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啸大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放啸大汉-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人发帛书那么着急?张放好奇打开一看,上书两行汉隶:“端阳之日,烟雨阁聚。”落款是“季子于恬”。

    端阳,就是端午,还有三天。端午聚会?烟雨阁?

    张放合上帛书,嗯,有点意思。

    ~~~~~~~~~~~~~~~~~~~~~~~~~~~~~~~~~~~

    (感谢凤萌、菜猪、wo爱你一生、wangping999、紫电☆青霜、小胖、简熙、水月亮123)(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三章 【端 阳 会】

    (感谢凤萌、菜猪、小胖、t海荣、marc、异乡人的窗、skycs戀飛樰、洠в袝糠Q、嘉2嘉、mollyaihuaan、暗之飞翔)

    ~~~~~~~~~~~~~~~~~~~~~~~~~~~~~~~~~~

    汉朝的端阳,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端午节,至少在关中地区,不怎么时兴,远不及荆楚地区更重视这个节气。不过以此为仲夏标志,开启避暑纳凉模式,却是关中权贵们所追求的,因此端阳之日,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张放今日赴端阳之会,只带了韩骏随从,依然是一袭青衿,白玉束冠,小臂暗藏大马士革匕,腰悬龙影剑。在大汉朝,贵族士子佩剑是很正常的事,甚至能佩剑入皇宫,只是在朝见天子时要解下来。解剑、除履,是为臣必须遵守的基本礼仪。所以能够“剑履上殿”,是非常罕有的待遇。

    张放佩剑,既是装饰也有实际用途,而藏匕则是塞外经年养成的习惯。只要出了玉门关,碰到任何一个胡人,没有不在怀里放把短刀的,至少切肉刀都有一把,这是一种长期在危境之中保持的警觉。张放不希望安逸的生活把自己的警惕性磨蚀掉,除了上朝之外,平日出门肘藏匕首,便是保持警惕的一种方式。

    富平侯府距章台街不远不近,步行一刻可至。张放没打算驾车去,他知道今日章台街必定热闹非凡,人如过江之鲫,驾车未必有步行快。这点就跟后世帝都的二、三环一样。

    果然,从槀街直下,左拐,刚进入章台街,一股热潮扑面而来。举目所见,人潮如织,摩肩接踵,挥汗成雨。

    张放连连摆手,示意韩骏靠边行走,同时不忘叮嘱:“小心钱兜,人越多贼越多。”

    “公子放心,韧丝刀子都备好了,看哪个杀才敢来!”韩骏攥紧怀刃,咬牙切齿答道。

    韩骏是吃过亏的,他与韩重都曾在这条街上被贼光顾过,刚发的月钱被偷得精光。韩重拎小刀转了三条街,也没找到可疑之贼出气,当真气坏了。后来还是张放给哥俩出了个主意,让他们找阿离在钱兜底部缝扎一条细而韧的马尾丝,然后再去章台街转悠。

    果然,这次贼一出手,还没跑出五步就被发觉,韩氏兄弟一阵好打,逼着贼吐出之前偷的钱。

    今次韩骏随行,有跟班的情况下,张放自然不会带钱在身上。那一包沉甸甸的金饼、制钱,全塞在韩骏怀兜里,这是等会的交际费用,不由得张放不小心。

    还好,一路来到烟雨阁前,没出什么岔子,韩骏松了口气,也暗道可惜——他最近跟“兵王”甘延寿学了不少手搏之技,跃跃欲试,只是没机会。

    张放负手打量眼前这汉代青楼,前面有广阔的场地停放马车,相当于后世娱乐会所前的车位,此刻已停满各式精美华丽的“豪车”。主楼高三层,装饰以红、黄为主,看上去有一种金壁辉煌的感觉。楼的后院紧挨着长乐宫的永昌殿,若站在楼顶,或许能看到宫墙内花木扶苏,楼台水榭的怡人景致,大概这就是楼名烟雨之由来吧。

    张放感受到韩骏的异动,淡淡道:“阿舍很失望么?路上最少有三拨窃贼盯上你,不过全被我反盯回去,没敢靠近。”

    韩骏惊讶不已:“我怎么没发现?”

    张放下巴朝某处点了点:“还有人不死心——五点钟方向,穿褐衣、卷裤腿那个瘦子。”

    韩骏扭头,果然见到如公子所言之人。韩骏死死盯住那人,对方终于架不住那杀人似地目光,灰溜溜跑了。

    使用时钟方向,自然是张放教授的,即使时人不知钟表为何物,但学认这个并不难。张放的扈从队童子军,都有这一项训练内容。

    如果不是护卫有责,韩骏铁定会拔刀冲上去而不是用眼神凶人了。

    几句话工夫,张放已穿过停满各种高档车马的广场,来到楼下。此处正有一群一看便知是权贵家奴的小厮,正围在一起闲聊,内容多是府中佚事,或是替自家公子吹逼。其中有几人边吹边朝广场停车处东张西望,似在寻人。

    张放从后面朝其中一个模样清秀机灵的小厮肩膀一拍:“小四,看什么呢?”

    那叫小四的小厮一惊回头,待看清张放面目,原本惊吓而瞪大的眼睛,一下眯起,身体弯九十度:“君侯总算来了,哎呀!小的一直盯着车马停驻处,怎不见君侯下车,却绕到小的身后了……”

    张放微笑打断小四的喋喋不休:“路人太多,我们是安步当车。”

    小四又瞪大眼:“呀!戚里可不近,君侯竟走着来……”

    张放可不想跟这小四扯谈,再次打断:“你家少主呢,在何处……”

    “哈哈哈!我等早已恭候富平侯大驾久矣。”这一次,轮到张放的话被人打断了。

    张放抬头,但见广堂之内,楼梯转折处,于恬正笑眯眯向他拱手,在他身后一群士子正向自己揖礼而笑。

    张放一眼扫过,这些人里,有车骑将军、大司马许嘉幼子许新;有侍中史丹之二子史邯、史通;还有城都侯金氏家族的四兄弟:金涉、金参、金饶、金钦,除了最小的金遵,全来了;还有一人,彼令人意外,前帝师萧望之之孙,萧绍;最后当然少不了死党于恬。除此之外,还有十余士子,都有点眼熟,虽非权贵子弟,却也是能搭得上关系的人,算是几位公子的小弟之流。

    于恬说话的嗓门很大,几乎整个大堂的人都听到了,“富平侯”三字,令人纷纷侧目,无不惊羡。而嬷母更是带着几个从人笑脸相迎,嘴里夸得像朵花,一双媚眼,像涂了胶水般黏在这位少年列侯的面庞。

    史通拍掌大笑:“看,方才嬷母眼睛还黏着季子不放,现在羿啸一出,嬷母的眼睛就拔不出来了,看来还是羿啸胜出一筹啊!”

    嬷母难得老脸一红,以袖掩口,吃吃而笑,扭着腰便作势要朝于恬身上黏去,惹来一片恣意大笑。

    笑声中,张放被一众少年迎进早已开好的雅间。韩骏则与那小四等几个小厮一同跟上楼,守在门外听用。

    进屋落坐后,今日做东的于恬双手一拍,一群女伎如穿花蝴蝶,翩然而出,倚偎在诸少年身边,劝酒行令,言笑晏晏,屋里一下热闹起来。

    张放身边也坐了一位女伎,约莫十五、六岁,颇有姿色,眼睛有几分嬷母的媚意,看着张放就不舍得移开。她本想贴靠过来,却被眼前这俏郎君横放在腿侧的剑鞘顶住。这女伎虽犯了一点花痴,但终究是惯于迎来送往的,很快明白过来,于是乖乖坐着,不敢起什么心思。

    张放一手按剑,一手端怀,仰首而饮时,目光飞掠,一一细细观察这群少年。

    ~~~~~~~~~~~~~~~~~~~~~~~~~~~~~~~~

    ps:文中京城诸少的名字,俱来源于史料,也就是说,都是真实历史人物,非笔者杜撰。(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四章 【求 打 脸】

    今日聚会之人,无一不是既富且贵的官n代。

    就拿许新来说,在元帝朝,许家之显贵,便是富平侯也远不及。许新比张放还小一岁,身为幼子,颇得宠爱,甚至比张放还早几个月就获侍中之衔。只不大汉朝有侍中头衔的太多,不能扎堆上朝,否则朝堂坐不下,所以张放前次上朝没看到他。一般采取轮值制,五日一朝,而且未满弱冠者不需宿卫。可以说,这是一个既清贵,又轻松的衔职。在场诸公子中,超过半数都有此衔。

    许新与张放的关系一直挺铁,去年张放刚回长安时,曾派邓展联络递书,让他帮忙。只是当时许新不在,接待的是长兄许况。许况是下一任平恩侯的继承人,加上父亲又是当朝第一权戚,对名声看得很着紧。彼时张放名声很糟,许况冷言打发邓展。此后张放便没有登门,也没见许新登门造访。一直到张放守孝完回府后,恢复名誉,许新才来访并致歉,同时隐诲表示他被父兄禁足了,所以未能早来云云。

    张放也没计较,换成自己也不会登一个声名不佳的“损友”的门,这一层就算揭过了。

    史邯和史通的情况也差不多,史通倒想帮忙,为史邯所阻。只是史邯比许况表现得委婉一点,留有几分情面,这才得以相见。

    金家几兄弟的先祖与张放的先祖都曾是辅政大臣,世代交情,关系自不待言。其中金涉与金钦都是侍中,与张放同列朝班,彼此时有相见,甚为熟稔。

    张放唯一有些陌生的,就数萧绍了。

    萧绍的身份原本也很显赫,他是汉初名相萧何的八世孙,他的祖父萧望之亦曾是辅政大臣,又是元帝最敬重的老师,原本所受信重更在许嘉之上,只是得罪石显,被下了阴手,愤而自杀。萧氏的声望,就此衰落。现在萧绍的父亲萧育,不过是一名御史,而萧绍本人,亦只是一名太学生。在一众贵威少年中,他穿着最简,装饰最素,但神态自若,不卑不亢,比诸那一群攀附少年,高下立判。

    张放注意到,萧绍对身旁的女伎,也是正眼不瞧,保持距离。张放暗暗纳罕,自己不想碰身边女伎,是对这些职业“小姐”没兴趣,萧绍却又是为何?据他所知,萧绍其实是不混他们这个圈子的。此子经学传家,颇有才学,与之往来的都是青年俊彦。在场诸人中,可能也就是史邯与他有来往,其他人都不熟。这一点,从诸少年互相谈笑却没几个理会他便可看出来。既然如此,萧绍为何会来参加这聚会?这倒奇了。

    在座诸少年中,以张放身份最显贵,自然是人人敬酒,争相行令。

    张放一一敬谢,最后才以一杯饮谢,惹得众少年与女伎们一阵不依,连声再敬。张放其实对汉朝这低度酒并不在意,一坛下去未必有事,只是单纯不喜欢这个时代酒水的口感罢了。

    好在于恬与史通很快跳出来为他解围:“不光是羿啸,今日谁也不许多饮。先说好,谁醉了就自个留下,自有科雉(妓女)相伴,却休想同去昆明池。”

    昆明池!张放一下听出门道,原来下一个节目是去昆明池啊。

    昆明池在长安西南,上林苑以北,汉武帝元狩三年于长安西南郊所凿,以习水战。池周围四十里,广三百三十二顷,堪称长安最大的人工湖。因为面积很宽广,北面驻水军,而南面则为皇家游乐之地。东北面介于二者之间,亦为长安权贵休闲纳凉之所。

    端阳时节,临湖沐风,的确能消暑敞怀,这帮公子哥倒真会选地方。

    张放笑道:“季子,史九,你们不厚道啊,也没跟我说要去昆明池。我可是安步当车来的。”

    史通却道:“咱们这次去昆明池,不坐马车。”

    “不坐马车?骑马啊。”张放当然不会认为他们要步行去,那得有二十多里,谁也不会找这罪受。

    “羿啸只说对了一半……”这回说话的是金参,但只说了半句,就被身旁女伎喂酒截住下半句话。

    “一半?”以张放之聪敏,一时间也不知金参这句话啥意思。

    金参张嘴将酒吞下肚后,笑眯眯道:“骑马不假,但不是慢骑,得快驰。先到者,有惊喜。”

    张放扬扬眉,原来是要赛马啊。这帮公子哥,这大热天搞这个,不是自找罪受么?嗯,也说不定是风俗什么的,南方赛舟,西北赛马,亦不无可能。

    于恬见张放一脸不感兴趣的样子,忍不住道:“羿啸,你不想知道有什么惊喜?”

    张放道:“想啊,你会告诉我?”

    于恬连忙摇头,笑嘻嘻道:“这可不能说,否则还叫什么惊喜。”

    张放摊手,意思是这不就结了,说话之际,他眼角注意到萧绍在听到赛马时,眼睛明显发亮,神情也振奋起来。原来如此,这位是冲着这事来的。但这更奇怪了,如果是辩论经义,萧绍这么积极还差不多,赛马这种事,似乎不应当引起此人如此关注吧……莫非,是那所谓的“惊喜”?

    这时一直不怎么开口的史邯道:“听闻羿啸有两匹西极马,我府上亦在数月前从一胡商处购得数匹西域好马。不如今日都亮出来,让诸君一睹骏姿如何?”

    群少与女伎们齐声叫好,雅间里一时热闹非凡。

    张放身边的于恬凑过头,低声道:“史仲子还惦记着三年前输掉的赛事呢。”

    还有这事?张放没半点印象,知道又是“他”做的,不动声色,三两下不着痕迹从于恬嘴里套出原委。原来三年前“张放”亦曾与史邯有过一场骑赛。不过不是他们亲自上场,而是各派门下骑手出阵,结果是史邯输了。

    若是平常斗戏倒没什么,史邯最多一笑置之,偏偏那一次是平恩侯寿诞,而史邯看上了平恩侯次女,这下在心上人前丢脸,令史邯耿耿于怀。

    于恬最后略有担忧望着张放道:“这次最好亲自骑赛,方得惊喜。史仲子言外之意,要你亮出的不是什么好马,而是骑术……”

    张放倒没在意于恬的担忧,他脑海正飞快转动——平恩侯次女?不会是那个人吧?呵呵,若当真是那个人,史邯这一番心意,怕是要付诸流水了。

    雅间里喧嚣连天,张放想的却是,这大热天,要不要为了这不知所谓的“惊喜”与这帮公子哥尤其是史邯置气比赛呢?

    房门突然嘭地撞开,一人不请自来,仰首大笑:“赛马啊!好极,我最喜欢了。我正好有一匹天马,也想试试,诸位公子不会拒绝区区在下这个要求吧?”

    雅间为之一静,众人无不侧目。

    石荣,石大公子!

    ~~~~~~~~~~~~~~~~~~~~~~~~~~~~~~~~~~

    (感谢凤萌、菜猪、小胖、wo爱你一生、上谦星魂、yiyezhiqiu、简熙、疯狂胖象、流若及诸位投票打赏的书友,谢谢!)(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令人无语的制胜之器】

    石大公子出现在此丝毫不令人意外,他是以青楼为家的人,在这里呆的时间远远多过在家。于恬等京城群少平日来此宴会时,也没少见他,虽然鄙薄此人,但人家靠山硬,也没招惹他们,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玩各的。

    但今次不同,于恬在张放进门时喊那一嗓子,整个烟雨阁都听到了,石大公子不是聋子,又怎会听不到?

    石大公子最近有点上火,不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是因为好几个女伎背后说他是“驿马”,令他大光其火。“驿马”是青楼流行的暗语,指行房时男子在上若骑马,而驿马的速度最快,三两下就交待了——就跟后世的“快枪手”意思差不多。

    石大公子令家奴狠狠收拾了那几个女伎,但心头火气并未消多少,因为他的确被戳中了痛处。他不反思是自己纵欲过度所致,反而将此归咎于当年张放的那一脚……

    严格的说,他跟张放的仇怨不是一笔勾消,这种芥蒂是消不了的,只能说是双方扯平,互相妥协而已。他不敢再找张放的麻烦,但能有机会落张放的面子,踩上一脚,他绝不会放过。

    因此,当石荣听到张放来时,顿时留上心,令龟奴打探京城诸少在说什么。得到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