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称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称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许烈卢方四人便登上船只,待到家丁回还后,立即扬帆而去,顺颖水而下。

    与此同时,郭嘉家中。

    郭嘉与荀彧正同时看着一份竹简,其上言道:

    “奉孝吾弟:愚兄许烈、卢方拜上,与弟及荀大哥相谈甚欢,心生欢悦,虽是初会,然故交知己恐也莫过于此。今弟年纪尚幼,观四壁微徒,家中困苦,欲助以一臂之力。愚兄深知弟性情高傲,岂会轻受,故出此下策,绵薄之力,还望勿怪!他日山水有相逢,我等再把酒言欢,抵足而眠,勿管其东方之既白,只论胸臆之可舒!谨再拜!”

    “许贤弟和卢贤弟乃是真君子啊!”荀彧感叹道。

    “哼,我家中之事,纵使困苦,又与他何干?要他来多管闲事?”郭嘉知此必是许烈的主意,因而如此说道。

    荀彧知郭嘉内心高傲,加之他在此处,其更是不会坦诚接收,于是拍拍他的肩膀,走了出去。

    待得荀彧走出去后,郭嘉方才向东南方向一拜,自言自语道:“此情此义,嘉此生不忘!”

    ……

    而我们的主角,此时正在船上一脸郁闷。

    “本来还想坐一回楼船爽一爽,结果居然是这破帆船!”刚上船时,因为内心有事记挂,没有在意,待得船只行了一段时间,许烈方才反应过来。

    其实许烈刚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想明白了,这个时代,一般民用根本就没有楼船让你乘,只是心中始终觉得郁气集于胸膛,不舒服罢了。

    看着许烈这幅样子,知道情况的卢方不禁暗暗摇头:“阿烈大事无差,却总是爱在这些小事上生自己的闷气,难道天才真的都有怪癖?”卢方不禁在心中自问。

    当然,许烈是不知道的!

第13章 有所必为() 
许烈等人自阳翟顺颖水而下,十来天时间便已出了颍川郡,进入了汝南郡,又过了十来天便到了项县,自此地弃舟登陆,复又骑上了马往新阳进发。

    “阿烈,听说汝阳便是袁氏的老家,袁家四世三公者,但是他们老家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相比于颍川荀氏,我们过颖阴时,明显更感觉到周围人的一种平和气氛,但是汝阳貌似和其他地方没什么分别啊,你可知其中是否有什么缘由?”卢方骑在马上,提出自己的疑惑。

    许烈听后,想了一下,随口说道:“我想这就好像是芝兰玉树,人们总是把他种在家里吧。”

    卢方一愣,说道:“什么意思?”

    许烈也是一愣,他就是刚刚突然想到,恰好合适就随口一说罢了,没想到卢方一时没反应过来,于是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说,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想必不是徒有虚名之辈,一个人或许会名不副实,一个家族肯定是名副其实的,你之所以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他们比较内敛,培养子弟、讲授学问都不外露罢了。”

    “原来如此,或许正如你所言。昔年听父亲说,汝南袁氏的第一位三公是袁安,这位前辈曾经未做官时,客居雒阳。冬天,雒阳令去拜访他,结果大雪弥漫了整个院子,雒阳令叫随从扫开了雪方才进去,看到袁安时,其已经在床上冻得瑟瑟发抖,雒阳令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请求亲戚的帮助呢?’”

    “你猜他怎么说?”话毕,也不待许烈回答,便说道:“那袁安说:‘大家日子过得都不好,大雪天的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呢。’经此一事,袁安声名大振,‘袁安卧雪’的典故也就传了下来,雒阳令因为佩服袁安的德行,便举他为孝廉,这就便是他成为三公的第一步。听说至今袁氏还有‘卧雪堂’的堂号呢!”

    卢方听了许烈的话后,一时兴起,便给许烈讲了“袁安卧雪”的故事。

    “你好像很佩服他啊?”许烈瞥了卢方一眼,见他面容似有憧憬之色。

    “如此贤人,自是佩服不已。想必以其四世三公的名头,后人应该也不差,我挺想结交一番的。”卢方如实说道。

    许烈沉默了,他可不想卢方和袁绍他们扯上关系,于是说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袁氏自袁安以下,至此正好五世,估计也快差不多了。”

    卢方哑然失笑,说道:“阿烈,五世应该是虚数,好像不是这样直接数五代算的吧?”

    许烈不知如何回答,便打个哈哈说道:“哈哈,也对啊。”

    “难道我要告诉你真正乱天下者就是袁绍吗?”许烈如是想到。

    董卓入京便是天下的乱源,但是认真看书的恐怕大多会有“袁绍或许才是幕后阴谋家”的感慨吧,要不是袁绍建议何进招外兵进京,董卓根本没机会,后来若不是袁绍假传何进的意思逼反宦官,宦官也不会殊死一搏,何进不死,董卓也不会有机会。

    “所以啊,袁绍这家伙,一般人恐怕就记住了《三国演义》说的多谋少决等一大堆缺点,却不知道,这家伙恐怕也就是军事能力没支撑起他的野心而已。”许烈抬头望天,想起这个天下一大堆人物都不简单,就是一阵头痛。

    “我能行吗?”

    犹未可知!

    ……

    自项县走了不多久,渡过浪汤渠,前面除了少数几座山基本上皆是一马平川。

    卢方正欲纵马驰骋而进时,许烈突然拉住了他的缰绳,示意众人停下来。他自己跳下马去,伏地倾听,只听得马蹄声在东北方向,随后立刻跳上马背,招呼道:“跟我来!”

    卢方自是信任他,迅速跟上。卢忠本欲问其缘由,但见他表情凝重,眼神锐利,一时竟没敢问出来,策马紧随而去,五人迅速躲进了大道旁的树林深处。

    待得藏好后,不过二十息的功夫,众人皆听到了马蹄声响起,不过一会儿便已冲过了林外大道,直向项县西南方向而去,一行除了三十几位骑马的外,还有五十多个没马的,一看打扮便知是附近山贼。

    卢方顿时也明白了过来,眉头紧锁,略一犹豫后,看向许烈,说道:“阿烈你能打几个?”

    许烈一愣,反问道:“什么意思?”刚问出口,已略微猜到了他的意思。

    果然!

    卢方郑重地说道:“这群山贼出来肯定是要去抢劫村庄的,若是我们没看见也就罢了,但是既然看见了,又岂能置之不理?父亲常常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苍生谋福,若是今日就此离去,我,我,我还今后一辈子都不会安心的,所以我一定要去!”

    说到最后,或许是因为有些害怕以至于略微结巴,但是卢方的语气却是愈发的郑重了。

    许烈心中已有决议,但还是问道:“若是两军对垒,我现在手头只有一支铁鞭和二十枝用来打猎的箭,并没有把握打赢他们,甚至也顾及不到你,你真的决定了吗?”

    这时卢忠也开始劝道:“少爷,不能去啊,这也怪不上你啊,他们人这么多,烈少爷都说他也没把握了,你又不学武,千万别去啊!你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老爷、夫人不是要伤心死吗?”一番话苦口婆心,生怕劝不住卢方。

    卢方本就是一个单纯的文人,行事多谋少决,此时听卢忠这般说话,刚刚下定的决心便又有了犹豫。

    许烈看着卢方这般模样,也是心生不忍,本来打算自行前去的,便改口说道:“我明白了,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放心,我有办法!此处离项县不远,忠叔你有老师的名帖,速速去见项县令,让他派人前来,我与方哥四人先行前往,我有办法拖住山贼,你只要尽快前来便好。”

    卢忠还想说什么,但被许烈直接打断道:“忠叔放心,我会保护好方哥的,去吧!”说罢,也不待卢忠说话,便上马而去。

    “忠叔,我随阿烈去了!”卢方紧随其后。

    两个家丁一时不知该如何做,纷纷看向卢忠。

    卢忠见喊不住许烈和卢方,也就放弃了,忙吩咐道:“你们快跟上两位少爷,一定要保护好他们!”见两人离去后,唉了一声,自己也迅速上马,向项县策马而去!

    此时许烈随着脚步和马蹄声慢慢看到了山贼所在,他们正在一个村子口,而村中百姓已经被他们陆续地集中了起来,远远望去,知晓他们是在要东西。

    许烈躲回拐角处,环视四周,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对面是近一百来号人,尤其是还有三十几匹马。

    突然许烈看到家丁马上的一捆绳子,又见此处一边是竹林,一边是拐角的山崖,顿时计上心头,略一思忖后,对其他三人说道:“这里本多是一马平川之地,此处却刚好有座山,又有一片竹林,真是天助我等。你们听我吩咐!”随后便对三人说出计策,待都听清楚后,一番忙碌,许烈便与卢方出了拐角,向村子而去。

第14章 一鞭在手() 
村口处,几百名村民正在不足百名的山贼包围下惶惶不安,其中男女老幼皆在,胆子小甚至已经瑟瑟发抖,双腿打颤。大家都在看着前方,在那里,村长正在和匪首交谈。

    匪首生得膀大腰圆,面容狰狞,臂膀坚实,孔武有力,因本家姓王,又眼睛奇大,所以百姓便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王大眼,在汝南境内倒也算得上一霸。

    又因为其看似粗狂,实则粗中有细,平日里异常谨慎,抢劫也会把握到官府的底线,从不过界,所以一直过着舒舒服服的山大王的爽快日子。

    “大王,你是知道,刚刚过去的四月一点雨水没有下,今年的收成肯定不好,求大王给我们留下些粮食过日子吧!小老儿求求你了!”

    村长说罢,便跪了下来,一个接一个地给王大眼磕头,不过王大眼却安坐马上,睬也不睬。

    村民们见村长如此,也相继跪了下来,纷纷磕头祈求。

    好半晌后,王大眼方才看向村长,正准备说话,忽然眼光瞥见一旁骑马而来两个布衣青年,缓缓而行,甚是悠闲,隐约听他们说到什么金子、什么不用愁之内的话。

    王大眼细看了一下两人的穿着,见他们穿得极为普通,想必也是普通人家,便策过马头,大声斥道:“兀那两人,还不过来!你们刚刚在说什么?”

    其中一个看起来较为温和的男子笑着说道:“哦,我们说之前在路上捡的金子,分量……”

    还未说完,便被旁边看似较为英气的男子拉住了,那男子对王大眼说道:“这位兄台,我们说走错路了,你们忙!”

    说罢,便招呼同伴扭转马头,向原路策马而去。

    “快,抓住他们!”

    王大眼命令刚下,十几骑便越众而出,衔尾直追,倏忽之间,已经快要追至拐角。

    “方哥,快,待会你跑远点!”许烈一边策马,一边对卢方说道。

    “我明白,阿烈你自己小心啊!”卢方回道。

    待得两人转过拐角,又奔行了二十米左右,卢方继续向前,许烈停了下来,从袋子中抽出一支铁鞭。

    过年许烈回家时,让许猛找人打造兵器,因为铁匠并未打造过许烈想要的兵器,一时仓促之间打造不出来,所以基于时间原因,便先打造了一支铁鞭。

    至于为什么不是剑、刀之类的?那是因为剑刀易钝,而许烈力气大,铁鞭便既有杀伤又耐用。

    许烈抽出铁鞭,约莫两息后,大声喝道:“起!”

    只见追上来的前几骑突然人仰马翻,后面的几骑纷纷撞上前面,前仆后继,最后几骑侥幸勒住了马匹,未曾摔倒在地,不过也是惊慌失措,不明所以!

    许烈趁此机会,长吸一口气,两眼微眯,身子微微伏在马背,双腿一夹,纵马而上,不过数米,便已提起速来,直冲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山贼只见一道黑影迎面而来,摔倒的还没来得及站起来,没摔倒的还未来得及反应,许烈一鞭打在当先一人的头部,顿时便脑门冒血,了却残生。

    接着许烈似虎入羊群,右手鞭打,左手不时抓过山贼反向掷出,好似恶来重生、飞廉再世!

    当然,山贼是不知道这些人的,他们只觉得自己仿佛在面对恶鬼一般,一个照面,不过刹那,头颅便已破碎!

    自短兵相接至战斗结束,不过十息,十几个刚才还意气风发的山贼便皆已命丧当场,人生异变有此可见一斑!

    许烈收回手后,啐了口气,甩了甩铁鞭上的血渍,看着地上躺着的尸体,心中陡然生出一股悲悯之意。

    “这人命有时候真的不值钱啊!”

    随即,又恢复刚才冲杀时的神情。

    “不过,想要我的命!就得做好被我要命的准备!”

    许烈将两个家丁从竹林中呼唤出来。

    原来许烈的计策便是将绳子一端绑在大石头上,另一端绕竹子一圈,由两个家丁掌握,然后在许烈发令时,绊倒马匹,引发混乱,之后自然便是许烈的表演时间了,倒不是许烈打不赢十几个人,而是不想浪费气力罢了。

    唯一可惜的是,许烈本来是想要一次解决所有骑兵,结果却只解决了一半。

    两个家丁来到许烈跟前,一人说道:“烈少爷,要不要现在把衣服换回来?”

    许烈摇摇头道:“暂且不必。你二人现在去保护好方哥,其他的都不用管了,去吧。”

    “是。”两人对视一眼,应声而去。

    许烈待得他们离去后,抚摸了一下胯下黑马,以示表扬,随即便策马冲了出去。

    转过拐角,只见王大眼和村长正在说着什么,似乎听到了马蹄声,突然转过头来。

    许烈放下铁鞭,挺胸直背,摘弓搭箭,眨眼间,弓势已成。

    “嗖!”

    箭势如风,流星追月!直奔王大眼头颅而去。

    “啊!”

    一声惨叫响起!

    王大眼因为事先有所反应,及时地偏了偏头,倒是保住了一条性命,不过却被一箭射掉了左耳。

    “给我杀了他,谁杀了他,谁就坐山寨的第二把交椅!”短暂的惊诧与疼痛后,便是极端的愤怒!

    誓要杀许烈而后快!

    “可惜!箭速还是不够啊!”

    许烈一箭不成,叹了口气,能不能杀人根本不是他在意的,他在意的只是自己的箭法罢了!

    许烈摇摇头,继续纵马向前,同时摘弓搭箭,一箭接着一箭射出,二十枝箭全部奔着山贼马匹而去。

    只见众山贼冲锋在前的十几骑多数应声而倒,少数还能站立的也是不断嘶叫,再加上山贼御马的声音,那是此起彼伏,好生杂乱。

    许烈此时已冲进了人群里,手中早已扔掉了长弓,复而抽出了铁鞭,从山贼群中如一道闪电一般穿梭而过。

    一骑绝尘,万军辟易!

    留下的只是沿线的尸体与血水!

    不过十息,许烈便已冲出了阵型,直奔王大眼而去。

    而王大眼此时目露凶光,仿佛已经忘了之前的痛苦,握了握手中的大刀,策马与许烈对冲过去。

    山贼们本来正在往回赶,准备继续围攻许烈,不过此时却停住了脚步,一种看死人的眼神看着许烈,仿佛赢定了一般。

    也不知他们是哪里来的自信!

    或许世界上总有些人有着迷之自信也说不定……

    许烈见王大眼提刀冲了过来,正中下怀,嘴角轻笑,一阵蔑视,连招式都不屑讲究,直愣愣地将手中铁鞭挥向王大眼劈来的大刀之上。

    “铛!”

    “噗!”

    “砰!”

    三种声音相继响起。

    两相撞击,“铛”的一声,许烈一鞭打飞了王大眼的大刀;随后两马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