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宋武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宋武功-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他的一颗心从效忠烈祖一刻起,就已经奉献给了李唐江山,李唐在,陈乔在,李唐亡,陈乔亡。

    陈乔此刻心头暗忖:“此子果真是字字诛心,口才了得,对天下形势也是在理,此子若是长大,将来一定是一个宰执。”

    可惜他陈乔却不动心,不到最后一刻,他是不会死心的。

    此刻,陈乔抚须而笑:“少年郎,你说的对,可是老夫愿意死效大唐,顽石岂可动吾心?若是今日你不是来此苦劝老夫,老夫愿意手下你这样的弟子,你今后的前途一定无可限量。”

    “陈夫子,忠义耳,却是愚忠。不过我赵德昭不相信最终陈夫子不会改变心志,时间就是证明一切最好的物事,还要多谢陈夫子的一番夸赞了。”赵德昭拱了拱手,抬起他的头乔。

    陈乔一听,这个名字甚是熟悉,他是赵德昭,猛然间陈乔想起了往事,他曾经在码头见过赵德昭。

    此刻,陈乔两只眼睛德昭,他对着赵德昭不可思议道:“你就是魏王?”

    赵德昭微微一笑,一切都非常平静,他道:“陈夫子,不必如此惊讶,小子不过是一介凡人,终究还是敌不过你心。”

    “没想到魏王一直都待在京城?”陈乔苦笑道,随即他想明白了一切,国主在开封李从庆篡位举兵讨贼赵官家下令出战,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一个巨大的阴谋,此刻陈乔有些无力,只是不到最后一刻他断然不会放弃的,“魏王,老夫一定会拭目以待,送客。”

    “陈夫子,这龙井茶果真不错,闻之香溢,满口亦如此,这茶,可是韩夫子所赠?”赵德昭掂量起茶杯,呷了一口,然后抿嘴底的茶杯说道,“小子曾经在韩府喝过此茶,话说此茶可是从吴越国而来。”

    赵德昭在韩熙载府上喝过此茶,这句话暗示韩熙载也是赵德昭的人,他已经隐约听出了赵德昭话中的意思,此刻他也是一怔,差点将桌子上的杯盏给撞了。

    赵德昭站直身子,躬身一拜:“陈夫子珍重,我大宋缺少的就是陈夫子这样的清官谏臣。”

    赵德昭离去时,朝着林荆城递了一个眼色,林荆城也是个心思玲珑剔透之人,他明白赵德昭的顾虑。

    林仁肇与林荆城也从座位上起身,躬身一拜。

    望着三人离去的背影,陈乔寂寥地坐在位置上,对着开封的方向道:“我陈乔辜负了李氏君王,这大唐江山完了,我陈乔又有何颜面活在这个世界上。”

    陈乔直起身子,他落寞地从座位上离身,打算回书房。

    “阿郎,郎君回府了。”这个时候管事陈史超进来禀告。

    “唔他都来书房一趟。”

    “是。”

    ……

    书房内,陈彦笔直地站着,位置上的陈乔却满脸怒色,将方才林仁肇他们说的话统统告诫自己的儿子。

    陈彦乔,他一字一句道:“父亲,这件事情孩儿认为,他们所言的并不是没有道理,这事情都这么明显了,父亲还打算如何力挽狂澜?这大唐如今已经千疮百孔,若没有强宋,估计大唐社稷还能延续好几十载,可是如今内忧外患,大唐恐无回天乏力之术了。而且今日魏王亲自出面,也是礼节下士,算是给父亲面子了。”

    陈彦这也是从大局考虑,当今的大唐朝廷已经没有陈乔的余地了,而且李煜一家子都在开封,这等于大唐的国祚都捏在大宋手上,到时候凭借大宋一句话,就能让天下抖一抖。

    陈乔听了,直骂道:“你这个逆子,不成气候的东西,你怎可为贼人说话,你忘了父亲是如何教你的。仁义忠诚,要为国家誓死至终。我陈乔岂可叛国,做出那等事来。”

    陈乔此刻脸色变得铁青,儿子陈彦都苦苦劝自己归顺大宋,他心底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此时恨不得打他一顿。

    “父亲——”陈彦跪在地上,重重地磕着头。

    陈乔并没有表示,他依旧不动如山,心志坚定,“你走罢,就当我陈乔没有你这个儿子——”

    陈彦转身就离开了书房。

    ……

    到了夜间,林荆门摸黑到了陈府,他并不知道林仁肇三人白天到过陈府。劝过陈乔之事。

    陈乔吃了饭之后,就一直将自己锁在书房内,林荆门按照往日时辰已经到了书房门外。

    书房的烛火一直都亮着,可是里面却没有一丝动静。

    忽然间林荆门听见一阵踢翻凳子的声音。

    林荆门听见声响,忽感不对劲,便立即推门而入,只见陈乔直挺挺地挂在房梁上,双腿一直蹬着,他赶紧上去将陈乔从房梁上放下来。

    陈乔见林荆门回府,他咳嗽了一阵道:“林副将还是让老夫去罢,老夫已经无颜见国主了。”

    “陈学士,究竟发生了何事?”林荆门用力拍了拍陈乔的后背,舒缓他的气息。

    “老夫……咳……”陈乔欲说未说,叹了口气,随即才一五一十地将事情说了出来。

    林荆门狐疑道:“林帅怎会如此?他们现在何处?我去找找他们。”

    就在这个时候,管事陈史超忽然间道:“阿郎,他们又来了。”

    “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接下来,林荆门就已经从他们三人的话中知道了一切,林荆门见林仁肇执意如此,也就顺应时势,一并归顺了赵德昭。

    陈乔只得放弃了轻生的念头,既然如此,他打算归故里,当个教书匠,后半辈子当个夫子罢了。

    ps。多谢the…otten…er的。

第二百零三章 两手准备() 
这日黄昏,天空一片金色,火烧云也是格外妖娆,在它的衬托下夕阳显得格外灿烂,远处的山林也在视线中变得更加金灿灿的。  。  。,

    此刻一大队人马走在山路上,将士们披着盔甲,前方的地势一下子开始平坦起来。

    就在此刻,一马从远方地平线而来,到了钱俶与丁德裕的面前,立即汇报:“国主丁都监,我们已经了茅山,茅山不远处秦淮河那侧就是句容城了,而在前方山坳处末将发现了一处行军扎营遗迹,似乎是林仁肇军队原先留下的军营驻地。”

    “军营驻地?”都监丁德裕抬起头天色,又一旁的吴越王钱俶道:“国主,如今天色入暮,不妨就在前方发现处扎营安生。”

    这段日子,一直都在行军打仗,几乎没在地上歇息过,基本都是骑马,弄得他胯下两侧的大腿处有些擦伤了,而且又痛又累,正想歇息,此刻他德裕,虽然如今他是吴越王,又是升州东南面行营招抚置制使,可在军中还得裕的脸色,毕竟他是大宋官家赵匡胤派来的都监,此刻他点点头道:“按丁都监所言的做。”

    钱俶立即下命道:“听命,全军火速前行。”

    全军开始加快步伐,朝预定地方跑去。

    这里就是润州军曾经驻扎的地方,虽然长满了嫩草,可是收拾一下极快,不久之后两军便开始驻扎在此处。

    军营四处,将士们正在安营扎寨,此地较为平坦,附近又傍临小溪,取水也是方便。

    无庸子此刻也下马了,一旁的丁德裕庸子的脸色,问道:“军师不知甚么?”

    无庸子抬头望去,只见军营四周的山势较高,且四周都是山脉,又靠近溪水,这里据说是茅山。

    他道:“此处山区地势险要,西邻江宁府南京北望长江东至武进常州江阴无锡苏州昆山,南下浙西,历来为兵家所争夺之处。”

    正如无庸子所说那样,丁德裕也知道这茅山,南北约长二十里,东西约宽十里,峰峦叠障山上的奇石林立,也是一处藏兵之处,上一次林仁肇的军队就是驻扎在绵延山势中,依靠山势接着攻打。

    此刻无庸子也向都监丁德裕提及茅山上火浣宫内的无为道长将他引为知己,当初无庸子当初游历天下,与之一同参考天下的天文历法兵法修列。这一次,在收到无庸子的飞鸽传书之后,得知无庸子一行人已经到达茅山附近,无为道长打算亲自下山去两国联军军营内。

    丁德裕问道:“军师,那无为道长何时来?”

    无庸子曾对丁德裕说过,茅山上有一座火浣宫,山上的无为道长也跟无庸子是旧识,这一次他们来茅山,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无为道长的帮助破了句容,而眼下横在宋国以及吴越**队面前的就是一座句容坚城。

    无庸子摸着不长的胡子道:“火浣宫的无为道长也是深知天下战火洗礼,百姓穷顿,他自然也想出一份力,不仅仅是茅山的安宁,也是希望天下安宁。回丁都监,今夜有老友造访,贫道这个老友,一直在这茅山附近转悠,倒是一定会给丁都监一个意外的惊喜的,想必现在我那两个徒儿已经就在路上了。”

    自从攻下润州过后,无庸子安东野以及安德裕三人也随着丁德裕的军队南下到了句容茅山此处。无庸子精通奇门遁甲兵家修阵战术,是以一路上也帮宋军与吴越国联军不少忙。

    丁德裕笑道:“有军师出马,一个顶十个。”

    无庸子默然不语,他知道此刻城内应该有一人已经混入了,只是那人在军中的身份比较低,做事难免插手不到一些高级军务中。

    不久之后天色入暮,四周一片漆黑,军帐四周已经点起了火把,士兵们又在军营外面已经升起了篝火,取火造饭,其余将士们也趁着此刻在四周探查军情。

    就在此刻,军营门口忽然出现一行人,穿的衣服也是极其普通,有七八个多,其中二人正是安德裕与安东野二人,他们的后面跟着一个老头子,衣着普通,是年长者,其余几个则是青衣青年人,对那老头也是极其恭敬。

    戍守军营门口的将士立即将情况汇报给钱俶丁德裕等人。

    不久之后,军帐内传出一声爽朗的笑声。

    丁德裕笑道:“无为道长,这次多亏你来了,还带来这么多的情报,也为我军攻打句容帮了不少忙啊。”

    无为道长打扮得跟个樵夫一般,此刻正拱手道:“都监说笑了,此乃老道应做之事,这句容城池虽然坚固,可是并不是无坚不摧的,老道在茅山待了这么多年,对茅山附近的情况还是知道一些的,都监问来老道便会一一回答。而且殿下曾经说过,我们要尽快结束战乱,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等我大宋一统天下之后,九州大地就能结束战乱贫穷,到时候再恢复我汉唐的光荣百姓都能抬起头做人大宋的光辉在天下间流传。”

    丁德裕听见无为道长说起了魏王赵德昭,他便追问道:“不知殿下他们现今如何,这金陵城的情况也不知怎么样了?”丁德裕只知道赵德昭失踪,并不知里面的弯弯曲折。

    魏王赵德昭的行踪现在而言就是机密,是以无庸子并没有告知丁德裕他们情况,他也不会现在告诉丁德裕他们的。

    无为道长德裕道:“丁都监,有些攻城军械老道一二日后定会派人拿来,端阳临近,句容城内也是热闹非凡,到时候城内的一切就交给老道了。”

    丁德裕拱手一拜:“有劳道长了。”

    无为道长说完,即刻告辞,他要赶紧回茅山上的火浣宫,这句容城内的达官贵人以及寻常百姓,也经常回去火浣宫祈福祝愿,无为道长也认识一些句容的达官贵人,马上就要到端阳节了,这不那些名门豪绅达官贵人也会力邀他去驱魔辟邪做法事的。

    眼下句容城池戒备,但是无为道长在当地百姓中就跟天尊一般,这尊大神也会在端阳日进城。

    。。。。。。

    入夜了,远处的城池如同一只巨兽一般匍匐在地平线上。

    这就是句容城池,在它的西南一侧有赤山湖,赤山湖三皆为岗地,西北一面地势平坦,两侧山崖对峙。湖水周长一百二十里,驻有水军,虽然句容城池曾经一度被林仁肇军队攻下来,可是没过多久,等林仁肇西去秦淮河下游以及钟山之时,唐军复又重新夺回了句容。

    句容附近的水文十分丰富,上游有水系,因为茅山山脉阻挡,南水汇入石臼湖,北水流入秦淮河,两条水系纵横交错,呈东西分水而去,护卫着溧水与句容乃至附近的城池小县。

    而且句容又倚茅山北濒大江,也是历来争夺之地。

    自古以来,山与水不仅仅是一道秀丽风景,也是一道天然屏障,成为秦淮河一线阻挡军队西进的一道天然屏障。

    此刻句容城池城头,驻守的乃是唐国的精锐军队,与上游溧水军队固城自守,当下游刃有余,退可守,进可攻,利用山川水利,便可死守活守。

    如今快到五月以及即将梅雨季节的时候,又因前段日子的降雨,也让水位也上涨了不少,因其水文丰富,正好适合水军在湖水中纵横,这对于唐军而言就是极其有利的。

    夜晚,城头的火把一直不停地燃烧着,火苗平静地将城池照出了轮廓,远处河流之上,城墙护城河中,唐国的一支水军游曳在句容,以及溧水中上游附近的河流中,一刻不停地提防着东境的宋吴越**队。

    今日农历五月初三,后日就是端阳节。

    每年这个时候,在江南一带的河流中,河道中都会举行赛龙舟的比赛。

    眼下虽然是战时,可是句容官吏百姓也依照这一惯例,在水面上开始准备赛龙舟了。

    唐军旗帜飘扬的城头上,如今一位底下底层军士上城禀告道:“如今听闻斥候禀告,说是宋吴越军队出现在茅山附近,这次他们也一定会极力攻打我句容城池。”

    此刻周遭一位比这位军士职位更高的都虞候却道:“哈哈,宋士达不必害怕。宋,吴越军队若想现在就攻打句容,恐怕要多费一番工夫,如今句容周遭池水上涨,我军战船林立,多在江河湖泊上行驶,宋为北人,不习水战,自然不是我唐军对手,吴越假使相助,可是这天时地利俱在我唐军手中,纵然他们占据人和,也不会一下子攻破句容的。再说这句容有大湖大山阻碍,那可是天然的屏障啊。”

    宋士达抬起头,他拨了拨头上的发丝,可是眼睛里面满是笑意,随即他拱手拜道:“虞侯高明,这次宋吴越军队一定会败在虞侯的手下的。”

    说完,宋士达又撇去一眼,眼睛里面尽是鄙夷,他不过是个普通的军驿,前几日还在玄武湖唐军驻地,这几日因为要负责褫夺信件等杂事,就赶来了句容,依照如今句容的兵守情况,宋吴越军队恐怕一下子也不会踏破句容城池,再说自己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军驿,他身上还是有任务的,只是有些事情也是力所不及的,而且眼下他也在明日的这个契机。

    接着宋士达四周湖面上又道:“虞侯没事的话,末将就告退了。”

    。。。。。。

第二百零四章 混入句容() 
当夜,宋士达离开城楼之后,立刻去自己住的地方,这几日在城中,他已经将消息打探个一清二楚,后天在城内,有士绅豪门邀请茅山的无为道长驱邪。请大家品#书……网!更新最快的

    宋士达回了住处,他仔细斟酌,将今日句容城内的情况,重点整理了一遍,随即立即手札一份。宋士达从鸽笼里面取了一只鸽子,在隐蔽处将鸽子放走了。

    每隔一二日,无庸子便能收到宋士达送来的密信,今日也不例外,凌晨之时,天色尚未大亮,鸽子飞落到了城外宋吴越军中,此刻无庸子已经取出鸽子上的密信来。

    丁德裕已经早起,此刻无庸子,立即将密函交给都监丁德裕,丁德裕后,理了一遍头绪,句容对两军而言已经不算是阻碍。

    无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