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本科生-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司令,这是皇上最新的口谕。”一身戎装的李山,毕恭毕敬地向李过行了一个军礼。

    “念!”李过当然有资格让李山服务的。

    “听闻倭国战事快了,朕只要一样东西:银子。”李山念完,把电报递给李过。

    “看来咱们运回国的东西还不够啊。”李过长叹一声。

    要论富裕,其实倭国比其他周边小国富裕的多。为何?因为倭国不光有一座银山,而且许多年未曾被敌军占领过。光是京都这座千年皇城,积累的财富就不是朝鲜等过可比的。另外倭国的江户以及其他各藩,都有一定财富的积累。

    李过等人当然很懂规矩的,在打下京都、江户之后,就立刻把搜集到的财富整理装船,原封不动的送往南京了。

    现在朱由检再来口谕要银子,显然是有目的的。以李过对朱由检的了解,他不是一个贪财的皇帝。可是既然皇上开口了,他李过就得想办法弄。

    看着眼前的倭人,李过似乎明白了朱由检的心思,皇上这是明显对不够三十万之数的不满啊!

    “京都之战,共消灭敌军多少?”李过问身边的党守素。

    “大约七八万人。说是都城,实际上也就十来万人,还不急大阪,更不如江户。”党守素也听懂了李过问话的意思。

    “从明天开始,征发三十万倭人前往岛根,开山采银。”李过大手一挥,算是为下一阶段日本的工作定下基调了。

    当天晚上,朱由检就收到了倭国的最新消息,尤其是当他听到李过征发三十万倭人开发石见银矿之后,总算是露出了一点满意的笑容。不过他也知道,以倭国现在的人力,真要是砍掉三十万颗脑袋,恐怕倭国就没多大价值了。

    “给李过去电:三十万倭人不能敷衍了事,必须是青壮劳力,妇女留下另作其他使用。”白白把壮劳力杀掉当然可惜,可是留着生仔祸害也不小,不如利用干净了好。至于倭女,全大明的男人们一致认为还是很不错的。

第685章 南巡() 
任何一位天子的出巡都不是无的放矢的,不管是巡视国内还是出国外交,一定有值得他行动的重要事情发生。当皇帝的没那么自由,至少朱由检现在越来越难出宫去了,完全不像前些年那么自由,想去哪说走就走。

    皇帝出巡多半是为公事,完全没有《乾隆下江南》和《康熙微服私访》那样每一集出去就是专门为了泡妞的,那是做梦。

    松江府现在可不得了,它有着大明最完整、最大的造船基地——江南造船厂。另外还有一系列的轻工业企业都建立了起来,比如江南纺织、江南皮革、江南肉联厂等等。这些企业朱由检每一家都亲自巡视了一遍。

    和别的穿越发展完全不同,这个时空的大明朝廷倾向发展造船以及航运的原因,率先带动了整个海洋以及海贸的发展。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代的发展主题从最初开始依旧是解决人的吃饭问题。但是,农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不光种子的培育需要时间,大规模的化工厂也需要技术支撑,这些条件现在的大明可以少量的积累技术,但是绝对不可能大面积推广。

    大明的老百姓的确是能吃饱了,可是还不能吃好,起码肉类缺乏。别扯什么规模化养鸡、养猪,在没有防疫的条件下,一场瘟疫就能让所有的投资打水漂,而大规模养殖是极易发生瘟疫的。

    但是,人的思想是灵活的,所以大明为了解决肉类需要,开始向海洋要资源。而且现在大明的条件非常优越,从白领海鲜到澳洲,全都算是大明的势力范围。再加上大量的远洋帆船,蓬勃发展的远洋捕捞兴旺起来。现在整个大明的市面上,最丰富也最不值钱的,就是各类鱼制品,包括各种口味鱼肉火腿肠、鱼肉罐头、鱼肉干、鱼子酱。皮革厂一半的原材料居然就是各种鲸鱼皮、鲨鱼皮、鳄鱼皮。

    产业的发展完全脱离了朱由检的预料,但是他也不强制干涉这种有利的发展。跟历史中的发展路线不一样又如何?难道穿越必须完全照着历史轨迹走吗?就不能走一条符合现实条件的路线了?

    陪同朱由检一起巡视的是陈子龙。原本朱由检想让陈子龙领导农业发展的,可是最后的结果是陈子龙辜负了皇帝的期望,走出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身处农业部,却偏偏大力发展渔业,而且还干出惊天的功绩。

    “陈爱卿,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下一步你打算做什么啊?”朱由检有意询问。

    “臣今年学习了欧罗巴诸多著作,对经济之学深有感触。西洋人说,外需和内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架马车,缺一不可。我大明的海外贸易年年快速增长,朝廷和一大批商人都发了财。可是我们的内需虽然增长也快,但是品类单一,仅仅只有吃饭、穿衣两种商品得到了快速增长,其他商品增长缓慢。臣不明觉里。还请皇上赐教。”

    陈子龙的话显然切中了要害,至少跟随朱由检身边的这些朝廷专门研究经世学说的大臣频频点头。

    “恐怕不止吃穿用度在增长吧?朕听闻整个江南现在是繁华一片,尤其是奢靡之风盛行,妓院、赌坊越开越多,越开越大啊。“朱由检没有夸谁,反而是当场揭开了社会的伤疤。

    ”皇上恕罪。自从朝廷开海之后,凡是胆子大的都出海发了财了,明间传说,现在一个海商抵得上以前十个盐商。有钱的人多了,奢靡的风气自然就形成了。虽然朝廷明令禁止圈养我国女子为妓为娼,可是架不住大量朝鲜、倭国、以及南洋土著女子涌入内地。甚至有一些人,连那黑女和金发碧眼的西洋女也偏爱起来。。。。。。“回答朱由检的人是陈确,现任松江府同知。

    “法无明令皆可行。朝廷又没有说不准外国女来从事娼妓,这件事朕以为只可劝解,不可阻挡。”朱由检脸上微微一笑,他确实没想到现在江南已经成了世界的经济中心了,看来全世界的人都在朝这里积聚。

    “如何劝解?以臣之间,就应该把这些人抓起来,狠狠地出出他们的洋相。”陈邦彦愤愤地说。

    “说到底还是钱闹的。如果大明的富庶人家把银子花在其他地方,就不会整日里钾妓烂赌了。”顾炎武说。

    “朕认为顾爱卿说到点子上了。同样的,朕还以为这件事和陈爱卿说的国内的内需不足是一个根儿子上的事。富裕人家吃饱穿暖之后,想不出别的花钱的路数,也就花天酒地,奢靡成风;而穷苦人家却是舍不得花那些钱的,但是也不愿意在别的地方消费,国内当然内需不足。

    譬如说江西的瓷器,就连老百姓都不愿意买。难道是不好用吗?朕看未必。主要是老百姓舍不得花这个钱,他们宁愿用黑陶碗吃饭。还比如朝廷现在造纸和印刷技术成熟了,一本书的售价是以前的二十分之一,报纸更是便宜得很,可销量依旧只是朝廷官员以及各地的学子。

    为何?皆因为观念没改变过来。我们治下的百姓,还是仅仅只追求吃饱穿暖,或者有钱了也是胡乱花销。这是思想的病,得治。”

    朱由检一口气说了很多,倒是把现场听楞了,周围大大小小的官员,从来没听到过如此多新鲜的观念。圣人书上教人向善也没把道理讲这么通透过。

    “臣等请奏陛下教我们治理之法。”一群大臣扑通都跪地上。

    朱由检有史以来第一次感觉自己开了挂,王霸之气外露啊。

    “全民办学,整体提高国民素质。要让我们的百姓,人人识字,开拓民智,知廉耻,懂仁义。同时,大力推广新学,告诉百信新事物的好处,推动内需。”朱由检把心中早就想好的方案说了出来。

    别以为一个穿越者学了点后世皮毛的知识,就能带动一个时代的进步了。以一人之力,想要去提升一个时代,是不可能的。这么多年,大明一直在快速发展现代知识,可是规模还是不够。只能说勉强应付了战争的需要。国内的战争结束之后,又安静地发展了这几年,为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为了培养足够多的老师。也只有足够的教师规模,才能整体提升大明的教育水平。

    如果不提升整个国民的教育,大明依旧只是稍微领先欧洲。如果整个大明所有人都脱盲了,那么大明将远远把欧洲人甩在身后,追都追不上。

    朱由检认为现在教师规模已经够了,而且国内也稳定,是时候大规模办教育了。所以,他要钱,好多好多钱。

第686章 最花钱的事() 
“你说什么?皇上要让全大明的人都读书识字?天啊!”

    皇帝南巡的讲话第二天就刊登在报纸上了,然后全国都炸了锅。中华上下几千年,从无一人说出如此豪言壮语。

    “天啊!这得多少钱啊。”在朱由检讲话的半个月之后,在思明,董酉姑正在拿着家里的账本查账,郑成功闲来无事,靠在椅子上看书。

    “妇人之见!皇上办的是大事,是古往今来第一大事,办大事当然要花钱了。恐怕这件事需要花的银子比打仗花的银子多多了。”郑成功觉得董酉姑太没见识了,以国家的力量要做成一件经天纬地的事,自然是用银山堆起来的。

    起先郑成功还以为朱由检太贪财,把倭国积攒了千年的财富统统运回国,心里还有些堵得慌,现在再来看,郑成功觉得朱由检在做一件伟大的事,他对于攻打自己的半个母国也就释怀了不少。郑成功能肯定朱由检是要用这笔钱办教育的。

    “那咱家这次能分多少军功赏赐呢?”董酉姑转头朝郑成功问。

    “恐怕这一次出征没有什么军功赏赐了。皇上办大事要用钱,将士们也会体谅的。”郑成功有感而发,他也能想通这件事。士兵大多是贫苦出身,如果朝廷因为让大家都能读上书而少发军功赏赐,最欢喜的其实就是士兵。

    “那么多钱,让那些泥腿子识字有啥用,他们会给咱家种田就行。。。。。。”董酉姑低声唠叨了一句。

    “你说啥?”郑成功没听清,但是还是有些词飘进了耳朵。

    之间郑成功愤怒地站了起来,紧紧地盯着董酉姑说;“你们是不是背着我在台湾多置办田产了?“

    ”没,没有!你别听人瞎说。“董酉姑赶紧站起身,极力掩盖。

    ”台湾是朝廷的台湾,是大明的台湾!不是郑家的台湾。我们家不能在台湾多置办一分田地,这是制度。不可逾越,懂吗?“郑成功没有觉察出问题,但是还是严厉警告了董酉姑。

    “。。。。。。”董酉姑没有回答,扭着腰肢就走了。在她看来,台湾就是郑家打下来的,是她男人的。

    而同一时间,南京城的李岩宅里,红娘子也在生气。

    “皇上要办教育是好事,我一个妇道人家本部应该多嘴的。可是这天大的好事,为什么偏偏把相公你撇开在外了?”红娘子数落着李岩说。

    “妇道人家不可多嘴多舌!你相公我现在已经是朝廷的首辅,权势登顶了,还不知足?”李岩这话不仅是说说,而且他确实已经感觉到自己权利太大了,皇上也确实没有亏待他。

    “可这是名垂青史的好事,南京城哪一个人不是挤破了头想朝里面钻。你可好,压根像没事人一样。”对于这件事,坊间的看法就是破天荒,这么大的好事的确都想捞。毕竟受圣人之学的教育还是比后世民国的时候深。

    “这事怨朕。朕特来登门解释的。”红娘子的话音刚落,朱由检的声音就远远地穿来了。不能说李岩家的管家不懂规矩,只能说皇帝去哪,谁也不敢瞎拦,何况朱由检脚步太快。

    “参见皇上!”李岩和红娘子赶紧要下跪。

    “在家里,虚礼就免了。”朱由检没让李岩行礼:“我这次来,是有一件比办学更大的事,想托你去办。”

    “比办学还大?”李岩一愣,他还没想到有什么事比全民办学还大的。

    “还大。”朱由检肯定地点点头。

    “比办学还大,那只能是那件事了。”李岩指了指东面。

    “嗯!此事也到了非开始不可的时候了,各方条件均已成熟,而且要快,要比办学更快,更狠。朕思来想去,今天下唯有你李岩一人可担当。”

    “我要好处。”李岩非常严肃地说。

    出乎红娘子的意料,她只是静静地听了几句,本来根本就听不懂二人讲什么,但是突然却听到自己的相公在跟皇上要好处。首辅大臣居然公开地向皇上要好处,这是什么情况?红娘子完全愣住了。

    “去,把门带上。不能让一人靠近。”李岩对着红娘子说。

    “唉。”红娘子知道这二人要谈论天大的机密,赶紧起身,关门,然后保证周围无一人能听到屋里的声音。

    “你是故意避开王承恩的?”现在屋里只有两个人了,李岩开口。

    “是的,只要是在宫里,王承恩就没有不知道的事。可是这件事,我怕王承恩想不通。”朱由检说。

    “还是刚才的那句话:我要好处。”李岩点点头,表示理解朱由检的做法。

    “关键时候,可裂土称王!”朱由检脱口而出。

    然后很明显的,李岩的身子一颤。这个词从一代君王的嘴里讲出来,可不容易,大约只有末代的帝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说这样的话,可是以今时今日的朱由检,是什么能让他毫无压力地讲出来呢。

    “北美的地方太大,就算是朝廷现在有无线电,也控制不了这么大的地方。朕以为,只要是我族之人掌控,同文同族,无所谓是大明还是其他。愿意承认是华夏子民就行。”朱由检很豪爽地大手一挥,仿佛这就是一件小事。

    “臣没有裂土之心,臣只希望皇上给臣以行政之权,足矣!”李岩有些感动。朱由检的裂土封王的承诺超出了他的预期。实际上他不是没考虑过北美大地的事,但是他认为如果去北美,那必须要有行政权,不能还什么都听南京的,否则很多事办不成。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何况你的职责不是将,而是帅。你的请求朕允了。那朕也要向你要条件了?”朱由检同意了李岩的请求,但是转身就开口要利益了。

    “五十年内,美洲大陆的所有军事权,皆有我大明同署;五十年后归还一半儿,一百年后全部归还。”李岩很小心地提出了这个意见。

    “成交!”朱由检哈哈一笑。

    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也不会因为两个人在小屋里的一番口头协议就定下所有的规矩。但是做事情毕竟还是要有一个开端的。

    当大明所有人都以为办学是天下最大的事情的时候,朱由检和李岩却商量出了一个更大,更花钱的计划。

    那就是在若干年之后,用我族之人占领美洲,把太平洋当成华夏族的内湖——半个地球有一半!

第687章 基础教育体系() 
如果指望经济发展来主动推动教育的发展,恐怕发展的速度是很慢的。就比如西方,从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全民教育普及也用了两百多年。

    大明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发展,那太耽误时间了。在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这一块,必须使用国家的力量来强行实施,这确实是我们民族的思维——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

    朱由检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推动教育改革呢?

    其一就是前文所说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范围推行教育普及的基础已经形成,教师力量已够使用,同时基础知识体系已经初步完善,虽然牛顿那边还没有提出完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