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第一强兵- 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刘虞身上的大义名分剥离,对胡虏来说,他的价值已经很低了。”
    “反观另一边,在幽州这样的地方,与大举北上的骠骑军和公孙军组成的联军作战,对鲜于辅、阎柔等人来说,某种程度上已经算是自寻死路了。而鲜卑、乌桓也没有与汉军正面搏杀的习惯,所以,在幽州决战,并不符合胡虏的利益。”
    “在胡虏而言,最好的办法是效仿当年的檀石槐,诱敌深入,待我军深入草原后再行反击。而刘虞身为幽州牧,驱使胡虏助战没问题,让他流亡到塞外和胡虏混在一起,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双方的目的发生了偏差。”
    “联系双方的最后一根纽带,是同仇敌忾之心。公孙将军对付胡人的态度,相当强硬,和主公的那句名言:只有死了的胡人才是好胡人一致,斩尽杀绝是两军共同的特征。另外,我青州对豪强的政策也是以压制为主,故而刘虞和胡虏的关系没有立刻破裂。”
    “即便如此,实力对比还是一样,我军完成部署之时,想必就是胡虏和刘虞分道扬镳的一刻。偏偏就在这时,公孙将军抢先进兵了……”
    “对刘虞和胡虏联军整体来说,这是个各个击破的绝好机会。对刘虞本身来说,也是他维系统率权,不被抛弃的最后机会……于是,才有了蓟城的这场大战。”
    诸葛亮指着王羽桌案上放着的那封情报,言之凿凿的说道:“信上说的很清楚,战局发生逆转时,刘虞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撤退,而是将两千近卫全数投入了阻击,反倒是鲜于辅、阎柔的军队率先撤退,刘虞败退,是在近卫伤亡过半,大军溃散之势已成的时候,这不可能是诈败。刘虞,已经被抛弃了!”
    一片寂静,连王羽都被诸葛亮的惊艳表现吓了一跳。
    诸葛亮的论断,不出王羽的预料,早就有不详的预感在他心头盘旋了。但用缜密的思维和推理,将整个事件还原出来,他就没这个本事了。
    他心中暗叹:诸葛亮这样的人要是放在后世去做侦探,怕是福尔摩斯都只有拜倒倾伏,五体投地的份儿啊。
    诸葛亮停顿片刻,让众人消化前面的分析,然后继续说道:“在蓟城之战前,胡虏或许还存了观望的心思,战局逆转之后,他们不但彻底抛弃了刘虞,还将其当成了诱饵。”
    “诱饵?”
    “刘虞北逃,公孙将军会锲而不舍的追击到底,不管这场追击战最终是怎样的结果,公孙军和我军的距离都会被拉得很远,离边塞的距离更近,而且还多次分兵……如果刘虞侥幸在被追上之前,找到城池安身,公孙将军全力攻打,那胡虏的机会就来了!”
    “咝!”议事厅内充斥了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诱敌深入,疲敌之后围攻,这确实是胡虏一贯的作风,本以为他们只会在草原上施展这招,没想到,在中原,他们一样能把绝招亮出来。
    三万公孙军,在涿县分了一次兵,邹丹的五千兵马中,足有两千多骑兵,而城内只有麴义的三千步卒,加上数千民壮罢了,公孙瓒对麴义的确相当重视。
    打败刘虞后,本着擒贼先擒王的打算,公孙瓒率主力穷追,但占领蓟城,打扫战场多少也要留点人。实际上追击出去的兵马,也就是两万左右。
    而十万杂胡……在蓟县之战中,杂胡的损失不算太大,而他们和草原上的同族一样,都有聚散自如的特性。如果预先有了准备,他们随时可以重新集结起来。
    再加上蠢蠢欲动的鲜卑……
    蓟县的位置,就在后世的北京一带,从这里向西北而行,出了居庸关,就是宣化、张家口,在明朝,宣大作为边关重镇,本就是鞑虏寇边的重灾区。鲜卑人的王帐所在,弹汗山,离上谷郡边界尚不足百里……
    公孙军,危险!(未完待续。)


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
    当汉奸,也不容易啊。
    所有人都在对幽州的突变感到震惊和担忧,王羽心头首先涌起的,却是颇有些不相干的感叹。
    公孙瓒陷入危险并不奇怪,历史上这位白马将军最终败亡,就是因为他的刚愎和自信。界桥之战时,他如果多少谨慎一些,也不至于将白马义从这支王牌劲旅葬送掉。若这支强兵依然在手,在后续的战争中,他也不至于被袁绍逼得左支右拙。
    不过,王羽也不会因此而小觑了公孙瓒。
    这种穷追猛打,一往无前的气势,是公孙瓒在和胡虏的战争中养成的气质。这个时代的胡虏,和后世传说中的完全不一样,他们对汉军最大的威胁,不是骑射无双之类的强猛战力,而是人数优势和狡猾。
    对付这种机动力超强的游击队,最好的办法不是和他们捉迷藏,而是逮住一股打一股,打上了就往死里揍,这样才能让他们老实一阵子,窝在家里舔伤口。
    要是太过谨慎,总是担心会不会中计,在对胡虏的战争中,肯定会错失很多战机,就像当年盛名在外,却终难封侯的飞将军李广一样。
    和这种对手打得多了,对上中原的诸侯和智者,公孙瓒就显得有勇无谋,不知变通了。没办法,和胡虏野兽般的狡猾不一样,中原的智者拥有的是流传了千百年,千锤百炼的智慧。前者不容易对付,但有迹可循,后者看似简单,实则天马行空,让人难以捉摸。
    而刘虞的失败……却着实出乎了王羽的预料,让他意外的不是结果,而是方式。
    这也是他渐渐开始融入这个时代的关系,若是换成刚穿越那会儿,用不着诸葛亮提醒,他早就推断出来这个可能性了。
    胡虏从无百年运,汉奸的气运只会比胡虏更差。在明末以及其后的两百多年最为黑暗的时代中,汉奸们因为主子的野兽本能,或者出于兔死狗烹的考虑,死得惨不堪言的例子还少吗?
    这也是没办法的是,谁让他们背叛了自己的民族,生生跑去侍奉刚开化的主子,生生把自己夹在了文明和野蛮之间呢?
    刘虞比后世的汉奸更惨,因为汉朝的强大,在心理上他将自己当成了胡虏的主子。结果他能给出好处的时候,这个认知倒是没错,可等到形势发生变化,胡虏反复无常的本性就会发挥作用,他也只有被人抛弃,当诱饵的份儿了。
    可恨;
    可悲;
    可叹!
    “传我将令……”纷至沓来的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逝,王羽很快收敛心神,将注意力转回这场军议上来。
    现在可不是感怀的时候,公孙军随时都有可能陷入巨大的危险之中。而先前为了策应公孙军,自己的布置主要都是针对蓟县这个主战场。由于公孙军全速追击,两军已经实际上脱节,再调动部队去应援已经来不及了!
    实际上,即使能调动,王羽也不会勉强做出更改。
    青州军的主力部队都是步兵,在到达幽州之前,就已经进行了长途跋涉。如果因为形势的改变再不断的进行调动,很容易变成被人牵着鼻子走,最后变成疲兵。盟友应该救,但前提是不能被连累,把自己也给搭进去。
    “急令羽林军,着文则暂缓进军,中止北上代郡的计划,依照初始计划,在拒马河沿线布置防线,务必不使敌人有潜越之机。若有余力,可分兵往范阳于文长会师,尽快消灭涿县之敌。”
    “传令子龙,着他放弃代郡攻略,视具体情况决定去范阳助战,或是向上谷方向前进,见机行事,策应公孙军。”
    “传令公明,告诉他,到达潞县后,可原地休整,尽快和蓟县的单将军与右北平的田将军取得联系。若有突发状况,如何定夺,由他自行判断。”
    “传令子义,告诉他,形势突变,漂榆津随时会有敌人出现,让他小心谨慎,严防死守,不得有误!”
    “喏……喏……喏!”
    诸葛亮走笔如飞,王羽的一连串命令很快落在了书面上,早有亲兵等候在旁,他写完一条,就有人上前接过,拿去贾诩处检查用印,装在信封中,以火漆封好,快步送出。议事厅外早有斥候等着,接到情报,当即领命上马,快马加鞭而去。
    没人提出疑问或是质疑,王羽的意图很清楚,以公孙瓒败亡为前提,大军全面收缩,先巩固已有的战果,再图进取。
    胡骑的战法中,除了游击之外,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他们很喜欢利用人数和机动力的优势,在汉军漫长的防线上发动全面的攻击。
    这种攻击模式既是为了牵制、迷惑汉军,同样也是一种试探。一旦给他们找到薄弱环节,相邻的几路兵马就会合兵一处,攻破防线,进入汉境大肆破坏。
    王羽的指令,针对的无疑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没什么可提醒的,所有人无不凛然奉命。
    “绮玲,文远,你二人即刻回营,做好出发前的准备,明天三更造饭,五更出城,开拔北上!”
    光是巩固当然远远不够,王羽拉开这么大的架势,可不是单纯为了吓唬人,到幽州去凭吊怀古的。整合大军作战,自然不能在千里之外,须得亲临前线才行。实际上,今天这场军议本就是因此而设,所以府中的气氛才这般凝重。
    “喏!”二将抱拳领命。抬头时,吕绮玲犹自嘟囔着:“早就该动身了,练了这么久的兵,天天就是操演阵型,真是闷死人了。”
    “少公子……”张辽脸色尴尬,低声提示道。
    “真麻烦,知道了,军议上,要谨言慎行……”吕绮玲不耐烦的挥挥手:“张大叔,你看,本将今天不是一直没说话么?”
    “……”张辽无语,其他人也都忍着笑,他今年才二十五,比太史慈还小三岁呢,被叫成大叔,还真是挺违和的。
    不过,也没人多说什么。
    即便在用人不拘一格的青州,那位大小姐也是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幕府里做事的女子有好几个了,但披甲上阵的女子,数遍天下也只有她这一份。更重要的是,在青州出仕的女子,基本上都是主公的妻妾或未来妻妾,谁会真的跟她们计较?
    王羽拿这位野蛮女友也没多少办法,正如吕绮玲自己说的,她在军议上安静这么久,也没打哈欠,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如何苛求呢?
    待吕、张二人离开,王羽转向了徐庶:“元直,你即刻返回魏郡,整合地方部队,联络张燕,若并州的袁、高来犯,便联合黑山军,予以迎头痛击;若是河内有警,便由你自行决断;若是洛阳有事,你可从速传讯高唐,由汉升率军往援。”
    原来的特战队,在王羽整军后,更名为隐雾军,共有三个组成部分:贾诩掌控的谍报密探,魏延统率的隐雾军本部,再有就是徐庶带领的教官队。
    组成教官队的是军中精选出来的老兵,或是有一定领导才能或魅力的新兵。这队人平时在徐庶的率领下参与实战,学习军事知识,必要的时候,可以在民兵完成集结后散入军中,用最快的速度,形成一支相对可靠的战力。
    这种模式,最初是徐荣的原创,就是靠着手下的几百个墨家子弟,徐荣才得以先后击败了曹操、孙坚这样的猛人。王羽老实不客气的剽窃过来,参考原山之战的经验,结合以后世的军队制度,渐渐将其完善了起来。
    只要来的不是曹操的主力,王羽相信,即便袁、高和张扬联手,以徐庶的本事加上民兵战法,也能轻而易举的取得胜利。当然,这样的准备,面对曹操还是有些单薄了,到时候就必须得有正规军助战才行。
    “喏!”徐庶抱拳领命,然后问道:“敢问主公,若是东郡有警,庶该当如何处置?”
    “嗯……”王羽微一沉吟,徐庶说的东郡有警,指的不是吕布反复,而是曹操或其他什么人各个击破,先攻吕布,再谋青州。
    “到时会是个什么情况,现在还很难讲。若真的出事,文和,你就辛苦一趟去魏郡坐镇,有什么事,你和元直商量着办好了。”
    “主公说的哪里话?大家都在忙碌,诩岂敢独自安居?”贾诩拱拱手应了,皱眉道:“不过,诩若去了,高唐这边……”
    “文和若去,高唐的防务,便由正南、漠杰以及……”名将就和钱一样,平时看着挺多的,一旦用起来,却总是不够。这场大战摊子铺的太大,到得最后,王羽也有些捉襟见肘了。
    其实,王羽觉得局势应该不会危急到全线示警的程度,但小心无大错,事先多做些准备和安排,总比事情发生了再手忙脚乱的强。
    虽然不太高明,但审配也是打过仗的人,而他那位从兄,也不是纯粹的文官,不过这两个人都不是能领军上阵的……早知道,就把纪灵或关平留下一个了,或者从魏郡调个人回来?
    一时迟疑不下,王羽只能瞪圆眼,在人群中逡巡扫视着,希望有点意外的惊喜。
    直到近门的位置,他突然停住,眼睛一亮,随后他一抬手,指着陈到笑道:“……叔至,就由你们三人负责。”(未完待续。)


六九二章 穷途末路
    居庸城,并非那个后世的京畿第一关——居庸关,后者此时被称为西关,位于居庸城东南方向百里左右的地方。
    此地乃是秦始皇筑长城时的一个临时营地,居庸,就是徙居庸徒的意思。居住的人多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个县城,从秦代一直延续至今,如今更是作为上谷郡的治所而存在。
    城不大,没有瓮城,护城河是天然的,粟水——也就是后世的三里河在城西,枕水在城南。城墙宽不过百步,高不足两丈,别说雄城,连堡垒都称不上。城内的居民将将超过了三千,战事展开前,又陆续有几百人逃出,现在加上守军,也不足三千。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小城,却成了当朝三公,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最后的倚仗。
    从北方荒原上吹来的寒风,在塞北平原上肆虐着,连绵的燕山山脉也只能在风中颤抖,更别说小小的居庸城。
    夕阳只剩了一缕斜晖,刘虞伫立在城头,极目向着长风吹来的方向眺望着,视野所及,却唯有北风萧萧,四野空旷,他心中一片悲凉。
    朔风凛凛,孤城凄凄。
    如果没有奇迹出现,那么这里恐怕就是他的葬身之所了。
    “主公,城头风大,公孙军今日退却,士气却未稍若,明日恐尚有激战,还须主公主持大局,您还是……咳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中断了来人的劝告,好在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
    刘虞抚胸点头,回应对方的却是一声感触万千的慨叹:“悔不听子图忠言,今日落得如此境地,也算是咎由自取了,明日,当真还有明日吗?”
    “主公……”魏攸无言以对。
    刘虞的一众幕僚、部属之中,只有他一直反对与公孙瓒交恶。
    他以小不忍则乱大谋相劝,认为刘虞名声地位都很高,但乱世之中,还须有谋臣爪牙相助。他建议刘虞,不要试图以强势压服公孙瓒,应该以怀柔之法驱使、利用对方。
    他的观点相当有道理,汉高祖开国,靠的还不是利用韩信、英布之勇,成事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些道理,刘虞也未必就不知道,可他在幽州立足,靠的是地方势力,魏攸的观点当然得不到支持。
    现在兵败势穷,还能说啥?也只能黯然相对,无语凝咽了。
    刘虞又是一声长叹:“子图护我家眷来此,已经尽了咱们主从一场的恩义,待城破之时,不妨暂且隐忍,屈身从之,留得有用之身,以为后图方是。”
    “主公何处此言?”魏攸激动了,踏前几步,高声道:“主忧臣劳,主辱臣死,主公有今日之窘迫,本就是攸等这些幕僚的失职,危难之际,即使没有力挽乾坤的本领,又岂能作那贪生怕死之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