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许多变故,所以郑成功的这一策略并没有得到延续,台湾的发展也渐渐停滞下来。
此时项玉却想将郑成功的这一正确方针延续下去,并且要更加深入,更加疯狂。
此时,由于北方和中原一带的常年战乱,加上饥荒灾年的时常发生,进过几百年的人口迁徙,南方的人口和经济比重已经大大超过了北方的份额,加之南方被清廷占领的时间尚短,民心未定,所以移民的对象就是浙江福建广东一带,由于清廷的禁海令,这一带的许多渔民不得不向内迁徙,但是他们时代打渔为生,迁徙入内地之后并没有分到足够的土地,只能沦为地主的佃户。
南方此时原先的明朝地主已经大多数都被清军洗劫一空,新产生的地主阶层便主要是旗人和清军将领,他们对这些百姓的压迫十分厉害,因此南方的反清抵抗一直都未停息。
项玉初步的目标就是这些原先的渔民,之所以选择他们,一方面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最为艰难,另一方面是项玉想要发展壮大他的海军,则首先需要招募到足够数量的海军士兵,而这些渔民们常年在海上漂泊,最适合招募进入海军,出于这两个方面的考虑,项玉便决定派遣船只和人员去吸纳接受转运这些愿意来台湾的人,帮助他们进行迁徙。
这件事情和做海上贸易一样,首先需要明军的海军拥有一定数量的舰船,好在台湾海峡并不宽,明军所需的船只不是太大,但是一定要注意隐蔽,决不能被清廷的水师发现,不然很有可能会功亏一篑。
项玉召集海军的将领们进行讨论,此时海军中主将是李权,许久未见的刘阳此时也加入到了海军中去,这小子在基隆城里面呆不住,项玉便遂了他的意,将他派到海军去,跟着李权执行这一任务。
众人商量过后决定依托福建浙江一带沿海地区的岛屿进行隐藏,根据清军水军巡视的时间特点,趁着空档的时间派遣小船深入内地,首先建立据点,这个时代没有什么移民啊,户口身份证什么的,搞渗透是比较简单的,在派人深入内地之后便建立起几个据点,当做联络和活动的地方,然后暗中招募和联系那些有意要前去台湾的人,当然,为了防止清廷的间谍混进来,这些人都要进行仔细的审核,以免泄露了秘密。
基隆方面则定期派出大船在清军水师巡逻的空档期内将这些人接到台湾来,初期就是制定了这样的策略,等到后期明军这边的水师发展壮大了之后,可以通过对清廷海防的施压来转移他们的视线,更加便于移民的进行。
此时明军能够调动的战船数量只有五艘,之前新造的那艘战船已经通过了海试,已经加入了海军的阵列中,五艘战船一次大约可以运送一千人,一个月只能往返三次,也就是说一个月最多增加三千人,这个人数还是比较少的,但是考虑到明军造船业的一点点进步和壮大,因为未来可以投入到移民转运队伍中的船只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的,对这一点项玉倒是不怎么担心,他眼下最担心的是明军该派谁潜进内陆一带,负责起联络和暗中招募的工作,这人最好要是军人,但是也要有能力在内陆城市中立足,并且最好是可以经商做产业来赚取经费,明军这边虽然可以在经费上支持一些,但是基隆眼下的税收并不足以长久的支撑下去,因此项玉希望这人最好能够有良好的商业方面的经验。
此时海军中正好有一人是台南一带的商户出身,这人叫朱河,家里原先是经营生丝生意的,后来庄园被冯信的军队给抢夺破坏殆尽,这才跟随家人迁到北地。
江南一带做生丝生意的商人不少,这个产业的发展空间也比较大,项玉感觉做这个应该可以站住脚,便问他愿不愿意深入内地去当一个站点的负责人,朱河不仅是一个商人家庭出身的,他本身也是读书人出身,对于清廷十分憎恨,项玉给他选择时他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人员定了下来,海军这边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前期潜伏人员都要携带一定的运转资金,以方便他们的活动和生存,首先要让自己能够站住脚,然后才能有能力和机会来施行之前定下来的计划。
人口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什么三国时期蜀国拥有像诸葛亮这般智商妖孽一样的人物,国力反而最弱小?魏国又为何最强大?还不都是因为曹操占据了当时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青州、兖州、豫州、徐州这样的大郡,人口多了不仅兵源更加充足,而且税收粮食等等一切战略物资的供应都会比人少一方占据优势。
这才是曹操手中最大的优势,不只是在古代,在近代也是如此,为什么科技落后的大清国能够长期占据世界dp的榜首?还不是因为人多,市场大。正是由于中国市场庞大,人口众多,这才会被找不到市场倾销其过剩的产日不落帝国顶上,之后才有了两次战争。
目前基隆的发展势头一片良好,但是项玉并不是要偏安一隅的人,他是为了能够拯救中华民族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要让目前已经落后于西方文明的中国发展起来,他必须首先推翻满清的统制,然后才能带领整个国家走上富强。
项玉知道时间不等人,要是等到康熙皇帝亲政之后,那么他的机会将会大大减弱,要知道康熙在历史上可是战功赫赫,威名远著,正是在他亲政之后清朝才完成了削藩、征台、平定蒙古、击退北极熊·····
项玉并不是害怕康熙,只是自己眼下的实力实在是太弱,而康熙亲政之后手中掌握着可是整个国家的资源,不仅兵多将广,而且战争潜力巨大,一旦他发现了台湾这个潜在威胁之后,很难想象要是他发动举国之力来征讨台湾,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倒是恐怕就算是项玉又通天之能也无法扭转覆灭的大势,所以他眼下正深刻的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性。
必须要抓紧时间发展,不仅是军队,包括教育、民生、科技、经济、政治等等。
第九十八章 发展战略()
明军的铁矿山每天的产量大约在五十吨左右,这个产量要是放在现在,那真是不值得一提,但是在眼下的基隆这里,这可是个很了不起的成绩,自从梁军的俘虏加入了矿山的队伍之中后,矿场的人手短缺的问题稍微得到了缓解,产量这才得到了提升。
矿山的矿石开采出来之后要经过人力的运输达到基隆城外的炼工厂,这其中的艰辛自不必提,在这个没有机械全靠人力畜力的时候,每天运输五十吨的矿石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为此明军专门制作了大量的木车,这是一种四轮马车,一次能装两千斤的矿石,车声为了减重所以是硬木结构,下面安装了四个铁制车轮,这种车辆的行驶需要四匹马或者两头牛的拉力,基隆眼下并没有这么多的畜力,因此许多车子其实是用人力拉的,当然这些工作都是由矿上的矿工来进行的,因此在矿上有大量的俘虏因为这个而积劳成疾。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是一部血泪史,这其中有这个民族自己的血和泪,也有异族和异己的血泪混合其中,眼下明军的发展便是基于日军和梁军的俘虏的血泪之上。
炼工厂只能将铁矿石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提取出有用的铁矿,然后熔炼之后打造成各种器具,诸如火枪的枪管,铁剑,盾牌,火炮的铁箍等等。
但是铁的脆性比较大,虽然硬度比铜大,但是延展性却比铜要差很多,所以这时候的用处虽然有所扩大,但是在很多领域还不能够完全取代铜的作用。
担守后世的一项冶炼技术却改变了这一局面,那就是炼钢。
铁水中含有碳、硫、磷等杂质,影响铁的强度和脆性等,需要对铁水进行再冶炼,以去除上述杂质,并加入硅、锰等,调整其成分。
炼钢的主要原料是含炭较高的铁水或生铁以及废钢铁。为了去除铁水中的杂质,还需要向铁水中加入氧化剂、脱氧剂和造渣材料,以及铁合金等材料,以调整钢的成分。含炭较高的铁水或生铁加入炼钢炉以后,经过供氧吹炼、加矿石、脱炭等工序,将铁水中的杂质氧化除去,最后加入合金,进行合金化,便得到钢水。
炼钢有三种方法:平炉、转炉和电炉炼钢,但是眼下由于工艺和器械的限制,这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点明军眼下都不能实现。
那么中国古代就没人能够炼钢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早在春秋时代,中国人已经能够冶炼钢材了,所以寻秦记里面项少龙在守城之前派人铸造了一把钢剑并不是脱离现实的,是真的有可能实现的。
春秋时炼钢主要是采用固体渗碳制钢技术,用含碳量比较低的熟铁放在碳火里面加热,以吸收一部分碳,从而得到钢。
到了战国时期则改进技术改为脱碳炼钢,以含碳量高的生铁为原材料,通过反复熔炼祛除里面多余的碳从而得到钢材。
到了西汉时期,工匠们发现对马口铁的脱碳退火之后,通过反复的锻打也能够使得宝剑锋利,其实这跟日本锻刀的道理是一样的,反复锻打实际上上进行碳的渗透,使铁变成了钢,这才变得锋利。
到了西汉后期工匠们又一次改进技术,产生了百炼钢,实际上就是将生铁熔炼成水,通过搅拌使空气中的碳融入铁水中去,这一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含碳量,然后通过进一步的锻打使之变成钢。
而之后的灌钢法几乎是古代炼钢技术的顶峰了,通过生铁和熟铁的混和,利用生铁熔点低先于熟铁融化的特点将两种原材料混合在一起,使之含碳量得到平均,从而得到钢材。
因为两者含碳量的很大区别,所以控制两种原材料的比例,就可以得到含碳量不同的钢材,这种方法明军目前是可以采用的,因此在对铁矿进行初步处理之后,明军就已经开始炼钢了。
由于技术并不是熟练,所以初期的产量并不高,但是明军目前对于钢材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比如项玉想制作一批蒙钢盾牌,这种盾牌需要在便面上蒙上一层钢,因此这种钢材的硬度一定要硬,在不考虑合金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就需要碳含量接近0。6%的钢了,而铸造钢炮的钢又跟这种钢不一样,他需要较好的延展性和硬度。
由于煤炭的开采,使得明军在炼钢的时候能得到更好的材料,而煤炭又让项玉想到了一个后世具有划时代的发明——蒸汽机!
由于资本的发展,人力和畜力越来越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了,因此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的时候,欧洲人进行了蒸汽动力方面的研究,后十余年的发展和完善,终于在1708年由纽可门发明了大气式蒸汽机,用以驱动独立的提水泵,被称为纽科门大气式蒸汽机。这种蒸汽机先在英国,后来在欧洲大陆得到迅速推广,它的改型产到19世纪初还在制造。
但是这种蒸汽机的效率十分低下,大量的蒸汽在工作的时候被浪费掉了,因此被后来更加先进的瓦特发动机所取代。
瓦特于1765年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并于1769年取得了英国的专利。初期的瓦特蒸汽机仍用平衡杠杆和拉杆机构来驱动提水泵,为了从凝汽器中抽除凝结水和空气,瓦特装设了抽气泵。他还在汽缸外壁加装夹层,用蒸汽加热汽缸壁,以减少冷凝损失。
应该说蒸汽机虽不是瓦特发明的,但是经过他的改进之后蒸汽机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推广,人类这才开始步入了蒸汽时代,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原理自然难不倒项玉,加上考虑到日后由于各行业的发展,人力和畜力必然会跟不上来,因此将这个东西捣鼓出来是十分有必要的。
项玉此时虽然能够独立完成蒸汽机的设计与制造,毕竟瓦特的蒸汽机的设计图和原理他都烂熟于心,但是为了培养自己的人才和今后的发展,项玉将蒸汽机的理论向设计院中的诸多学院公示,让他们考虑怎么样才能将这小小的蒸汽转化为动力。
设计院新开不久,整合了之前的军械所的研究院和海军的研究所,可以说是基隆市里面最聪明的人才汇聚一堂了,当然了随着学校的开办,之后的人才数量肯定会逐渐涌现出来。
这些设计院的人对蒸汽机进行一番研究之后,试着制作出了一个模型,由于项玉已经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跟他们讲过了,所以他们制作出来的模型从可行性上来说是能用的,但是却显得有点复杂,项玉在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之简化并且增加了气密性,以减少热量和蒸汽的损失,之后再将设计图和模型交还给他们。
这件事情便彻底的交给他们处理了,包括后面的制造、实验、改装等等工作,这都是比较消耗时间的事情,项玉自然不可能全身心的扑到这件事情上面来,因为基隆城里面的两所学校已经要开学了。
学校的建设进度要比他原先预估的时间要提前不少,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建造,可能是没有像后世那样的征地拆迁和钉子户的缘故吧,自己的土地用起来就是方便的多。
学校已经基本完工了,同时生源的统计也已经完成,差不多有将近两千名适龄儿童的家长愿意送孩子到学校来读书,差不多也有一千多人的家长不愿送孩子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考虑,项玉也不打算强制推行义务教育,但是愿意来上学的孩子中间出现了他预想中的男多女少的局面,近两千人中有一千六百多名男孩,只有不到四百的女孩子,看来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字这个时代还是比较严重的,不是有什么女子不出府院的规矩么?
不过这四百名女生的出现也让项玉看到了希望,至少还有接近四百个家庭是开放的,比他的预期要好一点。
学生们根据家庭的远近分别送进南北两处学校中去,结果南边的学生很明显就比北边的学生多出一大截,这其中南校有超过一千二百名学生,北校只有刚刚满八百人,几乎只是南校的三分之二,虽然南边的适龄儿童人数确实是比北边的多,但是也没有多到这个程度,这也反映了穷人家或者说农民和工人家庭,更愿意将家中的小孩子送到学校来读书,看来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早在明朝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学校的建立需要相应的教师和后勤管理人员,之前特地成立的教育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超过两百名的公职人员了,这个人数不算多,但是如果放在只有三万人口的基隆城中一比,就能看出规模了,差不多1。5%的比例,远比后世的天朝要高得多。
南校按照学生的年纪层面一共分为了三十个班,北校分为二十个班,其中南校里面有八个女子班,北校有六个女子班。
第九十九章 项玉成亲()
将教育和科技的事情安顿下来之后,摆在项玉眼前的还有一个行政体系的问题,明朝时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中央采取内阁制、六科给事中以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分担行政权,到了永乐朱棣时期,
兵制: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
地方上:西南地区采取“改土归流”的流官制。其他是行省制度。
布政使一省之民事财务总管。
按察使一省之司法掌握者。
都指挥使一省之兵权掌握者。
总督始于明代。
既然如此,那么项玉眼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