,他的确是李渊的铁杆好基友,怪不得李世民会把他看做眼中钉肉中刺了。

    乌央乌央的一千多号人聚集在了庄子外,把街道挤得满满的,有的胆子大的,想看看小公爷长什么鸟样子的,都爬到树上往这边看,武元庆脸也黑的像锅底一样。

    他以为也就几十个人,却没想到他家封地上的人竟然都在这个庄子里。一千五百户,这个时代又没有计划生育,每家起码五六口人,粗略算下来将近一万人了。

    我特么还真是不折不扣的大地主,大剥削阶级。

    武元庆原本是想着给庄户人介绍一下曲辕犁和耙,让他们可以接受并改用这些农具的。可眼下,这么多人,他说的话往后点的根本不可能听得到。

    无奈,只能让管事的从中选了几十个人作为代表进到院子。

    武元庆把曲辕犁和耙的好处仔细的讲了一遍,结果讲完后竟然没听到一点声响,抬头一看这几十人都一脸懵逼像。

    怎么回事?难道自己讲的不清楚吗?这么好的东西,按理说自己说完后,大家该是惊讶兴奋然后集体鼓掌才对啊。

    没有惊喜却一脸懵逼算是什么鬼!

    在武元庆还搞不清楚状况的时候,这几十人却在心里暗骂,去你妈的吧,就你这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还能设计出方便好用的犁来,你特么当我们是三岁小孩呢?

    一个恶少,不好好欺男霸女,跑来捣什么乱。你特么设计的东西能用才是见鬼了。这犁的好坏关系的可是我们这一年的收成,要是没有了收成,我们照样要给你家交粮,你倒是一点损失都没有,可我们一家老小还要活命呢,没有了粮食那不等于要我们去死吗?

    可不管心里怎么不高兴怎么骂,嘴上却没人敢说出来,于是只能都是一脸懵逼的表情。

    管事的很会来事,见小公爷说完,这些人竟然没有人说话,气氛有点尴尬,小公爷的脸上也渐渐有点挂不住了,急忙用力鼓掌,嘴上高声喊道“看看,看看,小公爷对你们多好,为了让你们种庄稼的时候不那么累,特意费尽心思做出了这好用的犁来,这么好的主家,你们到哪找去,还不快谢谢小公爷!”

    “谢谢小公爷”被管事的狠狠瞪了几下,几十人有气无力的喊了句,稀稀拉拉的一看就是敷衍了事。

    此情此景,可把管事的气坏了,呼呼的直喘粗气。

    武元庆早已不是之前的武元庆了,上辈子他可是从小就在地里跑的,家里边种地他也跟着去。他们家那,不像其他地方,就像他一朋友,焦作的,人家一个人能有十几亩地,家里边四口人就有五六十亩。就不说其他省份的,就拿武元庆他们家周边县里的,少的一人也能有好几亩。而武元庆他们家那不但山多,没什么平原的地,就连山地也很少,一家五口人,也才两亩多地。

    这地少了,耕作的时候就更要仔细了,稍微不注意,毁的就是一年的收成。他可是见过父母伺候庄稼的仔细劲儿。春天刚种下庄稼,一场大的春雨下来,就可能导致地里原本松软的土结块,要真的结块了,那刚种下的种子就可能发不出来苗,甚至直接腐烂,这时候就要赶紧用耙将地在耙一遍,弄松图层。如果说下的雨太大太多,没办法及时耙松图层,那这刚种的地基本算是毁了,只能等天晴了地里边干点了,进行补种。

    这还是刚种下去的时候,等苗长起来,那就开始一遍遍的除草间苗,可以说从开始春耕到最后收秋,都要仔细小心。不但种地的人要会侍弄,还要看老天的脸色。不然一场大冰雹就可能导致颗粒无收。

    不过在现代就算遇上颗粒无收的情况,也还能买着吃,虽然贵一点,最起码饿不着。可现在是古代的,要真是颗粒无收,那这些农户不说全家饿死,也基本上要卖儿卖女,凄惨度日了。

    武元庆见农户们如此态度,一细想,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这是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这曲辕犁有自己说的那么好。

    不过武元庆也没有生气,自己的臭名声在那里摆着呢,而且就算没有自己的臭名声,这些农户也会是目前的这种态度。

    毕竟曲辕犁他们都没有见识过,而直辕犁他们却是祖祖辈辈在用的。而这犁的好坏又关系的是他们一年的收成也是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想明白了这一点,武元庆拍拍手,等所有人都看过来后,才笑着说道“刚才大家的表现我都看到了,我也明白大家的担心,无非是怕我制造的这个曲辕犁不好用,甚至不能用,耽误了你们的春耕,影响这一年的收成,你们说对不对?”

    “对啊,这春耕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可不敢耽误”

    “是啊是啊”

    “小公爷说的没错,俺们就是这么想的”。

    见小公爷没有为刚才的事情生气,还笑呵呵的,这些人胆子也大了不少,纷纷说道。

    “那好,既然大家都是为这个事情担心,我呢,就给大家一个保证,也是给你们一个定心丸。只要你们用我这个犁还有耙春耕,今年你们的租子都不用交了,不但不用交租,我还会给你们每家发一年足额的口粮。”武元庆话一出口,这几十人就炸了。

    还有这等好事,只要用这个叫什么曲辕犁的东西种地,不但不用交租,还会有一年足额的口粮领。这可比自己用直辕犁种地有保障的多,用直辕犁,还要看老天爷的心情,要是遇上干旱洪涝,这收成就要大打折扣,现在只要听小公爷的,用曲辕犁,今年一年就不用有任何的担心了,而且还是好好吃一年干饭,这就和后世的铁饭碗一样,旱涝保收,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几十个人,脸上都笑开了花,纷纷下定决心,今年主家的这个便宜自己占定了。一个个嗷嗷叫着,喊着表决心,发誓一定听小公爷的话。

    武元庆见此也非常高兴,不过,他可不是就这样给出福利就算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堂堂小公爷,应该不会有哪个胆子大的敢骗他的。可还是要有所制约才行,他可不想有淳朴的农家人,因为这个事情变质。

    等众人激动热烈的心情平复一些后,武元庆再次开口“少爷的保证今天就给你们落实了,一会你们就找管事去领取全家一年的口粮,省的你们担心少爷我会骗你们。但是,我今天把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你们哪个要是因为领了一年口粮,可以不为今年的生计操心就在耕种的时候偷奸耍滑,或者不好好用曲辕犁的,那可就别怪少爷我翻脸不认人。还有,为防除你们以外的其他人不满,今年你们用曲辕犁的这几十号人,如果今年的收成没有比往年有太多下滑的话,明年你们要把今年的租子补上。少爷我可不想让人说我处事不公。”

    得,武元庆最后几句话一说出来,这几十人傻眼了,敢情还有这要求呢啊。就说嘛,地主家不该有这么好的人的,看看,最后关头露馅了吧。

    不过一想,今年起码是不用担心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了,要是庄稼种的好,还能有一年的剩余,就算明年要补交租子,那也比正常年份强上许多。这样想着,心情再次好了起来。

    淳朴百姓,就是容易满足。

第十七章 牛和骡子() 
领到曲辕犁的几十人出去以后把事情一说,不出所料,剩下的人都满是羡慕嫉妒眼气。更有胆子大的问管事为什么选这些人而不选自己。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颇有点群情激愤,有便宜为什么只让这么几个人占,而不让他们也跟着沾沾光。

    不患寡而患不均,尤其是在有明显好处的情况下,最是能看出来。在现代拉东西的车翻了都能有一堆人上去抢着捡的,也不管是不是能用的上,更有没抢上的直接动手从其他人手里抢的。那还是大家都不缺的情况下。

    现在是古代,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只是用主家提供的犁种地就能保证今年全家一年吃饱饭,这算的上天大的好事了,结果却没有自己的份,这不是要急死人嘛。

    凭什么啊?

    “凭什么?就凭你们是武家的租户,就凭这个犁是少爷做出来帮你们减轻种地负担的,就凭给的粮食是武家的,武家想给谁给谁。一群不识好歹的东西,少爷给他们一年的粮食还不是为了让他们没有负担,能够好好的用这个犁种地,同时也让你们看清楚是不是能够减轻你们种地的负担。到了秋收的时候,再看看用这个犁种的地是不是很好,是不是不比你们用的犁差,甚至更好。”管事的疾言厉色的一番话,让不满的众人都闭上了嘴巴。

    是啊,减掉的租子是武家的,给出的粮食也是武家的,人家愿意给谁就给谁,没有谁规定一定要给自己才对。自己等人闹得好没道理。

    这么一想,都讪讪的低下了头。

    管事一看效果不错,对自己的一番话很满意,点点头接着说道“你们的心情少爷也理解,所以少爷让我告诉你们,今年因为造的犁就那么些,春耕的时间又很紧,所以只能让他们几十个人先试种。但是如果效果不错的话,明年你们谁想用这种犁种地,给他们的保证同样给你们,条件也和他们的一样。但只限明年一年,再往后就不会有这种好事了。都明白了没有?”

    众人一听,明年自己也能有这样的便宜占,郁闷的心情都好了,纷纷欢呼道“明白了,明白了”。

    这一刻,不管心里是不是嘀咕小公爷是在败家,但嘴上都是满口的小公爷真是好人的说词。

    不一会,除了领到曲辕犁的几十个人,剩下的人都散了,赶回去准备耕地的家伙事了。剩下的几十个人,既然能被选为代表,都是在村里比较有知名度,也是种地种的好的人,都是好把式。

    武元庆让人把曲辕犁的用法和零部件给他们讲了几遍,又在一块地上实际操作了一遍,这些人就都能会用了,虽然不熟练,那也是没怎么亲自上手的原因。等他们自己种地的时候,来回几趟下来,就能熟练的使用了。

    让管事派人跟着他们回去种地,一来是为了有什么问题好及时指导,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监督他们,免得他们偷奸耍滑。

    不过这个其实是武元庆有点小人之心了。在这年月,有几个人敢在种地上头偷奸耍滑的,即便是有,那也都是闲汉无赖。可这种人也不会被选为代表。

    等都安排好了,武元庆领着弟弟武元爽在管事的陪同下也到了不远处的一块地里。管事的对于小公爷要亲自下地耕种是极力反对的。说是让人知道了不好,怕人说闲话。

    可惜,武元庆不是一个怕人说的人,他从来不会在意别人怎么说。他一直觉得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人,活的太累。

    后世有一句话流传的很广,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句话是武元庆的人生格言。

    到了地里,武元庆对管事的牵来的耕牛视而不见,反倒是把拉车的骡子给解脱下来,给骡子披挂上连着曲辕犁的绳索。管事的对于用骡子耕地很不解,说家里有的是耕牛,为什么要用骡子,这骡子也没有学过耕地啊,不要给耕坏了。

    武元庆解释道“我造的这个曲辕犁,为的就是减轻种地的负担。我们现在种地很辛苦,很累,为什么呢,一来是因为之前的直辕犁不好用,笨重,整体很长,不能调节耕地的深浅,也没法灵活的掉头等等,不像这个曲辕犁省力,轻巧,也能精耕细作。直辕犁笨重,不好操作,所以能用的牲畜一般都是耕牛,可曲辕犁却是骡子,驴,都能拉的动,甚至家里边没有牲畜的,就算是用人拉,也能少用不少人。”

    武元庆沉吟了下接着说道“所以这第二点就体现在这牲畜上,耕牛不好养,饲料都要精细,所以绝大多数人家养不起,很多村子一个村子才有那么一头耕牛,而这牛就是村子里的宝贝。也正是因为耕牛的重要性,所以朝廷才会颁布法令,严禁宰杀耕牛,违者是要坐牢的,即便是有病死摔死的都要到衙门报备,否则依然要坐牢。可是有了这曲辕犁以后,耕牛就不会有那么重要了,骡子,驴都能拉的动,最主要这骡子,驴要比耕牛好养活的多。”。

    后世,武元庆姥爷家就养的有骡子。那骡子基本上属于有啥吃啥,和狗都差不多。家里的剩菜剩饭都直接倒在石槽里。然后剩下的就是草料了。那可是真正的草料,不会喂什么豆料之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