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平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小平民- 第4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上次刘宇亮领军十万,大败而回,将崇祯帝的脸面打的噼啪作响后,崇祯帝的脾气就是一天比一天暴怒,

    一些宫女太监稍微犯点小错,就有可能惹来崇祯帝的一阵暴喝,而后命人拉去打板子,至今算算,已经是有七人被杖毙,打成重伤的也有十几人,这还是全赖周皇后救下了不少人,要不然,死的更多。

    现在崇祯帝又是震怒了,哪里能不吓人!

    一旁的王承恩挥挥手,示意那些太监宫女退下,免得他们害怕之下做出什么不合规矩的动作来,再惹得崇祯帝不高兴。

    太监宫女们退下后,王承恩就是对崇祯帝劝道“皇爷,您消消气,莫要气坏了龙体!”

    “伴当,你说这孙阁老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关中之乱轻而易举就是平息了,可是和那米脂巨贼一仗未打,竟然就是要朕招安那贼子,这叫朕有何脸面面对天下万民!”

    是啊,堂堂一个天子,面对一个地方贼子,竟然还要拉下脸来跟他谈招安,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这个曾经用铁腕手段铲除魏忠贤一党的帝王呢!

    “可是皇爷,如今那贼子已经是一股大势力了,前番朝廷发十万大军围剿,可却是全军覆没,这样的大战对于朝廷来说,实在是不好再打了,咱家估计孙阁老也是有这个担心吧。”

    崇祯帝听了王承恩这话,也是稍稍平复心情,是啊,上次十万大军都没有建功,要是再去打,又败了,那估计天下万民看待那贼子,又是另一番眼光了!

    不由得,崇祯帝就是犹豫起来,想要命令孙承宗接着打,可是又担心再次失败,到时,又有谁可以力挽狂澜?

    见崇祯帝拿不定主意,王承恩就是说道“皇爷,孙阁老对朝廷忠心耿耿,便是此次领兵平息关中之乱,也是没有问朝廷要一分钱粮,现在他既然是上了这个奏折,那想来这也是对我朝廷最有利的主意了,皇爷若是觉得难于取舍,不如便交由朝中大臣议一议,看看他们的态度如何。”

    崇祯帝听了王承恩这话,也是觉得有理,毕竟现在米脂巨贼已经是成了气候,不管是打是和,那都是不得了的大事,

    这样的大事,在如今这样的大明政治环境下,便是崇祯帝身为帝王,也是不能做到一言而决,那必须是要经过一众朝臣的讨论,做后才能定下基调来。

    无奈之下,崇祯帝只得是将此事寄托于朝中一众大臣了,希望他们可以拿出一个令自己感到满意的意见来。

    奉天殿内,一众文武分列两班,等待着朝会的开始。

    自崇祯帝登基以来,这样的朝会除了春节等重要节日外,基本没有一天中断过,这让许多经历过万历朝的老臣都是有些怀念了,

    还是神庙老爷在的时候好啊,那时候每天不用累死累活的起大早,来上朝,哪天心情不好,就骂两句皇上,理由也是张口即来,你怠政,你不上朝,这一句就是让神庙老爷无话可说,骂起来也是底气十足。

    可是现在不行了,我们这皇上那是啥也不会干,就知道上朝,哪里管你累死累活,你要是敢迟到早退,那就要挨板子,传出去名声也不好听。

    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不敢乱骂皇上了,因为骂皇上无非就那么几个理由,什么怠政啊,荒淫啊,奢侈无度啊,反正这都是皇上的通病,大家张嘴就骂,一准没错。

    可是我们这皇上不,那是模范皇上,从来不怠政,比朝中任何一个臣子还要干劲十足,每天起的比鸡早,干的比牛多,这一点没得挑。

    如果只是这样那也就罢了,偏偏他还不好女色,五六年了,后宫里转来转去的还是那么几个女人,也没说要选妃子,他不说,大家自然也不好问。

    而且他还十分节俭,一件衣裳穿的打补丁了也不换,一个补丁盖一个补丁,穿了好几年了,我们臣子都换了不知多少件了,他还在那里穿着,害的大家想骂都不好意思张嘴。

    哎,这样的皇上,到底好不好啊,怎么感觉这官当得没有神庙老爷的时候舒服呢!

    。

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都是正人君子 跪求订阅() 
“皇上驾到。”

    一个宦官大声高呼一声,立时,一众文武百官齐齐跪地,行那三拜九叩大礼,山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帝迈着疲惫的步伐,在王承恩的佐扶下,一步步的就是走上御台,端坐在龙椅之上,而后对一众文武百官说道:“众卿家平身。”

    “谢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又是一阵山呼过后,一众文武各自肃然站立,等待着崇祯帝的垂询。

    看着一众百官静默不语,没有人说话,崇祯帝心中不禁叹息一声,心道:我大明真是“太平”啊,官员们都没有本奏了。

    下面的内阁首辅周延儒老来成精,见崇祯帝这般脸色,便是把崇祯帝的心思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他立即便是掏出袖中奏折,出班说道:“皇上,臣有本奏。”

    “呈上来。”

    一个小太监将周延儒的奏折交到了崇祯帝的手里,崇祯帝打开一看,上面说的是密云县一个叫做张有方的乡绅,他家的后山上有一块巨石,前些日子偶然发现那巨石竟然裂开一个口子,口子里面有一颗估计千余斤的圆形小石,隐隐有落地重生迹象!

    这可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巨石孕育小石,不用想也是知道,这是要重新焕发新生啊!

    此真乃是千年难得一遇的祥瑞,这岂不是预兆大明王朝将排除万难,实现中兴!

    古人大多迷信祥瑞,别管是哪里,只要遇上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那都是要尽量往祥瑞上面扯,这样一来,皇上高兴了,大家就能升官发财了。

    崇祯帝见到这样一个祥瑞,心里也是高兴,毕竟巨石孕育小石,这真是从未听说过的新鲜事,和大明重新焕发新生,这也是可以联系上的。

    再一想到那孙承宗刚刚送来这样一份奏折,祥瑞就是出现了,这难道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下面一众文武大员见有此稀罕事,再见崇祯帝似乎对这个颇为高兴,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投之嘛,既然你高兴,那大家自然也不会舍不得几句好话,于是马屁来了。

    “此等祥瑞真是千年难遇啊,这正是昭示我大明将会实现蓬勃中兴,区区匪寇也终难成事,届时必将在皇上的领导下,一一剪除!”

    “不错,我皇忠孝仁义,勤俭节约,实乃是千古难得一遇的有道圣君,如今又有上天降下祥瑞,我大明王朝中兴,已经是无人可阻了!”,,,

    听的他们一通马屁拍来,崇祯帝也是难得的露出一丝笑容,看过去心情也是好上不少了。

    见崇祯帝高兴,周延儒也是微微一笑,在他的袖中还有好几本类似的奏折,虽然大多是些芝麻绿豆的小事,用后世的眼光,这拿到朝堂上说似乎太过儿戏了,

    可是你别看事小,有时候小事起大作用,所谓四两拨千斤嘛,说的就是这个,在古代朝堂,许多时候本来商量的就不是什么大事,一件狗屁倒灶的破烂事,在朝堂上吵个几天,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那也是常有。

    一阵马屁隆隆过后,崇祯帝便是将孙承宗的奏折拿了出来,询问殿下一众大臣的意见。

    这时候,那东林大佬钱谦益就是第一个站出来对崇祯帝说道:“皇上,孙阁老提出招降之策,臣以为实属经世良言,那米脂巨贼如今势力雄壮,要想发兵剿灭已是不易,若是不用一兵一卒,一粮一粟,只需一道圣旨便可将他纳入我皇统治,此何乐而不为呢!”

    这时候钱谦益也是顾不得和孙承宗不和了,要知道前番钱谦益极力举荐那刘宇亮担任剿匪大军的统帅,结果却是换来全军覆没的下场,这让钱谦益在崇祯帝面前极是感到抬不起头。

    现在孙承宗上了这么一道折子,那只要钱谦益促成此事,那就说明那米脂巨贼确实是极难对付,便是孙承宗也是奈他不得,最后也是只得行那招抚之策,

    如此一来,那就不能怪他钱谦益识人不明了,都是那贼子难对付,换谁都一样。

    钱谦益表态了,其他一众东林小将自然是纷纷站出来加油助威。

    “不错,那贼子如今已经是成了气候,为今之计只有行那招抚之策,将来静待我大明国力复苏,那贼子见我朝廷兵强马壮,自然也是不敢再起反叛心思!”

    “是极是极,那贼子不过是乡下土棍出身,随便给他一个守备游击什么的官位,就足以让他光宗耀祖,区区一个武职官位,就换来我大明安康,实乃是上策也!”

    “待那贼子归降我朝廷,到时对他赏赐优厚,加官进爵,不怕他不感恩,如此,匪患消于无形,岂不大善!”,,,

    见许多官员赞同,崇祯帝心思不免有些动了,而后转过头来看向那周延儒,崇祯帝就是问道:“爱卿乃是内阁首辅,依爱卿之见,招抚米脂巨贼,此事是否可行?”

    周延儒出班回道:“回皇上,臣以为招降米脂巨贼未尝不可,如今我大明内有贼匪,外有鞑奴,可谓是里外交困。

    今日若是一道圣旨就可以平息米脂之患,届时,便可仿效当年宋廷用那水泊梁山降军,令其为我大明建功,对付关外鞑奴,我大明便可从容多了!”

    周延儒话音一落,他那一党的官员自然也是纷纷站出来响应,一时间,赞同招降万华的呼声充斥着朝堂。

    崇祯帝见他们一个个的都是赞同招降米脂巨贼,特别是那周延儒点出了当年宋廷招降水泊梁山的故事,崇祯帝不免也是开始赞同了。

    崇祯帝也是知道水泊梁山的故事的,当年水泊梁山闹得不也是很厉害吗?

    可是最后怎样,一道圣旨,归顺了朝廷,那些贼匪当了官,哪里还能拧成一股绳,都是被一一剪除,连个水花都翻不起来。

    不过这些门道,一众大臣都是正人君子,那样的话是不会说的,反正大家心里有个数就行了。

    

第一千两百零八章 据理力争 跪求订阅() 
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现在几乎满朝文武都是赞同对那米脂巨贼行招抚之策,崇祯帝不免也是觉得有理,

    既然大家都这样说,那可见招抚之策确实是可行的,虽然说出去有点失了脸面,可是毕竟这是于国有利的事情,

    再则,到时候只要仿效当年宋廷对待水泊梁山的策略,一步步将那米脂巨贼的实力消磨殆尽,到时,还不是任由自己拿捏!

    罢了罢了,暂时丢点面子也无妨,回头找回来就是了。

    想到这里,崇祯帝也是认同了招降之策。

    你看看,刚才还在御书房气的摔奏折,发脾气,现在就同意了,都说帝王之心难测,大概就是如此吧。

    “既然诸位爱卿皆是赞同对那米脂巨贼行招抚之策,那此事便,”

    “皇上,臣以为不可!”

    就在崇祯帝要一锤定音之时,那户部尚书毕自严就是站了出来,出口打断了崇祯帝的话。

    这让崇祯帝心里很是不高兴,堂堂天子在说话,你却是敢出言打断,这岂不是藐视天威吗?

    不怪崇祯帝动气,实乃是打断君王说话,这在封建王朝可是重罪,便是立即拿下,廷杖打死,那也是不冤。

    不过毕自严终究是四朝老臣,今年也是六十四岁高龄,加之他为崇祯帝主政户部,一直以来是勤勤恳恳,功劳不小,所以崇祯帝也是不好当场训他。

    “怎么,爱卿可是对招抚之策有所顾虑?”

    崇祯帝虽然是询问之意,可是那话里已经是有几分不高兴了。

    不过毕自严没有害怕,一心为国的他,从来也不曾为自己考虑半分。

    不过对于招抚之策,毕自严一开始其实也拿不定主意,毕竟这是孙承宗提出来的主意,可最后他想想还是不行,管不了那么多,他就是出言反对了。

    这时候,只听毕自严就是对崇祯帝回道“回皇上,臣以为那米脂巨贼并非寻常贼子,若是招安于他,到时朝廷调他去与其他贼兵作战,亦或是与关外鞑奴作战,他置之不理,我们又将如何,那岂不是更加陷于两难!

    再则,那时候他穿着朝廷的官袍,拿着朝廷的俸禄,理直气壮的招兵买马,如果这般情况出现,再让他积蓄三两年,朝廷就更加奈他不得!

    为大明天下计,为黎民百姓计,臣,恳请皇上三思!”

    崇祯帝听了,不禁也是皱起眉头,

    是啊,这贼子偷偷摸摸的发展,尚且如此厉害,若是再让他寻到法度名头,那他发展起来岂不是更加一日千里!

    “毕大人此言差矣!”

    见崇祯帝皱眉,那钱谦益就是立马站出来,对毕自严说道“敢问毕大人,若是你知道家中有窃贼躲藏,试问你还会装作不知,而后一切如常吗?”

    毕自严看着钱谦益,都恨不得把这满嘴忠孝仁义,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欺世盗名的小人,给拉出去砍了!

    面对毕自严凶悍不善的目光,钱谦益只当做没有看见,而后自顾自的说道“以前那贼子之所以可以发展壮大,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他的存在,他才是可以偷得机会,渐成势力。

    可是如今我们知道了,而且还将他纳入我朝廷统治,试问我们又如何还会对他置之不理,还让他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呢!”

    说完,钱谦益对崇祯帝郑重说道“皇上,当年宋廷招安水泊梁山一众贼匪后,便是命他们前去征剿方腊贼兵,他们也是乖乖上路,难道那一众贼匪就不知道保存实力吗?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这可能是宋廷在有意剪除他们吗?

    非也,他们之中,必是有人知道其中玄机的,可是那时的局势,已经是由不得他们不答应了!”

    钱谦益话音嘹亮,气势不凡,听的朝中一众大臣都是肃然。

    “诸位大人想一想,当一群贼匪,他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官员,他们的心境自然是会发生巨大改变的,以前的他们可以今朝有酒今朝醉,过一天是一天,因为他们是贼,他们认为这样的生活就是贼该有的。

    可是当他们有了官身,他们自然是要想尽千方百计来保住已经得到的荣华富贵,以期日后传之子孙,那么这时候能够为他们保得富贵的最稳妥之人是谁?

    当然是朝廷!当然是皇上!

    他们只有听朝廷到话,听皇上的话,他们才能继续当官,以后的富贵和官身才能顺利的传之子孙,这时候,他们以前的头领,还能像招安前那般指挥他们吗?

    自然是不能的,因为他们所有人都成了朝廷的官员,他们已经是从主从,变成了同僚,这时候,我们再对他们多多示之以恩,分化瓦解,不消多少时日,他们便是一盘散沙。

    试问那时的他们,不听朝廷的命令,行吗?”

    钱谦益的话听到一众大臣都是点头赞同。

    确实如此,他们以前是主从,手下人听命是理所应当,可是招安后变成了同僚,效忠的对象也是变了人,那之前的头领自然是威信大减。

    再加之他们要保住官身富贵,这是人之常情,所谓千人千面,人心必起波澜,如此之下,朝廷只要稍稍分化瓦解,便可将他们收拾的妥妥帖帖,哪里还有什么后患!

    钱谦益说的有理有据,丝丝入扣,自然是免不了一众东林小将跳出来助拳,于是他们纷纷站出来发言了。

    “钱大人所言极是,那时候他们人心散了,对付他们不过是易如反掌,哪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