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现第二个荼毒百姓、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因此,项羽的悲剧实乃百姓之幸运,天下之幸运,历史之幸运,同时也是他个人的幸运,正是这种悲剧感造就了项羽永垂不朽、千秋万代的英雄形象。

所以,我们不必为项羽惋惜。

第26章  不要只为虞姬感伤

两千年来,虞姬在亿万中国人心间一直是一个凄美哀怨的悲情美人形象。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军被汉军围于垓下,项羽闻四面楚歌“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另据《情史·情贞类》记载:“(虞姬和歌之后)姬遂自刎。姬葬处,生草能舞,人呼为虞美人草。”

后人读虞姬故事,每每伤感于她“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的忠贞,感动于她“碧血化为江边草,花开更比杜鹃红”的痴情,却忽视了她像乌骓马一样是始终陪伴在项羽身边的,也就是说,项羽的所作所为她都亲眼看到了,亲身经历了,那么,我们就要发出这样的疑问:项羽犯错甚至犯罪时,虞姬为什么一言不发呢?

整个战国时期虽烽火连天,战争频仍,但从来没发生过屠杀平民的暴行,秦朝末年这一暴行的始作俑者正是虞姬深爱且日日相随的项羽,此人曾经先后三次在襄城、城阳、咸阳大肆屠城,无论秦兵还是平民,一个也不放过,此外,他还有两次杀俘的罪行,一次是在新安,坑杀秦军降兵二十万,一次是在破齐之后,活埋了大批已经投降的田荣部下。千万生灵即将涂炭之际,陪在项羽身边的虞姬为什么一言不发呢?

不仅秦人痛恨项羽的暴行逆施,就连他拥立的楚怀王第二芈心也对其种种恶魔行径始终心有余悸,这个青年楚怀王曾对大臣、将军们忧心忡忡地说:“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之处,无不残灭!”因了这番评价,项羽对他恨之入骨,先以“义帝”名目将青年楚怀王架空,之后又毫不留情地将他杀害。楚怀王被害之际,忠诚于国的虞姬为什么一言不发呢?

作为一个心思缜密、感情细腻的女性,虞姬应该知道“亚父”范增对项羽一片深情、忠心耿耿,但在范增的逆耳忠言和妙计良谋一次次被项羽拒绝摒弃时,虞姬也没有站出来劝谏,仍然保持着她一贯的一言不发的态度。

于是,虞姬不禁令人想到现在描写漂亮女演员时常用的一个专有名词——花瓶。

彼时彼地,虞姬一言不发。此时此地,笔者不禁要说:两千年后的我们在为虞姬伤感之余,是不是应该更深入、更全面地审视一下这个人物呢?

第27章  李广为何不得封侯

飞将军李广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式的悲剧人物,他自“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一生戎马倥偬,名扬汉匈两国,却至死不得封侯。后人为之不平,为之惋惜,为之叹咏,“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腾王阁序》中更是写出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千古名句,进一步把飞将军的悲剧形象定格在人们的内心深处。

那么,李广为何不得封侯呢?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在任陇西太守时杀过已经投降的800名羌人。此论源于李广请教的一位相面先生王朔之言,明显带有因果报应的宿命论色彩,虽在日本史学界相当流行,但属于不攻自破的谬说。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胸怀不够大度,公报私仇,找借口杀了曾经轻侮过他的灞陵尉。此说似以小节论大端,难以令人信服,古往今来重大节而失小节的人中成功者多矣!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治军不严,非也。李广带兵作战时虽然不讲军阵,表册文书大多省略,但他对关系士兵生死、百姓安危的征战大事还是非常严肃谨慎的。南宋大学者叶适曾对此作出辩驳:“李广自用兵,人所不及,世或以常律论之,固非矣。”就是说,李广用兵有自己高明而独到的一套方法,不能以常理看待。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是“常败将军”,此论尤其荒谬。试想,匈奴兵将畏之丧胆,誉之为“飞将军”的李广怎么可能是个“常败将军”呢?如果真的如其所言,王昌龄就不会高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卢纶也不会写出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塞下曲》。

有人认为是因为李广不是军事全才。此论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汉武帝时期并非军事全才而得以封侯者大有人在,而且这些人在疆场血战上远远逊色于李广。

李广不得封侯实在是因为他只有一只眼。

如果李广只有一只向上看的眼,他也很可能得以封侯,从古至今,靠阿谀奉承、吮疮舔痔而封侯者可谓数不胜数。但我们的飞将军李广却只有一只向下看的眼,他和兵士亲如兄弟,“得赏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他对百姓关爱有加,以至于他自刎而死时,全国的百姓为之痛苦流泪。

如果李广像卫青一样是汉武帝的小舅子,或者像李广利一样是汉武帝的大舅子,那么,即使他缺少一只向上看的眼,也照样能封侯,可惜他没有一个好姐姐或好妹妹。

李广不仅不肯溜须拍马,讨好上司,而且不会察言观色,顺承上意,甚至还有些不羁与自负。既然你对皇帝不感冒,那皇帝对你不感冒就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了,再勇敢的将军在皇帝面前也是弱者啊,除非你像麦克白一样敢把皇帝拉下马。

李广的悲剧告诉我们:在丝毫没有民主的封建社会中,要想官运亨通,仕途顺利,出将入相,进爵封侯,一定要有一只向上看的眼,因为在封建官场,向下看无足轻重,向上看举足轻重。

第28章  李广之死

笔者一直非常钟爱李广这一个历史人物。

儿时笔者就能背诵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那首《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见此诗,我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绵延万里的长城之上,一座城池巍峨耸立,飞将军李广雄据其上,面对匈奴的大漠戈壁,保卫着身后的大汉河山,头顶一面旌旗迎风飞展,上面绣着的“飞将军”三个鲜红的大字耀人眼目,动人心魄。

还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也是写李广的,那是中唐诗人卢纶的《塞下曲》组诗中的一首:“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短短二十个字,将飞将军的箭法描写得出神入化,鬼神皆惊。

后来,长大了,读了王勃的《滕王阁序》,才知道飞将军原来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战功卓著,威震敌酋,最终却未能得以封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成了人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时永远的痛苦与安慰。

后人如此怀念飞将军,不仅在于他的战功,还在于他的人品。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李广的为人之道治军之法几近完美的诠释了这句古训。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这样描写李广:“广廉,得赏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就是这样一位飞将军李广,不但未能得以封侯,还在晚年因不愿受辱与刀笔之吏对簿公堂而引刀自刭,死讯传来,军士痛哭,百姓垂涕,“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每读至此,笔者都不禁心潮澎湃,眼含热泪,为飞将军不平,为飞将军难过。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曾写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我相信千百年后,人们仍然会记得这位伟大而不幸的飞将军李广。

第29章  苏武牧羊之后

公元前87年,苏武出使匈奴后的第十三年,汉武帝刘彻驾崩,他的小儿子刘弗陵即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少年天子汉昭帝。当时的托孤重臣霍光一改武帝末年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的政策,汉匈关系有所好转,几年之后,匈奴与汉再次和亲。汉朝廷要求匈奴送还苏武等人,匈奴却谎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朝使者又到达匈奴,当初与苏武同时出使的常惠秘密谒见使者,原原本本述说了十几年来他们在匈奴的遭遇,并且为汉朝使者编了一个优美的故事。汉使见到匈奴单于后,说:“我们大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时,射得一只北方飞来的大雁,雁足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单于见自己的诡计被识破了,只得承认苏武等人的确还活在世上。

就这样,在出使匈奴十九年之后,历尽苦难、痴心不改的苏武终于于公元前81年回到了他日思夜想、念念不忘的大汉帝国。同时出使的人中,除了已经死亡和投降的之外,总共有九人与苏武一同回国。

苏武出使匈奴离开长安时,刚过不惑,正直壮年,而十九年后再入长安,已是一位年届花甲、须发皆白的老人。时光的流逝,命运之沧桑,怎不令人慨叹垂泪。晚唐大诗人温庭筠曾经这样歌唱苏武:“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当年,李陵捎来武帝去世的噩耗时,苏武在北海痛哭了几天几夜,几次昏倒。现在,他胜利归来了,当然要到武帝的茂陵去拜谒一番。白发苍苍、长须飘飘的苏武跪在武帝高大的陵墓之前,尽情地诉说,尽情地哭泣。可惜,武帝已经听不见了,回应他的只有那飒飒秋风和滔滔渭水。

年轻的汉昭帝和辅政大臣霍光都对苏武归国深感高兴和欣慰,任命他担任典属国(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的重要职位,俸禄两千石,并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等人也各有封赏。

本来苏武的生活可以这样平平安安地过下去了,但是,命运在不久之后又给了他一次沉重打击。

就在苏武回到长安的第二年,辅政大臣之一的上官桀及其子上官安联合另一辅政大臣桑弘羊和燕王刘旦发动政变,意欲打倒第一辅政大臣霍光,废掉汉昭帝。结果这场政变很快就以失败告终,上官桀被灭族,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了上官安的阴谋而被处死,苏武也因此被免去了官职。

老来丧子当然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当权的霍光和汉昭帝都是明白人,苏武并没有受到很大的伤害。

公元前74年,汉昭帝英年早逝,苏武以先帝旧臣的身份参加了迎立汉宣帝的仪式,宣帝封他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后来,重臣张安世向宣帝推荐苏武,说先帝在遗言中曾褒奖苏武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不久,宣帝就任命苏武担任右曹典属国。汉宣帝非常尊重这位气节高尚的老臣,不但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相当于国立大学校长),而且还给予特殊照顾,只要求他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入朝议事,其余时间在家休养。这时,苏武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

苏武把皇帝的赏赐全部送给了亲朋好友、街坊四邻,家里不留一点儿财产,满朝文武大臣也都非常敬重他。汉宣帝怜悯他年老无子,就用金银和丝绸赎回了他在北海牧羊时与匈奴妻子生下的儿子苏通国(儿子的名字都寄寓着苏武对故国的思念),并且让苏通国做了郎官,又安排苏武的侄子担任了右曹。

公元前60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使节、杰出的爱国者苏武在首都长安溘然长逝,享年81岁。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在苏武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就物质而言,他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十九年的苦难经历而垮掉,相反却有了更强的承受力和忍耐力,活到了八十一岁的年纪,即使现在也算高龄;从精神上说,如果他没有这十九年的苦难经历,而是一直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地在朝中为官,即使后来做到了典属国的高位,肯定也早已湮没无闻被历史遗忘了。

第30章  史上最牛的谶语

所谓“谶语”,就是事后应验的话,固有一语成谶之说,但狭义的谶语,也就是人们经常提起的谶语,则指的是我国古代的政治预言。

史上最早的谶语是西周末年的“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服,几亡周国。”周宣王姬静听到童子拍手而歌,知道必有女人干政,祸起山桑木做的弓和野箕草编的箭袋。于是下令禁止贩卖这两种东西,违者处死。有乡下的夫妇二人,由于不知情,拿着弓和箭囊叫卖,女的被抓住杀死,男的跑掉了,跑到河边,拾到顺水漂来的女婴,躲避到褒城。这个女婴长大后,就是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几乎断送周朝八百年基业的褒姒。

秦汉时,谶言大盛,史上最牛的谶语也就应运而生了。

事情先要从篡夺了西汉政权的王莽说起。

王莽是一个特别喜欢找借口的人,他想通过谶语实现个人意图,而且他不是一般人,先期是权臣,后来则越俎代庖当上了皇帝,结果在他统治时期,研究谶语成了全国最热门的职业,而且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谶学,或者谶纬学,他的朝廷里就有很多这方面的专家。

篡位前,王莽一直以外戚身份掌控着大权,对外说自个儿要做汉朝的周公,其实挖空心思就是想当皇帝。但是,辅政和当皇帝是两码事,当皇帝必须得有借口,名正言顺的借口,而这个借口谶语正好可以提供。于是就有人在挖井时挖出了一块石头,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我们闭着眼也能猜出来这块石头肯定是王莽派人埋的,但是,有了石头上的谶语,王莽就“名正言顺”了,所以,他对谶语很推崇。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一手抢夺来的帝国最终也毁在了一句谶语上。

这句谶语是王莽的首席大国师刘歆通过一本叫《赤伏符》的奇书推算出来的,当然王莽不知道,他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刘歆的野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

刘歆的父亲刘向是个杰出的学者,编辑过著名的史书《战国策》,刘歆本人在学术上也是颇有建树的,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目录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等方面都堪称大家。

刘歆是王莽的老同事、老朋友,早在汉哀帝时,王莽就推荐刘歆当上了侍中,后来又升为光禄大夫,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之一。公元9年,王莽去掉汉朝名号,正式当皇帝,在任命辅政大臣时,让老朋友兼死党刘歆当上了国师,赐封嘉新公,与太师、太傅、国将并列为四辅,位列“上公”。

刘歆推算出的那句谶语是这样的: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炎际火为主。这句谶语最关键的意思就是未来要做皇帝的是一个叫刘秀的人,这就是历史上最牛的谶语,因为它给出了一个完整而明确的人名,而不是象其他谶语那样只言片语或语焉不详,而且这条谶语绝对不是刘秀自己造出来的,而是别人在刘秀出人头地之前研究出来的。

刘歆这个人的确很有才,但是他的人品有问题,在他推断出这句意义重大的谶语后,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他宣布自己改名为刘秀。

这个刘秀可以说是典型山寨版的。刘歆改名的时候,找了个理由,说自己的名字和汉哀帝刘欣同音,为了避讳,所以才改名字,这当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