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如花可是盐边数一数二的美人,只可惜家境贫穷,他爹为了钱把他嫁给了四十多岁的刘喜利。
四川靠近西藏的地方,男人都是匹夫黝黑黝黑的,而女人确实长得白白嫩嫩的,当初如花知道他爸爸要把他嫁给又黑又矮又搓的刘喜利之后,那哭的叫一个惊天动地,不过没有用。
从那年到现在已经五六年了,如花的心在就死了,每天面对的都是那几个人,所以五六年来她也早就适应现在的生活了,有吃有喝,不用干活,直到今天见到王九龄,不,是王九龄一伙人,其实也就王九龄许三多和两个警卫。
如花第一眼就呆住了,尤其是为首的男子,面目清秀,谈吐不凡,看他出手,一下子就是几百大洋,而且早就听说沿海那边土地肥沃,那些地主、商贾个个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今日一见果然不假,女人心目中的男人不就是这样的吗,而且眼前的男子是那么的强壮,要是能嫁给他,那晚上还不得……
不,想自己这样的女人恐怕做小人家也未必要,不过可以做情妇啊!就算这个大官人看不上,他后面几个家丁绝对是跑不掉的,好歹自己也是县长夫人,而且要身材有身材,要相貌有相貌,不正是男人喜欢的奶大屁股大吗?
要说这也是刘喜利的原因,四十多岁的刘喜利身体机能下降的很快,尤其是哪里,关键是他居然还有五位夫人,而如花排在第四,本来他还是刘喜利的心头肉,虽然每次都不能尽兴,不过好歹还是有啊,可是自从去年刘喜利娶了五夫人之后,就再也没有碰过他,这叫如花如何能受的了,他现在是最需要的年龄段,管家和几个下人到时暗示了他很多次,不过看着他们那个样子,吐都来不及,哪里还肯跟他们做那事,去外面又很容易败露,所以每次需要的时候只好用黄瓜。
最气恼的一次是有一回没找到其他的棍状蔬菜,只有一些辣椒,于是如花也顾不得了,找了最大的一根,没想到之间用力过猛,辣椒都被弄破了,然后辣椒水就灌进了那里,辣的下身发麻。
“不知王兄弟家里是做什么生意?”收了两百大洋,刘喜利一下子变成了二十多岁的王九龄的兄弟,叫王九龄哭笑不得。
“也不过做些小买卖,不值钱,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有今天没明天的,混口饭吃。”王九龄微笑着说。
“确实,沿海那边那么富庶,大家读取哪里了,不像我们这里穷的响叮当,连个土匪都没有。”
“呵呵!这里没有土匪那说明县长治理有方嘛,那里是穷啊!你看湘西,那边才叫穷呢,可是那里土匪满地啊,你都找不到几个良民了。”王九龄恭维道。
“哪里哪里,王兄弟过奖了!”听到有人恭维他,刘喜利乐开了花,现在是又拿钱,又有人恭维不过刘喜利知道一个人恭维你,又给你钱,那说明他必定有求于你。
“茶来啦!”如花的大嗓门一声吼,王九龄感觉屋子都要塌了。
“王兄弟,请喝茶,王老,请请请!”
王九龄完全没注意如花递茶给他时,那副发骚的摸样,而是专心的品着茶,“好差!不过以前从未喝过这种茶,不知道这茶产自哪里?”王九龄确实是不懂茶,不过前世做业务的他知道,一个人妖很好的跟人交流,绝对不是你叽里呱啦不停的说,而是应该多发问,而且问的问题一定是别人懂得,或者别人最引以为豪的。
果不其然,刘喜利开始叽里呱啦的说:“这茶是就是川边的边茶了,前清还在的时候,可是进贡给皇室的……”
半个小时后,刘喜利终于停止了,一旁的王宗,感觉到王九龄完全不懂茶,但是半个小时以来一直很配合刘喜利,不时地发问点头,而且一直是满脸笑容,王宗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此子不一般,我喜欢!”
刘喜利收了王九龄的钱,又废话了了一大推,拿了人家的钱,也该给人干活了,这么大的大财主要是失去了,以后就没人在几百几百的给送大洋了。
“饿!王公子,那个光聊天了,那个你来找我是啥事来着?”
“买地?”王九龄很简洁的回答道。
“对,买地,看我这脑袋!”刘喜利挠了挠脑袋,“你来找我买地就是卖荒山了,不知道有没有看中的地方啊?”刘喜利看起来糊糊涂涂的,其实能当上县长的,而且还是在一个地方当了十几年县长的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
“我希望在长江边上买一些地,价格要便宜,因为我买的会很多!”王九龄说道。
“这样说的话还是比较模糊,如花把本县的地图拿过来,”刘喜利对着如花说了一句,如花上了茶之后一直呆在客厅,没有走开,眼神一直愣愣的看着王九龄,王九龄当然发现了,有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泡她,不过最终还是决定走正道,毕竟是要做大事的人,要是上别人的老婆,以后下属总要在这个地方防着你,那就不能尽心办事了。
要女不了多娶几个算了,让田丹见鬼去吧,说实话有机会泡很多妞,却不能泡,那就相当于你有能力买那件你很喜欢的东西,却有人威胁你不能买,要不然就……那个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是老爷,”如何大声说道,然后扭着屁股进了后堂,王九龄连看度没看他一眼,不过扫了一眼他那大大圆圆的屁股,眼下办正事,要是县长发现你老是看他老婆,那就完蛋了。
第九十四章 建基地
这份地图还是不错的,盐边的每个镇,村都标了出来,周围的县也粗劣的标了出来,不过看这这份地图,王九龄要哭了,因为后世攀枝花市的主城区根本不在盐边县,也不再川边特别行政区,更不在四川,而是在云南,现在盐边在长江以北,长江以南是云南的,王九龄不敢确信,指着那一块说:“这里就是云南啊?”
“是啊,南边是云南的北边就是我们了,这里交通还是比较便利的,水路方便。”刘喜利还以为王九龄地理知识少,对这里不太了解。
不过王九龄确实是不了解,真的是悲剧了,不过眼下云南是龙云统治,这家伙可不是傻瓜,就凭人家一个打拳的混到今天的云南王就知道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了,还有人家可是直到抗战才被老蒋收拾的,其他什么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张学良等无数看起来比他厉害,实力比他强大的多的人基本都市在抗战初期、前期就被收拾了。
王九龄可不打算去他的眼皮子地下搞什么动作,对付即将四分五裂的四川军阀可比对付云南王容易一些,至少四川可以利用的矛盾太多太大了,机会把我的好,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可惜王九龄前世不是阴谋家,要不把他们全部收拾了。
不能去云南发展,那就只能留在盐边了,王九龄做看看又看看,最终决定购买今天攀枝花市东区的部分,目前这里只有几个小村子人口稀少,到处都市荒山,其实就是陆地突出长江的一块而已,面积十平方公里的样子,王九龄一下也不敢搞得太大,这里有没有矿王九龄不知道,不过有也开采不了,现在他需要先在这里扎西跟,等夺取了川边的大权,那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王九龄大笔一挥,对刘喜利说:“我就要这里了!”
刘喜利干笑了两下说道:“王老弟,这么大的地方恐怕不太合适吧,虽然这里没什么税收,可是你一个人买下这么大的地方,被上面知道了我可不好交差啊?”
王九龄觉得在这个年代没有钱搞不定的事,要是真的有,那也是你的钱不够,王九龄当然知道他买的地方对于一个地主来说却是太大了,王九龄手一招,许三多又拿出一筒一筒包好的五百大洋捧在托盘上。
刘喜利看的眼都直了,王九龄之前也不是没想过刘喜利会贪得无厌,宰他,不过后来想了想,要是刘喜利真的这样的话,那他就直接管理这一块的保长去,只要付了钱,再有上千人枪,还有炮,谁敢动他也得掂量掂量。
王九龄之所以拿出这么多就是要给刘喜利假象,在气势上压倒他,让他分不清东南西北,“刘县长,本人初来炸到,以后就在本县讨生活,很多地方都需要县长大人的照顾啊!”说罢把大洋推到刘喜利的面前。
刘喜利看了看大洋,一副犹豫不觉得样子,“哎!王老弟,你这不是难为我吗?”
王九龄也不说话,一直看着刘喜利,刘喜利叹了口气说道:“王老弟,跟你这么了得来,老哥我就豁出去了,大不了这县长不当了,如你所愿,不过这块这么大的地方,方圆好几里地,我上面还要打点,公道价一万五千大洋一分不能少,另外老弟可别在哪里作出上面让我为难的事。”
王九龄觉得价格确实很公道,至于后面的那些话,完全不是问题,“九龄拖个大,就叫你刘大哥了,这个刘大哥放心,这么照顾小弟,以后有什么发财的路子一定忘不了你,哈哈……”
“三多去叫人把大洋送过来,刘大哥,老太爷大家如此投缘,肯定要去搓一顿了,我请……”
1932年5月4日,王九龄在县城大肆的采办了一番,包括粮食,布匹、盐巴、食油等一系列的的日常用品跟城外的独立团会合往攀枝花去了。
盐边县的商人们可是小赚了一笔,个个对王九龄亲热的不得了,希望下次再来。
王九龄当天下午就到了攀枝花,前世王九龄是一家国内还比较知名的内衣商的业务,正好被派到了成都分公司,在火车北站的海发内衣城上班,当然攀枝花市就是他负责的区域之一,对攀枝花还算是熟悉,这个东城区,也就是王九龄买下来的这一块区域王九龄也到过,看着这里树木杂草丛生,完全没有后世人口百万大城市的生机勃勃,不过这里很快就会向会是的攀枝花一样了,而改变这一切的人就是他王九龄。
独立团所有的人包括事先到达这里的于汉等人也在场,眼下王九龄等人最急需解决的是住宿问题,四川马上进入雨季,可是目前这一千多人连一间房子都没有,目前先把木房子搭建起来,毕竟睡地上是很不安全的,暂且不说吃人的野生动物,那些大动物还是比较好驱赶,可是像蛇、蜈蚣蝎子这些就没办法了,要是睡地上很有可有会有人被咬一口,这里医疗条件这么差,估计就没命了,就算能就得好,那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才行,现在又完全是消耗,没有收入。
王九龄将居住地选在了今天攀钢的位置,这里地势平坦,靠近河流,交通算的上是便利了,王九龄还要在这里先修一座简易的码头。
独立团的人都市农家子弟出身,之前都是种田的、打猎的、捕鱼的,还有砖窑厂的……等等,可谓是人才济济,搞科研他们不行,可是这上山砍树,烧砖盖房子,这些农活,他们绝对是专业的。
王九龄打乱了建制,从新整编,现在整编都市按照自己在农活和家务活的特长上来分的。以前是种田的,全部分在一起,以前是打渔的渔民全部分在一起,以前是打猎的猎户全部分在一起,不过王九龄最需要的是会烧砖、烧瓦的人才,不过独立团还真有几个干过这活他们就被安排在一个班,可惜这里面没有再水泥厂里面工作过的,要不然建水泥厂的时候就有专业人才了——
不知不觉写到二十多万了,说实话我觉得太慢了,离一百万字还差好多啊!
第九十五章 建设基地
独立团自从贵州出发后,路上也收拢了一些人,现在全团有1400多人人,其中两百多是老弱,一千多人都是精壮的男子,王九龄现在的团编制采用三三制,一个班12人包括正副班长各一名,一个排三十八人包括正副排长个一名,一个连116人包括正副连长各一名,一个营344人包括正副营长各一名,一个迫击炮排,每门炮五人,三门炮就是15人肩上排长就是16人。至于7挺机枪因为那三个连长吵着要最后王九龄谁也没给,而是编了一个轻机枪排,每枪四人,加上正副排长正好是三十人,而王九龄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但是又介于现在的特殊情况,设有一个班,不过这个班可是了不得,人人都是全团的射击搏斗的好手,当然王九龄让他们每个人配了两把驳壳枪,其他人羡慕的流口水了。
上面的没有炊事班,因为现在没有打仗,主要是建设,而那两百多老弱,则负责给大家做饭,多人他们的任务不但是做饭,只不过做人是他们份内的事情。
所有的人都分配好之后就是紧张的大建设开始了。
独立团现在有1400多号人,按照二十个人一间,也要70间房子才够住,当然为了卫生这房子还必须建的够大,通风才行,精壮们,除了打猎的要去打猎,捕鱼的去捕鱼,还有生产砖瓦的要去寻找合适的地方开办砖窑厂,老弱哪一组则干些轻活,他们除了负责做饭,另外就是跟着王九龄看看哪里适合作为耕田开发,而剩下的人除了很少的人警戒,以防万一,其他人都上山砍树盖房子,至于地基,拜托,该木房子还需要什么地基妈吗?
所有的人安排妥当王九龄就带着农事经验丰富的几个老人,其实他们差不多五十岁,这后世也不算老可能是这个时代营养等原因,比后世同等年龄的人苍老很多。王九龄现在要去看看周围哪里比较适合种地,且不影响以后的发展,毕竟这里很快就要坚持大城市了,王九龄完全有这个信心。
其他人各自分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了,王九龄则要在自己买下的地域范围内思考哪里适合种地,哪里适合建房子。
后世的攀枝花是经过国家40多年的发展才有了人口百万的规模,不过抗战一爆发,这里要是现在吧基础打好,规模完全有望在抗战期间超过后世的规模,后世的历史中的攀枝花主城区主要是在今云南境内,王九龄实在没把握说服云南王龙云,因此那一块地方期望不能太高,所以攀枝花实际上只有后世的东区一半和西区在王九龄的手中,即便夺取了川边也是,所以王九龄需要细细的考虑怎么样规划好。
这些天王九龄的主要时间用于考察目前所能控制的区域,对这些地方有个了解,四川乃至整个大西南都是以山地为主,而这里的山则是又高又大,连绵不绝,山上无论山上山脚,裸露可见石头,上面只有一层薄薄的土,有的植被甚至是长在石头缝里,因此这里的环境很脆弱。
王九龄打算在这里在这里实行后世的那种“生态循环农业”,不过王九龄只记得后世的一种,而且他也见过。
经过一番考察王九龄最终决定在还是在驻地附近建一个饲养家禽的家禽厂,并且在这里挖一个大池塘,而且这里距离河流有近,取水也方便,还有靠近河流的土地也比较肥沃,以后家禽的粪便可以倒进池塘喂鱼,等每年收获了鱼之后,又把池塘的淤泥挖出来挑到田地里面去,这里面有那么多动物的粪便等沉积物,比一般的肥料好使的多,而且还是免费的,并且环保,不会像化肥一样破坏土壤,同时中出来的东西也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绝对环保。
至于家禽还是要去附近的村庄购买,初步先养鸡鸭鹅还有猪,而鱼只能是在长江里面打到鱼放进池塘里面养了。
但这些还要等到先盖完住宿的房子才可以动工,接下来的半个月,独立团的男女老少爷们开始了紧张的、加班加点的盖房子工程。
1932年5月20号,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独立团等人终于盖好了80间大木房子,并且装有两排木床,而每排木床分上下两层,就像学校的上下铺,只不过这里是一个大大的上下铺。而木房子分成五排并列每排16间房子,看起来就是一个大大的长方形,除了中间的几件放着粮食、农用的工具等等,其他房子都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