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幻初唐-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介:穿越成了武则天的无良大哥这可怎么整哎还是让小萝莉安心成长吧至于一代女皇的称号就随风去吧玉米土豆花生见鬼这些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太不科学了哦对了我出现在这里才是最不科学的
 87072

第一章 这一家子() 
看着眼前这个约莫三四岁,长的粉嘟嘟吮吸着手指盯着自己看的小女孩,王凌风脑中一片空白,完全没办法将她和书上,电视上的那个杀伐果断,六亲不认的武媚娘,则天大帝联系起来。

    别闹了,武则天怎么会是这个样子,难道不应该是从小就聪明伶俐,满腹心机吗?

    不管王凌风内心是多么的不愿相信,可事实就是这样,老天真的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重病将死的他没有能从手术台上走下来,却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在这个叫武元庆的少年身上获得了新生。

    武元庆也没有再过多的悲伤思念父母亲人,说实话,从得知绝症缠身到上了手术台麻醉前的最后一刻清醒的意识,这种悲伤这种下不了手术台的场景已经在脑海中翻滚过不知道多少回,早已经有了这样的准备。虽然穿越的事实太离奇,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目前也没有时间让他自艾自怜,搞清楚状况最重要。

    武元庆,也就是现在王凌风的身份,是大唐应国公武士彟的长子,也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同父异母的大哥,当然一代女皇现在还是个啃手指的小萝莉,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家里人都叫她二丫。

    从脑中知道这个名字的时候,王凌风,现在该叫武元庆了,再次被狠狠的雷了一下,这名字,怎一个挫字了得。

    可武元庆却知道,就是这么一个有着挫得不行名字的小姑娘,将会在将来,先做了十多年李世民的昭仪,又和他的儿子李治牵扯不清还成了皇后,最后更是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可以说作为一个女子,她做到了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的高度,可是却也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作为女人应有的快乐。

    不管杀女上位是不是确有其事,但可以想到绝不会是空穴来风。更别说,她为了报复哥哥侄子们对自己母女的刻薄无理,将这些人都远远发配,甚至贬为蝮姓。成为皇帝后更是为了打击门阀,清除异己,大肆任用酷吏,造成许多的惨剧。这些事情,都不会是一个正常的女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后世,有男人,女人,女博士的区别,女博士更是有点让人敬而远之的感觉,这种划分,自然玩笑的异味更大。那么在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女皇帝则是远远异于常人的,不是说身份地位的区分,而是一种异于传统的区别,给人的感觉就是鹤立鸡群,不是一个物种的,是孤立于人以外的非人类。

    熟知未来历史的武元庆,自然知道眼前的小萝莉,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来会过的有多苦,心会有多狠。想到这里,他心里涌起一股怜惜之意,暗暗发誓,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谁让武二丫是武元庆的妹妹,谁让自己占据了武元庆的身体呢。

    武元庆从脑中知道现在是贞观元年三月份,李世民刚刚干掉了他自己的哥哥弟弟,把父亲李渊从龙椅上赶了下去,他自己坐上去也就一年的光景。

    武元庆可是知道自己的便宜父亲,应国公,工部尚书武士彟和高祖李渊的关系那是相当铁的,死党就是说的他们。

    傻子也知道李世民,上台后绝对会大肆提拔拥立他登基的秦王府旧部,而打压他老子的死党忠粉,好死不死,武士彟就是李世民要打击的人中的一个,甚至是其中分量很重的一个。

    武元庆知道,历史上武士彟就是在贞观后就被李世民从中央调到了地方,名义上是说,地方不稳,需要大员重臣镇守,但实际上也是有一点发配的味道,毕竟,谁都知道古代,中央大员,六部之一的地位,其实要高于地方的封疆大吏的。

    想起这个,武元庆就觉得头大,自己也真够悲催的,有一个可能会成为妖孽的妹妹不说,还有一个不容于新皇帝的爹。

    坑儿啊!武元庆心理狂吐槽。

    看来,自己以后要想办法来帮助老爹拉近缓和和皇帝的关系,不然自己未来的日子一定好过不了。

    没办法,谁让这个皇帝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天可汗李世民呢,这就是一个无敌的存在,就像玩游戏开了挂还是内部人员。凡是敢得瑟的人,基本没有好下场全****趴下了。武元庆可不想让自己也和那些人一样,成为被杀的鸡,用来儆猴。

    三月的太原,正是乍暖还寒春风料峭的时候,一阵风吹来,即便屋里烧着火盆,还是让武元庆打了个冷颤,紧了紧裹在身上的锦被,这才想起,自己现在还是风寒中呢,也正是因此,原来的武元庆才会挂了,自己才能穿越到他的身上的。揉了揉发红的鼻子,武元庆冲着武二丫咧开嘴笑了笑。

    谁知,看到武元庆的笑脸,武二丫小萝莉竟然扭头跑了出去。

    自己有这么可怕吗?武元庆哭笑不得的想到。

    在武二丫跑出去后,外边响起一阵脚步声,接着一群人走了进来。当先的是一个看起来三十多的的漂亮妇人,这个人正是武士彟的续弦武杨氏,武二丫的亲娘,武元庆的后妈。

    杨氏虽然看着三十多,但其实已经五十多了,和武士彟结婚的时候就已经44岁了。只是因为出身好每天锦衣玉食保养的好,加上又知书达理,气质也好,所以才能看起来三十多岁。

    要说起来,别看杨氏只是武士彟的续弦,可杨氏却是名门之后,属于隋朝皇族,关陇贵族弘农杨氏,真正的金枝玉叶,其父杨达观德王杨雄之弟,字士达。杨绍之子,仕北周,为仪同、内史下大夫,封遂宁县男。在隋朝曾任任内史侍郎、历任鄯州刺史、郑州刺史、赵州刺史。595年,被提拔为工部尚书。杨素评价“有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唯杨达耳。”

    如果说杨达大家不知道的话,那么他的重孙女杨玉环杨贵妃想必大家一定听说过的。霓裳羽衣曲,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都指的是她,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

    杨氏的家世显赫,武士彟其实也不差,虽然不算名声显赫的大家族,但也是官宦之后,祖上代代有人为官,而且级别还不低。

    在后世的时候,不管电视电影还是之类的都常常把武士彟描述成商人出身,地位低下,只是因为帮助资助过李渊,才有了后来的地位,所以常常被人其他的大臣贵族轻视,但其实不然。

    武士彟的七世祖武念,北魏时官至洛阳刺史,封归义候。

    六世祖武洽,北魏时官至平北将军、五兵尚书,封晋阳公。

    五世祖武神龟,北魏时官至祭酒。

    高祖父武克已,北魏时官至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

    曾祖父武居常,北齐时官至镇远将军。

    祖父武俭,北周时官至永昌王洛议参将。

    父亲武华,隋朝时官至东都丞。

    看过这些,大家就会发现,有着这样的家世背景,再加上和李渊的良好关系,武士彟有现在的地位那是顺理成章的。

    武士彟和李渊的关系,通过续弦杨氏更能看出来其中的密切。因为杨氏是李渊帮武士彟选中的,令桂阳公主主办婚事,结婚费用全部由国库支给。皇帝提亲、公主主婚、费用国家支给,这是历史上罕见的殊恩和殊荣。武士彟有政治地位,杨氏有家庭背景,两人结婚那是真正的强强联合。

    有人说了,既然有这么厚的背景,为什么史书会记载杨氏母女被武元爽等人欺负,甚至最后赶出家门,到后来武则天掌权后又要报复兄弟侄子呢?

    看过史书的人,不难发现后来的排挤都是在武士彟死了,武元庆继承爵位以后才发生的,而高祖李渊这个媒人更是死在了武士彟前头,没有了丈夫,媒人的支持,娘家父亲更是早死了的杨氏,自然没有了依仗,被欺负也能理解了。

    看着眼前嘘寒问暖的杨氏,武元庆却想起了以后杨氏过的凄惨生活,或许孩子和后娘的关系真的就是这么难以相处吧。

    不过自己现在占据了这个身体,这种事情自然可以避免了,因为对于自己这个新的灵魂来说,杨氏和这个身体的亲娘相里氏没什么大的区别,都是一样的陌生而已。

    再三确定武元庆真的没什么大碍了以后,杨氏就离开了。剩下一大一小两个小姑娘留在床榻前和武元庆大眼瞪小眼。小的自然是武二丫我们的女皇陛下,大一点的这个叫武顺。小名大丫,武元庆的大妹,武则天的姐姐,杨氏亲生的大女儿。至于武元庆的弟弟武元爽却是没在府里,一早就出去和他的那些狐朋狗友鬼混去了,一点也不关心兄长的病情,可见混账到什么程度。

    两个小姑娘都是粉妆玉琢,分外可爱,从中也能看出杨氏的优良基因。

    看着两个小姑娘,武元庆想起前世看的一个故事。

    说的是武则天还在幼年襁褓中时,大神棍袁天罡在某一天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法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的主儿,还不算大贵。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子,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

    这是一个神奇的事情,后世很多人也很相信确有其事,但是武元庆当时看了,觉得这种事不足为信。就如同刘邦斩白蛇一样,是统治者在为了强化自己的合法性做的造神运动。

    而现在,武元庆自然也从记忆中得知,这件事的确是子虚乌有的。

    ;

第二章 欢欢喜喜汾河岸() 
前世作为一个地道的山西人,老家左权的武元庆对于太原这个临近的省会城市还是很熟悉的,虽然千多年的时间,让这个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根子里的相似还是存在的,每个人口中浓重的山西方言,就让他这个穿越千年的人无比的亲切。

    无论是前世还是现在,汾河两岸都是这个地方最好的地方,山西有首民谣“欢欢喜喜汾河畔,凑凑乎乎晋东南,哭哭啼啼吕梁山,死也不过雁门关”可见汾河畔的富庶。

    在唐朝,晋阳也就是太原郡,作为李唐的龙兴之地,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封为北都,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诗人李白曾盛赞“天王三京,北都居一”。

    武家位于汾河畔的府邸。

    一顿唐朝贵族的大餐,吃的武元庆只想到四个字“索然无味”。嘴很挑的他,怎么也没想到,唐朝的贵族每天吃的东西竟然这么差劲。不是煮的就是烤的,煮的就不说了,烤的羊肉,鹿肉,除了香料还是香料完全就是用香料包裹,都吃不出肉本身的味道了。

    饭吃的不痛快,武元庆决定出门散散心,调整一下心情,顺便看看唐朝的太原是什么样的,虽然脑中有着那个挂掉的武元庆的记忆,但是毕竟不能和亲眼看到的相比。

    拖着一大一小两个萝莉,后边跟着几个家丁,武元庆溜溜达达来到了街上,不得不说,太原的确是很繁华,欢欢喜喜的评价的确很形象。街上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虽然后世更加繁华,更加奇怪的东西都见过,但武元庆还是看的眼花缭乱,没办法,谁让这是贞观年间,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大唐,人们的精气神,说实话,远不是后世的中国能比的。在这里,也是能常常看到外国人,无论是突厥人,吐蕃人,还是昆仑奴,波斯人,都见不到前世的趾高气扬,就算是刚刚逼着皇帝李世民签下渭水之盟的突厥人也不敢嚣张,这不是国力上的碾压,这还是智商,文化,底蕴上的碾压。

    作为一个愤青,看到这样的情景,武元庆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心情高兴的武元庆,决定用扫货来抒发内心的快乐之情。

    看到漂亮的簪子,买三根,杨氏一根,大妹二丫一人一根。这个镯子漂亮,也来三个。二丫太小,镯子太大,没事,手上戴不了,可以戴脚上,脚上也戴不了,拿根绳穿着挂脖子上。首饰,胭脂水粉买了一大堆,各种糕点也买了一大堆,兄妹三人一人手里抓着几块糕点,一边吃一边继续扫货。

    就在这时,一个嚣张的声音传来。

    “一百贯?,就这些破东西你问大爷要一百贯,老叫花子,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竟然敢消遣本大爷”

    “大爷,小的哪敢啊,这些都是小的拿命换来的,要不是小的有病在身,又没钱看大夫,小的也不会拿出来卖啊”一个苍老的声音小心翼翼的说道,其间还夹杂着咳嗽声。

    听到两人的对话,武元庆好奇心也起来了,这时候政局稳定,大唐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人民生活安定,钱的购买力度是很惊人的,一百贯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一个老叫花子究竟卖什么东西,敢叫价一百贯之多。

    拉着武二丫从围观的人群中挤了进去,一眼就看到一个衣着华丽,油头粉面的年轻人站在中间,身边还有几个下人模样的人。在年轻人面前的地上,跪着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脸皱纹的老叫花子。老叫花子身边放着个破布袋子,上边打着满满的补丁,看着很宝贝的样子,面前铺着一件破衣服,上边摆着几样器物,似铜非铜的,不过样式倒是挺特别的,制作的也还算精细。就是看着不像是大唐的工艺,倒有点像武元庆在后世的美国寻宝电影里看到的拉丁美洲出产的文物。

    “老叫花子,就你这样,一阵风就能吹到,你他妈还敢说自己是拿命换的,你当大爷是傻子呢”油头粉面的年轻人很明显不相信老叫花子的说辞。

    “少爷,也许是这老头盗墓弄来的也说不定”旁边的下人不怀好意的帮腔到。年轻人听到手下人的话,也连连点头,很认可的样子。

    围观的人听了,看向老叫花子的眼神也不对了,别说现在是唐朝,就是后世,盗墓挖人祖坟那也是丧尽天良的大罪。没有人能担起这样的罪名。

    果然,老叫花子黝黑皱巴巴的脸都被吓白了,连连摇头摆手否认,可无奈嘴笨,除了说自己真的是拿命换来的以外,再说不出其他来了。年轻人身边的下人纷纷叫嚣要把老叫花子拿去见官,治他个盗墓的死罪。

    围观的人见老叫花子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跟着喊叫起来,其中不乏起哄架秧子,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就算有几个相信老叫花子的人看到此情形也都打消了帮老叫花子的念头,毕竟年轻人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普通人得罪不起,再加上众怒难犯,犯不着为了一个老叫花子得罪这些人。

    年轻人一摆手,旁边的下人一拥而上抓住老叫花子,吓得近处的人急忙躲。就在武元庆准备出面阻止的时候,不知道是谁踢到了老叫花子那满是补丁的袋子,袋子一下散开了,里边的东西也随之撒了出来。

    武元庆眼角随意的扫了一下,一抹黄色映入了视线,他的身子猛地一震,霍地一下扭头死死的盯着那抹熟悉的黄色。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自己眨了眼睛就会让这东西从自己的眼前消失。

    忽然一只脚出现在了武元庆的眼前,即将踩踏在那黄色的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