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生化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生化狂人-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军以碾压之势,长驱直入的杀入北海国。

北海国相孔融为抵挡袁方进攻,屡屡发兵阻挡,却均为袁方所败。

数日间,袁方连克东安平、剧、平寿诸县,兵锋所向,无人可挡。

孔融和刘备不敌,只得率残兵退往都昌城,闭门自守,不敢再战。

秋末冬初时,袁方的大军兵至都昌城下,逼城下寨,形成压迫之势。

都昌乃孔融苦心经营的老巢,前番为了抵御黄巾军的围攻,孔融发动民力,将城池进行了加固,堪称一座坚城。

且城中孔融和刘备,尚余四千余兵,而袁方虽横扫半个青州,但麾下之兵却不过万余。

以万余精兵,旷野交战,袁方自然有绝对的信心,可以击败孔融和刘备。

只是,如今敌人凭借坚城据守,袁方只以不到两倍的兵马就想要破城,却是一件难事。

于是,袁方也不急于破城,在郭淮的建议下,分兵去攻掠北海国余下诸城,逐渐将都昌城孤立,待城中敌军粮尽,再攻城不迟。

围城近月,初雪骤至。

北国大地之上,万里雪飘,山河银妆素裹。

都昌城外,袁军大营中,炉火熊熊,将士们都在围火取暖。

因是袁方准备充分,早为将士们添置了冬衣,提前搜集了足够的柴草,以御严寒,故冬雪虽至,但袁军将士们的士气,却依然旺盛。

嗬!嗬!嗬!

中军大帐后的练武场上,袁方正练习虎步拳,拳出如风,身法腾挪如虎,掀起漫空的雪花。

天气虽寒,但他身上坚厚的肌肉,都如一层厚厚的衣袄,有效的抵御了严寒,虽着单衣,袁方却感觉不到丁点冷意。

相反,他运拳时血液沸腾,所散发出的热量,竟能将周身所覆的雪花融化。

拳出之际,袁方却是眉头暗凝,流露出几分不满意。

他如今的境界,已经达到了凝膜的地步。

所谓凝膜,就是在缩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全身的皮膜练结实,抗得住打击,一发力,人皮如牛皮一般坚实,可力敌十余人。

军中以牛皮制的札甲为主,这种牛皮甲虽不及鱼鳞铁甲坚硬,但在某种程度上,依然能抵挡箭矢,乃至于刀枪直接的杀伤。

若能将凝膜练至大成,战场作战,就相当于多穿了一层牛皮札甲,抵御杀伤力的能力和战场的生存力,就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史书常载,某某武将身受“数十创”,却依旧能杀出重围,就是因为他们凝膜已练至大成的原因。

事实上,身受数十创虽然听着吓人,但因为皮膜坚厚,那些伤势其实并未能形成致命杀伤。

袁方越练越觉得,凝膜的境界,与后世武术的金钟罩铁布杉有些类似,所谓刀枪不入虽有些夸张,但在古武中倒是确实存在。

“到了凝膜的境界以后,修炼就更加困难,这门虎步拳的确已练到了极致,对我提升武道,没有多大帮助了,看得有必要再学一门更强的武功才是……“

袁方挥拳时,脑海中思绪翻滚。

忽然间,斜眼瞥见,颜良不知何时已出现在练武场旁,正饶有兴致的观看着袁方练武。

袁方的脑海中,陡然间闪过一个念头:“颜良的武道可是达到练脏境界,远胜于朱灵,他那里必有比虎步拳更上乘的武功,若能学来,必有助于我提升武道。”

念及于此,袁方连出数拳,潇洒的一个收势。

回头望向颜良,袁方笑问道:“子正,你觉得我这套拳法如何?”

“恕末将直言,公子的这套拳法,实在是下乘的紧,末将在十岁时练的武功,都比这强。”颜良走上前来,坦然答道。

袁方心头微微一震,要知这虎步拳可是朱灵的家传武学,朱灵更是凭此将自身的武道,练至了凝膜初期的水平。

至于袁方,更是凭此拳法,生生将武道从淬肉初期,连提两级,练至了凝膜初期。

这样一套对袁方大有帮助的拳法,在颜良眼中,却成了一门烂大街的功夫,颜良的口气,也着实大了点。

不过袁方转念一想,朱灵的年纪和颜良相仿,但颜良的武道却已远胜于朱灵,几乎达到可一合间斩杀的地步,光凭这一点,颜良就有“口出狂言”的资本。

袁方心思一转,佯作不信之状,摇头道:“我凭这虎步拳,短短半年时间,就从淬肉练到了凝膜,子正却如此瞧不起这门武功,我就不信,这世上还有比这虎步拳更精妙的武功。”

颜良见袁方不信,便有些急了,忙道:“公子若是不信,末将就将家传的一套《龙象拳》传授给公子,公子自己修炼,自然就能分出哪一门武功强弱,便知末将所言非虚了。”

颜良倒也是直肠子,袁方稍稍用激将法,颜良便将自家上乘武功,袒诚相告。

正中袁方下怀。

当下,颜良便花了一夜功夫,将这门龙像拳的招式和要诀,皆倾囊相授。

袁方何其聪明,立时便判知,这龙象拳乃是极高明的一门武功,不但是修炼凝膜的利器,更是锻骨,甚至是练脏的一门绝佳武功。

“颜良不愧是颜良,怪不得能有些如此高强的武道,原来竟有这么高明的武功……”

袁方大为惊喜,既得颜良的传授,遂是弃了那虎步拳,开始勤修这门龙象拳。

仗着生化之躯自我修复的能力,袁方疯狂的修习,十日之间便感觉到皮膜的坚实程度大大提升,修为的提升速度,远胜于从前。

袁方一面苦练武功,一方面也在加紧对都昌残敌的围困。

经过一月的分兵四出,北海国境内的下密、淳于诸城,悉数被袁军攻克,都昌城已彻底的变成了一座孤城。

袁方又下令,将数千道檄文用箭射入城中,警告都昌城的军民不得再顽抗,否则城破之后,格杀不论。

外面援兵断绝,再加上袁方精神上的攻势,整个都昌城已是人心惶惶,士气低靡。

更要命的是,城中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多。

前番黄巾军被灭后,孔融以为从此高枕无忧,遂将城中囤积的粮草,慷慨的赠与了田楷,助其征讨袁方。

谁料田楷一败,集于漯阴城的大批粮草,都落入了袁方手中。

袁方进兵神速,当孔融还来不及在都昌城中,再集粮草时,袁方的大军已经杀到,将其包围,断绝其粮道。

围城月余,都昌城中的粮草已然告磬。

都昌城,府衙大堂。

灯火摇曳,穿堂的冷风不时扫过,让愁眉苦脸的众人,不自禁的打起冷战。

孔融枯坐在上,脸色阴云密布,下首的刘备也是脸色黯然,惆怅不已。

其余诸将,包括关羽和张飞这样的猛将,也是脸色凝重。

死一般的静寂。

“诸位,粮草再有十余日就要耗光,诸位有什么破敌良策,就不要再藏着不说了。”孔融苦着一张脸,用乞求的语气求助众人。

刘备张口欲言,话到嘴边时,却似乎觉得不妥,又咽了回去。

他的目光,悄然的望向了对面跪坐的那中年人。

那身着华服的中年人,看到刘备的眼神,微微点头,做出某种回应。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孔国相,事到如今,看来只有派兵护送我杀出城去,前往徐州向我们陶州牧求援了。”

ps:感谢诸兄弟的打赏评票,感谢大家的收藏和推荐票,明天将三更,燕子会在凌晨发一更冲榜,请大家把推荐票留给燕子吧,谢过。

第五十二章名谓仁儒,实为酷吏

(最后一周冲榜,求收藏,求票票,求一切,袁方的雄起,需要兄弟们相助!)

孔融一听说去向陶谦求救,顿时脸上一沉,仿佛听到件极丢人的事一般。

寻声扫去,孔融认出了那人。

那国字脸的华服男子,正是东海糜家的家主糜竺。

糜家乃天下三大富商之一,青州比邻徐州,自然是糜家重点经营的一州。

前番黄巾肆虐青州,糜竺被迫搁置了在青州大部分的买卖,今黄巾贼一破,糜竺就亲自来到北海国,利用自己人脉和名望,重新布局糜家在此间生意。

天下三大富豪,还有那徐州名士的头衔,足以令孔融将糜竺待为座上之宾。

不过糜竺也算倒霉,前脚刚到都昌不久,北海国的形势转眼突变,袁方后脚就率大军杀到,把他一并围在了都昌城中。

糜竺身为徐州人,提出向徐州牧陶谦求援的计策,倒也在合理之中。

孔融却冷哼了一声,不悦道:“此乃我青州自己的事,引外兵参与,恐怕不太合适。”

孔融那副表情,似乎是觉得请陶谦相助,乃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

糜竺正色道:“青徐二州素为一体,青州若然有失,则徐州也将受到袁氏的威胁,竺提出请陶州牧前来相救,非只是为了救北海国和青州,更是为了保全我徐州,恳请孔国相三思。”

糜竺这义正严辞的话出口,孔融听着就舒服了许多,脸色立时随之缓和。

“嗯,糜子仲此言,倒也在理,青徐确为一体呀。”孔融微微点头,似已改变心意。

这时,沉默已久的刘备,当即慷慨道:“备愿率关张二将,统一支敢死之军,护着糜子仲拼死突围,前往徐州求援。”

孔融沉吟片刻,点头道:“玄德甘冒风险突围求援,此等义勇之气,着实令人佩服,但不知玄德需多少兵马?”

“两千精兵。”刘备毫不犹豫道。

“两千!”孔融微有吃惊。

如今都昌城中,只余下了四千兵马,若再分两千给刘备,城中就只余下不到两千的兵马。

而刘备就算能求来援兵,至少也得在十余天后,这期间,他孔融就要以两千残兵,抵挡袁军的进攻。

这其中艰难,怎能不叫孔融犹豫。

刘备眼眸中闪过一丝深邃,似是看出孔融心思,忙道:“备也知道国相难处,只是兵马若少,恐难突围而出,到时不但白白损折兵马,反而求援无望,备也是不得已呀。”

话音方落,孔融尚未说什么,另侧的太史慈,慨然道:“玄德言之有理,请国相放心,就算只有两千兵马,我也必能保得城池不失,守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刻。”

有了太史慈做保证,孔融放心了许多,犹豫了片刻,终还是答应了刘备所请。

刘备和糜竺二人对视一眼,均是暗暗松了口气。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竺以为,我们还可略施一小计,以让袁方那小子放松警惕,玄德才好护送我突围。”糜竺又道。

“子仲有何计策?”孔融精神一振。

糜竺遂不紧不慢,将自己的计策,道了出来。

孔融听罢,沉思了许久,叹道:“此计虽有损我孔融的声誉,不过对付袁方这种奸诈之徒,倒也没什么可顾虑的,就依你之计行事吧。”

军议散去,诸人退尽,空旷的大堂上,只余下孔融一人。

孔融负手而立,白净的脸上,洋溢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傲,眼眸中,更是充斥着不屑与轻视。

“袁方,你若是袁本初嫡子,我还敬你三分,只可惜你只是一个连庶子都不如的野种,我孔融乃堂堂孔子圣人之后,岂能败在你这种人手中,哼……”

堂外,拐过走廊,糜竺和刘备不约而同的走在了一起。

眼见四下无人,刘备拱手道:“幸得糜兄出言,若非如此,依孔北海那般性子,我等只怕都得被困死在这都昌城里了。”

“哪里哪里,玄德言重了。”

糜竺连连自谦,却拱手道:“此番突围出城,竺还要仰仗玄德环护周全才是。”

刘备拍着胸堂,正色道:“糜兄放心,备就算拼得这条性命,也一定会保护糜兄杀出包围。”

“嗯,有玄德这句话,我就宽心了。”糜竺连连点头,眼眸之中,不禁闪着丝丝欣慰的意味。

……

都昌城南,袁军大营。

帐外飞雪连天,帐中却温暖如春,火盆中木炭噼剥作响,熊熊的火焰,熏得帐中极是暖和。

袁方正啃着羊腿,喝着美酒,与诸将一面吃喝,一面共商着军议。

半条羊腿,足足三四人的份量,袁方却一个人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

打过几个嗝,袁方又叫再来半条羊腿。

帐前诸将们看着这场面,一个个的都嘴巴张得老大,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公子的那张肚子,就仿佛是无底洞一样,多少肉都填不满,纵使是颜良这样虎熊的武夫,面对袁方这惊人的食量,也自叹不如。

“公子这么能吃,竟然都长不胖,了不起啊,真是了不起……”每个人心中,都回荡着这样的惊叹。

帐帘掀起,袁贵带着一身的雪入,将一道帛书拱手奉上:“公子,那孔融派人出城送了亲笔书信前来,声称已支撑不住,打算出城献降。”

孔融,要降?

众将无不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从大吃的袁方身上,转向了袁贵手中那道书信。

袁方也是一奇,停下可大吃大喝,接过那封书信扫视几眼,里面的内容,果然是孔融决定投降之事。

只是,孔融希望他的投降,能够体面一些,请袁方亲自以都昌西门接受他的捧印出降,并待他以上宾之礼。

“孔融若能投降,北海国旦昔可平,整个青州就是公子的了。”颜良兴奋的叫道。

袁方当然也很兴奋,不过,他的头脑却远比颜良要冷静。

将信往案上一扔,袁方目光转向郭淮:“伯济,给我讲讲,孔融此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袁方对孔融的所知,仅限于上学时“孔融让梨”的典故,以及三国史,关于刘备北海救孔融的故事,还有就是孔融乃孔子后代的身份,其他并不深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都昌城是孔融说了算,袁方自然要深入了解他的敌人。

“这个孔融嘛,孔子之后,当代名士,这是世人皆知的。”郭淮笑答道。

袁方却摇了摇头:“我不要听这些表面的东西,告诉我点不知道的。”

郭淮收敛了笑意,沉吟片刻,方道:“其实这个孔融,名为圣人之后,号称砥砺节久的仁厚儒生,实际上,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酷吏。”

杀人不眨眼的酷吏?

郭淮对孔融的评价,与袁方先前所知,顿时有了巨大的反差,这不仅让袁方更加起了浓厚兴趣。

“说下去。”袁方示意道。

“是这样的,当初孔融初为北海国相,有一日在路上看见一人在亡父坟前痛哭,孔融便停下来仔细观察,发现此人是哭了,但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孔融便一怒之下,将此人以“不孝”为罪名,抓入官府判了死罪。“

只凭人家哭得不够憔悴,就认定人家不孝,竟然还以此为罪名,将人家杀了!

听了郭淮所说,袁方眉头微皱,对孔融顿时心生厌恶。

郭淮接着道:“再到后来,孔融派五个督邮,去各地催收租税,可北海国为黄巾贼肆虐多年,百姓流亡大半,租税当然不可能收齐,孔融一怒之下,竟将五个督邮全部判处死刑。”

“孔融的诸般所作,私下里不少人都认为他行事太过极端残酷,只是碍于他乃孔子之后,人们都怕被冠上了毁谤圣人之后的名头,所以都假装视而不见。”

郭淮一席话,让袁方对孔融的印象,已经彻底的改变。

照这般看来,这个孔融所谓的仁厚之名,都只是虚的而已,实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酷吏。

“怪不得历史上,连曹操这样有容人之量的人,都把孔融给宰了,赶情是杀得活该……”此时的袁方,对这个孔融已深为厌恶。

沉叭半晌,袁方的嘴角扬起一抹冷笑,环视众将,缓缓问道:“似孔融这等自诩为圣人之后的所谓大儒,你们觉得,他真的会甘愿向我这个袁家私生子投降吗?”

第五十三章截杀!

(最后一周冲榜,拜求推荐票,拜求收藏,燕子鞠躬谢过)

众将神色一震,皆露几分恍然而悟之色。

“文博,你说说看,孔融这个人,他真的会向我投降吗?”袁方看望郭淮。

“这个……”郭淮迟疑了一下,“不知属下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