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可真的是会享受,这小生活也太滋润了吧?”王承恩笑眯眯的站在了王晨旁边,看着这么享受的王晨他有点无奈。陛下那么努力,却没有丝毫的成果。王晨还是比较懒的,可却做出了很多陛下都做不出来的事情。
王晨猛地睁开眼就看到了王承恩和孙传庭等人“王公公、孙将军怎么来了?这才刚过完年,不在长安在呆一段时间么?”
王承恩却是扫了一眼祖大寿说道“复宇、你带伯雅出去转转……”说完扫了一眼徐善持淡淡的说道“下去准备午饭吧,简单点吃碗面就好了。”徐善持领悟了,这是有事要说了。她行礼却是叫着牛三出去了,霎时间偌大的院子只有王承恩和王晨了。
王晨挠了挠头,这老太监准备干什么呢?难不成说准备给自己讲讲故事?王晨可不认为他有什么本事为难自己,目前的自己大势差不多已经成型了。绝对不是一个人一方势力或者谁可以颠覆的,除非刘秀召唤陨石……
王承恩搬个椅子坐在了王晨身边,淡淡的问道“朝阳你准备什么时候迎娶二公主?”
这话让王晨捏了捏眉心,这事还真的是不好说。可是这事对于王承恩、对于那些大明的将领很重要,他们需要有一个明面的身份。说起来可笑,就比如李世民取了前朝的公主。这就是安抚人心,王承恩这么做自然是为了拉拢那一群人。将来如果朱媺娖和自己有了儿子,说不定继承大统,那等于是大明帝国的延续,无非换了个年号而已。
想了一会儿才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这个情况不好啊,福建稳定了之后,整个北方还在建奴的手中。天下百姓们还在疾苦,再说了媺娖现在还小。那怕是娶也要等一两年,那个时候差不多了。”
王承恩点了点头说道“何时称帝?”说完就看着王晨,那昏暗的眼神这一刻居然带着几分坚决?
王晨愣了一下说道“天下归一吧?”
王承恩冷笑“天下归一,所有条件都成熟了然后称帝?”的确是有很多人都这样,王晨这么做无可厚非。
“有问题吗?”
王承恩淡淡说道“起止是有问题,问题还大了去。朝阳有陛下的旨意,还有皇后娘娘在侧。现在也击溃了流寇,报了陛下的大仇。再者地盘已经越来越大了,可天下百姓却不知道谁是君王。此番正是朝阳树立威严的时候,如若不成帝总是少了许多东西。”
王晨有点傻眼的看着这老头,乖乖是不是有点太急了?难道真的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么?称帝不是不是可以,王晨只是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再说王晨的模式还没有考虑清楚,后世的政体太多了,王晨还不知道选择哪个?如果这么急躁的话,王晨可以考虑一下后世自己国家的政体。这个民族的韧性很强,任何政体其实都会被改成华夏特色主义……
“我怎么感觉,被你催的有点怪怪的?宋太祖黄袍加身,难道今日还要被逼称帝吗?”王晨也是有点醉了,如果是连三舟、张望、周权、方正明等人上书自己称帝,那么王晨觉得还是有点东西。
王承恩坐在边上,却是拿起了西瓜吃了一口“真的是会享受,西瓜这个东西陛下都吃的很少,这东西从下面弄上来太贵了。可是朝阳这里,百姓们都可以买上少许了,恐怕明年的话就种植的更多了。”好吃不可否认,最关键的是王晨传下来的那种嫁接、种植的方式,着实给水果了不少提升空间。最关键是玉米和土豆的大量种植,三季水稻还是流传出去了大量的粮食。
王晨嘴角抽了抽,这个话题是不是转的太生硬了呢?弄了半个西瓜,眨眼就没有了“王公公现在称帝会不会不太好,总感觉不正式?”
王承恩淡淡的说道“陛下给你的遗诏,还有皇后娘娘以及玉玺,难道这天下还有人比你正宗的呢?”崇祯的几个儿子根本没有跑出去,建奴在半路就截杀了。那怕是他们跑出去了,后来也没有称帝之类的。
“这事我考虑考虑吧……”王晨觉得机会不太好,那么只能在拖延一下看看。
王承恩笑道“等不了多久了,杂家来的时候可是已经书信写给了连大人、张大人、周大人,他们会通知所有人到时候一起写给朝阳,天下需要一个共主,就比如三国时期刘备登帝。”
王晨脸色有点傻眼,他真的不懂历史么?刘备称帝结果怎么了,没几年自己嗝屁了。王晨可不想像刘备一样,自己还没有搞事就嗝屁了。自己还年轻,还是一个孩子,这么早不合适吧?
“那就等他们上书了,在选择一个黄道吉日,然后在说这个事吧。”王晨并没有拒绝,毕竟现在的机会还是挺难得。称帝也意味着自己掌握了大权,当然也意味着自己要当家长了。在华夏人眼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但也是天下人的大家长。对于天下人要管好吃饱、喝足穿暖之类的。
王承恩点头说道“既然这样,下半年冬至就是最好的时间。祭祀天地刚好也继承正统,另外老奴准备留在朝阳身边了。这事已经和皇后娘娘说了,老奴准备看着朝阳一统天下剿灭建奴。”这话说的义正言辞,王晨都没有办法拒绝。
王晨瞅着他“莫不是想要让我学什么礼仪和风范之类的吧?”皇帝的礼仪,绝对是天下最繁杂的礼仪。
王承恩淡淡的说道“皇帝除了祭天祭祖的礼仪必须规范,其余的皆可从简而行。当年太祖也是从底层而来,却依旧开创了偌大的局面……”王承恩话是这么说了,可是眼神还是在王晨身上瞄,王晨实在是有点懒了。
。
五百三十多尔衮的心凉()
皇帝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称号,在古代的时候皇帝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可是在后世人的理解,皇帝承受的不只是荣耀,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王晨不觉得登基称帝就很好了,只能说自己有更好的借口,调动全国的能力用来生产和发展。从某些方面而言,这件事还是值得商议一下,面对建奴恐怕王承恩希望自己用王师来灭掉敌人。行王道灭贼寇,这才是堂堂正正天下王师所为。
谈话没有持续多久,大概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徐善持中午准备了捞面,肉丝炒蘑菇蒜苗、配合上辣椒油绝对是妥妥的美食。王承恩一个人就弄了一大碗,更别说一边的孙传庭和祖大寿,这两个人着实的饭桶。王晨心中有事,着实没有吃多少。
王承恩的到来,挺让王晨有点无奈。可又不能赶走他,就目前而来他的到来,对于王晨而言还是好事的。魏忠贤这个人对于万历皇帝重要么,这绝对不用说的。其实最关键的不在于他的手段,而在于他可以替皇帝背锅。大臣们都知道他是皇帝的走狗,可还是被他吸引了大批的仇恨。
同时因为王晨安定了下来,多铎也开始给多尔衮传信了。基本上把这一年的情况,全部总结了一下交了出去。现在他有点迷茫了,流寇的战败让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去那里玩呢?南边、北边基本上都是王晨的地方,最关键的是那里有关卡,他们根本破不掉。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研发火器,可是他们没有钱也没有技术。
紫禁城已久那么的大气,可是因为建奴这群蛮人来了,却多了许多的阴沉。不知道是不是建奴天生带来的,因为蛮夷却给人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永远没有眼光之类的。
一封封快报从扬州到达了京师,范文程去了半年,来信一直都是布局之类的。最近却少了许多,他也不知道南方究竟是什么情况了。可他并不是很急切,毕竟他们人多还有优势。最关键的是吴三桂中途又投靠了他们,这让多尔衮感觉到机会还是蛮多的。
坐在了紫禁城的大殿之中,他其实想要去一个偏殿,这个宫殿他不是很喜欢。京师的秩序已经差不多了,可是他觉得有点不正常。不知道为啥感觉少了很多东西,京师少了几分繁华。也不知道为啥,人也不少秩序也安定了,可是却没有活泼的感觉。每日他都会出去看,也下了禁止了满人欺负汉人的政令,可是就感觉不对劲。
现在满人的情况不怎么样,前线一直都在打斗,他们需要后方稳定发展。不然的话他们经济跟不上来,粮食也少了很多。京师这些年因为自然灾害,根本存不下来粮食。南方那么得富裕,他们真的是缺少一个富裕的地方来发展火器。火器的厉害,他现在非常的明白。王晨要走孔有德,他多少也明白了。
孔有德虽然不是多么有才的人,但是他一直力志于发展火器。现在新的火器也有了,可是却没有人推动发展了。这么一个人他虽然没有贡献,但是他却可以帮助火器发展。现在火器这个东西,交给了他们自己人去做。可是却少了那些东西,他们的人实在是开始享受生活了。外出征战的都出去了,剩下的都是以前的长老族长之类的,他们甚至觉得天下差不多到手了。
所有的压力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只有多尔衮才知道天下根本不是这样。南方的僵持,北方的失利已经让他感觉到难以下手。那怕是南方的得到手了,他都感觉自己不一定能进攻北方。
“殿下,有信报从南方传来。”一个小太监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多尔衮太阴沉了。他们这些下人虽然没有什么事,可每日提心吊胆的。这些满人一个个凶狠,宫中的气氛也压抑的很。小皇帝更是都不敢出宫殿,每日都在府上被逼着学习汉人的书籍。
多尔衮直接接过信报看了起来,信报很长大概有十来页,多尔衮开始慢慢看了起来。只是越看这个脸色就越阴沉了,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调和自己这些部落里面的关系,当然还有原来明朝的那些大臣。这让多尔衮在军事上的才能,根本没有办法施展。
按照历史上的进程,建奴在南方大屠杀夺了大量的财富,这才缓解了他们内部的压力。战争是消耗钱财的,建奴不生产那里有什么钱呢?有了利益各大部落自然就安息下去了,最多就是分配上面的问题。可事实上现在根本没有钱,占据了中原利益的分配少了许多,问题自然全部暴露了出来。最可怕的是他们还要出钱养军队,好在是年前洗劫了一次扬州,这才勉强稳定了局面。
“流寇完了吗?”看着信封之后,多尔衮无力的靠在椅子上。好久他说道:“去请肃亲王豪格、索尼……”一口气点了十多个人,基本上满清的所有势力都到了。最关键的就是豪格,多尔衮觉得眼前这个局面,有必要告诉他了。还和自己争夺权力,现在多尔衮累了,他想要就交给他吧。自己准备去南方了,他看出来了自己必须要上战场了。如果在失败一次,他们可以直接回家了。
这一次可是非常的正式,乾清宫内准备好了椅子茶水,他们也在学着汉人的养气。可是多尔衮那脸色阴沉,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养气。随着众人缓缓到来,豪格也是被人架着进来。折让多尔衮眼皮跳了跳,这还在和自己玩小心思么?豪格身体不说好了,但也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了。可是他还这么装着,他还是在防备着自己吗?想到这里,多尔衮觉得心好累,这豪格……不懂事啊。
“肃亲王看看吧。”说着那长达十页的信封,递给了豪格去。
这么多的信封让索尼、遏必隆等人脸色一变,如果是捷报恐怕一页就完了,最多也不过是二页。如果是这么多,那就是局势很复杂,甚至说很劣势,又不得不说明所有的情况。聪明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加上多尔衮邀请了他们所有人。足以说明现在的局面,差不多要完了。
随着豪格慢慢看了起来,脸色也逐渐变得惊讶、阴沉、惊惧,到最后他手都开始抖了起来。他其实已经在想了起来,如果他们灭那些流寇需要多久呢?可是他都不敢肯定,自己能灭掉流寇。甚至说他们要打起来,说不定自己还要被剿灭。
看到最后他把信封丢给了索尼却是沉声问道:“已经这么糟糕了吗?”这是第一次沉声说话,也是第一次直面多尔衮了。自从皇太极死后,他们进入了京师之后,他们俩再也没有齐心的那种作为了。
多尔衮淡淡的说道:“这是一个月前的,想来局面到了现在更加的糟糕了。等他们看完之后再说,我们也想一想吧。”多尔衮的声音很沉重,可却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
随着索尼、遏必隆、济尔哈朗等人看完之后,现场的气氛就凝重了。他们在京师因为内斗的关系,很大力量都放在了内斗上。对于外界的情况,也就知道了一些在作战,甚至因为流寇的投降还略微有点优势。
“现在说说你们的感想吧,目前的局面就是这样了,甚至说更加的糟糕了。”多尔衮没有什么好说的,总之现在他需要有人来分担了。自从大玉儿死了之后,心灵上的慰藉已经少了很多。
豪格沉思了一下说道:“现在的情况,我们不能在内斗了,不然我们恐怕要被打回去了。”
索尼却突然说道:“我听说吴三桂投降回来了,他还带来了最新的火器,为什么我们不能研究开发一下那些火器呢?”
多尔衮看着他说道:“让汉人去做么?对于技术上的东西,他们一直都是有所保留。”
索尼直接说道:“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我们要不要防止汉人学会了,而是我们需要这些武器了。如果我们打败了,这些武器我们藏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打赢了,也不过是杀一些人而已。那些可怕的技术,我们也可以藏起来了。”
这话让在场的人难以接受,他们对于汉人一直都不相信。投靠他们最高级的汉人官员是那洪承畴,可是对于洪承畴这种人,他都不怎么相信的。如果让汉人学会了他们研发的技术,虽然主要是汉人研发的,可实在是他们不想让汉人学会。
“肃亲王怎么看呢?”看向了豪格,他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去说。
豪格淡淡的说道:“睿亲王想怎么做都行,如果我们在内斗起来的话,恐怕大清就要回去了。”
多尔衮点头说道:“既然如此,火器的事情就拜托给索尼大人了,这个事情他比较在行了。至于本王已经准备亲自去南方带兵了,如果我们在败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五百三十一多尔衮亲自去扬州()
豪格有点吃惊,没有想到多尔衮亲自去扬州,这是要放弃京城的一切么。多尔衮在京城这么久了,不说盘踞了多少的势力。可是经营了这么久要让给他豪格么,可是在细细一想,这是准备让他豪格来抗大局啊。如果说豪格指挥失误的话,恐怕他豪格就要成为背黑锅的人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前线需要这么一个人了。
“叔父是打算亲自前去么?”这时候不叫亲王了,而是谈起了关系。
多尔衮瞅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南方经不起任何的失败了,如果在败一次恐怕就要……”
豪格想了一下说道:“本王准备带兵前去北方,走延安等地看能不能突破那里的封锁,另外我们也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去招募一下鞑靼他们呢?”鞑靼也就是蒙古的后裔,说不定他们会帮忙呢?
多尔衮脸色变化,鞑靼似乎可以作为一支助力,可是这又何尝不是引狼入室呢?别人为什么要帮你们呢?一旦他们的人数太少了,最后没有办法打过鞑靼,说不定还为他人做了嫁衣呢?
索尼看了一眼多尔衮,却是明白他的所想:“不需要全部鞑靼的人,只需要东北部那里的人就行了。来上几个部落,我们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