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天国- 第4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的夹杂其中,我也就没有向诸位提起过。直到今天,在离开总参到这里来的路上,我才有了一个基本完整的新想法。”

    “又是什么新想法?”

    杨秀清脸上的刀疤已经不再颤动,而是面无多少表情地斜视着林海丰。

    “印度的那个临时联合政府中的几家势力,早晚都要分家。其实,这不仅是早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也是我们将来所最希望看到的一件事情。只不过他们所开始的这种折腾,还是早了点儿。”

    林海丰停下了踱着的步子,手指在地图上的几个点移动着,“当初我们在定下援印抗英的这个策略的时候,就曾研究过要在德里、勒克瑙、坎普尔、达卡及詹西这五股主要势力之中,最后到底应该持续地扶植哪一股,以达到能够长远地制约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目的。为此,我们主要扶持了奥德和詹西。现在,既然那位拉克西米。巴依女王对蓝朝鼎有如此的诚意,我们何不干脆就给她来个雪中送炭呢?”

    “怎么送,难道要让她放弃詹西的王位,直接来咱们天朝?”

    郑南一面说着,一面疑惑地望着林海丰。他一向没有他的老战友林海丰那样多的弯弯肠子,所以,在听到林海丰的“雪中送炭”这个说法之后,自然也就不会往其他的方面去想。这几年来,天朝在詹西的“投入”可是不少,一旦拉克西米。巴依离开詹西,万一那里摊上了一个白眼狼一般的继任者,那天朝岂不是将要白忙地活了一场?

    “你呀!”看到郑南的这副不解神态,杨秀清忍不住抬手指点着郑南,摇了摇头,“我说老弟啊,你可真是太实在了。海丰老弟哪肯许她来咱这里,他呀,他那是要把蓝朝鼎入赘到人家那里去。”

    完,他瞟了眼脸上已在浮现着微笑的林海丰,那意思分明是在说,怎么样啊,只要你小子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下面你小子想干什么。

    “呵呵,秀清兄果然高明!”

    林海丰冲着杨秀清点点头。

    “这似乎并不太现实。”

    石达开瞅了眼林海丰,轻轻地摇摇头。

    其实,从林海丰一提到他有个“新想法”的那一刻起,石达开就同杨秀清一样,猜想到了蓝朝鼎的最终命运。但是,在石达开看来,林海丰的这个主意,简直就是一个馊主意。

    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解不开,又绕不过的疑问。

    在太平天国政府最高决策层的这五个人的之中,石达开毕竟是当之无愧的饱读诗书的人物。

    因此,尽管石达开没有或许已经没有了那么多的一般“凡人”的愚昧,也少有了众多“小市民”的那种市井的俗气。可相比起其他的那四个人来,石达开却始终有着一种更强化的心理状态,那就是:

    男子汉大丈夫,生下来就当顶天立地

    换句最俗气的话说,男人吃不得“软饭”

    这绝对是一个无可争议的真理。

    先不说此时的石达开是否赞同林海丰的那个“新想法”,也不说蓝朝鼎是否自己真的愿意。至少此时的石达开,想的更多的却是蓝朝鼎本人未来的感受。

    要知道,拉克西米。巴依可是一个坐在詹西的王位上的人,是一个女王。

    当然,你叫蓝朝鼎入赘很简单?可问题是入了赘之后的蓝朝鼎,又该是一个啥样子的身份?

    替代拉克西米。巴依做詹西王吗?

    显然行不通。

    这就好比是从前的蒙元和满清,你可以得意了一时,但你绝不会得意了一世。像这样的事情,天朝自然不会去干。

    可要是做不了詹西王,石达开一时还真想不出该称呼那个时候的蓝朝鼎个啥。

    叫“王夫”吗?从未听说过不说,也实在是不好听。

    可要是叫“驸马”?那简直是又缪之了千里。

    “海丰啊,你叫蓝朝鼎去那里干什么?难道要做一个‘围着锅台转’的贤内助不成?”

    “从某种的意义上讲,可以说是这样。”

    听到石达开的问话,林海丰的脸上,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摸样。但很快,他看着自己这个同样是聪明异常的把兄,又收起了笑脸,一本正经地说到,“我的想法是,既然现实已经摆在了咱们的面前,那咱们不妨干脆就做个顺理的人情,先甭管蓝朝鼎他自己到底是怎么想,就动员他入赘詹西。通过这种做法,或者是通过蓝朝鼎本人,来进一步地影响拉克西米。巴依,将詹西变成咱们在印度次大陆的一个坚强的堡垒。”

    到这里,林海丰又扫视了一下书房内的四位同仁,尤其是重点看了看杨秀清和石达开,又接着解释到,“当然,我的这个所谓是已经接近了完整了的新想法,其实也未必就是很成熟。不说别的,至少在我的这个想法里面,其实是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蓝朝鼎一个人的身上。可谁都知道,其实,人是最容易变化的。”

第一七五章 当然() 
。必引榴弹好用啊,尤其是对重武器基本为零的朝鲜军队来七弹就更是一件使起来极为得心应手,而且还能在关键时刻克敌制胜的珍宝。

    这一点连李是应都很清楚。

    在鹰战正酣的汉江防御线上,李是应曾亲眼目睹过这样的场面。

    那应该是他所领导的历次汉江保卫战中,最险恶的一次大战。

    偻奴终于从那早已变成了“红江”江上漂浮着的尸首,又几乎能叫江水断流的汉江,撕开了一道口子,成百上千的偻奴们,不仅已经登上了北岸,还在踏着无数同伴的躯体,疯子般的企图稳固到了手的登陆场并扩大战果。

    由于奉调来援的预备军还在半途,这个时候的李是应,不仅手中没有一兵一卒的预备人马,亲自站在炮台上的他,还只能眼睁睁望着如此危急关头,他部署在炮台上的那有限的铁炮们,居然扛不住战争的残酷,一个接着一个地不是“剖腹”就是“咧嘴”统统地加入到了“罢战”的行列。

    完了!这回算是彻底地完了!

    就当李是应俩眼一闭,两颗豆大的泪珠儿,都已经晶莹地挂在了他那张被硝烟熏燎得毫无往日风采的脸上的凄凉时刻,那位一直陪同在他身边的,天朝军事顾问团的团长陆顺德,竟然怒吼一声,冲下了炮台。

    猛然被来自身边儿的这声炸雷一般的怒吼所惊醒的李是应,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疾步如飞的陆团长,挥舞的两只手中,紧紧地各握着一颗显然是网从侍卫腰里抢来的手榴弹。

    紧跟在他的身后,是同样风采的顾问团卫队的三十几个。官兵。

    再往后的一大段距离之后,则是那些和他一样,才刚才幡然醒悟过来的炮台上的数百炮手们。

    接下来,数十颗手榴弹迎头拦住了穷凶极恶的偻奴们。

    随着军事顾问团的这数十颗手榴弹的炸响,以及这批左手短枪,右手挥舞马刀的“凶悍无比的生力军”的及时赶到,偻奴被打得晕头转向不说,原本已经溃败的朝鲜一线守军,斗志也骤然重新而起。

    这一场恶战,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成功抢滩的偻奴势头不仅被压住,好不容易终于踏上了北岸硬土的偻奴们,也终于没有了“回故乡”之路。

    天朝军事顾问团的陆顺德团长身受三处伤,十几个。卫队的侍卫,到在了汉江的岸边,再也难以醒来”

    李是应为天朝顾问团的英勇所叹服,但是,他把这次大胜的关键,还是放在了手榴弹的上0如果没有手榴弹的威力相助,纵然天朝顾问团的将士们再英勇,身上又能碾几颗钉子?

    当然,李是应还清楚,他之所以能获得眼下这种多少可以喘口气的局面,还与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紧密相关的。

    日本侵朝战争网一开始,鉴于这场规模庞大的战争,很有可能会给常年在东大洋黄海及南大洋东海等海域,进行正常捕捞作业的天朝汪船,带来种种难以预见的危险。为此,天朝政府严令红海军的北海、东海两舰队,在上述海域展开不间断的护鱼行动。除此之外,天朝政府还曾再三发布公告,提醒各国的船舶,尤其是军用舰只,在未征得天朝红海军的意见之前,务必慎入上述海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这无疑是给了正处于相当危机中的朝鲜,一个巨大的帮助。

    其实。如果不是李是应这个人总是喜欢以小人之腹来度天朝政府的君子之量,甚至对天朝政府向外界所发布的那种强硬的公告,开始也是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他认为,即便偻奴的舰队闯进了他的西面海域,只要偻奴自己别跟自己过意不去,非要去触及到天朝渔业的利益,那么,在国际事务中一向喜欢低调的天朝政府,就绝不会跟偻奴为难,他是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好天朝政府的这种举措的。

    遗憾的是,在这一点上,李是应不要说不如坐镇日本岛的那个炮林爵士,就是连他眼里的那些偻奴们也不如。

    一看到天朝的红海军舰队真的开始在东大洋和南大洋游曳,暂时还无意于肯直接得罪天朝政府的鲍林爵士及德川家茂,马上就严令他们的侵朝舰队,为了侵朝的大业,绝不许任何的舰只擅自越雷池半步。

    因为他们很清楚,那个太平天国政府除非不说,凡是他们说过了的,就必定都会实打实地兑现。

    直到战争已经爆发了数月,直到南方各道丢了个一干二净,直到偻奴们在东线的江陵大都护府实施了破釜沉舟般的疯狂举动,继而又把他的防御线豁开了一个一个大口子,令早已有捉襟见肘之感的李是应,更加毛了爪的时玄,李是应这才真正看清了形势,这才真正感悟到了天朝政府对他的良苦用心。

    正是在这之后,李是应才最终敢于接受了陆顺德的提议,把屯驻在西海岸的江华岛和仁川港等地的大批预备军兵马,几乎是全部地抽调上了危急中一线,令即将崩溃的防御大坝终于转危为安。

    令李是应意料之外的事情,还远远不止这些。

    李是应是个很有头脑的人,正是因为这样,当整个由西海岸到东海岸这条巨大防御线,开始进入稳定状态,他也开始一处处地去亲自慰劳那些劳苦功高,又可以说是劫后余生的一线将士们的时候,他又发现了一种很是令他感到意外的状况。

    从最先处在第一线的南方和京畿战区李景夏和李章镰统领的兵马,到作为二线军队的李容熙的预备军,最后再到那个在他看来仅仅是个老弱不堪的文人,绝难担起兵家大事的平安道观察使朴圭寿朝鲜著名实学家,也就是儒学家朴趾源的嫡孙,时年已五十九岁,在天朝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依靠数万屯垦轻壮所编练出来的补充军,在前线。那是越后来的越能打。

    起初,李是应倒并觉得有多少的意外,他总认为,后投入战场的这些人马,之所以会表现出比前期所投入的兵马更为凶悍的战斗意志,不过就是因为他们都是生力军而已。

    但是,当他在认真地接近了这些不同的军队的之后,他却默然了。's ……》

第二○七章 必须把这股逆流镇压下去!亚历山大二世的这个脑筋才刚刚一转,英、德等国的照会就纷纷地送到了他的面前……() 
※。b消把话刚说泣儿。却马卜就低下了头去。开始专心致必儿二弄起自己的烟斗的林海丰,杨秀清的眼中现出了一丝的不悦。

    其实,早在林海丰一提到他的那个。“新想法”开始,杨秀清就不仅猜到了林海丰的这个“新想法”是什么,还洞悉了林海丰暗藏的那种诡诈的心理。

    他断定,林海丰绝不会单单地只是把一个孤苦伶竹的蓝朝鼎,“动员”到詹西那里去。而是还会“动员”起更多的人,都“自愿地”作为蓝朝鼎此次入赘的“嫁妆”最后一并给鼓捣到詹西去。

    他相信,按照林海丰这个家伙的一贯作为,这些人一旦到了詹西,不仅将会成为詹西国武装力量的中坚,还会就此彻底改变詹西的历史进程。

    随着去年法丹联军在北海及波罗的海的失利,丹麦成为了普鲁士帝国的一个邦,而挪威,又投入了协约国的怀抱,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气势大振。

    为了充分利用俾斯麦的庞大野心,减轻自己在欧州大陆上的负担,迪斯雷利的大英帝国政府,继丹麦之后,又抛给了小弟普鲁士一块肥肉芬兰。

    公元十世纪中至十三世纪的末年,由于瑞典对芬兰所发动长达一百五十年的“十字军远征”信奉多神教的芬兰人在武力的压迫下,不仅皈依了天主教。还最终于一三六二年成为了瑞典一个省,彻底臣服于了瑞典。

    而三十五年的一三九七年至一五二三年的一百多年间,由于丹麦国王已经成为了瑞典的主人,于是,芬兰的总督也就由过去的瑞典国王委任,随之变成了要由丹麦国王来亲自委派。

    一五二三年,随着瑞典的瓦萨王朝建立,瑞典又重新恢复了对芬兰的主权,一五五六年,芬兰变成了瑞典的一个公国。

    在其后的一五五四八零九年的这二百多年间,由于瑞典不断地与沙俄、丹麦、德意志、波兰等国争夺波罗的海霸权,可怜的芬兰,也就沦为了群雄争霸的战场,不仅战乱始终连绵,国土也在不断地开始被另一个强邻所蚕食。

    一七二一年,瑞、俄签订了《乌西卡乌布基和约》,芬兰东南地区为沙俄所吞并。

    在一七四一年瑞典对沙俄所发动的复仇战争中,沙俄军队再创瑞芬联军。两年后,利用《土尔库和约》,又将居密河以东的芬兰广大土地,包括塞马河域全部割走让给俄国。

    一八零八年,由于瑞典拒绝参加以沙俄为首的反英同盟,沙俄军队对瑞典发动讨伐战争,结果瑞典再度惨败。

    一年后,随着《哈米纳和约》的签订,芬兰仅存的那点儿领土,就此也尽数被沙俄收入了腰包。芬兰,自此成为了沙皇俄国的一个大公国,实行民族自治,至于那个芬兰的大公,也开始由俄国的历届沙皇来亲自兼任。

    迪斯雷利的目的是很明显的。

    沙俄统治下的芬兰从来就太平,因为随着芬兰的近代化发展,芬兰的民族意识也在日益地觉醒,越来越多的芬兰人已经开始自觉地拒绝被沙俄的同化。

    尤其是在近年来以斯内尔曼等芬兰人所领导的芬兰的语言运动首先将俄罗斯语退出本国的官方语言,最后使芬兰语成为国家的唯一官方语言获得了初步胜利的鼓舞下,芬兰的民族主义运动情绪,变得异常的高涨。

    此时,只要俾斯麦肯把手往芬兰那里一伸,芬兰的独立之火马上就会熊熊地燃烧起来。而迪斯雷利一直对俄国人要介入进欧陆战事的担心,也就会随着那位亚历山大二世的自顾不暇,而变得烟消云散。

    对于英国朋友的好意,俾斯麦是不会不乐于笑纳的。

    于是,在俾斯麦的积极运作下,本来是以“文斗”著称的斯内尔曼等芬兰的民族精英们,也开始和枪杆子打起了交道。

    一八六八年三月,芬兰各地陆续爆发了大规模的反俄武装叛乱。

    仅仅一个月后,芬兰共和国就在赫尔辛基宣告成立,斯内尔曼被各路叛乱的领袖公推为共和国的首任总统。

    本以为在几年前已经取消了俄罗斯语作为芬兰的唯一官方语言的法令,差不多就能够让那里和谐上十几二十年,而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富国大业之中的亚历山大二世措手不及。

    必须把这股逆流镇压下去!

    亚历山大二世的这个脑筋才刚刚一转,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