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第一强兵- 第3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呢,他就一锤定音了,袁绍能高兴才怪呢。
    而诸葛亮的风格是,做出结论之前,他会仔仔细细的把所有可能性都列出来,逐个分析清楚。用他做参谋,很省脑子,即便主君是个笨蛋,听他从头到尾的分析过一遍,对复杂的局势也会有个很清晰的概念。
    “我觉得,他会放开彭城的通路,放刘备过境!”诸葛亮断言道。
    “哦?”听诸葛亮以敌对的立场提到刘备,王羽有一种很荒谬的感觉,和后世听到周星驰和吴孟达反目时的感觉差不多。其实在这一点上,他和诸葛亮算是不谋而合,但他还是很有兴致的想听听对方会从什么角度,做出何种评价。
    “刘备出身寒微,但其人志向恢宏。从河北辗转流落至豫州后,看起来他很快就打开的局面,但寻根究底,不过是借了河北大战的势头,整合了袁绍在豫州的残部而已。如今袁绍的残余势力已经被瓜分干净,刘备看似声势不小,但实际据有的土地尚不足一郡。”
    刚到高唐那时,诸葛亮评论起天下大势,可没现在这么游刃有余。到了青州之后,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开阔了视野,对天下格局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天下大乱这几年,论对天下的影响,当属冀州、司隶,但若历数受破坏最严重的,则非青、豫州二州莫属。豫州残破,且无险可守,刘备横行汝南、谯郡之间,看似威风,可实际上,政令只在谯县周围百里内才有效应,更远的地方,要么有贼寇盘踞,要么被其他诸侯威胁。”
    诸葛亮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刘备的现状:“眼下曹操、袁术各有筹谋,一时顾不上理会他,但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鼾睡?刘备无钱无粮,如同无水之鱼,无论袁、曹哪一边,他都是万万抵挡不住的。故而,来徐州分一杯羹,是最有利的选择。”
    “孔明这番话,的确有些见地。”王羽笑着点点头。
    乱世之中,不是随便占一块地盘,招募点兵马,就能称雄一方的。如刘备目前的领地,地盘倒是不小,可压根就没办法安心发展。谯郡、汝南都是四通八达的地方,无险可守,也没有战略纵深,随便哪个方向都有可能遭受攻击。
    诸葛亮说曹操、袁术一时顾不上,这说法其实有些虚了,那俩人其实是在等着的,等刘备开垦土地,收拢流民,组织生产,等他有点起色,把基础都打好了,这二位保证第一时间去接收。
    所以,刘备就是看起来风光,他根本不敢发展。
    但不发展虽然可以打消强邻吞并的野心,却不是长远之计。现在他有袁绍旧部积累下来的钱粮可用,可若是一直不种田,最后也只能是坐吃山空。当然,不种田想生财也不是没办法,现在是乱世,手里有兵,就可以去打仗,去掠夺。
    可这样一来,问题又回来了,周围强邻太多,刘备可以打谁,能打得过谁呢?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换位思考一下,王羽若处在目前刘备的地位上,八成也要打打徐州的主意。
    只有身处这个时代,才能最切实的了解诸侯们的想法。历史上,刘备入主徐州后不长时间,曹操就矫旨,命令刘备征讨袁术,结果刘备欣然领命。
    前世读小说的时候,每每看到此节,王羽都觉得这事儿太假,明明当时就是曹操的威胁最大,刘备怎么可能看到一道圣旨,就忽略了曹操的威胁呢?
    现在一看,就很清楚了,想争天下,就不能固步自封。在没有一块足够安全的根据地之前,安心发展屯田是不可取的,那只会成为其他人眼中的肥羊,把所有资源投入到军事上,拼命扩张才是王道。
    历史上的刘备就是这么做的,现在当然也不会例外。
    王羽用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扣着,发出一阵节奏分明的‘笃笃’声,沉吟不已:“这样一来,东海要面对的敌人会持续增加,其他方面,恐怕也不会闲着了……孔明,你还是认为撤退是上策?”
    “是。”诸葛亮拱手答道:“以亮之见,东海战事一旦展开,很可能绵延数月,敌我双方都会持续不断的添加力量进来,最终即便得胜,消耗也会非常大,得不偿失。若是周边诸侯再有异动……”
    “添油战术,确实不可取。”王羽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转向了庞统:“士元,你怎么看?”
    “统以为……”庞统迟疑着,不肯便答,王羽也不催促,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半晌,像是下定了决心一样,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主公若不大举增援东海,周边诸侯的异动,就未必是冲着青州来的。”
    “嗯?”王羽眼睛一亮,“有意思,士元不妨详细说说,正好大家一起参详参详。”(未完待续。)


五八二章 大乱将起
    曹豹、阙宣的稳扎稳打,不仅给王羽带来了烦恼,还给了前期来不及做出反应的诸侯们一个缓冲的时间。
    在王羽与未来的左膀右臂商议战略的同时,相同的话题,也在很多地方被谈论着,关注着。
    “二弟,三弟,非是为兄要夺徐州的土地,刻意与青州为敌,只是徐州乃是朝廷的土地,又非他陶家亦或王家的私产,不经天子旨意,怎能私下里让来让去的?他们这么做,将朝廷的法度放在了何处?要是每个人都这么做,大汉不就名存实亡了吗?”
    诸葛亮推测的没错,这一年多以来,刘备过得确实很苦。心里苦,才是真的苦,一年来,刘备就一直在受着这样的煎熬。
    他亟待打开局面,但却迟迟看不到曙光。
    在关家庄延请许攸的时候,后者说的头头是道的,刘备一度真的以为,豫州是用武之地的。结果到了地方才发现,这里的情况和许攸说的差太多了,名副其实的夹缝中生存啊。
    要不是袁术怕了曹操,想和后者保持距离,连这个夹缝都没有。眼看着接收袁绍遗产的势头由盛转衰,刘备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团团乱转。最让他憋屈的是,他的焦虑还不能显露出来,在部属面前,他必须得作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免得动摇军心。
    熬了这么久,徐州之变终于让他看到了希望,结果却是变生腋肘,左膀右臂的两位义弟竟是齐齐反对,说什么也不愿意道徐州与王羽对敌。
    刘备心里这个憋屈,就没法说了。
    憋屈也没办法,俩义弟都是牛脾气,只能顺着毛撸,不能强压,否则说不定还会出什么大乱子的,他挂肠搜肚,苦口婆心,总算是找到了一个正气凛然的理由,把二位义弟的气势给压下去了。
    “其实不仅是徐州这件事,鹏举他年轻气盛,做事的确太随意了。他在青州颁布新的政令、律法,一切都与汉制不同,他甚至还擅自改了年号!如果无人规劝,就这么听之任之,将来他定然是要铸下大错的!”
    刘备脸上尽是痛心疾首的神色,悲声道:“古人云: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青州军中虽然尽有高人智者,但作为臣僚,很多事他们都违逆不得。要劝他回头,只能从外部想办法,让他小小受点挫折,这是在帮他,也是尽忠报国!”
    关、张的气势更弱了。
    虽然刘备不以口才而闻名,但若是没个好口才,他咋能忽悠了那么多人?比武艺,关张用一只手就可以打得刘备满地找牙,可讲起道理来,他俩绑一起,刘备也是张张嘴就能摆平了。
    沉默了片刻,张飞才悻悻道:“鹏举立誓不篡位了吗?这还不是忠臣?”
    “三弟啊,你这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呐。”
    刘备跌足叹道:“何为篡逆?一定要称帝才是吗?不,董卓也没有称帝,可谁会认为他是忠臣?他挟持天子,令旨尽出己手,公然夺了天子的权柄!此为大逆也!而鹏举他,唉,陛下让他征讨逆臣,其意殷殷,可他却借题发挥,事事以此为名,行事却是肆无忌惮!”
    他长叹一声,用哀伤的眼神看向张飞,问道:“三弟,你好好想想,这样的人,就算不称帝,又岂能算作是忠臣?至少,他行事是有些糊涂的。”
    “……”张飞瞠目结舌,傻眼了。
    这些道理听得他脑子发胀,听是听不明白的,但总觉得大哥好厉害的样子,嗯,鹏举贤弟也好厉害,净做些别人看不明白的事,说那些高深莫测的话。
    “总之,三弟你若一定不愿意,那就留守谯县好了,我与云长、叔至同去徐州,你与……”刘备嘴里打了个磕绊,将原来属意的许攸换成了简雍:“宪和留守谯县,务必不要贪杯误事。我在徐州,即便得胜,也不会穷追猛打,只将青州势力逐出东海便作罢,可好?”
    刘备说得口干舌燥,耐心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见张飞仍然没什么精神,他干脆给后者派了个留守大本营的差事。
    本来许攸留守是最好的,可张飞和许攸天生犯冲似的,一遇见就吵架,有几次吵得激烈,张飞差点动武,把这俩人放在一起留守,实在太危险了。
    “嗯,知道了。”张飞没精打采的应了一声,推门而去,神情仍然悻悻的。简雍见状,向刘备使个眼色,待后者轻轻点头,他一抹身,追在了后面。
    “大哥,三弟不是不明白大义,只是他为人义气深重,在青州很是受了王骠骑不少恩惠,所以脸面上有些抹不开,你别往心里去。”觑见刘备脸色不大好看,等张飞走远,关羽出言劝道。
    “云长,你与翼德于备如手足一般,就算手脚一时不大便利,又哪有与自己手足生气发怒的道理?”刘备语重心长的说道:“只是自古忠义难两全,国家大义,毕竟是要放在私人情分之上的。”
    关羽起身抱拳:“大哥的教诲,某记下了,这就去清点兵马了。”
    “好,去吧。”刘备微微颔首,冲着身后的陈到挥挥手,示意后者跟上关羽,看起来颇为欣慰,一场风波化于无形。可等到关羽出了门,他脸上的笑容顿时敛去,代之的是略显阴沉的神色。
    “主公,二将军和三将军似乎很是受了些蛊惑啊。”许攸捻着山羊胡,不阴不阳的开了口。
    对刘备的出兵徐州计划,张飞的抵触是摆在明面上的,而关羽虽然没明说,但他那句‘受了王骠骑不少恩惠’说的也是意味深长,他是在暗示刘备,不要忘了当初的恩义呢。
    当然,王羽对刘备的所谓‘恩义’,在不同人看来,是不一样的。
    和许攸印证过后,刘备终于确认了清渊之战的始与末,他彻彻底底的被王羽给利用了,给耍了!
    恩义?不共戴天之仇才是真的!
    不过,这其中的缘由他没法向二位义弟解释。毕竟当初的决策都是他自己做的,如果不是他先存了私心,打算利用王羽,也不会被人家反利用了。
    因此,除了自己憋屈之外,也只有许攸能体谅他的心情了。
    “王羽小儿惯会假仁假义,二位义弟都是直爽脾气,又哪里识破得了他的险恶用心?”咬牙切齿的骂了两声,刘备一摆手:“不过军师也不须担心,虽然受了些影响,但云长、翼德都是义气深重之人,不会背离而去的。现在最关键的,还是徐州……军师以为,此番出兵,成算若何?”
    “此战,关键不在徐州,而在局外。”见刘备不愿深谈这个话题,许攸也不纠缠,他对张飞再怎么看不惯,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自斩臂膀,顶多留点引子,待将来局势稳固了再作打算。
    刘备怔了怔:“此言何解?”
    许攸不答反问道:“主公可还记得,当初群雄会盟讨董的往事?”
    刘备点点头,露出了深思神色。
    “虽然在河阴吃了王羽的暗算,牛辅也吃了场败仗,但随后吕布就将其击退,而后徐荣在梁东破孙坚,又在成皋打得曹操落荒而逃,总体形势是占优的,可董卓却早早就定下了迁都之策,主公以为如何?”
    刘备凝神思索,不片刻,神色一动,失声道:“莫非……”
    “没错。”许攸眯着眼,捻着须,得意的笑道:“他怕的是四面受敌!别说当时有王羽搅局,就算没有,他连战皆胜,最终也是要退的。现在王羽怕的,也是这个,只要东海战事绵延,群雄就会窥视青州,如今青州战线绵长,何止千里?他纵有百万之军,又能守得过来吗?”
    刘备面泛喜色,猛然站起身,来回走了几趟,才稍稍宣泄了兴奋之情:“军师以为,这场联盟果然能成么?”
    刘备没法不高兴,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他来说,最好的时机,就是中原大战。正如当日群雄讨董,王羽借势崛起一样,若是因为徐州的变故,掀起一场遍及中原的大战,谁敢说他刘玄德就没有机会呢?
    当日许攸的论对本身不存在问题,豫州的确不适合当做基业来经营,不过,许攸此策本来就是建立在王羽取得冀州后,趁势攻打兖州的前提之上。只要中原乱战一起,刘备这个位置就变得很重要了,向哪个方向都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可没想到,王羽去了冀州之后,居然那么沉得住气,先搞了个会盟,然后又派人去河东搅风雨,最后干脆专心致志的搞起了内政,把刘备给晾在夹缝里了。
    王羽不动,其他诸侯也不敢乱动,要不是袁术那个白痴中了周瑜的驱虎吞狼之计,中原就天下太平了,这叫刘备情何以堪。
    终于,机会又出现了,上天没有抛弃自己啊!刘备激动得难以自已。
    许攸趁热打铁道:“主公放心,徐州事尽可交由陈汉瑜父子打理,主公只管按照原定计划配合即可。中原事,攸自当为主公分忧,此番,定教王鹏举深陷泥潭,首尾难顾。曹孟德与我有故,我当先往洛阳走上一遭……”
    “有劳军师了。”(未完待续。)


五八三章 天下一盘棋
    郯城。
    “主公,军师来信……”
    中原暗流涌动,在风口浪尖上的王羽和他的臣僚们更是忙得不开开交。相对而言,王羽还算好,他现在只需想办法对付面前的两路敌军,在高唐坐镇的贾诩就辛苦得多了,他要处理的是来自各方面的试探或挑战。
    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类似曹豹、阙宣这样的敌人,其实反倒容易对付,麻烦的是那些身为盟友,态度却暧昧不明的。
    “伯圭兄与刘虞发生了冲突?”贾诩列在开头最醒目位置的,就是这么一个消息。
    公孙瓒和刘虞开战其实是迟早的事儿,让王羽、贾诩不约而同感到忧虑的是,公孙瓒并未就此事知会青州方面。不管公孙瓒是有意为之,亦或只是考虑不周全,这都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王羽之所以放心将冀州北部的领土分别交给公孙瓒和张燕,主要还是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以河北大战之后的情况,青州并不具备立刻吞并两家盟友的条件和实力,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方。
    同时,这两家盟友将作为屏障,应对来自北方的挑战。
    公孙瓒不是不能和刘虞动手,但动手的时机应该由王羽来把握。可现在,青州方面一直被蒙在鼓励,还是通过自己的情报网才得知详情,而且还赶在这么个节骨眼上,让人没法不担忧。
    王羽当然信得过公孙瓒的为人,可经历过陶谦让徐州这件事后,他也不会天真的以为,势力归属,军队的让渡,只要主君发句话就可以了,其中通常涉及了极其复杂的暗中运作。
    相较于公孙瓒,张燕就安稳得多了。
    一年多以来,这位黑山大帅一直专注于内政建设。开始的时候,他施行的是农民义军传统的那套理念,即:打土豪,分田地,均贫富之类的。
    对这套过于理想化的理念,张燕原本也不太确信,可通过对青州的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