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文升运筹帷幄,有些力不从心,原本打算借助罗成在西北的军力,威慑陇右和河西,然后及时带兵赶来勤王,接触大兴城安危,但是,朝廷派出姚思廉去西北册封、督军后,竟然没有及时返回,据他回复书信,要暂时留在西北,教化一下那里的儒生,稳固边数。
而罗成的回复,则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东进,暂时不会进攻薛举,也无法到大兴城解围,让他们自己坚持半年,等到明年就能率军赶来。
卫文升心中叫苦,半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是否能坚持住,他没有把握。
就在这时,有侍卫长进来府邸禀告,说他们监视的罗老爷子消失了,整个罗府上下,都没有了人影。
“什么!”卫文升顿时一惊,这可是大事件。
自从罗昭云去了西北,越来越强大后,朝廷对他有所忌惮,派人一直牢牢看住罗府,尤其是罗老爷子,把他当成人质筹码,就是地方罗成在边戍有野心,不停调遣,拥兵称王,完全可以拿罗府的人来要挟。
一直以来,罗老爷子都在京城,没有异常举动,这使得代王杨侑、卫文升等朝廷人,都觉得驸马、佑国公罗成并无野心,还是一心为国。
而且,众大臣和贵族都觉得,罗府未搬走,那说明罗成会带兵回来解救,不会让自己家族收到危难。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罗荣诡异消失,不知所踪,罗府变空,使卫文升心中涌起不好的感觉。
“罗成,是要谋反,还是不看好西京的防御,认为大兴城会失守?”卫文升想到两种可能,都对代王朝廷大大不利,等若心中最后的一个复兴希望要破灭了。
如果连罗成都在西北自立称王,谋反抗隋的话,那朝廷就真的无药可救,没有任何希望了。
“立即派人追出去,方圆百里,搜寻罗荣下落,务必擒拿回来,这是挟持罗成的关键,没有了罗老爷子在,罗成的边数就大了,若是被京城一些贵族得知,人心不稳,许多人都会认为朝廷没希望了,容易被策反,临阵倒戈,投降城外的叛军,对军心影响也大。”卫文升真的着急了。
“属下明白,这就派人去追缉。”
“记住,要注意分寸,不可伤到罗老爷子,这是咱们的保护伞!”卫文升提醒一句,可别当成朝廷侵犯,伤到身体,得罪深了,等若逼罗成真的造反,就弄巧成拙了。
“遵命!”这名卫文升的心腹武官,立即出府,调动武侯府人手,要出城追寻罗荣和家眷去向。
不过,这注定徒劳无功,因为燕琅阁和锦衣会齐发力,早就准备了多套方案,确保万无一失,神不知鬼不觉地分散转移走。
其实罗昭云早就打算派人接走罗老爷子,因为他很清楚,大兴城守卫挡不住李唐军马,他自己来不及提前去攻打大兴,而且因为他是驸马、大隋福将、佑国公等身份,非常光鲜正义,所以,罗昭云如果先一步去打大兴城,以前的人设和形象都会崩塌了,落人口舌和话柄,要等他真正统一,经过一两代人努力,以后篡改历史,封杀舆论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毕竟大隋虽然要亡,但他毕竟曾经盛世辉煌,在文帝时期有过开皇盛世,不少士子和旧贵、退隐官吏、老儒们,往往笔伐杨广,却不反大隋,还在还念大隋十年前的辉煌日子,他们对那些叛军,同样会用笔来讨伐。
罗昭云综合了客观与主观等因素,才暂时放弃了进攻大兴城,但是,他要提前把罗府人接出去。
没想到罗老爷子性格刚烈,并不同意过早退走,因为他看的局势很透彻,如果自己提前离开,等若让朝廷猜忌罗家父子,不论是罗成还是罗艺、罗寿都会被提防、监督,收回一些权利。
只要罗老爷子在大兴城,一切如常,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样子,罗成和罗艺的发展才能顺利。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这罗荣有些智谋,做足了戏,让卫文升、杨侑、朝堂大臣们,都放松不少,只要罗荣坐镇大兴城,大家对罗成父子的怀疑就小许多。
而如今,时机成熟,罗荣通过书信,知道自己非走不可,否则很容易被李唐军围城困住,当成威胁罗成的筹码了。
所以,罗荣果断决定撤离,一切听从燕琅阁指挥人员的安排,被易容送出城外,家眷也在后半夜化整为零,分拨送走了。
这个时间段,同时派秘密带走的人,还有一些贵族子弟和太院俊彦,比如虞世南、薛芷箐就在其中。
这些年轻人才,罗昭云不会留给李家,至于那些中年一辈,比较稳重,暂时保持中立,不想过早站队,毕竟一旦离开,家族太大,很可能会遭到代王朝廷、李唐军的报复。
第六百六十七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余日后,罗昭云抵达了河源郡,在治所城外驻扎,暂时补充消耗,再需要两日就能抵达边塞了,与吐蕃军对峙了。
麦季才损兵折将,垂头丧气到军营请罪。
罗昭云道:“敌我悬殊,此战非你带兵之过,你能坚持到现在,没有让吐蕃党项军顺利入境,已经算不错了。”
麦季才听到主帅安慰,没有追究责任,心中充满感激。
“这次,你做薛万仞将军的副手,任先锋副将,带着人马汇入先锋军内,整合之后,继续开赴前线,与吐蕃军作战。”
“属下领命。”麦季才抱拳,恭敬应诺。
“讲一讲吐蕃军目前安营扎寨,分兵的情况吧。”
“喏!吐蕃国的军马,超七成都是骑兵,为高原牧民,也有一些步兵,都是吐蕃赞普征讨其它部落时候,收押的一些降兵和奴隶,全加在一起,大约五六万人,跟我军人数相当,主要分三军,左军一万,右军一万,中军三万多人。”
罗昭云盯着地图,微微点头道:“这样吧,我军骑兵不足三万,直接正面对决有些吃亏,就效仿田忌赛马,置换交战顺序,暂时不与对方的中军硬碰,虚张声势,跟他暂时对峙,而集中优势兵力,动用精锐,先灭他的右军,打击吐蕃军士气,也能剪掉羽翼,然后再与吐蕃大军力战血拼。”
褚遂良、薛万仞、麦季才等人,听到主帅的策略,都觉得用兵不按常理,智计百出,深感佩服。
薛万仞道:“请元帅放心,我先锋军定能破了敌方右军。”
罗昭云微微一笑道:“不是派你去,你们先锋军还有任务。”
薛万仞愕然问:“不是派先锋军去,哪派谁去行动?”
罗昭云解释道:“本帅会亲自带兵前往,利用铁甲精骑,马踏连营最适合,六千人足以快速横扫了,薛将军带先锋军去顶住吐蕃左军,牵制他们的动向,褚遂良、于志宁,你二人暂时统军缓慢前行,派一人穿上本帅的白袍白甲,蒙混过关,做出一副要跟吐蕃军正面决战的架势,诱使吐蕃军原地修整,麻痹大意,给我军偷袭创造机会。”
褚遂良、于志宁等人,早就听闻少帅罗成带兵如神,一路凯歌,成为常胜将军,总觉得不可思议,眼下他们已经跟随了两个月,切身体会到少帅的用兵,如水无常形,善使奇谋,兵者诡道演绎得淋漓尽致。
………
吐蕃大营。
噶尔?东赞在帅帐辅佐统帅批阅军需折子,此次统帅是吐蕃王的弟弟布拉干赞,由于青海高原上的牧民,大多不识字,统军出征,各种数字记载需要检查,名义上是布拉干赞为统帅,实际指挥权都在噶尔?东赞身上。
“根据探子回报,隋军主力抵达,带兵者正是西北王罗成,分成两军,一路为先锋,顶上了我方左军,一路为中军,向我军正面逼来。”
布拉干赞听完他的话,眼神一亮,哈哈大笑道:“就是那个号称大隋常胜少帅的毛小子吗,他来的正好,我拿他试刀,只要宰了他,大隋的西北,就归咱们吐蕃国了。”
噶尔?东赞脸色复杂,看着有勇无谋的吐蕃亲王,心想你不懂带兵打仗,只凭个人勇武在高原上有些威名,可是跟中原人打仗,可不是光靠冲锋就能解决问题。
“大统帅,要当心隋军的阵法,当年我随突厥可汗发兵玉门关时候,曾经尝试过中原军队阵法的变化与威力,回来潜心研究数载,颇有成效,不可不做准备就冲锋,要反复迂回,把隋军阵法拖垮,我军离胜利不远。”
布拉干赞一脸不屑:“什么阵法不阵法,我只相信战马,数万骑兵冲过去,足以横扫一切,谁能阻挡,靠那些花俏阵型能有什么用,若不能亲眼见到它的威力,我断然不信。”
噶尔?东赞看了干赞一眼,感到有些无奈,这种莽夫在草原上太多了,归根到底,就是文化太浅,高原不兴文教,语言往往都是口口相传,文字很少,能读懂书、识字、写文章、知大理的人,太少了,出现一个,在高原上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加强防备,让将士们修整好,磨快了刀,喂饱了马,然后等待冲锋作战,到时候,我会派桑布扎将军,布成倒悬阵,效仿当年中原汉族大将卫青对付匈奴的阵法,以骑兵冲击,打垮对手。”
布拉干赞点点头,对国师的话,他也不好总反驳,因为这位年轻的国师,深得赞普信任,有指挥作战的权力,临行前,其兄赞普,也就是吐蕃王囊日论赞告诫他,遇到作战问题,一定要听国师的计划。
就在吐蕃军队好整以暇,等待隋军到来的时候。
吐蕃右军营地,一顶顶帐篷犹如开在草原上的花骨朵,连绵不绝,成片存在。
由于这藏地的党项族人,也是游牧民族,比之突厥发展还有落后一些,行军部队如同一个部落,扎营也随意一些,没有正规军的样子,不像汉族军队,要挖壕沟、搭木栅、建辕门、垒箭塔等那么繁琐。
夜幕降临,一直浑身发着银光的铁甲精骑,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了吐蕃右军大营的两里外。
外面的放哨游骑,都被隋军特种部队干掉,没有把消息传回去,使得营地完全不知道隋军靠近,犹如眼盲了一般。
罗昭云也穿着一身铁甲,带着战神面具,唯一区别就是披着一件猩红战袍,作为主帅的标志。
他的双眼露出冷酷,盯着吐蕃营地,觉得时机成熟后,大喝一声:“进攻!”
轰隆隆隆!
铁骑忽然发起冲锋,地面陡然震动起来,全副武装的铁甲骑兵,人数只有六千,但是那股危势排山倒海,催枯拉巧,滚滚而来。
当营地的吐蕃士兵从梦中被惊醒,慌慌张张穿衣出账的时候,一轮箭雨飞射而下,使得营地守卒和士兵自乱阵脚,随即那股金戈铁马钢铁洪流猛灌而入。
第六百六十八章 横扫()
罗昭云亲自带领六千铁骑,分成了数股,插入了吐蕃的营地。
这股燕甲精骑,乃是罗昭云投入了巨大的开销,全身铁甲包裹,用铁的分量远超过其它兵卒的甲胄,而且连坐骑也都被铁甲裹住,不论是骑士还是战马,都带着面具,只露着双眼而已。
一身的寒气,冷酷肃杀,挥舞起长枪和刀斧,横冲直闯,普通软弓的冷箭和长矛,对铁甲战士的伤势,没有那么大。
夜幕之下,营地火光冲天,精锐铁骑所向无敌,在大营内横冲直撞,借助战马的冲击,还有浑身甲胄的威力,催枯拉巧,吐蕃军队仓皇应战,又是在夜色下,没有任何准备,根本无力反抗。
“杀!杀杀——”
精骑一波又一波横扫而过,营地的吐蕃军一批批倒下,成为没有生命的死尸。
这些游牧部落的党项骑士,平时都是牧民,聚则成兵,散则为民,没有什么正规的军旅训练,此时如一盘散沙,四处逃散,被隋军铁骑收割着生命。
罗昭云手持长枪,勇不可当,带着亲卫和精骑,如开凿石膏板一般,贯穿到底,将营地割裂,千疮百孔。
吐蕃军士惨叫不断,伤亡无数,有的被长枪刺中,有的被马蹄踩成肉泥,反抗的厮杀声越来越小,只用了半个时辰,一万军马驻守的右军大营,彻底沦陷。
当隋军在营地外重新集合的时候,伤亡并不大,只折损几百人而已,但是一万人数的吐蕃军,过半阵亡在营地,还有一些做了降军,其余则落荒而逃。
“牵走战马,烧毁营地,然后撤军!”罗昭云下令。
“遵命!”
顷刻,整个营地烧起大火,能在数里之外看到,烧毁了吐蕃的物资和尸体。
事实上,在十多里外的噶尔东赞已经接到了右军被袭击的消息,他迅速下令调集军队准备营救,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逃兵涌过来,描述场景,他已经感觉到,大势已去,前去解救已经没有必要,而且还可能折损更多人马。
更何况,越是聪明绝顶的人,也是心中疑神疑鬼,把人想得复杂化,容易多疑,噶尔东赞怀疑隋军在途中设有伏兵,在途中要打伏击,用那围城打援之计,所以,他反而不敢派兵前往解救了。
“想不到,尚未交锋,就被他算计一局,比他还是棋差一招啊”噶尔东赞觉得自己也算是极其聪明的人杰,奈何两次交锋,都在罗成手上吃亏,上一次打突厥,就有罗成参与,发挥了不小作用,这一次,本该是自己雪耻,要收拾罗成的机会,却失了先招。
“大意了啊,这个罗成,本已经高估他了,没想到用兵如此迅速和诡道,敢派兵先一步偷袭我的右军!”此时噶尔东赞还不知道,那是罗成亲自带兵,他一直派人关注的罗成中军,其实是个幌子。
………
李唐军经过十多日的进兵,攻克长安故城,接收了不少人才和关陇贵族子弟,整个京兆郡人口密集,毕竟是皇城直辖郡,所以人才济济,纷纷加入李唐的军队。
尽管罗昭云提前派人搜刮一些人才带走,但毕竟他只是朝廷一个边戍藩王性质,不能明目张胆颁布求贤令等,广纳人才,但李唐就不同了,已经造反,索性大张旗鼓宣传遵隋,但反杨广,招揽关陇子弟加入李唐队伍,为国家做贡献。
这些关陇子弟心知肚明,这只是一个口号,实则李家有意自己得天下,他们趋之若鹜,也是想早一点加入,占个有利位置,进入权力核心,容易被重用和提拔,后加入的肯定会遭到一些排斥,仕途晋升相比前面到来者,也就困难一些了。
经过房玄龄等人的四处走动,把跟他们家族要好的贵族子弟找来过来,比如安阳县尉颜师古一批饱学之士。
同时,京兆郡附近三辅之地的一些义军首领,关中群雄纷纷来投,使得李世民带领的这支唐军队伍更加壮大,从最初四五万人,到小妹李秀宁的加入,达到七八万人,此时更是突破十万大军。
这个消息传回去后,李渊也按耐不住了,觉得大业即将成功,当即率领麾下十万人马,继续从龙门阵、风陵渡一带渡河,绕过函谷关、潼关等天险,直奔京兆郡而去。
大兴城内的代王杨侑,急的都哭了,毕竟只是一个十一岁的毛孩子,遇到如此紧迫大事,犹如泰山倾崩,如何不让他惊慌失色。
朝中留守官员分成两派,主战一派如兵部尚书卫文升、阴世师、滑仪等人,他们已经在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派人挖掘了李氏祖坟,等若自绝后路,必须要死战到底。
主降的一派,是一些不想陪葬的墙头草,如崔毗伽、李仁政等人,觉得抵抗毫无意义,开城投降,李渊既然打着遵隋旗号,就不会对大家赶尽杀绝,一起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