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本科生-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饶命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卢光祖是真没想到他眼前的人是大明皇上,主要是天黑不敢看。

    朱由检懒得理卢光祖的,他直接进了卢光祖之前的酒席前,拿起一摞土碗,然后仔细地给每个酒碗里倒满了酒。

    “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哈哈,皇上你这是给我们倒的酒吗?”李岩和几个旅长笑嘻嘻地围到了桌子前,纷纷拿起酒碗。

    “今晚是大年三十。不对,早已经过了子时了。朕酒用这碗缴获的酒,祝福大明,祝福你们所有人新春快乐!”

    卢光祖这个时候就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剃头,他偷偷地瞅了一眼朱由检,发现大明皇上比银元上面要年轻一些。

    正月初一下午,宿州城内。

    朱由检刚刚进城就接到扬州城失陷,史可法被杀,几十万百姓被屠杀的事情。

    要不是郑成功提前赶到,这场惨剧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本来还高高兴兴的朱由检瞬间脸黑的像木炭,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始终还是没有组织大屠杀的发生。

    山东如此,四川如此,扬州还是如此。说到底,还是大明对后金太仁慈了。对没有人性的野蛮人,指望靠教化,还不如以杀止杀。

    一千满八旗被金声恒围在城内一角已经一天了,他本意是想亲自动手杀了向朱由检交投名状的。但是朱由检去永城之前说没必要交什么投名状。

    现在这一千八旗兵直接面对的是卢光祖的部下,而且卢光祖的人全都留着髡发,穿着金兵的衣服,活脱脱一支新的“髡发军”。

    “卢将军,接下来就看你的了。金将军刚刚说了,他的部下不懂使刀,朕听说你的手下最善使刀,今天就给你们这个机会,让我看看你们的刀法如何。”

    朱由检的话说完,几大车长刀就直接拉到了这些新髡发军的面前。而在外围,明军的步兵营组成的三道火器队齐刷刷地用冰冷的火铳对准着他们。

    “兄弟们,抄家伙。”卢光祖明白了,这是要让他纳投名状了。

    卢光祖自己拿起一把长柄大砍刀,带头冲向了八旗兵,在一个八旗兵惊恐的眼神下,一刀砍下了他的脑袋。

    “皇上,南京传来消息,太子以监国身份给各省发勤王令,要求承认他们是大明朝廷,首辅刘宗周兼兵部尚书……”

    后面的话朱由检完全没有听进去,他有些泪眼婆娑。

    虽然他不是很喜欢史可法,但是这个小老头其实挺可爱的。他想起自己在史可法家里一起偷听太子谈恋爱的事,现在想想够荒唐,够搞笑。

    朱由检在的地方是宿州,是一个月前马士英最后战斗的地方,而一个月后史可法也就义了。这一对冤家还是以同样的气结相聚了。

    “川军才刚刚动身,就算是顺水,也得二十天的路程。这个时候亮出实力,要面对数倍于我的敌人,皇上不能感情用事。”

    李岩就站在朱由检的身边,他已经发现皇上的神色不太对,赶紧劝说。

    “宿州的事瞒不住,无非就是多一两天的事。可是现在整个江南都人心惶惶,如果朕现在站出来,江南百姓才有活下去的信念。朕以为值了。”

    李岩见朱由检非要坚持,他又开始头疼起来,每一次他把困境解决掉之后,朱由检顺手又扔过来一个大麻烦。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李岩手指按住太阳穴,不停地揉着:“带足粮草在淮泗大地上转圈。”

    “不可能吧,自淮安以南到处都是河,沿路过河是大问题。”朱由检摇摇头。淮泗战场上并非没有天险,这里的天险不是防御,而是对军队调动的路线安排。

    “现在是冬季,水量只有汛期三分之一,带足架桥的材料,逢山开路,逢水架桥呗!反正一路走,粮草一路少,马车可以一路丢的。用马车做架桥基面最好。”

    朱由检听完,跟着盘算了一下现有的马车数量,最后终于下定决心。

    “传令全国,大明皇帝朱由检依旧率领着大明的军队在江北和敌人在作战。打出朕的大旗,让所有人都知道朕还没有败,大明还没有败。”

    扬州陷落,史可法身死;太子率众臣出走,而且已经另立朝廷了。这个时候朱由检如果再继续躲下去,恐怕大明真的就分裂了。

    如果江南的明军投效了太子,川军只能自成一体,整个局势又回到三国鼎立的局面。朱由检万万不可能让这种局面产生。

第380章 阎应元的八十一天() 
徐州城的城墙已经塌了,但是垮塌的徐州城依旧堆成一道防御堆,守军依旧可以站在土堆上抵御金兵,而金兵想翻越这些大块的混泥土堆照样付出生命的代价。

    徐州城内负了轻伤的士兵伤好了再上战场,负伤后又重新上了战场,而徐州的战事依旧每日一样在坚持着。

    “滋溜。”阎应元喝了一口稀粥,就着豆酱咽了下去。

    守城的人是谈不上享受美味佳肴的,许多城池守到最后连人肉都吃。相比较之下,徐州城算是天堂了。

    青菜在冬天本身就是稀罕物,所以没有菜吃也很正常。盐已经在半个月前就断了,现在城内守军的盐分摄取主要依靠豆酱,这东西够咸,腌了三年东西一点都没坏。

    “将军,金兵又从南面打进城了。”陈明遇早已经撤回徐州城内了,外围的两个据点在抵挡和牵制了敌军两个月后终于不支,撤回城内。

    金兵已经攻进徐州城几十次了,这样的事早已经不成稀奇事。如果按照常规计算,只要大军攻进城就算胜利,那徐州早就陷落几十次了。

    “鞑子的大炮又抬不进城,随便丢布几个迷魂阵,把他们进城的兵分开来,一股股击杀。”阎应元现在基本是都不用做太多战术指导。

    一支军队天天打仗几个月,再嫩的新兵也打成老兵油子了,对于战术来说,实战的战场比什么样的训练都有效。

    “可是这一次金兵把大炮抬进来了,不过不是那种超级大炮,只是一些小点的大将军炮。”陈明遇见他说完,阎应元只是稍微停了一下,接着又呼啦啦喝起了粥。

    金兵能把大炮抬进城意味着他们已经能长期在城内站住脚了,也意味着城内的战斗会更加激烈了。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承认是另一回事。

    “走,抄金兵的后路去。”阎应元年龄大,但是脾气一点也不老,火很大的。他小心地放下碗筷,生怕摔坏了找不到下一个吃饭的家伙了。

    金兵知道徐州地下有地道,但是他们不知道徐州城地底下其实是双层地道网。徐州守军就是通过地道一次又一次把已经攻进来的敌人赶出去的。

    徐州的守军,起码有一半儿住在地下。

    阎应元用三千人在城内正面抵挡金兵,自己却带着人通过地道绕到了金兵的侧后方。

    “将军,金兵在干什么?”阎应元和陈明遇趴在一处矮墙后面静静地看着金兵。

    金兵已经清理了一条五十步宽的街道,从倒塌的城墙外开始算起,一直通到城内,所有的砖头瓦砾都被他们清理出城了。

    这行为可是真的很奇怪,哪有人这样攻城的。

    对于二十万攻城大军来说,这点劳动力不算什么,这说明攻城的主帅实在无计可施了。

    “这招毒着呢,他们是在给大炮清理一条路出来,只要这条街清理干净,我们就收不住徐州城了。”阎应元倒是看得明白,其实要不是徐州城的防御工事完备,他们哪里打得过金兵。

    “今天是守城多少天了?”阎应元问陈明遇。

    “第八十一天。朝廷把咱们早忘了吧!?”陈明遇回答。

    “从最后一次跟皇上联系的时候起,皇上就说过,他不会向徐州派援兵的。我们就只当徐州是大明最后一座城池来守。

    徐州倒下就意味着大明倒下,所以不要去管外面的人会不会记得我们,只问我们能把徐州城坚持住多少天。”

    其实阎应元也不知道朱由检为什么把这样的任务交给他来完成。大明有无数的能人,要找一个扛大旗的何必找他一个小小的典史。

    可是从三年前被王承恩弄到南京开始,奇怪的事就一件接着一件。

    “开工了,任务是杀鞑子的炮手。记住,得手就走,不要恋战。”阎应元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想不通的事情,他下达了攻击命令。

    论射术,徐州守军里能找的出来的好手并不少,可是多数人哪怕训练了两三年,水平也需要到一个比较近的距离内开弓,准头才高。

    守军人人都会射箭,这点完全违背朱由检的建军方针,可是朱由检亲自同意的,也是朱由检把整个武库里积攒的弓全部调拨给了阎应元的。

    当然,守军也有火铳,尤其是大抬杆比较多。火药那是奢侈的东西,阎应元舍不得用,一般是用来埋地雷的。

    徐州城现在一片废墟的样子大多是守军自己炸的,几十次在城内把敌人撵出去,光是埋设的火药都需要以万斤计。

    “嗖嗖!”两声刺破空气的声响过后,两个金兵都被一箭穿喉。

    “有明军。”一群金兵迅速找地方躲,这几乎成为一种习惯。然后紧接着又是两箭,金兵又有两个士兵胸口中箭。

    “盾阵。”金兵将领大喊,一群士兵立刻举着盾牌围成一圈,并且警惕地看着周围。他们被各种战术袭击过太多,指不定哪个方向就又有箭矢射来。

    徐州军这一次的作战方式不一样,他们让一两个人靠到敌人最近的地方朝敌人偷袭一两箭,偷袭得手之后转身就跑。

    “在哪。追!”金兵很自然就发现了明军,二十几个金兵立刻尾随而去。

    阎应元看着他们跑出百步之外,自己从背后抽出一支破甲锥拉满了弓。他标准了金兵大炮旁边一个身穿铁甲的白甲兵。

    与此同时,一共有五六只破甲箭都瞄准了这个精锐的八旗兵。在徐州守军中有个规定,最好的射手瞄准的也是最强的敌人。

    阎应元一箭射出,白甲兵身子一震,然而就在这一秒钟时间内,又有五支破甲全部射中了他。本来一支箭是要不了白甲兵的命的,可是六只破甲足够把他送回老家了。

    白甲兵一死,大炮旁边的金兵大乱,阎应元带着守军对准大炮身边的金兵就是一通急射。在这个弓箭比火铳快得多的时代,几十个弓箭手的箭雨覆盖基本上就像是拥有一挺捷克造了。

    金兵反应也不慢,在守军最多人均射出五箭之后,他们的盾阵就已经结成,一排又一排的压了过来。

    “撤。”目标已经完成,阎应元现在想的是如果撤离。

    “不乘机把他们撵出去吗?”陈明遇很奇怪,以前他们都会成绩把金兵撵出去的。

    “哪那么多话,快跑。”阎应元自己带头快速跑。

    “轰!”一颗铁弹直接就砸在了守军的脚后跟,要不是乱石头多,估计跳弹能带走不少守军的命。

    这样的战斗每天都会在徐州城上演很多次,但是也不是每一次都很幸运。死伤经常存在,但是一般都是金兵死的多,守军死的少。

    “将军,你是咋知道金兵还有炮的?”陈明遇很奇怪,明明只看到一尊炮的,炮手都已经杀死了,怎么还挨了炮子。

    “鞑子又不蠢,派一门炮来又不是来给我送礼的。如果他们摆成一排我或许还真会上当,摆一门在面上,这个将军还是个娃娃吧。”

    阎应元猜的还真没错,金兵的指挥官叫曹玺今年二十多岁,的确很年轻。他之前操作的是最大的炮,后来轰塌了徐州城,那两门炮也废了,后金也没财力再造。

    曹玺就开始带普通炮兵了。

第381章 双饵行动() 
“你说什么,父皇没死?”朱慈烺带着惶恐和惊喜的眼神站了起来,他心里很慌乱,慌乱到待到哪,以何种姿势坐下或者是站着都感到不安全。

    “皇上,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您赶快登基。”刘宗周急坏了,他堵着朱慈烺劝太子登基。

    “老师,这万万不成啊!父皇还在江北征战,我岂能躲在安全之地登大位。再说,父皇也没有直接传位于我。”朱慈烺胆子再大爷也不敢在这种事上面僭越。

    在战场上吓得哆嗦发抖的刘宗周,在朝政上却胆大包天,文官们无非就是仗着把天捅破也不会掉脑袋的观念,反正朝廷上都是讲理的人,他们玩的就是嘴皮子。

    “我的皇上啊!您是监国,也就是既定的皇位接班人。不管先皇在不在江北,只有百官支持,您都可以即位。

    皇上难度忘了国朝先例,土木堡之变了吗?”

    朱慈烺心里一震,土木堡之变中大明也是两位皇帝同时在位。可是,史可法死前曾经再三叮嘱过要自己不要登基。

    “好了别说了。我意已决,暂不称帝。我们还是商量商量国祭我岳父的事宜吧。”

    最终朱慈烺也没有答应刘宗周的建议,但是却同意把朝政设在杭州,成立临时朝廷,并以监国身份发号施令。

    虽然没有直接登基,但是也等于把一大半的朝廷事务捏在了自己手上。加上替史可法办国祭的事,足可以笼络一大批的江南官员。

    刘宗周心里也感到满意了,起码江南的文官集团是倒向他这一边的。

    另外,北面的一些投降过去的读书人也在悄悄串联江南士绅,表示希望看到朱慈烺登基。尤其是由某千年家族直接出面,细数了朱由检的“斑斑劣迹”,并预测了一个礼乐崩坏的可怕前景,着实吓坏了一帮子老顽固。

    ……

    与此同时,南京方面也接到了朱由检的命令。太子监国是他亲自下令的,所以他不能说这件事太子有罪,只能说太子有错。

    朱由检不可能在南京另立一个朝廷出来,那样等于是他自己在搞分裂,自己打自己的嘴。

    朱由检的命令很简单,就是以南京留下的官员为根基,组建作战协调指挥部,由户部尚书方岳贡任总指挥,协调各方开始筹备支援江北作战的各项工作。

    至此,江南虽然分成两个大派别和不同的若干机构,但是从表面上看,还是统一一体的。江南的百姓也还是在默默地支持着江北的抗金战事,而江南的士绅们,却在忙着朝刘宗周靠拢,准备跑官。

    在刘宗周看来,朱由检最好是死在江北。如果回到江南,朝廷一应官员也会安排妥当,朱由检也掌控不了朝政了。

    双方都在抢时间布局。

    ……

    朱由检躺在马车上,马车跑的很快。

    就算是开过挂的专用马车,朱由检依然被马车颠簸的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尤其是路上的冻土像石头一样,一个不起眼的土疙瘩就能让朱由检感觉在玩过山车。

    “我的李大将军,你就不能慢点吗?”朱由检扶着马车的车窗瞅着外面骑马的李岩说。

    “皇上要是不喜欢坐车,可以跟我们一起骑马。”李岩笑呵呵地说。

    朱由检知道李岩在笑自己,开始跑路的时候他就是跟着这几个牛人一起骑马,结果胯下的蛋子都磨破了皮。

    步子迈大会不会扯着蛋他不知道,但是骑马时间长了是一定会磨到蛋的。想着自己一个人躲在马车里擦药的情景,朱由检只能选择坐车。

    “我们现在朝淮安走,真的可以吸引豪格的主力吗?”朱由检感到怀疑。

    “不搅乱豪格大军的后方,难道留着他派兵慢慢过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