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凉州贼不是在一块,他们一个个都是心高气傲,自负得不得了的人,又如何肯放过这个立功的机会?
果然,刘备此言一出,下面董卓、孙坚、陶谦等人便向张温一拱手,道:“刘将军言之有理。”
张温只要众将服从,他也懒得在军队如何行军上去争执,反正见了贼军开打就是。于是着众将各引其部,分头并进。而他自领皇甫嵩之军及自己部曲,于后策应。
三辅之地,为西汉历代帝王陵寝所在。十一座帝陵,如今被叛军搅得不得安宁,这里躺的,不仅有皇帝的祖先,也有刘备的祖先。是以,皇帝的愤怒,刘备也感同身受。不说此时了,就是二千年后,自家的祖坟被人动一动试试看,搞不好也要动刀子。
各帝陵都还是有军队的,由陵园令及麾下校长掌握。这些部队,就是用来防止外人进来以及盗贼的。两汉时的盗墓贼早就有了,这帮人,素来胆大包天,要是再看守得松些,帝陵他们也是敢下手的。
后来的董卓,退回凉州的时候,没钱不就把帝陵都掘了么
可惜陵园令手中的这点兵,给凉州贼塞牙缝都不够。好在叛军还有敬畏之心,此时都在外围抢劫,还不敢对帝陵下手。可是他们又好担心,生怕外面那些贼子乱闯进来,不说掘墓,就是抢了几件祭祀的器物,那也是不得了的大罪。
第一战,在霸陵附近的掫城爆发了。霸陵,里面安歇的是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贼将领了数千人,正在纵横左右村寨。他只觉得首领带他们入关中的这个决策无比正确。留在凉州那苦寒之地做什么?缺衣少食的,他好久未曾吃得这样饱过了。还是关中好啊。
可是,以他那简单的头脑,却从未想过,只知道杀戮和破坏,而不知道建设。等关中抢完了,杀完了,他们又该往哪里去呢?
凉州兵,便真的可以纵横天下了吗?
或许,他会回答,管那么多做什么,今天有得吃,明天有得吃,后天有得吃,就行了。再远的事,到时再说。
与叛军相遭遇的,是孙坚孙文台的部队。他所带部曲,都是淮泗好汉。一个个精壮得吓人,论起战斗力,丝毫不弱于凉州。
这也是他儿子孙策日后得以纵横江东的资本。
战争一爆发,便直接进入了高》
感谢书友初唐王勃的打赏。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凉州之战(二)()
一场大战,各有胜负。孙坚固然损失颇多,凉州贼也知道面前这支汉军不是好惹的。于是引军退走。
张温军中,执金吾袁滂是皇帝指派的副手,不过是个不通军事的。张温见孙坚胜了一阵,心中欢喜,便表孙坚与参军事,留在中军帐前效力听用。
四处劫掠的数路叛军被汉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不是张温比皇甫嵩厉害。而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皇甫嵩为将时,凉州叛军初来,锐气正盛。所以才能与皇甫嵩相持不下。两军相持期间,凉州军四下劫夺,骄狂之气是养起来了,而所夺得之钱粮却又让军队心思不在打仗上,只关注发财了。
而汉军,得了刘备一支生力军,又有张温率部来援,士气一振。此消彼涨,以有心攻无心。凉州叛军自然不敌。也只能算皇甫嵩倒霉了。再坚持一阵,胜利就是他的,偏偏栽在张让手里。
陶谦、孙坚、董卓、刘备,四路大军分头进击,打得凉州叛军连连败退。自掫城到槐里,再无叛军踪迹。
袁滂是个好大喜功的,这仗打到一半,便迫不及待的上奏表功了。张温也拿这个一点也不稳重的副手没办法。袁滂也不想想,现在就报捷,后面要是打输了,怎么交待?
皇帝接报大喜,正欲封赏,被大臣止住:“陛下,战事未定,如何封赏?且让张车骑彻底平定凉州,再言封赏不迟。”
皇帝一想在理。看了看奏书,看到了董卓这个名字,嗯,想起来了,是凉州猛将,之前讨过黄巾的。于是突然大发善心,觉得之前把董卓罢免是自己亏待了他。毕竟卢植早就复职了,董卓到今年才重新起用。于是皇帝以董卓前功,拜为破虏将军。又见袁滂疏中言凉州贼人多马壮,恐张温兵少将寡不能胜,于是又遣荡寇将军周慎率兵西进,一道归张温统率。
张温兵屯长安。如今麾下五员雄将董卓、陶谦、周慎、孙坚、刘备各掌一军。十万大军兵强马壮。还有三辅之地的诸郡兵马源源不断的向自己这边聚集而来。而凉州贼节节败退,如今已保守槐里。张温不禁也有些沾沾自喜。以为破贼反掌间可定也。
这日,张温召部下诸军主议事。四将齐至,唯董卓不至,张温强抑心中忿怒,连连相催。董卓方来。
张温道:“董将军,军中议事,何故来迟?”
董卓瞪着眼珠子,粗声道:“张车骑勿怪,军中有急务,故此来迟。”刘备心想,这倒是个会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满嘴酒气当大家都没鼻子的吗?
董卓如此无礼,张温恨不得把董卓给推出去砍了。不过张温不愧是做过三公的,政治上的大风大浪经历得多了,也就习惯权衡利弊。思来想去,砍了董卓以正军法,自己是爽了。可是董卓出身凉州,向来粗鄙跋扈。跟这种人计较掉价不说,万一董卓所部要是闻主将被杀,一怒之下反了,那该如何收场?
天子派自己来是平叛的,而不是让自己挑起内乱的。到时真这样,自己的能力免不了就被人看低了。算了,还是不和这莽夫计较了,大局为重。等凉州事了,再和他计较不迟。
想得明白,张温竟硬生生的忍了下来。于是岔开话题,商讨起如何攻打槐里来。
众人讨论得殷切,说来说去,就只有一件事,速速进兵,围住槐里,攻打叛军。只有董卓此时站了出来,说道:“将军,末将以为不妥。凉州贼众十数万,皆西方精卒。我军宜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切。否则胜负难料。”
众人讶然看着董卓,这哥们几个意思啊?刘备也不禁怀疑,这董卓是脑子坏掉了还是个双面间谍?
凉州贼再兵精将广,难道还敌得过汉军人多?还敌得过汉军洪流的碾压?在坐的人可都是和凉州兵交过手的,凉州兵是强,可还没强到让人害怕的程度吧?
一时之间,大家真不知道董卓是想干什么了,跋扈也得有个程度吧?
其实董卓只是想提醒大家进军慎重点,要打就要打赢,一击必中的那种。谁曾想喝了点酒口齿不清舌头打结,说话辞不达意,让诸人有些误会了。
张温阴沉着一张脸,冷哼一声,道:“就依计行事,三日后,大军拨营,攻打槐里城。”
众将领命,一个个鱼贯而出。
孙坚走在最后,他看董卓向来不顺眼,这次董卓胡言乱语,动摇军心,他也顾不得许多了。便向张温道:“董卓不怖罪而邸张大语,宜以召不时至,陈军法斩之。”
这是要张温下手了,张温想了想,道:“董卓素著威名于陇蜀之间,今日杀之,西行无依。”张温想得很透彻,董卓名震西凉,到时兵进凉州,还要他这个本地土著配合呢。杀了西进就没依靠了。
孙坚又劝道:“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于卓?观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一罪也。章、遂跋扈经年,当以时进讨,而卓云未可,沮军疑众,二罪也。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未威者也,是以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诛,亏损威刑,于是在矣。”
张温思来想去,最后还是不忍,决定以大局为重。于是对孙坚道:“君且还,卓将疑人。”孙坚拿张温没办法,只好起身而去。
刘备这些日子,对董卓也做了个大概的了解。觉得董卓做一个武将,大抵还是能够合格的。至于说董卓骄横,历代以来,哪个武将不骄横?董卓如此,不过是自仗武勇军功,觉得张温镇不住他罢了。要是张奂、皇甫嵩、朱俊等在此,他敢如此?军人还是挺简单纯粹的,只认军功勋章,不认你曾经做过多大的官。
后世军区的人,又何曾把地方官员放在眼里了?哪怕是封疆大吏,说不睬你就不睬你。这样看来,董卓还是挺可爱的。董卓后来成事,只不过是京师的人办事太蠢,让他看到了中央朝廷的**无能,助长了他的野心而已。野心谁都有,权力谁不爱?换刘备到董卓那个位置上,刘备也要这样干。
不过,刘备决定,尽可能的找机会,阻止董卓入京。这家伙就是一粗汉,啥也不懂,毁了太多的东西了。结果作威作福了一阵子,还是免不了败亡。因为他始终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士大夫群体的配合,他一个军将,如何能够掌控朝廷?只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至于陶谦,刘备对这个史书上的恩人,也观察了一阵。不过也没太多结交的意思。陶谦属于大器晚成的,快五十的年纪了,还在军中。不过,到后面几年,才是他人生的巅峰,他会因徐州黄巾祸乱,而出镇徐州。最后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其实刘备最感兴趣的是孙坚孙文台。孙坚着实是个有本事的,人长得帅不说,手上功夫也棒。虽然死得早了点,但架不住人家养了两个好儿子呀。
小孙策今年也应该十一岁了吧。其实刘备很想知道,孙坚长期在外,儿子放家里散养,怎么就养出个孙策和孙权这么牛的孩子了。这也未免太神奇了点。孙权还好,孙策的武力值,简直就是惊人呐。
于是这些天,刘备一直在和孙坚拉关系。心想到时孙坚要是死了,小孙策无依无靠,让他来投自己这个世叔得了。然后为自己效力打天下,就不要去割据江东和自己争了,这样多累。
刘备的行动,还是有些成效的。毕竟刘备虽然年轻,但名气在那呢。这头上光环,比孙坚的耀眼多了。而且刘备资历那也是足足的,县令、太守、东中郎将等职务,都是孙坚没有经历过的。所以刘备要接近孙坚,简直是再容易不过。最关键的是张温帐下诸将,也就孙坚和刘备年岁相近。孙坚只大刘备六岁,不比其他人,都比刘备大一轮以上,没话题有代沟
孙坚出了帅帐,没有回自己的营地,反而到了刘备帐中,来向刘备诉苦了。
孙坚一进帐,见了刘备,便道:“玄德,今日董卓那厮,对张车骑太过无礼,玄德为何不阻之?”
刘备笑道:“文台兄,两军临战,用人之际,张公岂会处置董卓?且看罢,张公心中自有计较,待凉州事了,必有动静。”
孙坚尤自不平,道:“不斩董卓,如何服众?”
刘备心想,孙坚三十岁了,在政治上还挺幼稚啊。不过转念一想,孙坚之前只担任过几任县丞,从未任过郡县守令之正职,然后黄巾大乱,他就以佐军司马的身份入了军中,一直到现在也怪不得他有些事情看不透。
于是刘备便道:“文台兄,张公乃一军主帅,他的眼光所及,自然要比我等更长远一些,所虑也会更多一些。比如斩了董卓,他部属的反应。斩了董卓,凉州与他相交好的诸豪杰反应如此种种,是以张公目前暂时置之不理,一切以大局为重。要到凉州事了,才有可能发作。”
说到这里,孙坚才有所悟。两人又闲话一阵,孙坚才向刘备告辞,径返军中。
第一百一十八章 凉州之战(三)()
槐里城,韩遂、边章等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营帐,心中忧惧,不禁想道,还以为中原大乱,汉廷已无力西顾。看来自己还是想岔了啊。
此时边章、韩遂等已有退意。而北宫伯玉等却死活不肯。叫嚣着要和汉军决一死战。韩遂心想,要死战你们去,老子却是不会奉陪的。
边章却开始埋怨道:“文约,早依我之言,称雄凉州便可,何苦入寇三辅来哉,此时引汉军大举来攻,如何是好?”
韩遂闻言大怒,他早就对边章不满了。要不是边章当初一口答应金城太守陈懿出营说降,他如何会听陈懿之劝,也跟着出来?结果倒好,入了贼营就出不来了,反而成了贼首。死后无面目见祖宗不说,每日里处在军中,也是凶险得紧,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命就玩完。这一切,都是拜边章所赐。
于是韩遂反诘道:“数万骑盘踞凉州,凉州残破,粮饷从何而来?扫灭郡县又能获得几何?难道领着义从军去攻打羌人?真有这想法,我等只怕便要立马死无葬身之地罢?不来三辅,不入中原,便要饿死,早晚是死,还不如来此一搏。尔若有良策,当初如何从我之论?”
不远处李文侯在看热闹,对北宫伯玉道:“你看,这就是你请来的人,你再不去劝劝,都要打起来了,哈哈!”
北宫伯玉阴沉着脸,阔步上前,与韩遂道:“文约,大敌当前,我等还是先想着如何退敌的好。其他诸事,以后再议不迟。”
韩遂没好气的道:“那就出城打吧。我凉州多精骑,不擅守城。再说了,这破城又各矮又小,汉军精于器械,如何守得住。出去较量一番,不能胜,便退走。比死守在此处要好得多。”
北宫伯玉等听了,觉得也是如此。凉州儿郎崇尚进攻,守城确实是有些难为了。
于是众将尽起大军,出城与汉军相持。
刘备在左军,见凉州精骑尽出,与左右众将道:“若得凉州兵,纵横天下不是难事。”
荀彧道:“奈何其桀骜难驯。”
张飞在一侧道:“这凉州,几十年间就从未消停过,不是这家反,就是那家叛,最后还是难逃覆灭的下场,何苦来哉?”
刘备却是知道,凉州作乱的,大多是羌人。就是这次的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也都是归附的义从首领。说白了,也是异族。虽然羌人作乱,有着种种理由和借口,但在刘备心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未来,要么把羌人彻底打服,要么就把他们全部给灭了。否则,凉州难安。
自从羌乱以来,凉州成为四战之地,残破不堪,汉民想要获得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也是一种奢求。兵祸来临时,只能弃了田宅,逃离自己的家乡,成为流民。流离失所久了,要想活下去,便只有从军一途。于是为了活命,汉民也不管官军叛军便加入其中。对于这部分人,刘备心中只有怜惜。他非常能理解,乱世之中,一个人如何能够生存?抱团取暖才是道理,活下去才是道理。
汉军摆开阵势,鼓声隆隆,动地而来。前方,凉州骑兵耀武扬威,持了兵刃在马上怪叫个不停。渐渐离得近了,凉州骑兵开始加速冲阵了。马蹄声轰鸣,直奔汉军。刘备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骑兵冲锋,一时之间不由心旷神怡。
骑兵冲到汉军阵前,前方的盾手一个个脸色发白,咽了口唾沫,把大盾死死抓住,以期待马上来临的巨力撞击,身后,一排排长矛兵,把长矛斜斜刺出盾阵,他们坚信,只要凉州贼敢来,就要他们好看。
凉州骑兵眼看就要撞上冷森森的矛尖了,却一个唿哨,把马儿一拨,斜斜的从汉军眼前掠走,汉军迎来的,除了一股扑面而来的烟尘,还有飞蝗一般的箭雨。军中的屯长军侯们,凄厉大叫起来:“手盾!”
阵中的汉军忙不迭的举起左臂,用手臂上的小盾护住头脸要害。只听见一阵阵噗嗤的声音传来,那是箭矢射入汉军身体的声音。
而后,惨叫声立马传来。刘备在寨楼上,看见己军倒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