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子傻眼的说道:“怎么会放不下?这么多粮食……”看着都喜人,她还杀富济贫王晨直接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曹文诏也有点傻眼:“大人按照您的意思,四川足以支付整个大明的粮食?如果您来治理,大明会怎么样?”曹文诏有点被征服的感觉,能弄出来粮食的人才厉害,当兵的就是这么觉得。王晨如果是首辅,恐怕天下都会安稳也不会有贼寇了。
王晨看着曹文诏说道:“如果我是首辅,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我把所有人都玩死,二皇帝直接斩了我。这么考虑也是为了百姓,为了不让元蒙的情况再次出现,也为了不让自己死的很惨。”
这下就没话可说了,看着那一场场的粮食进来,王晨有点头疼自己是不是和洪承畴做一下买卖?听说他们没有粮食,可是他们也没有钱啊?郿县这里的粮食产出虽然不高,可足够这里的百姓们食用……
“大人这么多粮食放这里我们也吃不完啊?”养了那么多猪和鸡,这些也杀了很多。
王晨摊摊手说道:“放开了吃呗,回头卖一点给洪承畴,传令去给邵捷春写封信让他给崇祯皇帝送封信去。”虽然崇祯穷,可是崇祯自负啊。王晨只要告诉他,我的地盘就是你的地盘。不管他信不信,安慰的话又不要钱。
周泉去办理了,王晨看着曹文诏和红娘子说道:“收拾一下跟我去四川吧?今年啥事都没干,浪费了这么多时间……”
曹文诏点头说道:“大人不如让我侄子留在军中吧。这些日子跟着李将军学了不少东西……”曹文诏其实内心很复杂,他是个忠义的人,可王晨对他有救命之恩,人不可忘恩负义。其次当初王晨请他吃饭还讲道理也没有亏待他,伸手不打笑脸人,最关键王晨喷他喷的很有道理。不对明军出手,不和明军做对,这一切都是曹文诏自己骗自己的理由。
王晨点头说道:“行,要是明年我说的话不对,我就放你们回去。你们在我这里多学点东西,回去也好帮助崇祯稳定一下。”王晨也不介意,好话说漂亮一点彰显自己是个好人,攻心果然是上策。
七十四崇祯的忧虑()
信在古代传递的速度不算很快,尤其是邵捷春和洪承畴的信。因为陕北被农民军隔断,河南等地也被隔断了,这导致洪承畴传信其实很慢。如果路上被农民军截取了,那岂不是知道汉中有一个更加大的反贼?这样以来农民军万一投靠汉中那里的人,岂不是一下就分了大明的半壁江山?这个事情太紧急了,汉中那里的那个青年……洪承畴觉得太可怕了,他家中的事情为何那人会知道呢?
邵捷春虽然距离远,可相对那里还是比较安全的,水路相对要快一点的。两封信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到了崇祯手中,要说两封一封是洪承畴一封是邵捷春写的还有里面夹杂的王晨些的一封。
洪承畴的信上一封告诉了自己大小曹战死,当时崇祯都觉得自己差点心肌梗塞。能不能来点好消息,天天打败仗死武将,你洪承畴还能不能玩了?最近剿匪的情况基本没有什么好消息,也没有看到什么头目被抓或者被杀,这一切都让崇祯觉得洪承畴的信很沉。
拿着洪承畴的信半天不想撕开,做好了心理准备之后,刚想要撕开洪承畴就拿着另外一份信走了进来:“陛下四川巡抚邵捷春的信……”
话音落崇祯立刻扔下洪承畴的信,这个看了心里阴影太大,等一下在看也不迟:“速度拿来……”邵捷春那里过来的信,都很有一种很有意思的感觉。最近一段时间,崇祯皇帝也看了那个什么小说。这个故事写的好啊,第一次看被里面的世界所吸引,最后却变成了里面的忠义和那种精神感动。
撕开邵捷春的信,上面讲述了王晨占据了保宁府、重庆府、并且整合了土司的势力。这个整合他着重交代了是绝对的整合,政令通达无所不从。最过分的是那些土司产出的利润,简直让他有一种恐怖的感觉。
看着心中介绍的每日从南方往返的车辆,上百个之多皆为满载而出满载而归。日进斗金都不足以形容这些地方,看到这里崇祯皇帝有点激动。这绝对是一个经世之才,可惜却不愿意为自己所用。
翻看第二页继续看,保宁府已经沦为养殖基地,基地一词还是哪里传出来的。一山头上前多头猪,数万只鸡仔。每日间鸡蛋便有数千之多,百姓们从不缺肉食。这种地方每个府内均有数家之多,整个四川之地肉价极其便宜普通百姓也可二日一食……
这才是崇祯希望看到的天下,这才是崇祯希望的大明,看到这里不免有点激动。翻看第三页关于粮食的产出,一亩产土豆之物二百多石,玉米和红薯虽然不如土豆之多,可想必粟米、稻米却也数倍之多。至此再也没有百姓吃不饱饭,则养猪之粪便皆为肥料之用……
前面几页都是写的王晨如何经营如何运用如何富有,可翻看后面崇祯有点忧心忡忡。除却cd府以外四川已经基本归入王晨之手,其麾下士兵数十万皆为粮饷充足。令南方土司被其教化,更是沦为他生财之道的百姓。
这个数字看的崇祯触目惊心,可邵捷春后面又说:“臣与王晨多次会谈,他曾说过如果陛下可以驱逐后金以及则愿意归顺陛下。还望陛下勤理朝政,体恤百姓早日扫清外患。另外臣得知王晨庄子上粮食颇多,粮仓依然放不下,听其言观其行有卖粮之举。王晨附上信件一封,还望陛下细细观之。附……王举人字体之丑古今罕见!”
王晨并不知道最后邵捷春来了个这么话,知道的话一定抽死他。字在古代就是门面,我写的不好可你也别咋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大家都是好朋友,这么拆穿合适吗?
崇祯愣是没忍住,这么久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有趣的事。想来那位人也是一位大才,没想到居然有这种缺点,果然是凡间大才美玉有瑕啊。第一次觉得对方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隐士大才,也是凡间的一份子啊。
轻笑让崇祯一时间少了许多忧虑,焦虑似乎并不能让自己很好的处理事情,看看邵捷春的信突然就少了很多忧虑。今年因为漕运的问题,自己已经杀了好几个漕运总督。以前是太监监督治理水患,多多少少还能保证这方面的问题。可是现在换成了朝廷里面那群人……哼哼这个问题是突然想透的,可是自己已经收不回来这个权利了……
不想这些问题了,撕开王晨的信奉,嗯……真的是丑啊。崇祯皇帝的字体不能说自成一体,可绝对算得上工工整整的。在看看王晨这些鸡爪,崇祯一脑门的包。好在是虽然丑可并不耽误他看,当然为什么这么多错别字就很讨厌了?
信不长大概就是两页多,王晨老老实实交代了自己干的坏事。四川自己占据了,生产了很多商品赚了很多很多钱,并且生产了很多很多粮食。这崇祯都知道了,可是看到王晨书写还是有点抽冷气的感觉。不过王晨这么老实的交代,倒是让他有一种坦白从宽的感觉?
信中王晨告诉他自己和洪承畴起了冲突,并且帮洪承畴打败了流寇种种,这看的崇祯眼皮子直跳王晨居然有这等势力了?可是后面王晨又告诉他不要让洪承畴打自己,他生产点粮食不容易,愿意让四川巡抚送二万石粮食给他……
崇祯其实很复杂的,一方面对于人才的渴望,一方面基于对自己的自信。最主要的是王晨表现的不出格,虽然他也有了自己的武装势力这位自己所大忌,可他却在教自己如何治理国家。书信中崇祯觉得他以一个臣子的状态在和自己说道,这才让崇祯觉得很复杂,其实人就是这么复杂……
王晨没有说嘉峪关的事情,却在说如何巡抚土司,甚至再说南方的商业税只要他有百分之一就足以供应大明了。按照王晨的商业发展,他日进斗金却比不上南方的一天的百分之一。这些数据看的崇祯触目惊心,他知道南方有钱克也不知道这么有钱吧?按照王晨的预算,一年的纯收入抵得上大明崇祯年间十年的税收……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崇祯根本不敢相信,那些口口为天下苍生的人,居然比他这个富有天下的皇帝还要有钱?钱?
王承恩一头的雾水,每一次看完四川方面的来信,崇祯总是神神叨叨很久。王晨只是简单拿天启年间的水患和税收比较了一下,简简单单的数据在朝廷内部也可以查到,却看得崇祯脸红耳赤。他一向自喻为勤政的好君王,可是简简单单的数据比较他发现自己连那个没用的哥哥都比不过。
天启重用魏忠贤他收的来粮饷,他在位期间水患只要出现立刻就会被监管治理。整个了当战场没有给清兵任何机会入关,可是自己在位期间商业税没有了,矿产税收也基本没有了恶,茶科之类的更别想五两还是六两还挺多的。清兵也入关一次了,辽饷每年越来越少了,哪怕是围剿流寇的粮饷也没有了……
评判一个人是不是有作为就看其在位有没有做事,崇祯自己一直在做事可看着信封上的数据他还不如一个太监管理的好。面红耳赤心跳加速,这让崇祯再一次长大了。自己的那个哥哥,并非是一事无用的废物啊。
最后一页王晨写了,凡是你能管辖的地方我都不去,你管不到的地方我自然前去。如果你崇祯皇帝能凭借自己帝王的能力扫平内患和外患,我就承认你是中兴之主。王晨也是不要脸了,反正就是为了稳住崇祯别闹。顺便在和崇祯做做生意,自己提供一下多余的粮食……
合上信封崇祯良久不能平息,恨不得立刻出兵拿下王晨,可是他却知道自己流寇都没扫清却去攻打王晨这个有兵十万之人,如果真这么做自己就蠢的和猪一样。可王晨的说教他还听进去了,他居然把希望寄托给了王晨说过的话。这也算是稻草落在手中,你还只能抓着稻草了。
“大伴传长卿(温体仁)过来一趟……”自己这个首辅,崇祯决定询问他的意思。自己换个方式看能不能收来商业税,最起码也要弄点南方的银子吧?
温体仁这个人怎么说呢,内斗是一把好手,总其在位关于外患和内患没有一策一计。说白了就是尸位素餐,并且不断的给大明朝提供这方面的人,而完成他的地位牢固。可有一点不可否认,钱是个好东西他也是喜欢的。
温体仁跑的很快,毕竟崇祯皇帝可是非常喜欢他的,对于他可是非常的信任。可是背后有小人捣鬼,本来就疑神疑鬼的崇祯皇帝,现在对于谁都不怎么看好了。不得不说王晨这个内奸做的漂亮,反正王晨从来不说谁坏,咱们就那数据和事实讲道理看你崇祯皇帝抗不扛得住?
七十五心太累()
王晨小时候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越是贪官污吏就应该越是肥头大耳,越是清瘦斯文的人就应该是大忠之人。社会教会了王晨肥头大耳的人可能是吸收好喝水也胖,清瘦之人可能不是奸臣这么简单,而是大奸之辈窃国之人。温体仁也清瘦,干巴小老头他大奸算不上,只能说是一个没用的人。
“陛下……”突然召唤自己来干什么,难道说剿贼出现了问题?温体仁知道洪承畴的信件和奏折都到了,奏折自己人看过了可是信却没有看。难道说陕西那边有什么大事发生了,不过自己也不用操那个闲心,最近钱谦益那群人不老实,回头要敲打敲打他们。
看着温体仁崇祯的心情复杂的很,以前是很喜欢那种,现在却有一种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他似乎并没有给自己分担了什么工作,漕运频频出现问题官员一个个也没有什么作用。
“长卿啊,最近国库空虚陕西等地大灾连连,剿贼屡屡不顺,且建奴不断作乱。不知道爱卿可有办法添补国库,至于之前说的加高税收,监督税收这些事就不用再提了。”之前温体仁说要监督并且加收北方的税收,那时候自己觉得诶还不错呦,现在真的想一巴掌打下去。
温体仁心理一惊,说真的治国出策这不是他的强项,可毕竟是首辅停了好半天他才说道:“此事可以喊来户部尚书侯恂前来询问一番……”这个推辞的动作让崇祯眉头一皱。
“传户部尚书觐见……”
随着崇祯的发话,侯恂很快就到了。崇祯不断让大臣进来,外面的群臣其实很忐忑不安的。崇祯的屠刀可是很锋利的,说杀你就杀你了。这在任期间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不然也不会有人畏罪自杀了。
随着侯恂进来,崇祯就把刚才的问题说了一遍,看着侯恂问道:“南方多富裕,近些年的税收却什么都没有,如果茶科那些几两税收也算的话,那就当朕没说。”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崇祯在王晨的信里看到的。
这话让一边的温体仁头皮发麻,南方有什么税收?除了一些百姓种的粮食?嗯?这个似乎也没有,那些大地主都挂在了那些官户人家下面,基本上明朝最富裕的南方却什么重头都没有交。说白了朝廷现在能活着,还是依靠着垂垂将死的北方。
侯恂犹豫了半天才说道:“陛下是想要在南方收取商业税吗?”崇祯想要干什么,恐怕有点智慧的人都能看出来。恐怕温体仁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不能说,在某种关系中温体仁也代表着官员的利益,想要笼罩一派官员不止是依靠的自己手中的权利,还要有利益勾当。
“陛下万万不可啊,当年太祖定下的商业税已经惹人诟病。陛下乃是天子,怎可去贱民争利?传出去不符陛下身份,惹人笑料……”在所有的利益中,钱是最好的维系伙伴。温体仁当然知道大家伙都贪,可是皇上这里却不能说。尤其是皇帝问的时候,那真是宁死都不会承认贪,不然大明朝九成以上官员都可以拉出去突突突了。
这话一出口崇祯就不可能了,如果首辅都反对下面的官员不用说了,崇祯这个时候才明白王晨说的想要撼动南方利益根本不可能。如果自己真的下手了,朝廷会在一瞬间完蛋。王晨早就和他说了,只有用同样的手段冲击南方的利益,彻底摧毁他们的利益板块就可以了……
这一次领悟更深,比上一次更深刻的多。彻彻底底无力的感觉,挥挥手示意两个人出去吧。这一刻对于南方那群人从来没有这么恨过,甚至一度超过了对于王晨拥兵、超过了建奴作乱、超过了流寇挖皇陵,这种恼怒让暴怒的崇祯甚至恨不得杀光他们。
皇陵被挖重建就好,自己顶多是一个不肖子孙。可是没有钱的朝廷可是会灭亡的啊,这会让整个朝廷都会灭亡,自己就是王晨故事中的亡国之君,那个吊死的林黛玉。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忍,绝对不能忍……
“朕多次提出收商税,然诸臣皆阻。朕愿背负那暴君之名,却不愿背负那亡国之君。先生大才世间少有,然先生已看出大明的问题,依先生之才也无能为力,朕心甚痛……朕与先生素未谋面,却神交已久。如若建奴不除、朕不会对先生动兵。不过先生须每年进贡粮食三万石,不得入主中原,朕准之……”写完信耗费了崇祯所有的精气神,可事情并没有完,诸位大臣全部在外面求见了。
温体仁出去的时候,看到了崇祯那阴狠的目光。那是一种择人而噬的目光,这让温体仁担心自己要完。他可不想完蛋,那么官僚集团如何对付皇帝?自然是倾巢而出,温体仁回去一说群臣求见……
“陛下外面……”王承恩一头的汗水的。
崇祯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