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娇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陆氏娇娘-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发脾气,在一屋子丫鬟婆子面前直言道绝不嫁进吴家。这才特意写信问问临安的意思,要是有什么顾虑还是提前点出来,不然上京这边实在是不好相看。

    好在不过月余,临安那边就有了回复。连氏连连写了三大页纸,先是感激于氏为于梦婵操心,又说于梦婵被她宠坏,不知轻重,最后还委婉的问了一下,吴家的事还有没有挽回的可能。

    于氏收到连氏的这封信,便放心下来,看来临安那边和上京这边是一样的,都觉得能嫁入吴家是高攀。这样就好办了,于氏开始快马加鞭的帮于梦婵物色人家。

    她写信给连氏说物色了两家,倒也不是妄言。除了吴家外,还有太子妃的娘家魏家。

    魏七,是太子妃的小叔叔,也是现在魏家家主最小的儿子。魏家夫人刘氏年岁已高,魏七虽是她的庶子,年纪却比她大孙子还小。刘氏同于氏的母亲袁氏交好,怜惜于氏从小没了母亲,将她当成女儿看待,要不是家中没有适龄的小子,不然定要于氏嫁到他们魏家。

    魏七去年刚过十九的生辰,他生母是魏家家主最疼爱的姨娘。刘氏前年还给于氏透露过,这个小庶子的亲事不好定。魏家虽也算上京的世家,却不是顶级世家,倒是家中小孙女被立为太子妃后,才渐渐起来的。此时,家中的嫡子都已经婚配,娶得媳妇都不是高门大户的。要是给庶子娶个高门大户的妻子,恐怕家中不宁,可娶个小门小户的妻子,一是怕别人家小瞧了太子妃娘家,二是魏老爷还颇疼爱这个老来子,刘氏不想老夫老妻还为这个争吵。

    从前也相过几家,家世相当的,倒是魏七嫌弃人家,第一家脸上有麻子,第二家鼻子太大,第三家个子太矮。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见到这些藏在深闺的小姐的真面目的,不过说的倒是都准确。

    第一家小娘子,年幼时生天花,丫鬟照顾的不够精心,脸上留了一两块小疤痕,扑上白粉就不显了,可魏七说了,夫妻见面也要扑粉才能相见,不行。

    第二家小娘子,皮肤光滑,五官出众,眼睛大大的,就是鼻子高高的,魏七又不愿意了,说,她鼻子比我还大,将来家里谁说的算,不行,不行。

    第三家小娘子,相貌生的极美,只是个子矮了点,魏七知道后,抱着姨娘哭诉给他说个矮冬瓜,这亲事又没说成。从此后,也没人再给魏七说亲了。

    于梦婵面貌端丽,身段苗条,虽是南方人,身量在北方人中也算是中等。于氏对于梦婵相貌很是放心,最好的是,于梦婵虽说是她嫡亲的妹妹,父母却都在临安,父亲只是个书院的教书先生,根本算不上高门大户,这样刘氏就能放心了。

    先前,她不想让于梦婵嫁到魏家,只是因为魏七是个以色看人的家伙,年轻时相貌还在,倒还好,等到年老色衰,只怕魏七会翻脸不认人。于梦婵虽然和她不亲,于氏却不忍心想她受苦,便没有多加促成魏家。

    现在于氏只想赶快将她嫁出去,以后自然有她婆家照看,魏七便是个最好的选择了。

    于氏也没多做耽搁,立马回信给了临安,说了魏家的小儿子。又派人给刘氏下了帖子,明日便去拜访。

    等于梦婵知道后,已经又是一个月后的事情了。于氏动作很快,不但手里拿连氏的委托信,刘氏甚至打着看逸哥儿的名义,来陆府相看过她一次了。

    她异常愤怒,将画了两个月的图纸全都扔在一边,不停地在屋内来回走动,嘴里嘟嘟喃喃的说些别人都听不懂的话。

    临安母亲连氏那边派人送来的信件还摊在炕桌上,里面先是让她好好听大姐的话不要再惹麻烦了,又提了提太子妃娘家魏家,说临安那边都觉得魏家还不错,让她安心待嫁。

    魏家!于梦娟竟然想把她嫁到魏家!于梦婵焦躁的推翻坑桌,摆在上面的镇纸石掉落在地上,发出砰的声响。

    刘嬷嬷就守在门外,听见声响就忙进屋来看,于梦婵看见她,瞪了她一眼。

第五十八章 发愁() 
这个走狗!

    于梦婵见到刘嬷嬷掀着帘子走进来,理也没理她,气呼呼的侧坐在坑上,背对着她。

    刘嬷嬷哄着喊了两声小姐,见于梦婵没搭理,也不出去,将掉在地上的镇纸石捡了起来,心疼的吹了吹,好在没摔坏。

    “小姐,老夫人从临安来信都说些什么?”刘嬷嬷装成不经意的问道。

    于梦婵轻笑了两声,回道:“还有你刘嬷嬷不知道的事么?你刘嬷嬷在这里不是混的听吃香的么?都说主子受苦了,身边的狗都知道掉眼泪,我看未必,有那些奴才真真是连猫狗都不如。”

    刘嬷嬷听她竟这样想自己,便觉得委屈,自己这么大年纪了,没在家里陪着老夫人享福,反倒陪着她爬山涉水的跑到上京来。

    好在刘嬷嬷也是老脸老皮,装作听不懂的样子,收拾好坑桌,说道:“小姐,我是听老夫人吩咐来的,等小姐出嫁后我就要跟着老夫人回临安。你也别怪老奴性子直,老奴就在这里说两句,你听听。大姑奶奶给你找了两家亲事,一个是当今皇后的娘家,一个是当今太子妃的娘家。这要是放到别人家的小娘子,指不定做梦都要笑醒了。我不知道是哪个长舌的在小姐耳边嘟囔些有的没的,让小姐这样反感大姑奶奶。要是按照老奴说,小姐不喜大姑奶奶,当初就不该随着大姑奶奶到上京来,既然来了,吃人家住人家,又耍着小性子,当真以为自己是公主呢?就是公主也分个高低,有那受宠的公主,和那不受宠送去和亲的公主。”

    “大胆,你,你怎敢这样放肆!”于梦婵瞪向刘嬷嬷。

    刘嬷嬷倒是不怕,她敢说这样一番话,自然有和于梦婵撕破脸皮的想法,“小姐,老奴说了,等小姐出嫁后,老夫人派给我的任务我就算完成了,跟着老夫人回临安。到时候,你是嫁给高门大户,老奴也不能跟着吃香喝辣。你嫁给寒门庶子,老奴也不能帮忙端茶倒水了。倒是小姐您,要好好想想是怎么办好。吴家的亲事,你自己退掉了,要是魏家的亲事,你也退掉了,不知道小姐是不是另有高枝可以攀呢?”

    于梦婵冷笑道:“魏家算得了什么?你们这些只看到眼前的愚人。”

    刘嬷嬷见她语气不小,耻笑道:“小姐倒是眼界高的很,就怕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吧。不知道小姐准备嫁入哪户人家呢?”

    于梦婵说道:“当然是。。。”她立刻醒悟过来,急忙说道:“你是来套我的话的!”

    刘嬷嬷见她不往下说,心里暗叹就差一点就套出来了,却是一改前面咄咄逼人的面孔,和声和气的说道:“小姐,你这是看上哪家的郎君了,咱们先去信给临安老夫人说一声,让老夫人和大姑奶奶说。”

    于梦婵被她和于氏日日嘱咐着不能同章家往来,此时也不太敢说章家,这些天她也了解了些章家和当今太后中间尴尬的关系。

    上辈子她嫁到上京时,三王爷已经荣登大统,郑太后也成了太皇太后,来年冬天就殡天了,那年冬天极冷,上京很多年纪老的人都没熬过那过冬天。她仿佛记得武忠侯府的老太太就是那时候去世的,母亲在她来上京前倒是嘱咐过她好好同武忠侯府这个丫鬟出身的老太太打好关系,她刚到上京就睇过帖子,人家连搭理都没搭理过她,直接将帖子扔了出来。

    吴太后,也就是现在的吴皇后也跟着疯了,吴家就没落了。

    最惨的还是要数先太子妃娘家魏家,先太子死后,没有留下一儿半女,魏氏了无依靠。

    后来,不知怎么杜冼马杜大人找到太子妃谋害太子的罪证,原来太子妃一直再偷偷的给太子下毒。杜冼马到皇上面前告了御状,皇上大怒,以谋害皇家血脉为由满门抄斩了魏家。

    一时间上京城中人心惶惶。

    好在春天,大皇子降生,圣上大赦天下,人心才渐渐平稳。

    于梦婵深知魏家不久就要大祸临头了,怎么会同意嫁过去,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嫁到吴家呢?

    不,明明知道将来,却不能给自己找条捷径,这样重生回来还有什么意思?于梦婵不甘心。

    她想了一下,说道:“那日进城,见到一个书生,帮着摆摊的小贩捡掉在地上的碗筷。我。。。我。。。”

    现在三王爷还没回上京,龚首府应该还没到三王爷身边当幕僚,还只是上京城中一个小进士。若是能嫁过去,将来也能能个首府夫人来当当,也是不错。

    想着,于梦婵便接着说道:“我也只是看到一个侧脸,只是佩服他有仁爱之心。不知能不能找到?”

    刘嬷嬷心中唾弃,还是大家闺秀,路上见到个人便将芳心暗许了,嘴上还问着:“小姐是在哪里见到这个人?”

    于梦婵哪知道龚首府现在在哪?她胡乱说道:“好像是刚进城墙后的那一段?我也记得不太清了。”

    刘嬷嬷暗想,这上京城中,光进士就数不清了,于梦婵这模模糊糊的一句话,就想找到人?她扬起头,看着于梦婵的脸。

    于梦婵脸上只有愤怒,少了少女想到恋人的那种期盼的柔情。

    刘嬷嬷恍然意识到,小姐这是在拖延时间啊!她不经发起愁来,有这么一个不着天不着地的小姐,还真是

    刘嬷嬷暗想,这上京城中,光进士就数不清了,于梦婵这模模糊糊的一句话,就想找到人?她扬起头,看着于梦婵的脸。

    于梦婵脸上只有愤怒,少了少女想到恋人的那种期盼的柔情。

    刘嬷嬷恍然意识到,小姐这是在拖延时间啊!她不经发起愁来,有这么一个不着天不着地的小姐,还真是z

    。”

    刘嬷嬷暗想,这上京城中,光进士就数不清了

    刘嬷嬷恍然意识到,小姐这是在拖延时间啊!她不经发起愁来,有这么一个不着天不着地的小姐,还真是z

第五十九章 出事() 
刘嬷嬷自我安慰道:“闺中娇养的小姐,能翻出个什么花样,不过是赌气不吃饭罢了!只要不出这个门,就行了!只要是有点脑子,就该知道就算逃出去了又能怎么办?还能违背了父母之命?只是这个陌生的进士的事,怕是要找给大姑奶奶那边报备一声,才好。”

    于梦婵冷声喊:“品书,品书。”

    隔壁一阵板凳推拉的声响后,观琴掀开帘子,脆生生的声音说道:“小姐,品书不在,我来伺候你。”

    于梦婵见是她,更是心烦,厉声说:“铺床去,我要歇息。”

    观琴倒是乖巧,也不多问,铺了床,焚上香,服侍着于梦婵躺下,坐在脚蹬上守着她。

    于梦婵也不是想睡觉,她只是想找个地方静一静。来到上京也有几个月了,和上辈子的偏差太大,也不知道是事情改变太多,产生变动,还是她上辈子没注意到这么多当局的动向。

    从她重生回来后发生的事情,于梦婵不知道想过多少次,除了提前在南院和姐夫提前见了一面后,她一直小心翼翼的让自己和上辈子所做的事保持一致。

    最出格的就是劝娘亲和董家退亲,那可是毁家的源头,不能不掐断。上辈子她刚开始年纪小,不知道娘家的重要,等到娘家倒了,没人为她撑腰,她婆婆唐老夫人立刻翻脸。

    上次唐老夫人对她们还是笑脸相迎,于梦婵满怀恶意的想,等到三王爷登基,武忠侯府老夫人死后,她到要看看唐老夫人对她最满意的儿媳妇于梦娟还能这么和蔼可亲么?

    不过唐老夫人也没几年好活了,哎,可惜,多活几年,才能好好蹉跎于梦娟啊!

    于梦婵胡思乱想了好些不当紧的事,恍然睡去,仿佛又回到上辈子,她刚嫁到陆府的时候。

    “小姐,你醒了!”

    于梦婵刚睁开眼,就听见观琴在身边喊道。

    观琴不是背着她爬床,被她恩赐抬了姨娘么?怎么还在身边伺候。

    于梦婵迷迷糊糊的被观琴扶着做起来,观琴低头给她穿鞋,于梦婵抬起脚将她蹬了个仰八叉。

    “谁让你到跟前来的?入画呢?”

    观琴不知道自己哪里又得罪了小姐,回道:“小姐这是怎么了,这里的丫鬟只有我和品书啊?入画是谁?在临安倒是有个叫听画的丫鬟。”

    于梦婵恍惚了半响,才记起自己已经重生了,她在心里提醒自己,是这辈子,现在是这辈子。

    “观琴啊,你去把品书喊来吧。”越梦婵吩咐道。

    观琴嫉妒的应了声,将品书换了过来。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于梦婵却还没想出什么好主意来。

    魏家的老夫人已经相看过于梦婵了,很是满意。魏七却想出来个新花样,要和于梦婵碰一面才可行。

    嫡母刘氏被磨的没法子,来和于氏商量。于氏倒是不怕,按理说,没定亲的男女不能提前见面,不过若是在花园中远远的看上一眼,倒也没什么?于梦婵又不是拿不出手。

    于氏欣然答应,只说月底在府中办场赏花会,到时候请刘夫人携子前来。刘氏就是喜欢于氏这爽快劲,满意的走了。

    转眼就是月底,于氏弄来了几口半人深的大缸,里面养上些睡莲,因还没到睡莲开花的时节,特意寻来的睡莲都是含着花骨朵的,倒也有一番风味。

    不光给魏家下了帖子,武忠侯府和岚山郡主那边,还有几家平日有些交情的也分别下了帖子。陆娇娘年纪太小,于氏便将大姑姐的大女儿请来帮自己招呼来玩的小娘子们。

    陆远山的嫡亲大姐陆氏,嫁给了上京的蒋家,生了个一儿一女,大女儿蒋慧南今年都已经十来岁了。她提前一天来的陆府,去拜见了唐老夫人后,于氏安排她和娇娘同住在西厢房。

    上辈子,娇娘回到陆府后,独居在陆府最西侧偏僻的院落时。也只有她这个表姐蒋慧南去看望过她,还给她带过去些杂书,让她打发时间,知道她不识字后,又拿了幼儿启蒙的书偷偷教她识字。可惜,自从表姐嫁人后,就没再回过陆家。后来她又去做了小妾,两人竟再也没见过面。

    蒋慧南长得像她母亲陆氏,瘦高瘦高的,陆娇娘笑嘻嘻的给她看自己练的大字,蒋慧南夸奖娇娘写到好,“果然是舅舅家的孩子,这么小就写着这么好了。”

    陆娇娘本想辩驳她练字和陆远山没一点关系,话到嘴边却改口了,“表姐,我大哥写的更好。”

    蒋慧南同情的看了娇娘一眼,说道:“你又不参加科举,和他比这些做什么。我们女儿家,识得几个字,不做那睁眼瞎,将来能管得了内宅,就行了。”

    陆娇娘释然,怪不得上辈子只教她识字,不教她写字,原来自己这个表姐心里是这么想的。

    秋雁知道自家小姐最近练字像是走火入魔一般,怕两人话不投机,忙插嘴道:“两位小姐还是早点歇息吧,明日还有的忙呢?”

    蒋慧南笑眯眯的带着自己的丫鬟去了侧室,陆娇娘倒是出了奇的听了秋雁的话,也收起了纸笔。

    待到第二日,果然忙了起来,围着那几株睡莲,搭了两个花棚。夫人们歇在一边,小娘子们歇在一边。

    于梦婵也被请出来给大家打个照面,她这几日茶饭不思,消瘦的厉害,却更不以往增添了一股婀娜多姿。

    “你去老夫人那边看看,她上次问起你呢?”于氏笑着对于梦婵说,还给刘嬷嬷使个眼色,刘嬷嬷顿时意会,看样子是安排在唐老夫人那边见面了。

    刘嬷嬷和品书扶着于梦婵向着垂花门走去。

    来的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