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第一强兵-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实际上,以王羽所知,历史上的界桥之战,义从似乎是全军覆灭了的。战后,白马义从的建制也再没能恢复,这支骑射无双的强兵像是彗星一样,消失在了汉末的璀璨星空里。
    也许是因为义从覆灭的打击,后来的公孙瓒,也渐渐没有了从前的强势,坚持了几年之后,为袁绍所攻杀。其中固然有幽州贫瘠,经不起长期战争的因素,但未尝不是心理上的打击。
    王羽清楚的记得,在幽州形势最危急的时刻,公孙瓒向张燕求援,说出了:袁氏之攻,状若鬼神,梯冲舞吾楼上,鼓角鸣于地中这种丧气话。换在今天以前,就算到了穷途末路,也很难想象心高气傲的他会这样说话。
    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孙瓒的英雄气概,就是随着白马义从的覆灭而渐渐摧颓了。
    “鹏举贤弟……”正遐想万千间,王羽突然听到公孙瓒叫自己,他定睛一看,却发现对方突然转向了自己,一脸凝重。
    “大哥?”
    “这些弟兄,”公孙瓒指指四百义从,脸上闪过一丝释然之色,“都是跟随我多年的老兄弟,其中一部分,这两年在你身边也立了些薄功……贤弟你是个有大志的,无论是练兵还是屯田,都比我这个做大哥的有章法……”
    公孙瓒说的话有些絮叨,也没什么条理,听者很难准确把握到他想表达什么,但王羽却隐隐约约有了种预感。
    下一刻,他的预感得到了验证,公孙瓒的语气越来越轻松:“兄弟们跟了你,也更能奔个好前程。左右你也是要建骑兵的,这些兄弟的本事你都知道,无论是做将校,还是做教习,总能有所进益,他们自己,也能有个好前程……”
    “主公!”幽州众将,义从们无不大惊失色。公孙瓒托孤一般的语气,已经让他们很不安了,将整支部队赠送给人这种事,更是匪夷所思。
    公孙瓒以前出手就大方,喜欢借兵给人,比起之前一出手就是五百、上千的整数,现在的四百残兵,似乎算不上什么。不过,有时候,帐不能算的那么简单。
    现在这四百残兵,就是整个白马义从,虽然重建义从很难,但有这些残兵在,这支强兵就有火种,把这支兵马赠与旁人,岂不就是放弃了的意思吗?
    “吾意已决,众人不须再劝!”公孙瓒目光如电,在众将脸上一扫,让众人重新感受到了那份熟悉的威严。
    他已经想得很清楚了:自己的才能确实不如鹏举贤弟,河北的战局不容乐观,剩下的这四百老兄弟,与其让他们继续跟着自己出生入死,还不如让他们去青州谋个前程。这样一来,泰山军此番援手的恩情,也算是有所偿还。
    至于自己,了却了心事的公孙瓒已经恢复了平日的气魄,他不会就这么认输,吸取了教训,他不会再轻易被人算计了。
    一句话喝住众将,他又转向了王羽身后的另一位少年:“某记得,你就是从常山来的赵子龙?”
    “正是。”赵云多少有些尴尬。
    他本是仰慕白马义从的风采,投奔公孙瓒来的,结果阴差阳错的成了王羽的属下,激战过程中,他情不自禁的已经以主公相称,算是泰山军的人了。此刻面对公孙瓒,他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只能在抱拳施礼的时候,将身体俯得更低些。
    “少年英雄,确不寻常!”公孙瓒双手托起赵云,上下打量对方一番,赞不绝口,然后突然扬声喝令道:“法式,去将我的玉花骢牵过来。”
    “……诺!”田楷略一迟疑,这才应命而去。
    今天的事越来越怪了,让他很是困扰。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也让他安心,主公看起来已经恢复了,不再被惨败和老兄弟死伤殆尽的事实困扰。这样就好,只要主公斗志还在,别的东西怎样都不要紧。
    王羽比田楷看的更加透彻。
    公孙瓒将白马义从托付给自己,应该是一种调整心态的办法。这个办法激烈了些,却很有效,几乎就在话出口的同时,公孙瓒的神态就不一样了,没了先前的哀恸难抑,反而有种顿悟解脱的架势。
    所以,王羽没有推辞,也没有劝说,只是静静的看着,静静的期待着。
    历史上的白马义从如彗星般消逝,这个遗憾,就由自己来弥补吧。在自己手上,这支强兵会以更强的姿态,重新煊赫在这个大时代。
    “咴!”
    公孙瓒的玉花骢,就是他平日骑的那匹骏马,通体雪白,浑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神骏处,几不在赤兔、乌骓这样的神驹之下。
    “这……”赵云越发的局促了。他先看向太史慈,后者大咧咧的笑着点头,让他感到一阵迷茫;然后又求援的看向王羽,居然又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复,让他不知所措。
    公孙瓒的礼太重了。
    若是没有王羽,他收也就收下了,反正他原本就是来投效公孙瓒的,奋战之后,得到主公的奖赏也没什么说不过去。可问题是,不管中间有什么曲折,现在他都是泰山军的人了,接受这样的重礼,算是怎么一回事?
    “男儿行事,顶天立地,这么婆婆妈妈的做什么?”公孙瓒拍拍赵云的肩膀,爽朗笑道:“鹏举贤弟是个少年英雄,你在他麾下,大有可为,不用多想,收下便是。”
    王羽笑着走上前,拍拍赵云另一边肩膀:“幽州、青州本是一家,都是为了中兴大汉而战,子龙,伯珪兄的美意,你就不要推辞了。”
    赵云左右看看,从公孙瓒洒脱的神情,以及王羽始终不变的目光中,他有了几分明悟,当即向公孙瓒抱拳施礼:“云谢过公孙将军。”
    “好说,好说。”公孙瓒彻底了却了心结。
    王羽对赵云的看重,他已看在眼中,这少年的骑术、武艺也确实惊人,以他此刻的心情,也不免动了爱才之意。所以,他干脆顺水推舟,将自己那匹白马也一并送出去了,彻底斩断了此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有专注于河北战局了。
    (未完待续)


二八零章 再起风云
    经历了这场小风波之后,军中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将为军之胆,惨败的影响开始消散,幽州众将的精气神渐渐恢复了起来。
    对王羽来说,更加令他欣喜的是,以单经为首的功勋派看过来的目光中,没了先前的提防猜疑之意,反而带了七分的敬佩和三分的亲厚。直到这一刻,王羽才算是得到幽州军真正的接纳。
    幽州众将,尤其是功勋派,是很顽固的。哪怕是经历了白日的那场大战,他们看向王羽的目光,更多的也是纯粹的敬畏,而没有亲厚的意思。
    公孙瓒让军、赠马的举动,暗示了他们,以义从残部为纽带,双方有可能不分彼此的融为一体,这才让他们重新审视起了双方的关系。
    少数心思巧的,很快就领会了公孙瓒的意思。
    合二为一这种事,短期内是不会发生的,目前,双方仍然是平等的盟友关系。不过,随着河北,乃至天下局势的变化,双方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往最极端的方向考虑,如果幽州军彻底败亡,主公就可能会循着今日之例,给大伙找一条后路;反之亦然。除非双方的实力一直保持在相当接近的水准上,否则,盟约只会越来越紧密,而不是相反。
    这样患难与共的关系,比青州图谋幽州基业就容易接受得多了。在白天的激战中,也证明了王羽全无保留的为公孙瓒着想,始终冲杀在第一线,所以,单经等功勋派也没什么可不满得了,他们不再提防王羽,而是将他视为了自家人。
    气氛一融洽起来,很多事情也容易谈了。
    唯一不满的,只有太史慈。他盯着赵云,羡慕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子龙啊,你的命可真不是一般的好,你看看哥哥我,论武艺,不比你差吧?论长相,咱俩长得跟兄弟俩似的;论胆量,我也不差,但说到运气,唉,不能比啊。”从营门外,走进中军帐的路上,太史慈的嘴就没停过。
    他搂着赵云的肩膀,唉声叹气:“主公得了一支强兵,你得了一匹宝马,只有俺,一腔热忱,只落得两手空空,子龙,你说说,你得怎么补偿补偿我?”
    赵云是个正经人,哪见过这阵仗,被这个惫懒家伙缠得没法,无奈答道:“子义兄要什么只管说好了,”见太史慈眼睛猛然一亮,赵云赶忙改口补救:“须得小弟有才行,要是帮忙办事的话,须得不违道义……”
    “放心吧,某是那种没品的人么?”太史慈眉花眼笑。
    以他的豪爽脾气,光是一匹马,就算是万中无一的神驹,也不至于纠结到要为难同袍。他装神弄鬼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见赵云这么配合,他大喜过望,凑到后者耳边就是一阵嘀嘀咕咕。
    作为心腹大将,他二人就走在王羽身后不远,这番动静自然瞒不过王羽。
    太史慈知道王羽耳力好,故而声音放得极低,即便王羽凝神去听,也只听到几个类似‘一切听我指挥’‘保管没事’的字眼。
    应该不是什么坏事吧?嗯,两大心腹相处融洽,怎么也不能说是坏事。
    王羽想了想,便释然了。太史慈虽然爱闹,但不是不知轻重的人,赵云初来,弄点事情做做,也有利于他融入团队。
    进了中军帐,双方落座,公孙瓒直截了当的提起了先前的话题,他沉吟道:“贤弟,你邀去平原休整,其中的缘故,某思之再三,倒也想到了一些好处,但若要再战的话,有一事须不得不虑。”
    “大哥请直言。”
    “强弩!”公孙瓒一副心有余悸的表情,“今日之败,某收兵的路上,便一直在反复思量。冀州军中装备的弓弩实在太多了,若不是冀州军马集结得晚,来不及操练精熟,便是不设疑阵,堂堂而战,我军恐怕也难以讨好,再战的话,此事须不得不虑。”
    轻骑兵欺软怕硬,欺负黄巾兵那样的乌合之众,可以轻轻松松就打得对方北都找不着。但对上装备精良的精锐步兵,就不大给力了。
    大战的收尾阶段,公孙瓒对冀州军变阵的方圆阵发动了猛攻,结果无论是骑射,还是冲阵,都没能取得预期中的战果。反而在弓弩的密集打击下,大幅增加了自身的伤亡。
    经历了这样一场激战,冀州兵的人数减少了,但在配合默契方面,以及士气方面,都得到了大幅的增强,实力不减反增。
    此消彼长之下,公孙瓒对再战平原的前景,非常不看好。
    “不要忘了那个麹义!”单经咬牙切齿的补充道。这场大战中,幽州这边最出彩的当然是王羽和泰山轻骑,而冀州军那边,无疑就是麹义。
    此人两度出手,第一次硬生生的顶住了三千义从的猛冲;第二次更夸张,在中军岌岌可危的情况下,顶着太史慈的追击回援,然后从王羽的刀锋下救下了袁绍,说是力挽狂澜也不为过。
    他的武艺不算太高,若是一对一,肯定不是王羽的对手,但他手下的先登死士,实在是太强了。
    “此人确实不可小觑,经此一役,袁绍势必对其委以重任。”田楷也是忧心忡忡,“一千死士都给咱们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若是由此人执掌数万大军,恐怕……”
    先登营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甚至还在王羽之上。毕竟王羽成名已久,世上已经没什么人敢怀疑他的勇武了,而在此战之前,麹义只是个无名之辈,就像是当日的徐荣。
    单、田二将的话,引起了一片共鸣。
    把数万兵马都操练成先登死士那种水准,应该不太可能,可如果麹义执掌了大军的权柄,练出来的兵,肯定要比从前强上一大截。
    冀州之富,沮授之谋,河北诸将之勇,再加上麹义超强的统率力,接下来的一仗,恐怕非常难打,比界桥这仗还要难上数倍!
    “大哥,众位兄长,且听羽一言。”王羽淡淡一笑,朗声道:“麹义虽强,但距当日的徐将军,还有一定差距,何况,某观其心性,他在冀州恐怕难受重用……”
    麹义应该比不上徐荣,后者擅长指挥大军团作战,而麹义最擅长的则是小规模的攻坚或防御。先登死士是全能兵种,那样的兵不可能训练出太多,只能作为尖刀部队使用。
    当然,麹义作为大军团的指挥,也未必就不行,如果他和沮授默契配合的话,未必就比徐荣差了,但他的性格注定了他不可能太受重用。
    对这一点,王羽有着切身的体会。在注重等级,官僚气氛浓厚的团队中,情商过低,蔑视规则的人,哪怕再有本事,也很难出头。送他来这个时代的那记黑枪,就是最佳的明证。
    若麹义在曹操的手下,可能需要重视,但他为之卖命的是袁绍!以袁绍那个性格,即便捏着鼻子用了此人,顶多也就是一时,不可能用人不疑的一直用下去。
    王羽不知道前世麹义的结局如何,演义小说里面,此人被赵云一枪就给挑杀了,根本没在后期的官渡大战中出现。小说的经历不足为凭,但罗贯中既然把他当个龙套写了,就说明他后来的经历可有可无,影响不了大局。
    对这么个人,最好的办法不是硬拼,而是设法搞离间。能把他笼络到自己麾下最好,若是不能,也要加剧袁绍的猜忌,令其自毁长城。
    “原来如此。”幽州众将没人擅长这个,听了王羽的分析,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如果用智取的方式,不费一兵一卒解决这个大患,甚至把他变成己方的助力,那形势就豁然开朗了。
    “贤弟已经有了成算么?”公孙瓒急问道。
    “小弟也不擅此道,”王羽摇摇头。
    别说他没想到法子,就算想到了,也不会当着幽州众将的面说,这些人习惯了直来直去,喜欢交往的也是同类人。自己若是给他们留下阴险狡诈的印象,那先前下的功夫就白费了。
    “不过,小弟的幕中,却颇有几位能人……”作为一方诸侯,这种事本来也不用王羽自己费神,这阴险狡诈的名声么,自然也不用他自己背。
    “可是有毒士之称的贾文和?”公孙瓒眼睛一亮,自问自答道:“嗯,若有他来主持此事,倒是大有成功的机会。”
    何止贾诩,还有田丰和徐庶呢,三个臭皮匠,加起来能顶个诸葛亮,这三大谋士凑在一起,商议出的计谋将是何等惊天动地?
    “大哥以主力进驻平原,可以就近牵制袁绍,让他无暇旁顾,不能迅速安定常山、河间等郡。若是能相持到秋收之际,我青州屯田有成,大哥也就不必为钱粮之事烦恼了。至于幽州,大哥若是担心,可遣一支偏师回返,稳定局势,同时招募新军。”
    王羽趁热打铁道:“至于冀州军的弓弩……大哥无须忧虑,到时自有我青州军应对,总不至让袁绍占了便宜便是。”
    “贤弟说的哪里话?”他说的豪爽,公孙瓒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当即点点头,应承道:“袁绍若来,我两家自是并肩作战,怎有让贤弟独力支撑的道理?”说着,他果断下令:“纬度,你带五千步卒进驻河间府;关主簿,你带三千步卒返回幽州……”
    除了田楷和刘备,他将其余的部将,各自遣回北方,单经去河间府,邹丹去中山,王门守常山,关靖回幽州招兵。
    如王羽所愿,一条不算坚固的战线再次拉开,正式的告知世人,河北局势还远没到尘埃落定的一刻。
    (未完待续)


二八一章 围魏救赵
    王羽和公孙瓒的布置让袁绍如刺在梗。
    本以为亲身上阵,经历了这么严重的险情,多少能赢得一定的时间来整顿内部,怎想王羽居然说动公孙瓒移兵平原,结果冀州的形势还是没有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