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称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称王-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蔡琰见许烈如此问,也轻声地回道:“琰儿还好,除了第一年在朔方的时候,之后都挺好的,就是,就是有些想婶娘、卢大哥,还有,还有烈哥哥。”

    语气轻柔,后来更是带上了些许哭腔。

    女子多是多愁善感,蔡琰自然也不是例外。

    许烈用手替蔡琰擦了擦,隐隐挂于眼角的泪珠,说道:“委屈你了!我这次来便是接你们回雒阳的,方哥也来了,师娘也很想你哦!”

    蔡琰点点头,但是被勾起的情绪,却是一时难以平复。

    许烈想了想,便笑着说道:“当初分别的时候,琰妹妹不是说还要弹琴给我听吗?不如现在就弹一首吧,刚刚在门外听到你的琴音,如今还觉得意犹未尽呢!”

    蔡琰听得许烈如此说话,心中欢喜,说道:“嗯,那弹什么好呢?”

    歪着头想着,注意力也立刻转移了。

    忽然蔡琰眼睛一亮,说道:“就它吧!”

    纤纤细手搭上瑶琴。

    有道是:素手纤纤试瑶琴,虽非知音却有情!

第29章 计上心头() 
琴声清扬,颇有灌木吟秋之意。

    如今八月时节,虽然时不时还是有些热,但已经有了秋意。

    蔡琰一曲奏来,许烈只觉琴声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自成一股新的秋意之境。

    一曲奏罢,纵使许烈这样听琴只能表示好听还是不好听的人,也觉得真是美妙之极,回味无穷。

    蔡琰待许烈慢慢体悟了一番后,看出他的喜欢,笑着说道:“烈哥哥觉得如何?”

    许烈想了想,说道:“很是好听,只觉得一阵秋意盎然,极为贴切。这曲子叫何名字?”

    蔡琰笑容愈发甜蜜,嘻嘻一笑,说道:“这曲子叫《秋思》,是父亲以前在山谷中机缘巧合所作的五首曲子之一,我很是喜欢呢。”

    许烈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蔡氏五弄》,与之后嵇康所作的《嵇氏四弄》合称九弄,是名传千古的曲子。

    许烈思念一止,又回味了一下刚才的曲子,随即感叹道:“蔡师真是博学多才啊!身怀经国之秘术,又精通书法,晓善音律,真的很难再找到第二个如此人物了!”

    许烈本来正在感叹,忽然眼角余光瞥了一眼,发现蔡琰噘了噘嘴,意兴阑珊,立马反应过来,笑容一展,说道:“当然,再好的曲子也是需要像琰妹妹这般琴艺高超的人才能谈好啊!”

    蔡琰一听,顿时喜笑颜开,黛眉弯弯,眼眸中闪光点点。

    许烈不由心中暗笑:“果然还是个小姑娘啊!”

    蔡琰心情高兴,一时兴致也是颇高,又弹了两首曲子。

    在许烈的刻意讨好下,自然是伯牙子期,知音互赏。

    蔡琰好似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烈哥哥,你之前那首,嗯,诗词,是当场给琰儿作的吗?”

    许烈一愣,略微犹豫了一下,考虑到有些便宜不占白不占,便厚颜无耻地说道:“那是当然咯!”

    哈哈,一副笑容人畜无害,不,是令人作呕!(丧心病狂、令人发指!就会骗小妹妹!)

    蔡琰心中感觉美滋滋的,又说道:“烈哥哥真是厉害,把它写下来,送给琰儿好不好?”

    万分期待,极度渴求。

    “额……”许烈挠挠头,脸色有些红润,欲言又止,最后试探着说道:“琰妹妹,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啊?”

    蔡琰一愣,不知所云,一头雾水,说道:“什么?”

    话音刚落,便好似想起了什么,立马笑得更欢了。

    可能觉得不好意思,忙用手捂着嘴巴,可是哪里还捂得住,完全是在欲盖弥彰。

    许烈见状,尴尬不已,当真是老脸一红,无地自容啊。

    待得蔡琰好不容易消停下来,喘了口气,方才说道:“我忘了烈哥哥的字是当世一绝了!哈哈哈哈”

    说完,又再次忍不住笑了出来。

    原来蔡邕当初在雒阳时,见许烈和卢方皆是璞玉,便想教授他们书法。

    卢方自是一如设想,令蔡邕极为满意。

    但是许烈却是实在教化不了,一手“飞白书”那是惨不忍睹!

    蔡邕一再耐心,终究也是佛也发火,一怒之下,便放弃了教导许烈书法一事,并且勒令他今后不准模仿“飞白书”写字!

    其实这也不能怪许烈,主要是以前简体字写惯了,而且是深入骨髓那种多年的习惯,学习繁体字时,自然总是写不好。

    当然,没有书法天赋可能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吧!

    而这自然也就成了当时蔡琰她们嘲笑许烈的把柄了,经年不换。

    不过许烈为人心胸宽广,对于身边之人,自然是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而有所芥蒂的。

    “要不,琰妹妹自己写?我给你再念一遍。”许烈虽说不在意,毕竟也是要一张老脸,于是连忙转移话题。

    蔡琰许是笑够了,许是不忍心见许烈尴尬,也就就坡下驴地说道:“那好吧,我们去父亲的书法吧,你念我写。”

    于是二人便离开湖心亭,径直往蔡邕书房而去,至于琴具,自然会有人来收拾。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着天。

    许烈问道:“琰妹妹,你和你母亲她们想待在吴郡还是想去雒阳啊?”

    蔡琰看了许烈一眼,回道:“母亲本来是无所谓的,但是两年前,生下了妹妹后,身体便有些不好,加上一直不是很习惯南边的水土,所以经常都在吃药。只是因为父亲不想回去,所以便提了提就未曾再言了。母亲是挺想回去的!”

    “那你呢?你想待在吴郡吗?”许烈追问道。

    蔡琰见许烈如此追问,实在避不了,便轻声说道:“我想待在雒阳。”

    “也就是说,你们家其实就只有蔡师不想回北方,其他人都是想回北方,虽说地方不同,是吧?”许烈认真地确认道。

    蔡琰年龄虽小,却甚是聪慧,心中已经有些明白许烈所想,摇摇头说道:“没用的,母亲虽说身体不好,但是并不是多么严重,而且若是父亲不同意,我们怎么想都是没用的。”

    蔡邕虽说是天下名士,但是毕竟为时代所限,如此这般,倒也不足为奇。

    许烈一时也没想好怎么办,已经来到了蔡邕的书房,索性先不管了。

    二人进去后,研磨铺纸,一切就绪。

    像顾家这种人家,自然是用得起好纸,而蔡邕作为顾雍的老师,只要不浪费,自然是不缺纸张的。

    许烈轻声吟诵,蔡琰下笔如飞。

    许烈几乎每念完一句,不过几息,蔡琰便能写完,而且字体优美,颇有楚楚动人之姿,虽具体风格与其父不同,但已是深得“飞白书”之精髓。

    唯一欠缺的,便是因为年龄幼小,手腕力道尚缺,不能持久。

    当然,就这十二岁的年纪,当然已经是殊为难得了。

    本就几句话,自是很快写完了。

    蔡琰认真地看了看,方才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若是父亲看到这首诗词,定然也会夸……”

    蔡琰还未说完,便被许烈打断了。

    “琰妹妹,你刚刚说什么?”许烈好似抓住了什么,慌忙问道。

    蔡琰不明所以,老老实实地回道:“若是父亲看到这首诗词,定然也会夸赞烈哥哥的!”

    顺带说完了全话。

    对啊!看到!

    许烈听蔡琰重复一遍后,一时计上心头,有了主意,立马又在脑子里过一遍,确认是否可行。

    片刻后,许烈郑重地对蔡琰说道:“琰妹妹,你帮我一个忙,一定能让蔡师同意离开吴郡的!”

    蔡琰一时感觉跟不上许烈的节奏,不知怎么又突然扯到了这上边,但还是说道:“烈哥哥要琰儿怎么做?”

    许烈环顾四周,见只有丫鬟在门外候着,便凑近蔡琰耳边,说道:“你如此这般……”

    如此亲密的动作惹得蔡琰面红耳赤,几番确认,方才完全明白许烈所说之计,见并无不好,便应允了许烈。

第30章 绕指柔情() 
与蔡琰说清楚后,两人便分开来,各自回去休息了,为第二天的计划做准备。

    当日,蔡邕自是为许烈他们接风洗尘。

    顾雍也作陪在席,不过这家伙是真的亲身践行“沉默是金”,无问不言,虽说有问必答,但也是寥寥数语,简单明了。

    许烈后来一回想,好像这家伙除了刚开始接待他们时多说了些话,之后是真的惜字如金。

    还算好的就是,许烈他们至少能从吃住等一些小事上感受到他的善意。

    只能说顾雍是个少说多做的实干派啊,孙老二确实挺会看人的。许烈如是想到。

    夜晚,待得筵席散去,许烈几人自是回房休息。

    许烈和卢方的房间挨在一起,两人并肩而行。

    卢方面带忧色,心中忧虑,问道:“阿烈,看蔡师的意思,他是不想回雒阳了,而且决心似乎不轻啊!”

    许烈已有全盘计划,便对卢方说道:“方哥且放心,我已经有了主意。”

    故意卖着关子。

    卢方心喜,追问道:“为兄自是知道你的厉害,别卖关子了,快说来听听!”

    许烈顿时觉得没趣,便直接对卢方说了今日的计划。

    听完后,卢方先是欣喜,转眼又忧愁起来,说道:“这样似乎有违君子之道啊!”

    许烈一早就知道他会这么说,便解释道:“方哥试想,你我可有说谎?”

    “并未说谎。”

    “那其他人可有说谎?”

    “也没有。”

    “那你说的话是否有违礼制?”

    “也没有。”

    许烈顿时一摊手,说道:“那不就是了,这其中,谁也没有说谎,又怎会有违君子之道呢?”

    许烈见卢方并未被完全说服,便将他一军,说道:“方哥,这可是老师给你的第一个任务啊!你也很想完成吧?这件事没问题的,你放心!”

    卢方见他提到卢植,顿时便不再犹豫不决。

    许烈看到这个样子,暗笑一声,随后心中叹道:“果然,有一个厉害的父亲,永远都在追逐前面的背影,确实有很大压力啊!”

    次日,阳光明媚。

    许烈一早起来日常练武后,又回去补了个回笼觉。

    直到窸窸窣窣的阳光照进屋子时,方才起来,大约已是辰时将尽、巳时将至。

    此时卢方等人也已经起来,二人便携手去书房见蔡邕,准备实施既定计划。

    蔡邕在书房看书,许烈两人来到时,正是兴致盎然、津津有味。

    见到许烈两人来到,便放下书,笑着问道:“你们旅途劳顿,怎么不多休息?”

    卢方与许烈对视一眼,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蔡师,我等昨日来此,见到蔡师,一时欣喜,却忘了去拜见伯母,已是不该,今日想起,自然希望能去拜见一番!”

    许烈也在边上点点头。

    卢方是至诚君子,蔡邕自然不疑有他,听他此言,更是心中高兴,便说道:“你们有心了!去吧,她身体有些不适,现在还在房中休息。”

    岂料卢方却是脸色有些犹豫,一时之间也不动作。

    蔡邕奇怪,便主动问道:“怎么了?为何如此神色?”

    卢方欲言又止,嘴巴张了几次,方才说道:“蔡师,我二人也这般大了,不太方便自己前去,恐有冒犯!还请蔡师与我们一道前去吧!”

    许烈十六岁、卢方十七岁,就算如今不像宋明一般,但按常规来说,已是不好见他人女眷了。

    蔡邕一直把两人当作小孩子,哪里想到这些。

    如今卢方提到这个问题,蔡邕一想,觉得也却是有理,便说道:“你思虑周全,便随我来吧!”

    于是蔡邕当先而走,领着许烈二人前往夫人所在。

    许烈对卢方竖起大拇指,笑着悄声说道:“方哥,不错嘛!”

    卢方一听,脸一红,拍下了许烈的手,示意其别说话。

    卢方现在已是有些后悔听许烈的话了,他一时又不知道自己所为是对是错了。

    当然,蔡邕走在前面是看不到的。

    ……

    三人很快来到后院所在,径直往房里走去。

    愈来愈近时,蔡邕渐渐听到房里有人在说着什么,本来也不在意,但是突然一声“父亲以后也会后悔的”引起了他的好奇。

    蔡邕知道是女儿在和自家夫人说话,听到如此言语,自然想要知道她们在说些什么,但怕自己一进去,女儿和夫人反而不说了。

    于是蔡邕示意许烈二人减轻脚步声,慢慢来到屋外,便驻足不进,竟开始偷听女儿和夫人谈话。

    至于许烈和卢方二人,蔡邕是真的未在意,之前随两人一同来,只是觉得卢方说的有道理而已,而且蔡邕也自认为事无不可对人言,所以两人也就一同站在屋外听起了墙角。

    “母亲,你在南方水土不服,生了妹妹后,身子就更虚了,这样下去,你的身子只会越来越差的。”这是蔡琰的声音。

    “琰儿,哪有你说的那般严重啊,母亲只是身体略微不适罢了。”这是蔡夫人的声音。

    “可是母亲,你这身体不适都这么长时间了,一直没见好,现在看着可能还没什么,以后就说不准了,毕竟南方一直都是这样。你要是有个什么要紧,你让我和妹妹今后怎么办啊!呜呜呜呜。”

    “琰儿别哭,母亲知道你孝顺。但是你父亲不想回北方,我们不能成为他的负担啊。”

    “呜呜,可是母亲的身子怎么办?”

    “没事的,放心吧,母亲一定能看到你们姐妹长大成人,然后风风光光地嫁人呢?你切莫因这种小事去打扰你的父亲,他心怀天下,如今却想待在南方,一是为了避祸,二是他确实心累了。我们要体谅他,知道吗?”

    “嗯,呜呜。”

    蔡邕在屋外也是泪流满面,心中感慨万千。

    听到自己夫人如此贤惠的话语,一心只为他着想,他却丝毫没有考虑过妻子、女儿的感受,一时之间,不由得羞愧非常。

    所谓百炼钢也怕绕指柔!

    蔡邕坚决的心已经被蔡夫人的贤惠、体贴之语冲得七零八落,哪里还有什么刚强?

    径直便走了进去。

    “老爷?”蔡夫人颇感惊讶,她也没想到这时候蔡邕会来。

    只见蔡邕一言不发,带着面容上的泪水和心中的愧疚与欣慰,走过去,直接抱住了蔡夫人和蔡琰两人。

    蔡夫人虽是一时愣住,但是老夫老妻多年,相知甚深,自是很快也抱住了蔡邕和蔡琰两人。

    蔡琰也福至心灵,双臂环上了父亲母亲。

    三人就这样抱在了一起,默默地温存着。

    良久,三人方才分开。

    蔡邕对蔡夫人说道:“我们过些日子便回北方吧。至于去哪里,待我再想想。”

    语气温柔,却又不容置喙。

    蔡夫人应道:“好!”

    之后又是一番一家三口,哦不,还有一个小小姑娘,是一家四口的温情。

    ……

    待得蔡邕想起许烈他们时,出门一看,哪里还有两人的身影,早已离去多时,心中还暗道两人通情达理。

    蔡邕又哪里知道,在他们一家三口抱在一起时,许烈在蔡琰偷偷的眼神暗示后便已经离去了。

    直到多年以后,蔡邕听许烈说起此事真相,一时竟是苦笑不得。

    不过他也并未责怪许烈,毕竟,蔡夫人对他的情谊那是真真切切的啊!

    有些事之所以难,很多时候只是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