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历四年- 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师。不过现在,这里却还是那个沿海的备倭卫所,甚至因为满清南下,卫所更显衰败。

    “你是有功的。”

    “大王收复失地,小人无拳无勇,不能为大王前驱,只是开门迎接王师,实在有愧,有愧。”

    胖大的乍浦千户所掌印千户跪倒在地上,就差五体投地了。浙江和江西的卫所官员们的下场,他是知道的,江浙明军集团在吞噬旧卫所以巩固和加强基本盘,能混到掌印千户的他也不是个傻子,所以江浙明军一到,他的卫所官职也就算完了,从心底里是绝对抗拒的。

    可是陈文如今的威势,他是万万不敢说出个不字的,所以当军情司的密探前来要求他配合行事,这个千户非常识相的就答应了下来,为的就是能够立个功劳什么的。奈何陈文这么一说,他反倒是害怕了起来。没办法,杭嘉湖的士绅和其他卫所官员都说浙东的陈文是个喜怒无常的杀人狂魔,谁知道这话到底该怎么理解才不会触怒陈文啊。

    “我江浙王师中没有下跪的礼节。”

    冷冰冰的话语,可是听到千户耳中却是如清风拂面般舒爽万分,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见陈文没有对此表示不满,偌大的石头也就算是落地了。

    “小人愿为大王效死,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嗯,本王问你,这些日子可有其他什么人前来劝你反正的?”

    千户知道陈文指的是什么,连忙回道:“回大王的话,倒是有几个读书人跑来,但小人心里面拜服的只有大王,绝不敢答应他们。不过据小人所知,嘉兴府很多的士绅如今都在私底下串联绿营和各府县的虏廷官员,说是要……”

    “我知道了,你把你知道的都写下来,交给宫校尉。等左军都督府的命令下来,再到金华报道,是个什么职务,到时候再根据你的个人能力来评定。”

    “小人明白,小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小人日后一定为大王尽心尽力的效力,绝不敢有半点偷懒。”

    “下去吧。”

    “喏。”

    陈文很清楚,掌印千户所说的有人来劝说反正,指的肯定是让那些满清官吏投靠郑成功,这根本不用挑明了。现在郑成功已经成了江南及杭嘉湖士绅规避浙东狂风的港湾,仅仅是折腾了一些考取满清功名的读书人和丈量田亩就把他们吓成这样,可见这些年他们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只不过,杭嘉湖,本就是郑成功在书信中暗示许给陈文的。如今的反攻势头是陈文卷起来的,他北上截胡了陈文到嘴边的肥肉,总要有所表示,日后二人才有合作下去的可能。否则的话,江北是满清必然会南下的援军,南边则是满怀敌意的友军,接下来的事情也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郑成功如此设想,本就是商人的思维,郑泰当初一句话就把舟山让出来也是如此。这是没办法的,毕竟陈文如今的实力雄厚,占据了大片的土地。更何况海贸上面二者还是有合作的巨大空间的,没必要闹得太僵。

    然而,郑成功却并不知道,陈文对此的介意程度很小。因为史上郑成功也曾经进行了这么一场北伐,一旦用命中注定来解释的话,介怀的疙瘩也就烟消云散了。

    尤其是郑成功当年的失败,彻底改变了中国史的走向,现在能帮上一二,至少陈文在心理上是满足的。所以才有了张自盛兵进福建,威压耿继茂、刘清泰;所以才有了马信率领南塘营浮海攻取金山卫,以吸引梁化凤的注意力,设法将其牵制在那里。

    后顾无忧,还顺带着把当年送他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那个清军名将给绑在苏松动弹不得,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至于其他的,尤其是想要改变内里如许骄傲的郑成功的个人意志,那是根本做不到的,也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事情做了如许多,回报是当然的了。杭嘉湖,本就已经在陈文的嘴边了。更何况现在满清又在这块蛋糕上加了一枚甜美的樱桃,不吃下去就对不起顺治的浓情厚意了。至于那些士绅,郑成功都不在乎,陈文就更没有必要在乎他们满意与否了。

    “按照原定计划,后营下船后北上进攻嘉兴府城,前营随本帅继续乘船西进,与金华师汇合。”

    “末将遵命。”

    ………………

    陈文的这一路登陆乍浦后就启程分兵而行,而马信带着南塘营则同样无惊无险的收复了金山卫。

    “马帅。”

    “于御侮。”

    于佑明家里面是金山卫的世袭军官,他的父亲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是当他亲自出现在金山卫,那些卫所里的叔伯有了他的担保,也毫不犹豫的反正到陈文的旗下。

    “据卑职的叔伯们说,梁化凤那贼还在松江府,因为这几年钱应魁的苏松义军闹得实在太厉害了,四处攻击县城、汛地以及规模较小的清军,前不久刚刚被梁化凤打了个大败,但是最近却又活跃起来了。另外,据传闻福建王师杀入长江,大败驻扎南京的真夷,苏松的鞑子很可能会去驰援。”

    出发前,陈文曾经对马信暗示过,福建明军于江南将有大图,所以他准备助其一臂之力。

    明明只是一支偏师,可陈文却让他带着南塘营这支战力最强的营头出发,显然是对延平藩有着极大信心的。只是马信没有想到,陈文的预判竟然如此准确,福建明军真的杀进了长江,并且取得了一场足以颠覆满清江南统治的大捷来。

    “等几日,具体是怎么回事咱们就能弄清楚了。”

    然而,并不是等几日,当天的夜里他们要等的那个人就匆匆忙忙的赶到了此间。

    “钱叔父。”

    “佑明侄儿,几年不见,长大了,也长高了。若是你父亲能……”

    马信等的不是别人,正是苏松抗清义军的首领,自号平南将军的钱应魁。此前得到郑成功北上的消息,陈文就派人进行了联络。而再往前的去年,钱应魁也曾派人到金华联络陈文北上,只是陈文当时还在消化胜利果实,根本没有继续进攻的余力,只得暂且搁置下来。

    “几个月前,李经略曾到末将的军前,说是四五月间会有大举。当时末将还以为是李经略联络了大王,直到前些天才知道,原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相较郑成功,钱应魁更倾向于陈文,因为当初他起事就是受到了陈文的鼓舞,这几年江浙明军也是连战连捷,实力雄厚,而福建明军那边,浮海而来,军队是不少,但却没听说过以前有什么太知名的战绩,比之陈文始终不稳,所以一旦接到联络,他就直接赶了过来,听候差遣。

    “不瞒钱帅,李经略此前并没有与我家大王联络,但是延平藩曾与我家大王有过书信往来,提及过此事,力邀我家大王北上,所以我家大王才会派在下领南塘营前来。不为别的,只为吸引苏松鞑子的注意力。”

    听到这话,钱应魁立刻就明白了这里面的门道。李之椿和陈文之间显然是有矛盾,很可能就是陈文进行的那些丈量田亩的工作惹怒了这些士大夫。现在马信把事情挑明了,就是在让他站队是跟着李之椿,还是跟着陈文,二选一。

    “末将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马帅有什么用得着末将的,只管吩咐,末将绝无二话。”

    李之椿只是个文官,现在摆明了是武将势大,况且就连郑成功都选择与陈文联络,他就更不看好这位经略老大人了。

    “那就有劳钱帅了,事成之后,大王也必会上疏天子,为钱帅谋个出身出来。”

    李之椿此前许给钱应魁的是一个伯爵,马信现在自己就是个伯爵,自然不可能把话说的太明白了。不过现在的江浙明军里,一个郡王,五个侯爵,还有包括陈国宝、侯国远、安有福、马信、胡来觐等一共十一个伯爵之多。朝中说话的分量肯定是陈文更大,而爵位连降将都能照顾到,钱应魁可是当年跟着吴日升打过鞑子,从来没有过降清的义军,自不待提。

    合作谈妥了,剩下的就是把事情办下来,才好领取这份薪酬。于是乎,马信便将他的计划和盘托出,贪婪的看着江浙明军使用的沙盘和地图的钱应魁不时的点着头,对计划表示认同。

    “有此一计,保准叫那梁化凤死无葬身之地!”(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六章 杀王(一)

    永九年五月初三,苏松义军首领钱应魁在淀山湖打出了响应延平郡王朱成功的旗号,集结了能够联络到的各部义军向松江府城进发。

    一时间,松江府风声鹤唳,原本已经确定了将作为第二梯队驰援江宁的苏松总兵标营所部眼见着义军集结,总是愁着钱应魁与他在苏松的江、湖水系里捉迷藏的梁化凤立刻从苏州嘉定县率领大军南下应战。

    两军交战于松江府城以北,义军兵力虽雄,但终究不是梁化凤亲自练出来的绿营精兵的对手。

    结局似乎已然注定,但是正当梁化凤开始诧异于义军的坚韧之时,阵后的一支“义军”开始披甲,那一片闪亮的铁甲几乎闪瞎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睛。而那面绘着插翅勐虎作势欲扑的大旗开始在战场上飘扬,原本还占据着绝对上风的清军立刻就打得连还手之力也无,没能坚持多久就被明军击溃。

    是役,明军斩首三百一十二,俘获一千二百四十七。苏松总兵梁化凤负伤潜逃,担任后卫的苏松镇标游击李必投降,苏松镇标被彻底打折了嵴梁,就连松江府也只得开城向明军投降。

    马信的战术与陈文当初进军金华时如出一辙,地方士绅满心迎候福建王师的今天,梁化凤基本上也变成了聋子和瞎子。手里只有一个战兵营,但马信还是带着人数众多的苏松义军以及那些闻讯而来的百姓开始了对松江府的全面收复。而对于清军而言,苏松地区,原本的提标已然赶往江宁,镇标被击破的今天,地方绿营更是不足持,抚标只得摆出了死守苏州的这座百万人口的巨城的架势,对于松江府也就有心无力了。

    松江战事的同时,嘉兴府城也被后营攻陷。事实上,嘉兴府的士绅早就开始了对本地绿营和官府的劝降工作,为的就是等郑成功南下时能够以着最快的速度摆脱被江浙明军占领的风险。结果功夫做到了,反正也成了人心所向,郑成功却还在前往南京的路上磨磨蹭蹭的时候,陈文的大军却率先赶到了。

    广信、南昌、赣州那样的坚城都不在话下,守军自然也不敢造次,双方谈妥了文官武将按照主动反正归类,家产秋毫不犯,降清的罪名一笔勾销,接受文官训练班和讲武学堂再教育后继续为官,这座府城就彻底宣告易手。

    接下来,嘉兴府下属各县在得到了南塘营一战击溃了苏松镇标的消息后,也立刻改换了门庭。至于那些士绅,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大抵连哭的地方都没有了。

    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本地士绅的反应速度,这些士绅在发现已经被陈文率先摘了桃子,立刻就把拥护延平郡王的大旗抛诸脑后,会稽郡王千岁的口号喊得山响,调门高得就连潜伏本地的军情司密探都看傻眼了。至于背后说什么,却已经不重要了。

    江南和浙江的杭嘉湖,对于已经收复了浙东、江西、南赣等地的江浙明军而言,本就是熟透了的果子,只要伸手就可以轻松摘取。更何况,这些地区的士绅响应李之椿的号召,迎候郑成功大军,对这些地区的文官武将早就做过了太多的工作。虽然最后的结果没有能够如士绅所愿,但是反正是文武官员的人心所向,恢复汉家衣冠更是此间生民的民心所指,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松江、嘉兴即下,陈文也完成了与金华师的汇合。杭州湾海战,“坚船利炮”的明军水师一路碾压,若非杨开唯恐深入后大海船搁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负伤的王只怕是连活着逃回杭州的可能也无。

    战后,钱塘江的航道和杭州湾的制海权易手,但金华师并没有从靠近杭州的水道强渡,反倒是从杭州以东甚远的一处预选好的登陆点进行登陆。紧接着,随着陈文的抵达,包括一个师又一个营的明军开始向西行进,目标自然是杭州府城。

    江浙明军如今拥有金华、永嘉、丹阳、豫章、庐陵等五个师以及南塘、前、后、玉山、瑞安、浦江、丽水、淳安、飞熊、飞狐等八个战兵营和两个骑乘步兵营。再加上浙江、江西、南赣两省三地的二十五个府,一个百多个县的地方驻军,以及浙江内河水师、浙江沿海巡航水师和江西鄱阳湖水师的话,十万铁甲已经不是号称了。

    但是面对的对手增加,防御面增大,在一个方向能够集中起来的兵员实际上也并非很多。不过这一次,金华、永嘉两个师以及南塘、前、后、浦江四个战兵营,总计三万四千余战兵参与收复杭嘉湖的作战,兵力上已经超过了满清的驻军。

    用陈文的话说,长那么大,从来没有打过以众凌寡的仗,这次算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

    全局计划进行的同时,陈文这一路西进,李瑞鑫的那一路则北上,双方计划于杭州回师,对其进行围城。

    如果让明军在杭州城下会师,那么处于数量劣势的清军势必将会被围困于城内。而江浙明军的攻坚能力,也是出了名的,杭州虽是坚城,但却并非就一定能守住。这个道理岳乐很清楚,不光是他很清楚,他带来的这几个蒙古固山额真以及负责指挥汉军八旗的刘良佐也很清楚。所以必须在明军围城之前有所行动,否则就一切都晚了。

    “江宁那边的告急,尔等可都看过了?”

    “回王爷的话,奴才们看过了,说是瓜州失守,管效忠那个奴才也被打了个惨败。可怜皇上的那些奴才啊,怎么就让这条汉狗指挥上阵。那厮平日里到也有些勇力,今番必有情弊,奴才以为当弹劾其人!”

    江南江宁左翼四旗里是有蒙古牛录的,为首的蒙古正白旗固山额真赫舍里*伊拜首先对管效忠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这个赫舍里氏并非是蒙古人,而是满洲人,他自身也是满洲正蓝旗的旗人,只是领了蒙古正白旗的固山额真而已。以满洲籍武将领蒙古八旗和牛录,也是满清役使和防范蒙古八旗的一种手段。

    他是老牌满洲将领,顺治元年就已经是蒙古正蓝旗的固山额真,出征前更是还有着议政大臣的身份,乃是作为岳乐的副手存在的,说话自是全无顾忌。

    伊拜侃侃而谈,坐在一旁的刘良佐尴尬的听着这一句句的汉狗,但也没有什么办法。管效忠可是从关外就已经降清的老牌汉奸,而他不过是个清军南下时才降清。原本靠着偷袭击杀了黄得功,也算是有功于大清,可是江阴围城,仗打的实在丢人,满清的权贵们也就不太待见他了。而这一次,也不过是像此前随谭泰南下江西那般,带着一支部队作为协助而已,即便是被指着鼻子骂也不敢说个不字,更何况现在还仅仅是被唾沫星子溅到而已。

    刘良佐不说话,满蒙的八旗将领却光顾着骂管效忠了,岳乐越听就越是来气,直到最后更是一巴掌就拍在了桌子上。

    “本王叫尔等过来,不是听你们说该怎么弹劾管效忠那个奴才的。现在江宁危在旦夕,浙匪也出兵了。该怎么办,本王现在就想听听你们的说法!”

    “奴才该死。”

    废话死过了一回,也就可以进入到正题当中。伊拜是岳乐的副手,自然是当仁不让。

    “王爷,奴才以为,这江宁已经没兵了,咱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