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元前228年,秦国灭赵国,向北推进的过程中,在滏阳河北岸遇到了赵国政府军和鸡泽民众联军的奋勇抵抗,秦军伤亡惨重。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爱国爱民的毛遂“血洒滏阳河北岸”,慷慨捐躯。

第18章  《山海经》写的是哪国的山

《山海经》是一部非常神秘的中国古书,它光怪陆离,气象万千,且包容量巨大,有横跨亚欧之势,然而又无明确史实,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解读。

《山海经》中的《山经》占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内容庞杂,充满神奇又与现实若即若离,解读起来当然非常困难,以至于有人认为其中的“西山经”写的是美洲大陆西岸包括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在内的科迪勒拉山系,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读。

《山经》部分涉及的山真可谓成千上万,不计其数,其中的绝大多数我们都没听说过,要想完全解读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可以根据大家熟悉的山以及河海湖泊做出大体的判断。

《山经》包括五部分,分别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其中包含大家熟悉的信息最多的是“西山经”、“北山经”和“中山经”。

“西山经”中提到了华山、阴山、天山、昆仑山等山脉,多次出现渭河,黄河也谈到了几次,另外还涉及了泾水(渭河的重要支流,“泾渭分明”一词即与之有关)和汉水,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山经”写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西、秦岭以北的山脉。

“西山经”中讲到了一座大时山,说此山山南有涔水,注入汉水,山北有清水,流入渭河。很明显,大时山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水岭的一部分,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的一段。

在“北山经”出现的名山有北岳(恒)山、太行山、王屋山、燕山,为人熟知的河流则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清漳水、浊漳水,另外,其中谈到的河流几乎都是最后汇入渤海,显而易见,“北山经”和山西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说,这部分描写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东、太行山燕山一线以西以北的山脉。

“东山经”中出现的山为人熟知的很少很少,但其中有鼎鼎大名的泰山,而且其中提到在无皋山上往东可远眺扶桑(古代中国以东的岛国,一般认为是指日本),所以,笔者推断“东山经”写的是黄河下游以东,长江以北的山脉。

之所以认为“东山经”讲的是长江以北的山,是因为“南山经”中出现了太湖。“南山经”和“东山经”一样包含着很多大家都不熟悉的信息,其中的山几乎没有一座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这一部分提到的河流大都注入南海,'。 '而且有一条河名为佐水(古代“佐”同“左”),和广西西南部的左江极为相似,因此,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南山经”主要写的是长江以南的山脉,但属于华中地区的湖南应该除外。

“中山经”中的山脉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一线以及四川重庆的江北地区,比如河北东部的首阳山(就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活活饿死的地方),河南的少室山(嵩山的一部分)、泰室山(即太室山,嵩山的一部分)、青要山、熊耳山,湖北的荆山,湖南的洞庭山、衡山,川北的岷山等等。另外,“中山经”明确提到中岳(嵩山)在中部第六列山系。可以作为证据的还有这一部分的一些河流,如黄河、长江(古人认为岷江为长江之源)、洛河和伊水(洛河的支流)。

嵩山是座名山,众所周知,但“中山经”中的另一座属于河南的山——青要山,笔者是通过河南戏曲豫剧《情系青要山》了解的,此山位于河南省新安县,是座地方名山。因此,笔者大胆推测《山海经》中的山大多是地方名山,而且《山海经》作者记录的山名可能主要来自地方方言,这也是它难以解读的一个原因。

尽管《山海经》中有很多解读的神奇和谜团,但这本书写的是中国的山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其中的《海经》则的的确确有横贯亚欧、包罗全球之势,当然解读起来也就更难。

第19章  清明说子推

清明时节,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个历史人物——介子推,想起介子推,就会陷入一种复杂的心情。

介子推是春秋中期的晋国人,早年追随因受迫害而流亡国外十九年的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流亡期间,重耳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有时竟处于饥寒交迫、钱尽粮绝的窘境,于是不得不挖野菜,讨饭吃。一次,重耳在以野菜充饥时,悲从中来地慨叹好长时间没有吃过肉了,几乎都忘了肉的滋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恰好在重耳身边的介子推怀着一颗愚忠之心,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做了一碗肉汤,亲手捧给了重耳。喝下肉汤的重耳很快知道了真相,虽然感觉不舒服,但他还是非常感激这个臣子。

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重兵护送下,回到晋国,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即位之初,对随从流亡,有功于复国的臣僚论功行赏,但是并没有封赏那些在生活上服侍照顾他的人,当然也就没有赏赐曾经“割股侍君”的介子推。

有一些人坐不住了,比如一直负责晋文公生活起居的壶叔,就去自言功劳领取赏赐。介子推不愿主动求赏,而且对那些邀功请赏者颇为不屑,并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上天无意灭绝晋国,扶持公子重耳登上王位完全是上天的旨意,而有的人却以为是靠了自己的力量,这难道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钱财,被说成是盗贼,更何况把上天的功劳据为己有呢?下面的人把自己的欺骗当作符合道德的行为,上面的人又对其给与奖赏,上下相互欺骗,我难与他们相处啊!总而言之一句话,他觉得“举世皆浊我独清”了。此言一出,不仅堵死了自己获得封赏的道路,而且将自己推进了隐居之门。

“得即高歌失即休”,在成为被晋文公遗忘的角落之后,万念俱灰、失望透顶的介子推不得不负气带着老母亲悲壮地躲进绵山隐居起来。

介子推的言论不久传到了晋文公的耳中,晋文公这才想起了那碗特殊的肉汤,想起了那个特别的厨师兼服务生,同时他肯定对介子推不负责任的言论感到些许不快,于是,他采取了和介子推的“割股侍君”一样决绝的做法——放火烧山,想用熊熊烈火把自命清高的介子推从绵山之中逼出来。结果很悲惨,死要面子的介子推和他那苦命的老母双双殒命在大火之中。晋文公后悔了,于是就有了纪念介子推的寒食和清明节。

两千六百年前的忠臣义士介子推,其心可嘉,其行可叹!

第20章  孔孟之间的两环

千百年来,老百姓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至圣孔子逝世时七十三岁,亚圣孟子是在八十四岁时辞世的。

孔孟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不可动摇的地位,他们自然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孟子并非孔子的学生,事实情况是这样的:孟子是子思(孔子之孙)门人的学生,子思曾受教于曾参(门人尊称为曾子),而曾参是孔子的主要门徒之一。

作为孔孟之间的两环,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曾子和子思。

曾参字子舆,是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以修身和孝行著称,又颇多著述,是一位很有名的儒家大师。身后被尊为“宗圣”。

曾参相传为夏朝少康子曲烈的后裔,是孔子早期学生曾点的儿子,也就是说他们父子都是孔老夫子的门徒。曾参年轻时,家族已经衰败,为维持生计,他跟母亲一道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过着“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清贫生活。曾参是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投到老师门下的,他性情沉静,忠诚老实,谦恭勤谨,有大丈夫之勇,深得孔子喜爱。由于有了孔子的悉心教授,而曾参自己也勤奋学习、严格修身,所以他很快就成了一个博学多才,学有所成的人。

那时,曾参的父母还在世,为了养家,他去莒国当了一个“得粟三秉”的官。这期间,曾参收徒讲学,弟子也达七十多人,后来成为大军事家的吴起就是其中之一。父母死后,他南游楚国,也做过“尊官”。然而后来还是告别了政坛。齐国、楚国、晋国分别想迎他为“相”、“令尹”、“上卿”,他一概不就任,而专心致力于钻研学业,传授弟子,终成一代儒学大师。更为难得的是,他一生中还撰有《孝经》、《曾子》、《大学》等多种著作,是孔门弟子中著述最丰的一个。

孝行在曾参的思想和行为中始终占着最突出的地位,他本人也是“二十四孝”之一,“啮指心痛”讲的就是他的故事——曾参这个孝子服侍母亲的孝敬之心达到了极点。一次,曾参在山中砍柴,家里有客人来到,其母不知道该怎么办,盼望儿子早点回来,但曾参还是没有回来。于是她就咬自己的指头,曾参忽然心痛,就马上背柴归家,跪在母亲前面,询问缘由。母说:“有客人突然来到,我咬指头让你感悟。”

民间还流传着曾参杀猪的诚信故事:曾参的妻子原来答应杀猪给儿子吃,后来又舍不得了,曾参斥责了妻子的不严肃态度,说:“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而后,杀猪以兑现前诺。

大家非常熟悉的“吾日三省吾身”也和曾参有关,那是《论语》记载的他的话语,就是说一个人每天都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对各种问题及时反省。

曾参的思想学说是比较丰富的,影响也很广,历代统治者赠他“太子少保”、“郕伯”、“郕侯”、“武城侯”、“郕国公”等谥号。元代至顺元年(1330年),更被封为“郕国宗圣公”,成为孔子弟子中仅有的“二圣”之一(另一圣为“复圣”颜回)。

子思,姓孔,名伋,是孔子之孙,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非常遗憾的是,子思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据说他曾师事曾参,又据《孟子》中记载:子思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

《汉书·艺文志》曾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可惜已经失传。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中庸》一篇亦为儒家心性理论的主要著作之一。

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论子思、孟轲之学,谓:“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韩非子在其《显学》篇中论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子思之儒”亦为其中一派。

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追封子思为“述圣公”,以后就称作“述圣”。

第21章  许穆夫人:挽救国家危亡的女诗人

公元前660年的一天,在许国通往卫国的大道上,几匹马正在飞奔前进。跑在最前面的马上坐着一个气质高贵,神情凝重的女子,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随后的是她的几名侍女。

在许穆夫人一行刚刚经过的地方,十几匹马正在狂奔向前,骑在马上的都是许国的大臣。尽管他们快马加鞭,拼命追赶,但还是看不见许穆夫人的身影。

许穆夫人并不知道有人在追赶她们,这时萦绕在她脑际的只有她的故国卫国。但曾经风平浪静、鸟语花香的卫国,现在兵荒马乱,生民涂炭的卫国。

许穆夫人是卫国王室的女儿,不久前死于战乱的卫懿公是她的堂兄,而刚刚在危难之际即位的卫戴公是她的亲哥哥。忧国忧民的许穆夫人当初并不愿意嫁到许国来,她向往的地方是东方强大的齐国,因为她一直将自己的命运和卫国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希望通过联姻为卫国找到一个在关键时刻能够出手相助的盟国。然而,糊涂昏庸的卫惠公却理解不了或不想理解她的深谋远虑良苦用心,最终还是把她嫁到了国力弱小的许国。

在许国的日子里,许穆夫人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自己的故国,她常常把殷切的思念写入诗歌,流传下来的有两首,一曰《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一曰《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牵,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在《泉水》一诗中,许穆夫人写到了卫国的好多地方,其中的“漕”就是位于黄河南岸的漕邑(今河南省滑县),也是她此行的目的地,因为南逃躲避狄人进攻的卫国王室正蜗居在那个地方。

黄昏时分,漕邑城外,刚刚抵达的许穆夫人和出城迎接的卫戴公在卫国臣子、当地百姓和北来难民的簇拥下正要进城时,远处传来了许国大臣们的喊声:“夫人——请——留步——!”

就在许穆夫人转身回头的瞬间,许国大臣们的马已经来到了她的面前。

许国大臣们下马之后,一个年老的臣子带头走近一步,深深一揖,道:“臣等奉许王陛下之命请夫人回许都!”

“我既然已经来了,暂时就不会回去了!”许穆夫人冷冷地说。

“先王之制曰:‘国君夫人,父母在,则归宁。没,则使大夫宁于兄弟。’难道夫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眼下正是卫国危急存亡之时,难道我不应该回来看看吗?你们回去吧,我现在必须留在这儿!”

许穆夫人说完,转身就要进城。

“扑通!”许国老臣忽然跪倒在地,他身后的许国大臣们也都跪了下去,他们异口同声地大声说道:“请夫人回归许都,否则我们长跪不起!”

见此情景,许穆夫人脸上的表情由凝重转为了悲愤,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狂燃:“当初我决定救援卫国时,你们君臣就千方拦挡,万般阻挠,如今我不带许国一兵一将,只身归国,你们还要紧追不舍,苦苦相逼,这是不是太过分了!你回去转告许国君主,卫国一定能打败狄人,恢复故土,绝对不会让战火燃到国力弱小的许国境内,请他放宽心吧!”

当天夜里,许穆夫人就已经在和卫国君臣讨论抗敌复国之策了。第二天,许穆夫人立刻行动起来,她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发展生产,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时刻准备着上阵杀敌,收复失地。

不幸的是,另一场灾难又降临到了卫国人身上,他们刚刚拥立的卫戴公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尽管许穆夫人和全国百姓都在为他们的君主祈祷祝福,卫戴公还是怀着满腔遗憾撒手人寰,永远离去了……

伤痛过后,许穆夫人和卫国大臣们从齐国迎回了她的另一个哥哥公子殷,这就是历史上的卫文公。卫文公不负众望,在许穆夫人的辅助下励精图治,轻徭薄税,为复兴卫国而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