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群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群英-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雄军节度使杜重威、天平军节度使李守贞等,前奉辽主命令,各得还镇。刘知远入汴,重威、守贞皆奉表归命。宋州节度使高行周入朝,刘知远命他往邺都,镇天雄军,调杜重威镇宋州,无非是防微杜渐,免得他根深蒂固跋扈一方。杜重威抗不受命,遣子弘璲北行乞援。

    当时契丹人内部正斗得火热,顾不上中原,又不好意思说不管,就命幽州指挥使张琏等人带兵南下应付一下。谁知这个张琏是根死脑筋,再加上刘知远屠杀幽州降兵,张琏横下一条心帮杜重威守城,让后汉军吃尽了苦头。

    刘知远得知消息后忙命高行周为招讨使,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为副,率兵往讨重威。并诏削重威官爵,饬二将速即出师。

    行周与彦超同至邺州城下,彦超自恃骁勇,请诸行周,愿督兵攻城。行周道:“邺都重镇,容易固守,况重威屯戍日久,兵甲坚利,怎能一鼓即下哩!”

    彦超道:“行军全靠锐气,今乘锐而来,尚不速攻,将待何时?”

    行周道:“我为统帅,进退自有主张,休得争执!”

    彦超冷笑道:“大丈夫当为国忘家,为公忘私,奈何顾及儿女亲家,甘误国事!”

    原来行周有女为重威儿媳,所以彦超疑他营私,且扬言军前,谓行周爱女及贼,因此不攻。高行周有口难分,不得已表达汉廷。

    汉主虑他有变,乃议亲征。越二日即拟启行,命皇子承训为开封尹,留守大梁,凑巧晋臣李崧、和凝等,自恒州来归,报称辽将麻答,已经被逐,可绝杜重威后援。汉主甚喜,面授李崧为太子太傅,和凝为太子少保,令佐承训驻京。且颁诏恒州,宣抚指挥使白再荣,命为留后。复称恒州为镇州,仍原名为成德军。

    号炮一振,銮驾出征,一直趋至邺下行营。高行周首先迎谒,泣诉军情。汉主知曲在彦超。当彦超谒见时,面责数语,且令向行周谢过。行周意乃少解,随即遣给事中陈观,往谕重威,劝他速降。重威闭城谢客,不肯放入。陈观覆命,触动汉主怒意,便命攻城。彦超踊跃直前,领兵先进,行周不好违慢,也驱军接应。无奈杜重威闭城固守,久攻不下。

    高行周入帐献议道:“臣来此已久,城中闻将食尽,但兵心未变,更有辽将张琏助守,所以僵持不下。请陛下招谕张琏,琏若肯降,重威也无能为力了。”

    汉主依议,遣人招降张琏,偏偏张琏不肯听从,一再往劝,始终无效。迁延至两旬有余,忽由帐外报入,有一妇人求见,汉主问明底细,才命召入。

    刘知远传见来妇,原来却是重威妻宋国公主【石敬瑭妹】。公主入谒汉主,行过了礼,由汉主赐令旁坐,问及重威情形,公主道:“重威因陛下肇兴,重见天日,不胜庆幸,但恐陛下追究既往,负罪难逃,所以一闻移镇,虑蹈不测,适辽将又来监守,遂致触犯天威,劳动王师,今愿开城谢罪,令臣妾前来乞恩,望陛下网开一面,曲贷余生!”

    汉主道:“朕信重威,重威尚不信朕么?况朕已一再招降,奈何拒命!”

    公主道:“重威非敢抗陛下,实由虏将张琏挟制重威,不使迎降。”

    汉主道:“虏将独不怕死么?”

    公主道:“正为怕死,所以阻挠。”

    汉主沉吟半晌,方微笑道:“朕一视同仁,既赦重威,同赦张琏,烦汝入城回报,如果真心出降,不问华夷,一体赦免!”

    公主起身拜谢,辞别回城。

    重威得公主传语,转告张琏,琏答曰:“公可降,琏不可降!愿守此城,以死为期!”【倒是个硬汉。】

    重威道:“粮食早尽,兵皆枵腹,看来是不能不降了,汉主谓一体赦免,谅不欺人,请君勿虑!”

    张琏闻粮食已尽,方才允诺。重威复遣判官王敏,先送谢表,旋即素服出降,拜谒汉主。汉主赐还衣冠,仍授检校太师,守官太傅,兼中书令。辽将张琏亦来拜见,汉主忽瞋目道:“全城兵民,为汝一人固守至今,汝知罪否?”

    张琏不意有此一诘,一时无从措词。汉主便令推出斩首,复将弁目数十人全部捕斩。【天子无戏言,奈何背约?】

    行周受命留邺,汉主晋封他为临清王。杜重威随驾还都。

    既归大梁,加封重威为楚国公。杜重威每次出门碰到百姓,百姓都对他不客气,不停地向他投掷瓦砾,一边扔还一边骂他阵前叛主将后晋送给了契丹。也亏得杜重威脸皮厚,居然不以为意,不过已是威风扫地。宋州一缺,不愿再任重威,但令史弘肇兼镇。

    却说狗头军师苏逢吉被册封宰相,但苏逢吉素无威望,后晋旧臣及各地节度使皆是不服。刘知远见苏逢吉为相国政令不通,便招太子商议宰相人选。太子刘承训不仅礼贤好学,且见识过人,对刘知远奏道:“主宰天下政事,必选前朝旧臣,方能慑服各地。苏逢吉乃市井出身,虽有谋略,却无身世。”

    知远问道:“那杜重威可为宰相否?”

    承训答:“杜重威背晋主而降辽,又背李从益而降父王,其人反复无常,如同当年国贼杨光远,万不可用。孩儿以为老臣冯道历侍两朝,老成持重,善理政事,可为丞相人选。”

    知远大喜,问道:“冯道现在何处?”

    承训道:“儿闻冯道自恒州归来,闭门谢客,足不出户。”

    知远道:“冯道老滑,吾儿亲去请他,倘若不来就将其绑来。”刘承训领旨便去请冯道。

    刘承训去请冯道上任,冯道晓得刘知远生性残暴,若不遵旨必遭残害,便送了刘承训一个顺水人情,欣然上任,与苏逢吉同为宰相。

    苏逢吉听说刘承训保举冯道,不由怀恨在心。心想汉主在世,或不会对他怎样,哪天太子即位,肯定大权旁落。遍观刘知远诸子之中,次子周王刘承祐生性暴虐且无智谋,可为利用,于是便往周王府拜会刘承祐。承祐见宰相来访,忙邀入客厅叙话。

    苏逢吉道:“殿下,臣闻太子最近笼络人心,广结私党,企图提前登基。”

    刘承祐惊讶问道:“苏宰相如何得知?”

    苏逢吉道:“岂不闻‘仗义多为屠狗辈,负心皆为读书人’。太子好读古人之书,善用奸诈之术,早对当今万岁有不臣之心。”

    刘承祐问:“那宰相之意,要我怎样?”

    苏逢吉道:“我观殿下泥丸宫常有金光显现,日后定为真命之主,不如先下手为强,提早除掉太子。”刘承祐听信苏逢吉之言,便决定刺杀皇太子承训。

    刘承祐手下养有两名护卫,一个名叫聂文进,并州人氏,身长七尺,雕眉猴眼,小胡子,尖下巴,因武艺高强被刘承祐养做杀手;另一个名叫后匡赞,兖州人氏,虎背熊腰,身高八尺有余,一脸横肉,熊眼大口,络腮胡子,此人力大残暴,也被刘承祐笼络麾下。

    刘承祐将二人叫至面前,命他们刺杀皇太子承训,并许诺事成之后重重有赏,二人闻听欣然领命。

    这一夜,聂文进与后匡赞二人翻过院墙进入魏王府,看见一间房里亮着灯光。聂文进点破窗纸打眼望去,只见里面端坐一人秉烛夜读,此人正是魏王刘承训。

    刘承训正在专心读书,忽闻房门作响,抬头观望半扇门已经打开。两人蒙面冲将进来,刘承训惊恐问道:“何人敢进王府行刺?”

    聂文进一言不发挥刀砍来,刘承训不通武艺,情急之下举手抵挡。谁知这一挡,刘承训右手即刻落地,刘承训大声哀叫,后匡赞上前一刀将他砍死。两人得手便出房门,四五个护卫闻声追赶,两个刺客赶忙翻墙而出,不知去向。

    太子被刺,刘知远悲痛欲绝,魏王贤良好学,刘知远最为疼爱,把他作为接班人培养。此次无故被刺,汉主在太平宫举哀,哭得涕泗滂沱,几致晕去。经左右极力劝慰,勉强收泪,亲视棺殓,送归太原安葬。嗣是常带悲容,少乐多优,一代枭雄,又将谢世。

    蹉跎过了残年,便是元旦,汉主因身躯未适,不受朝贺,自在宫中调养。转眼间已过四天,病体少痊,乃出宫视朝,改天福十三年为乾祐元年,颁诏大赦。越数日,易名为昺,晋封冯道为齐国公,兼官太师。兵部递上奏牍,报称凤翔节度使侯益,与晋昌节度使赵匡赞,叛国降蜀,蟠踞关中,请速派将往讨云云。汉主闻变,即命右卫大将军王景崇,将军齐藏珍,调集禁兵数千,往略关西。

    太子遇刺,刘知远气血攻心,不久便奄奄一息,苏逢吉见他病危,乃上奏道:“自魏王遇刺,陛下尚未再立皇储,不知陛下万岁之后,谁登大位?”

    刘知远问道:“爱卿之见,何人可承大位?”

    苏逢吉答:“周王刘承祐忠孝仁爱,可为太子。”

    刘知远道:“承祐年少,性情鲁莽,若为太子,还需多设顾命大臣辅佐政事。”

    又过三日,刘知远命刘承祐跪在病榻之前,加封太子。又传来苏逢吉、郭威、冯道、史弘肇、杨邠、王章六人,刘知远对六人言道:“朕自知天命不远,请六位爱卿前来,皆为册立幼主之事,望诸位爱卿日后忠心佐政,勿负朕心。”

    六人领得圣谕,伏地谢恩。刘知远命六人退下,独对刘承祐言道:“朝中众人皆不可疑,惟有杜重威是个反复小人,朕归天之日,皇儿当灭其满门,不可留下后患。”言罢,刘知远感觉头痛欲烈,惨叫一声撒手人寰,在位不到一年,亡年五十三岁。

    刘知远一死,刘承祐即命且慢举哀!又命冯道、杨邠、郭威等仍以大行皇帝名义拟好诏敕,即饬侍卫带领禁军,往拿杜重威及重威子弘璋、弘琏、弘璲。重威在私第中安然坐着,毫不预防。至禁军入门,仓皇接诏,甫经下跪,那冠带已被禁军褫去。且听侍卫宣诏道:

    杜重威犹贮祸心,未悛逆节,枭首不改,虺性难驯。朕小有不安,罢朝数日,而重威父子潜肆凶言,怨谤大朝,煽惑小辈。今则显有陈告,备验奸期,既负深恩,须置极法。其杜重威父子,并令处斩。所有晋朝公主及外亲族,一切如常,仍与供给。特谕。

    重威听罢魂飞天外,急得连哭带辩。偏侍卫绝不留情,即令禁军缚住重威,并将他三子拿下,一并牵出,连他妻室宋国公主都不使诀别。匆匆驱至市曹,已有监刑官待着,指麾两旁刽子手,趋至重威父子身旁,拔出光芒闪闪的刀儿,剁将过去,只听得有三四声,重威父子的头颅皆已堕落。遗骸陈设通衢,都中人士激起一腔义愤,或诟骂,或蹴击,连军吏都禁遏不住。霎时间成为肉泥,父子几乎无从辨认。

    重威既诛,方为故主发丧。皇子承祐即日嗣位,朝见百官,然后举哀成服。先是汉主刘知远欲改年号,宰臣进拟乾和二字。御笔改为乾祐,适与嗣主名相同,当时目为预征,所以后来沿称乾祐,不复改元。刘知远庙号汉高祖,正与“老祖宗”刘邦相同。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105章 侯益忠奸难分() 
侯益出身农家,祖父、父亲都以务农为业。唐昭宗光化年间,李克用占据太原,侯益应募其麾下,当时应在15岁左右,由于武艺超群,小有战功。后从李存勖攻大名,率先攻上城墙,生擒敌军将校;征伐幽州刘守光,又率先登上城墙,升为军使;攻破洛州时,被敌军发射的机石打伤了脚,负伤后,李存勖亲自为他上药包扎。伤好之后改任护卫指挥使。有一次随李存勖与后梁军作战,后梁小将李立、李健骁勇异常,后唐众将无人敢敌。侯益挺身上阵生擒两将。

    同光四年(926年),侯益随李嗣源讨赵在礼时,众将拥戴李嗣源为君,侯益不愿背叛李存勖,脱身回归洛阳,李厚勖见了他,抚其背而泣。

    作为忠君文化的继承人,侯益年轻气盛,选择只身从明宗的部队中逃出来,表示要效忠庄宗。这一选择当时极其愚蠢,很可能丢命。但在明宗夺得皇位后,侯益自缚请罪,李嗣源道:“你尽忠节,有什么罪呢!”

    927年九月,宣武军节度使朱守殷占据夷门叛乱,后唐起兵讨伐,侯益率所部最先斩关而入。

    934年,李从厚听信大臣的建议,调动各重要节度使之职,削弱藩镇的实力,潞王李从珂从凤翔起兵造反,朝廷授侯益为西面行营都虞侯率军讨伐,侯益知道军心不稳,必有巨变,就声称有病不接受诏书,被贬商州刺史。

    李从珂取胜之后,入京师洛阳,即帝位,改元清泰。侯益官原职,前蜀军攻金州,侯益率军击败前蜀军。

    936年十一月,石敬瑭起兵灭后唐,建立后晋。后晋建立后,封侯益奉国都指挥使,领光州防御使。

    天福三年(938年),范延光在大名、张从宾在河阳一同竖起反旗,形势十分危急,晋祖石敬瑭召侯益道:“国家危急,卿能为朕死耶?”

    侯益道:“我率领五千精锐士卒,一定能大破敌军。”于是石敬瑭封侯益为西面行营都督部署带兵出征。侯益率兵五千驻扎虎牢,张从宾率万众夹汜水列阵。侯益率众击杀张从宾。

    石敬瑭闻报大喜,拜侯益河阳三城节度使,范延光独力难支,举城投降,侯益移镇潞州。

    939年七月,石敬瑭追念侯益虎牢破敌之功,再升侯益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并派使者对侯益道:“朕思卿去年七月九日立下大功,所以仍以此月此日下诏让你移镇彭门,领丞相之印。”还赐门戟。改侯益乡里为将相乡、勋贤里。九月,徐州发生大火,侯益拿出金帛粮食赈济灾民。

    开运三年(947年)十二月,辽灭后晋,侯益率领手下僚属到京师开封拜见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当面陈说自己没有参加后晋策划北伐契丹的谋略,耶律德光授侯益为凤翔军节度使。

    却说蜀主孟知祥去世后孟昶嗣位,除去强臣李仁罕、张业,国内太平,十年无事。辽主灭晋,晋雄武节度使何重建,举秦、成、阶三州降蜀。孟昶遂欲吞并关中。遣山南西道节度使孙汉韶等,攻下凤州。适晋昌军节度使赵匡赞,闻杜重威得罪,恐自己亦未必保全,索性向蜀投降,别图富贵。遂派人奉表蜀主,乞遣兵援应长安,【即晋昌军。】兼略凤翔。

    凤翔节度使侯益接得侦报,知蜀主大举入侵,惊慌的了不得。正拟拜表告急,忽来了雄武军弁吴崇恽,递入何重建手书,并附蜀枢密使王处回招降文,内容大意,无非是晓示利害,劝益归蜀,侯益恐待援不及,不如依书乞降,免得惊惶。遂缴出地图兵籍,使吴崇恽带还,附表请平定关中,且贻书赵匡赞,约为犄角互相帮扶。赵匡赞狐疑未定。

    赵匡赞幕下有个判官名叫李恕,本是赵延寿幕僚,延寿令佐匡赞,为晋昌军节度判官。当匡赞降蜀时,李恕出言谏阻,匡赞不从。现在又极谏匡赞道:“燕王入胡,本非所愿,今汉家新得天下,方务招怀,若谢罪归朝,必能保全爵禄,入蜀恐非良策,蹄涔不容尺鲤,愿公三思,毋贻后悔!”

    匡赞听了,很觉有理,因遣李恕入朝谢罪,情愿面觐汉主,听受处分。刘知远问李恕道:“匡赞何故附蜀?”

    李恕答道:“匡赞因父在虏廷,恐陛下未肯俯谅,所以附蜀求生。臣一再谏诤,谓国家必应存抚,匡赞亦自知悔悟,故遣臣来祈哀!”

    刘知远道:“匡赞父子,本吾故交,不幸陷虏。今延寿方坠槛阱,我何忍再害匡赞呢?汝可返报匡赞,不必多疑,尽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