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崇祯本科生-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由检这句话是问马乾,其实也是在问自己。攀科技树也好,超越对手的科技也好,都需要时间。除非穿越者自带系统,像印刷机,像3D打印机一样无限生产产品。

    否则这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军阀建立根据地的速度无论如何也撵不上皇帝对整个资源的掌控、集中、调度来的快。

    朱由检不缺钱了,真的不缺了。张献忠送过来的财富足足四千万两之多,而且江南也不需要这笔资金。朱由检就想把它们用在四川,因为现在除了江南,就四川有人口,有资源。

    “四个月以后,新兵就训练成了。其中征兵工作需要一个月,基础训练两个月,武器训练一个月。如果到那个时候,我们在蜀中还不能自保,大明何以自保?”

    朱由检继续摸着胸口问自己。四个月,是训练火器兵的最快速度。川军团又是大明最精锐之师,以一半的老兵带一半儿的新兵,这种扩张速度有些冒险,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皇上,南京方面送来的北方情报。”纪彪急匆匆进屋,拿着厚厚的一叠文件。

    朱由检匆匆看了一眼,然后赶紧说:“快去把左大人请来。”

    马乾退出屋里,左懋第转身进门,纪彪从外面把门关上。

    “多尔衮下达全国动员令了,勒令所有八旗以及北方大规模征兵,预计总兵力一百二十万人。他们再次掠夺了蒙古百万头牲畜,准备南下。”

    朱由检把情报递给左懋第,点燃一根烟使劲抽着。

    “天啦!光是汉中就集中了三十万人;山东也调集了二十万人;中原竟然有足足七十万人。多尔衮不管他的大后方了吗?”

    左懋第惊呆了,没有人听到这个消息会不震惊的。一百多万人南征,这已经达到了所有战争史上的空前高度了。

    “后金把北方的汉人军队抽空了,多尔衮已经不需要后方了。北上投奔后金的那帮读书人成了他们的骨干,帮助后金稳定后方。”

    这是朱由检不理解的地方,因为山西的姜襄也在征调之中。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姜襄反正将不存在了。

    “娘的,这些汉奸真是辱没了先人。”左懋第愤愤地骂到,军中的气氛已经改变了这个文官,自从成都之后,他偶尔会冒出脏话。

    “咱们有大麻烦了,可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朱由检头疼的很,大明的确没有准备好。足足准备了两年,也只是初步建立起了一条防线,而且这条防线还是防备六十万兵力的,现在对方一下子把兵力增长一倍,大明拿什么去阻挡?

    “皇上,要不把川军团调到江南去吧,江南万万不能丢啊!”左懋第盯着地图,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解除现在的困局。

    “那蜀中就完了,朕刚刚还在和马乾商讨在川南大规模建厂的计划呢。”

    “这样的话,除非只有一个可能:张献忠死,大西军被我收编。”左懋第想了想,又摇摇头:“这不可能,张献忠现在还有近三十万兵力,比我们还多。他怎么可能立刻死呢!”

    “如果让他就这样安逸地活着,当然不可能。我们得有点行动才行,给西军加点料,让他们的日子更难过一些。”

    “皇上的意思是,反攻?”

    “对,在合川反攻。利用我强大的水师控制住沱江和嘉陵江两条水道,然后派兵逼张可望北上。”

    朱由检看着地图,实际上蜀中的战略点其实就四个方向围着蜀中盆地,非常好理解。广元控制着北面的剑阁;重庆控制东面的三峡;成都控制西面;宜宾扼守进云南的要道。

    至于川中的盆地,不管突破哪一个方向,占优势一方都能迅速的占领。而现在川军团有这四川唯一的水师,占据着控制川中平原的优势,大西军根本没有能力南下了。

    “臣的意见是:第八军三个旅守成都,第十军占领资阳,第十一军守内江自贡,第九军和第十二军汇聚合川,准备北上攻击张可望部。水师分成两步,一部扼守保护沱江防线,主力参与合川攻击。只是这样,合川方向的兵力有点少,恐怕应付不过来。”

    左懋第迅速拿出了作战方案,并且说明了困难,就等着朱由检排版了。

    “再加上两条:调李来亨部从安康进入万源,朝达州攻击,务必堵住西军东进的退路;第二,把直属炮师全部调到合川,该是时候展示我们的军火实力了。”

    “李来亨部现在有多少人了?”左懋第很好奇,一直在安康郧阳府打游击的李来亨部,能有多少兵力?

    “整整一个军。”朱由检一想到郧阳的那个人,脸上就神采飞扬。说是在商洛大山里打游击的李来亨,其实一直在不断地扩充实力。加上朱由检的无底限支持,李来亨才是冒起来最快的一个将领。

    第二天,由朱由检签署的扩军命令,以及由邓之容签署的川军部署和作战命令就下达了。

    第八军,第十军,第十一军就地扩编。军部编号不变,但是旅扩编为师,而且是甲种师的编制。除此之外,川南还将组建三个预备役师,作为地方卫戍部队守卫川南。其实这三个师就是留给第九军和第十二军的扩充预备兵。

    水师主力已经开始北上了,已经完成换装的第十二师作为主力,和炮师开始向合川调动。

    朱由检要想要的,就是在多尔衮对淮泗战役发起前,先要让四川的战火烧起来。如果四川的战事拖得太久,大明靠江南的兵力是扛不住后金七十万大军的攻击的。

    就算后金不占领江南,只需要把江南打烂了,大明也别想在短时间内恢复。这场仗,不是能不能战胜后金的问题,而是怎么样瓦解后金对社会生产力破坏的问题。朱由检可没有几十年时间来恢复中原生产力的富裕精力。

    在战争发起的同时,从南京各厂调动的生产机械,技术人员也同时开始有计划的朝四川转移。

    远在福建的郑成功受到皇帝的一封求援信,信中的大意是要求福建水师调派一万名水手和若干战船、运输船增援长江水师。

    “国姓爷,咱们给不给?”

    “给,要多少给多少。皇朝廷若是败了,我郑家一家能保存得住?”郑成功没有犹豫半分,立刻派出了三分之一的水手和船只北上。这样一来,福建水师的战力大减,他们面对的防守区域很大,基本就无力帮助施琅抵抗后金水师对长江口的攻击了。

    施琅遇到了很大的压力,虽然他的战船很强大,但是他只能保护长江口。南京船厂的生产一直在供应四川,根本就没有产能扩充江南的水师。

    在朱由检和左懋第共同构筑的这条庞大的布局中,光是需要用到水师的地方就有西部的岷江、沱江、嘉陵江;中部的汉水以及东部的长江水道。

    同一时间,作为象征意义存在的秦良玉也发出号召,召集整个三峡地区的百姓参与到纤夫的行列中去,为包围大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大明,除了江南的某些读书人冷眼旁观之外,在其他地方居然形成了空前的团结。

第319章 逼退张可望() 
如果说鲁中军最厉害的是拼刺,那么川军最厉害的其实不是燧发枪,而是大炮。在这个时代,川军装备的大炮人均占有率达到了吓人的程度。

    光是直属炮师就装备了大炮二百四十们,这还不算各军自己装备的大炮,几乎每个团都有两门大炮。

    如果放在后世,这完全不值一提,但是在这个时代是土豪的存在。如果不是技术革新,朱由检真的装备不起这种规模的炮兵。

    但是,因为开花弹技术不过关,大炮的威力发挥不出来,只是数量上吓人。为此,大明军工研发部门直接放弃了弗朗机,转而重点铸造拿破仑炮而散弹、链弹的研发。

    同时还在研究一种新型臼炮,朱由检把它叫迫击炮,就等着引信技术的突破了。

    现有的引信技术突破最大的是手榴弹,也是最简单的拉火引信,副产品就是民用火柴技术。

    硝化棉的爆速比黑火药大,但是爆炸威力比黑火药也没强多少。如果把大量黑火药全部改成硝化棉,成本太高不划算。

    结果,土豪朱由检考虑到材料问题,让大炮继续使用黑火药,却让火枪改用硝化棉。此举直接的后果是燧发枪的有效射程提高到了二百米,最远射程达到了四百米。

    如果有膛线,朱由检相信有效射程增加一倍不是问题。而且拉枪管膛线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后世论坛里的膛线机原理一堆的,朱由检想要随时可以弄出来。

    膛线对于前膛枪其实是一个鸡肋得存在,不会发展后膛枪的时候拿出来用更合适。什么米尼弹,朱由检根本不想玩。

    那么科技树的难度在哪呢?

    还是基础科学,材料技术和化工基础。

    是钢的种类,是化工合成新材料的出现,是加工精度的每一次突破。

    这些东西的每一样创新,都是靠银子去堆,靠人手去拼。造出燧发枪不代表你就无敌,拉出膛线,不代表你就天下第一。其中的枪管用钢材,就不是随便说练出钢就解决的。

    就拿川军的团用的燧发枪来说,枪管使用的钢材还没有超过老匠工手工锻打的质量。因为有了高速钻头、镗床技术等,才把技术逼平。又因为硝化棉发射药,才实现超越。

    也就是说,现在后金也可以造出燧发枪,只是他们装备速度会慢很多,全凭手工锻打,装备十万人的燧发枪数量,需要好几年。

    至于炮钢,朱由检估计还得百万两银子砸进去看看能不能出点成绩。

    ……

    张可望从收到张献忠战败的消息那一刻起,心里就开始发慌。他知道自己跟大明皇帝的要价太高了,之前自己就像一个小丑一样在人家面前表演。

    钓鱼城他根本就打不下来,只是平白地增加了对手的厌恶感。

    张可望失败了,失败的心不甘情不愿。他不甘心啊!

    “平东王,咱们怎么办?”白文选指着远处不断增加的大明官兵,心里有些紧张。

    不用说,川军已经开始准备反攻了,那运兵的船只正源源不断地靠岸,岸上已经站着密密麻麻的士兵。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我们不能这样后退,不然会被别人瞧不起的。”张可望不服,他要赌一把,打赢了才有话语权。

    第二天一亮,从钓鱼城码头开始,一艘接着一艘小船就开始有序地横在江面。上下游江中各有十几艘战船在打炮,负责掩护浮桥的架设。

    西军毫无办法,他们的士兵冲锋到岸边只能挨炮,仅有的一些小炮根本就够不着川军水师的战船。

    仅仅一个时辰,当太阳升起一杆子高的时候,浮桥就已经完成了。合川城里的西军全都惊恐地看着桥头,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咚咚咚……”第一个团率先过桥,成散兵线控制住桥头五百米的范围。这个时候,战船上的炮火始终没有停止。

    紧接着,一个旅就过了浮桥,并且在桥头开始以连队列阵。队列整整有三层,每一层呈品字形错开。九个队形练成一线,展开有五百步宽。

    很显然,第十二军排出了大明土地上的第一个排枪枪毙阵型。军号控制军退,哨子控制队形。没有欧洲的鼓点,川军们的脚步随着哨子声整齐划一。

    张可望也明白了,对方这是不屑于攻城,直接要求野战。是最直白的挑衅,甚至带着羞辱。

    张可望还以为就这样就完了的,可是当上百门大炮整齐地出现在阵列的后方,露出黑洞洞的炮口的时候,他知道这事还没了。

    果然,紧接着,第九军以大明火器队形出现在了阵型的右翼。

    “派五千人先过去冲一下。”张可望指着对方的战阵说。

    从出城到对方战阵八百米,五千西军习惯性跑到五百米远的位置结阵准备冲锋。可是还没等他们结阵完毕,川军的大炮就响了。

    他们已经到了川军大炮的有效射程了,属于典型的送死动作。川军可不讲什么风格,只要发现机会,就立即开炮。

    这些人还没组队成功,对面就飞过来一溜排的铁弹子,呼啸着从人群中犁过,带走了一片的断胳膊断手。

    “哎呀妈呀……”西军顿时大乱,阵型根本就组织不起来了。

    “蠢货。再派一个千人队去增援,一定要排成横队,散开一些,免得挨炮弹。”张可望骂道。

    西军还没攻击,就被一阵炮火打死了上百人,真是有够倒霉的。

    几千人在五百米纵深拉出一个五百米宽的散兵阵,密度在这个时代来说不大不小。如果是遇上普通的火铳,恐怕西军能一直冲剂到五十米的距离,然后依靠弓箭和盾牌还能给对方造成伤害。

    如果再强悍一点,拼死靠上前,就能破对手的火枪阵。起码张可望是这样想的。

    可惜的是川军没有遂他愿,西军跑到二百米距离开始,川军就开枪了。枪声密集又有序。最让西军不能理解的是,川军的枪声过后没有什么烟雾。

    这可要了老命的,没有烟雾阻挡,枪手的视线好的要命。这二百米距离成了西军的死亡之路,一层层的尸体就扑倒在冲锋的路上。

    西军好不容易冲到川军的阵前,迎接他们的是寒光闪闪的刺刀。西军们扭头一看,身后稀稀拉拉的没剩下多少人了。

    燧发枪是不能形成弹雾,但是它一样稀释了对手的散兵阵。在二百米的纵深内,除非西军排出密集阵,否则就算步兵冲到阵前,威胁也不到。

    而只要对手排出了密集阵,又成了川军炮兵的活靶子。这是一个兵种配合兵阵的问题,在装备差异的非对称战争中,无解。

    如果川军能把有效射程提高到五百米,西军就攻不到阵前来。

    所以,后世中进攻一方需要火力密集掩护,压制对手的火力输出,从而让进攻的士兵能快速靠近。

    张可望没有火力压制的手段,这仗从一开始就输定了。

    “撤!”五千人一炷香时间折损了一半儿,张可望直接下令撤兵了。这种仗,他不想打。打光了手上的兵,他张可望就没有实力谋得前程了。

    朱由检就站在炮兵阵地上,全程注视着这场战斗。对于这样的结果,他一点都不意外,而且也没觉得有多高兴。

    因为这种战阵在这种地形条件和这样的对手下,就纯粹只是一场表演而已。

    如果换一种地形,对手换了装备,胜负且不说,伤亡肯定是有的。

    真的别以为排枪枪毙就能天下第一。

第320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张可望这一仗输在没有骑兵上。

    为什么这样说?

    如果换作是后金,他们该龙骑兵为骑兵用,在二百米的纵深以散兵阵冲锋,川军的射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只要后金能冲到阵前,双方开始对战,川军的优势立刻就被卸掉了一半儿的力。凭借着强悍的斗志和顽强的战力,八旗兵就能让川军损失加大。

    这样的仗就算打赢了,也是惨胜。不划算!

    再一步说,如果是后金预设战场,川军基本就没有赢的可能了。而后金的机动力,恰好能让他们有更多机会预设战场。

    西军在剑阁的守军很快就被突破了,根本原因是西军内部出现了叛徒。

    “全都是白眼狼,一群狼崽子啊!”

    张献忠最近非常颓废,精神萎靡不振,苍老得不像话,头发灰白且枯燥,脸上的胡子也像茅草一般杂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