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如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娇妻如云- 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厢军那边也都有校尉去接管,原先的都头、虞侯罪大恶极的直接砍掉脑袋,其余的都解散回去,由校尉这边统领,巩固城防。

    不止是这个,招募水兵也开始提上日程,但凡是年轻力壮的,都可以来报名,当然,暂时先不给他们入营,只赏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分发了武器,暂时当作民团来调用,等海盗打掉,再将他们编入水军中去。

    做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打海盗用的,在沈傲的眼里,泉州海域只允许有水师,不允许有任何海盗存在,如今将泉州所有的力量纠集起来,就是要和那些海盗决一死战。

    只是不管做什么事,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么多人,都要张口吃饭,少不得还要军饷、赏格,吃饭的事好说,立即下给福建府,运粮。军饷的钱则主要是从抄家的钱粮中拿出一部分来,大大小小的官商,抄家所得已经超过了七亿贯之多,四大姓这边就占了足足一半,可见这些人的财力雄厚,面对这么一大笔横财,沈傲暂时也只能调拨出一点出来,其余的,还要等旨意下来再做打算。

    …………………………………………………………………………

    第二章送到。RO!~!

    ..

第五百五十五章:下场

    泉州这边,增添了不少营境,水军这边是六千余人,再加上水手那边大致在两万之间,还有四千厢军,五千新募的民团,可谓声势好大,清早操练起来”那口号声更是直冲云霄。

    眼下商船不能出海,最紧要的就是剿灭海盗,所以整个泉州的气氛,倒是颇有些尚武的气味,就是那稚童,也拿着木刀、木剑在相互打斗嬉戏为乐。

    福建路这边多山,因而养成了本地人尚武的风气,再加上临海”更有极大的开拓精神,行船走商的,都是在刀口里舔饭吃,现在海盗在外头,闹得大家不能出海赚银子”这就是断人财路,商人们没钱赚,水手也没了生计,装卸货物的脚夫没有饭吃,这就是杀人他们的父母,再加上钦差那边张榜下来颁布了剿贼令,一时间莫说是正在操练的青壮”就是寻常的百姓,都起了同仇敌忾的心思,打铁铺那边近来生意极好”都是订购刀枪的”大宋禁武,对弓箭、火器尤其森严”可是刀枪,却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这里是泉州,法令就更废弛了,出海的人哪个不要订购一些匕首、刀枪之类的防身,所以官府也不禁止,更无人去检举。

    港口外头,停泊着数百上千只船,有兵船,有商船,还有各衙门巡检的船只,桅杆下了风帆,铁猫落了水,就等钦差这边一声令下,一齐出海。

    沈傲被这气氛感染,也故作风雅的叫人定制了一柄华美长剑,别在腰间的玉带上,走到哪儿晃到哪儿,显得颇为神气。只不过沈钦差的剑实在可以称得上是仁慈之剑”拔出来见光的次数总共也没有几回”从前、现在、将来也不会有出鞘沾血的机会。

    吴三儿一直随沈傲出行,现在总算落了脚,心里盘算着生意的事,也在泉州张罗起来”选了几个店铺的地址”开始修葺,又开始招募人建了印刷工房,联络陆家车行那边,将来遂雅周刊,可以通过陆家车行向泉州周边辐射。

    如今的遂雅周刊,早已今非昔比,杭州、汴京、泉州、洛阳都有工房,先是汴京那边排好版,便立即叫人用快马加急送到各处工房,进行印刷”印刷之后”除了销售给本地,更可以通过车马行运到周边去卖,影响力足以辐射到整个大宋,尤其是乡间的乡绅,都以喝茶看周刊为荣,有些家业大的,会专门叫个人到城里等着,一旦有新一期的周刊出来”立即抢购送回来。

    从前一期的周刊,大致可以发卖四十万份左右,按着吴三儿的构想,泉州这边的印刷工房要是建起来,到时肯定是要破五十万的。

    除了周刊的生意,遂雅诗册虽然销量少”大致也不过是万余本上下”可是诗册一向只能走精品路线,利润也是不低。

    至于茶坊、酒坊的生意,那就更不必提了,都是一本万利的事”泉州这边爱茶的人多”爱喝酒的也不少,只要店面选的好,生意不成问题。

    只过了七八天,泉州第一座遂雅茶坊便建了起来,其实也不能说是建,只是原由的铺面修葺了一下而已”只要给的起足够的钱,速度还可以更快。

    弃张这一日,比那从前崔家老爷过寿还要热闹”泉州大小的官员、商人纷纷前来庆贺,沈傲邀大家在这里喝了茶”算是体验了一下”也就袖手不管了。这么一闹”泉州人自然而然的将遂雅茶坊当作了高档的茶肆”因此往后的生意更走出奇的好。

    这边热热闹闹,汴京那里却走出奇的沉寂,从泉州来的消息还在路上,京城这边前一段时日吵得凶,可是吵着吵着,大约也觉得没什么意思,再加上廷议上官家当场拂袖而去,也教人觉得无趣。

    结果整个汴京的朝堂,就是这么个半死不活的样子,泉州的事没人去提,鸡毛蒜皮的事更无人去说,三省图个清净,各部也是捂起了耳朵。

    只不过有时候泉州那边会下几个条子,比如教兵部拨付饷银,兵部这边的蔡绦一看到沈傲那一手董其昌的字体就气的火冒三丈,恨不得立即把这家伙立即掐死,可是该给的东西,他是一点儿也不敢少。

    崔志这几日,也突然变得异常沉默起来”自从那一封崔简的信从官家手里甩出来”他便知道自己再不能说话”只能等”等泉州那边的消息。

    也正在这个时候,汴京东阳门那边,一匹快马撞翻了城外头七八个摊子,一路疾行入城,直往三省去。

    门下省这边接了奏疏,先是个书令史扫了奏疏里的内容一下,立即吓得面如土色,连奏疏都拿不出,奏疏从手里滑落下去。心急火燎的重新捡起奏疏,立即送到录事那边去,录事看了这书令史”还忍不住打趣他:“急促促的做什么,又不是房子着火了,天也没有塌下来,王让啊,你也不是第一日进门下省公干,往后要注意一些,门下省是天下中枢,教人见了你这个模样,不知道的还当是门下省这边没有规矩呢。”

    这叫王让的书令史,只是喉结滚动,一句话想说出来,却是说不出,憋的脸都红了,用手指了指奏疏,意思是叫这录事自己去看。

    录事清咳一声,轻轻揭开奏疏,看了一眼,正要笑着说:“原来又是沈太傅送来的,他在泉州……”话说到一半,说不下去了,眼睛落在那一千七百三十四的数字上”倒吸了。凉气:“这……太师在哪里?”

    “太师不是告了病吗,还在府上。”

    “立即送过去,不,还是我去,我亲自去。”这录事二话不说”将奏疏装入匣中,抱着匣子几乎是跑出去的”叫了个轿子来,一路催促,好不容易到子蔡府,和门房禀告一声,门房那边道:“我家老爷病了“…………”

    录事跺脚道:“天大的事”太师非看不可。”

    门房似在犹豫,只好入内通报,接着请录事进去,蔡京确实病了,到了他这今年岁,三天两头有个头昏脑热也是常有的事,现在方方好转了一些,坐在榻上见这录事,录事进去,什么话都不说”直接将匣子打开,把奏疏递过去。

    蔡京看了一眼,倒是脸色如常,淡淡道:“什么时候送来的?”

    录事道:“就是方才,消息还没有传出去”宫里头也没有看。”

    蔡京颌首点头:“此事和我们没多大干系,送进宫去吧,遇到别人,什么都不要说。”

    录事道:“太师这是何意?”

    蔡京淡淡笑道:“说什么?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正是宫里和沈傲所希望的,我们再说,这叫不识趣。”

    录事颌首点头:“还是太师想得周全。”

    蔡京笑着摇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沈傲在泉州被整了,就是说再多,也没什么。可是他这般雷霆手段,你再说也没什么用。去吧。”

    录事也不说什么,立即回到门下省,将奏疏送到宫里去。

    崔志是今日正午入的宫,上一次官家那口气,已教他清醒了一些,这个时候再不清罪也说不过去,于是写了一份热情洋溢的请罪奏疏,乖乖的请求觐见”官家那边倒也还算客气,许他到文景阁这边觐见。

    崔志一入文景阁,便觑见赵佶在御案后练字”上行下效,做皇帝的爱行书作画,臣下们少不得要附庸一下风雅,崔志的行书也过得去,偷偷瞄了赵佶笔下的行书一眼”忍不住道:“陛下行文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赵佶抬眸,看了他一眼,只是微微一笑,随即索然无味的将笔放入笔筒,摇摇头道:“比起沈卿还是差了一些,真教人头痛。

    ”说罢,叫人请崔志坐下。

    崔志欠身坐着,随即便痛定思痛的自述自己的罪过,最后道:“微臣不能约束家人,让他们在泉州恣意横行,实在最该万死,请陛下降罪于臣,以儆效尤。”

    赵佶只是笑:“你平时办事还是得力的”连太师都说尚书省那边离不开你”你能反省,朕也就不追究了。”晒然一笑,低头看了会儿字,突然道:“爱卿在泉州老家一共是一百七十三口人是不是?”

    崔志愕然一下,不知皇上突然说起这个”心下警觉起来,却不得不老实回答道:“陛下洞察秋毫”微臣在泉州老家确实是一百七十三。人。”

    赵佶一头雾水的道:“这就怪了。”

    崔志又呆了一下,道:“陛下何出此言?”

    赵佶道:“沈傲送来的奏疏明明说杀了一百七十四个,这沈傲”实在是混账,人命关天,连数字都会报错。”

    崔志听到明明杀了一百七十四个,又联想起赵佶方才的话,真真是吓得魂不附体,脑子嗡嗡作响”什么意识都没有了。等他有了几分神智,瞥了赵佶一眼,看到赵佶满不在乎的在看御案上的行书,心里想,对,是多了一个,是炎儿,他们……全杀了……

    他一下子从锦墩上滑落下来,仿佛被抽空了一样,一下子遭这打击,换作是谁都承受不起,叔伯兄弟,外甥子侄,怎友说没就没了。

    “陛下……”

    赵佶和颜悦色的抬起头:“怎么?朕不是已经说了吗?这事儿和你没干系。”

    “陛下……臣斗胆要问……臣的家人……”

    赵佶这时候立即变得漠然:“噢,原来你要问的是这个,他们勾结海盗,横行不法,与谋反无异,且证据确凿”人证、物证都有,是转运司胡海率先揭发的,朕命沈傲督办泉州,可便宜从事,如今遇到这么一桩谋反大案,当然不能轻饶,但凡牵连进去的,已悉数斩首示众。”说罢又道:“爱卿是爱卿,你的家人是家人,朕不会因为这个,就降罪于你,你自己反省一下,也就走了。退下吧,朕还要行书。”

    崔志得了准信,更是吓得一脸的麻木,欲哭无泪,只是转眼之间,算是正儿八经的全家死光光,一个活口都没有,原以为崔家在泉州树大根深”又有自己在朝廷里坐镇”还想和那姓沈的好好周旋一下,谁知竟会落到这个境地。他慢吞吞站起来,失魂落魄的连臣告退也不肯说”踉踉跄跄的从文景阁出去。

    见崔志走了,赵佶淡淡一笑,从御案上拿起一本奏疏,又看了一遍,埋头对杨戬道:“沈傲行事,是不是戾气太重了一些。”

    杨戬道:“陛下,奴才倒是听了一些泉州的事,那泉州的官商树大根深”就是靠吸着咱们大宋的骨血壮大的,又勾结海盗,更想抗拒钦差和圣旨”胡作非为到这个地步”若是不能快刀斩乱麻,将来必然是心腹大患。沈傲嘛”,说起沈傲,杨戬莞尔一笑,继续道:“他这人胡闹是胡闹”可是毕竟是个书生,有哪个书生愿意去杀人”想必他也明白,他这杀戒一开,固然会招到许多人的非议,却是为咱们大宋好。比如这一次,若不是沈傲雷厉风行,又有谁知道,海商们竟积攒了如此巨额的财富,下头更豢养了这么多水手、武人,不但如此,在朝廷里,为他们说话的人更不是一个两个,如此庞大的势力,比之那天一教也不遑多让”只不过天一教当众扯了旗罢了。”

    赵佶听了,颌首点头:“你说的不错,沈傲杀人,为的是朕,朕更该明白他的苦心。只是这一杀,他这名节算是彻底完了。”

    …………………………,!~!

    ..

第五百五十六章:封王

    第五百五十六章:封王

    崔志失魂落魄地从文景阁里出来,一步步往正德门那边走,脑子里乱哄哄的。

    辛苦经营了数代的家业,完了!枝繁叶茂的崔家,也完了!留下的,只是他这个名存实亡的尚书省郎中。这个郎中连家业和族人都不能保全,留着,又有什么用?

    崔志老年得子,只有崔炎那么一个子嗣,现在,连崔炎也被斩了头。他到了正德门的门洞口的时候,突然看向那刺眼的苍穹,阳光炙热,炫得他眼睛发花,他突然仰天大笑不止,口里道:“天亡我也……”

    门洞这边的禁卫顿时呆了呆,显然还没有撞见过这等事,立即过来,便看到崔志突然捂住了胸口,口里溢出血来,扑通倒地。

    “救人!”

    禁卫手忙脚乱起来,可是太医还没请来,崔志已救不活了。

    堂堂尚书省郎中,就这样仰面躺在门洞下头,一双眼眸死死睁着望向天穹,口里的血沫残留在唇边,瞬间变得冰冷。

    消息传出去,倒是吓到了不少人,崔大人年纪不算大,相比衮衮诸公来甚至还年轻得很,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怎么说死就死?莫非……

    此后,内幕才一点点地揭露出来,接着便是汴京轰动,惊诧莫名。沈傲率军入泉州,斩官员、官商及家小一千七百四十三口,泉州码头,血流成河。

    大宋立国以来,除了对付谋逆的反贼,从未行过如此残酷的手段,牵连之多可谓骇人听闻。坊间那边议论不一,倒是士林抨击之声不绝于耳,这般杀人,姓沈的也像是读书出来的吗?十足的一个屠夫,真真是造孽,泉州绅商何辜?

    士林这边的叫骂,自然也有私心,沈傲杀的人,不少都是读书出来的,有的做了官,有的虽然从了商,总体上还是自己人,所谓刑不上大夫,今日沈傲能杀他们,明日这刀头难保不会对准自己。开了这个先河,那还了得?

    再者据说沈傲在泉州抄家所得七亿贯,数额之大,耸人听闻。大宋一年的岁入,也不过是亿贯上下,虽说这两年国泰民安,又少了岁币这项开支,府库丰盈,可是这么一大笔银钱,已经相当于朝廷五年所得了,钱不是问题,怕就怕宫里头抄家渐渐地抄得上了瘾。在士林有些名望的,家财自然也是不少,虽没有那富可敌国的财富,却少不得会生出兔死狐悲之嫌。

    这般抨击了一番,沽名钓誉的也就起了心思,弹劾奏疏便如雪片一般炮制出来,直入宫门,放眼望去,都是一片恨不得将沈傲踩死的叫嚣。

    这个时候,蔡府里头却是有是摇头,对兴致勃勃要参与弹劾的蔡绦道:“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要瞎参合进去,朝廷里骂沈傲越狠,可是在官家看来,却不啻是最大的夸耀。”

    说罢,挥了挥手,叹了一口气,便孤零零地独自用调羹舀着参汤喂入口中。

    文景阁里,赵佶看到那无数的弹劾奏疏,却只是冷笑连连,对杨戬道:“看到了吗?这就是朕的臣子,食君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