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豪门重生手记-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贤嫔入宫的委曲,如何能瞒得过这些人?阜阳侯夫人这样讲,多少是有点迁怒的意思,义宁大长公主也笑了笑,她倒是见怪不怪。“这是本朝,要是前朝,路数更不正的还有的是呢,红姑娘都能当娘娘了,她这算什么。后宫里的女人,第一比的不是家世,而是男人的宠爱,第二比的还不是家世,是后宫各主子的喜欢,这第三才比家世背景呢。宁妃虽也有根基,但孙主去了,她能懂得韬光隐晦,也是个聪明人。不然,三皇子能一路无病无灾到现在吗?”

    这话说得有点过露,好在老人家声音不大,几个小姑娘又都在远处看镯子,也未曾留意。阜阳侯夫人皱起的眉头才渐渐松开,她摇了摇头,面上到底是浮现了一层愤懑之色,“还没有正位就成这个样子,这叫人怎么说好?比起孙家,真是高下立判。就不知孙主为何忽然退位……唉!从前也是常见面的,这一出宫,就再没得到她的消息了。”

    这一阵子,京中多有议论桂家和牛家冲突的,蕙娘也不是第一次见识了,但这样露骨地怀念孙主的那还是第一人,她和义宁大长公主对视了一眼,大长公主道,“废立大事,你胡说什么,这种事别乱掺和,没你的好果子吃。”

    阜阳侯夫人讪然道,“我也就是白说说么!”

    她不敢多说了,但朝中却因为桂家和牛家的事,产生了小小的波涛,竟有御史上书为废太子说话,痛说废太子的好处,恳请皇上复立太子,一时附议者众,在朝堂上,也闹出了不大不小的动静。也许是因为此事,冬至大典,皇上虽然没有亲自出席,但也没有指派皇次子代祭,他用衣冠代替了自己的位置:此举虽与礼不合,也没有前例,但竟未招致太多反对的声音。

    #

    很快就过了新年,京中人总是有新的话题,这一出旧热闹,很快便被新的故事给掩盖了下去。如今开春就要选秀,据说等选秀完了,牛贤嫔还要赶着这一波册封的潮流顺便晋位为妃,命妇们多半就又去说这事儿了,倒是把桂少奶奶给放下不提。横竖,自从出了那事,桂家也是闭门谢客,桂少奶奶很少出来走动,这见不着人,渐渐的可不也就不议论了。

    蕙娘到了年头是最忙的,良国公府自己要请年酒,她要四处去吃年酒,还要回娘家去帮着娘家操办摆酒,顺带探视长辈,有时忙得一天要赶几家,除却这些以外,还有些二房自己的朋友也不能怠慢了,比如杨善榆府上的年酒她就一定要抽空过去,她也是做好了准备,整个正月就没打算休息。

    一般公侯人家的春酒,反正就是吃饭看戏、互相攀比,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如今牛家得意,几个女眷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也都知道她和吴兴嘉不睦,虽说还不至于有人敢摆脸色给她瞧,但现在自然也不会有人当着吴兴嘉的面问她的衣饰打扮了。蕙娘亦无心出这个风头,每每赴宴之前还要格外挑选一些庸常衣物来穿,免得又招惹吴兴嘉的注意:她虽不缺人肯定,但这样做作亦是无奈,因此头几天的春酒,吃得都大没意思。

    倒是杨善榆这样的年轻人,自己在外立业,请的也都是平常相与得好的年轻一辈,春酒办得就不那样讲究了,只是他往来要好的那些人,层次说高有蕙娘这样身份,说低的也有九品小官妻子,蒋氏又不是个很善于言辞的女主人,要不是有桂少奶奶陪着笑脸前后张罗,这一席酒估计要吃得比较沉闷。

    好容易吃过酒,大家坐下来,看百戏的看百戏,抹骨牌的抹骨牌,还有爱听戏的去男客吃酒的地儿,在回廊那一侧远远站着听戏。这才是各自得其所哉,蕙娘在窗边坐下来喝了一口茶,桂少奶奶便扑通一声,坐到她身侧来,掏出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带着笑和蕙娘抱怨,“您说京里这天气,冷不冷热不热的吧,头前几天那样冷,这几天倒回暖了,在屋里,竟连夹袄都穿不住。”

    蕙娘笑道,“心静自然凉,您是刚才忙过头了,快喝口茶吧。”

    说着,就亲自给她倒了一杯茶,桂少奶奶双手接了,口中笑道,“怎么劳烦您亲自来倒,我可承担不起。”

    她虽然大说大笑,但细节姿态却很讲究,轻轻撇了撇茶面,浅啜了一口热茶,便把茶碗给搁下了,冲蕙娘笑出了两弯月牙,“今年我们家就不大办春酒了——也没给您下帖,您可别见怪。”

    自从桂家入股宜春号以后,桂含春几次办春酒都有给蕙娘下帖,现在他回西北去了还没过来,蕙娘猜测他太太应该是和桂含沁一家子住在一块,只是可能身子不好不大出来应酬,所以才见不着,谁知一问桂杨氏才知道,前阵子桂含春把妻子给接回西北去了。所以今年桂家在京城的春酒应该是由桂含沁来办,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酒桂家人决定不办了,按桂少奶奶的话说,那就是,“也免得为难亲朋好友们。”

    她同蕙娘闲聊了几句,便不搭理她了,转而和别人搭讪,估计又是说到了宫里的事,蕙娘便听见她笑道,“我姑爷脾气大,我脾气还更大,家里人说了我们好几次都改不过来。我和含沁说,咱们这个脾气可当不了官,还是趁早回家种地算了,含沁也是深以为然,谁知竟不能辞官。我反倒还要到京里来,一来就闹出这么大的事,我也惭愧得很。过了二月二,我不在城里住了,去京郊我们别庄上住着去。那儿花开得好,人也少,就在香山脚下,我还能骑骑马呢。”

    京城女子哪有骑马的道理,她这一番话,自然又招来了别人的摇头,蕙娘和她望了她一眼,冲她微微点了点头,便也站起身来走到蒋氏身边,同她搭讪着聊些闲话。蒋氏却是面有忧色,压根就没听见桂少奶奶的言语,她正和别人说杨善榆呢,“也不知怎么,原来把数学都给放下了,这会忽然又捡起来,越发又不着家了。有时候到了晚上才从宫里出来,说是给二皇子补习功课……我说他那样用脑,岂非未老先衰了?他只是不听……”

    过了正月,蕙娘也到冲粹园小住,香山周围都是农田,因有皇家园林在,往来的骑士也多,她扮了男装自骑一匹马,骑着骑着便拐进一条小道,在田间穿梭不久,便见到远处遥遥一座庄园高墙耸立。不片晌,她已在后院亭中闲坐,身侧桂少奶奶亲自烧水,桂含沁给她泡茶,“城中耳目众多,不是说话之所,还是这里谈得松快。”

    “这里人口也不少啊。”蕙娘笑道,“我刚才过来,居然还发觉了一个哨口。”

    “也就是十几个亲兵,从广州带回来的。”桂含沁若无其事地道,“忠心方面毫无问题,这一点少夫人可以放心,有他们在,一般人也不敢在附近撒野放肆。”

    十几个亲兵,足够维持庄园附近的安宁了,就是有人想盯着这座小庄,恐怕也都会知难而退。比起杨善榆府邸,在这里密议,自然令人放心,蕙娘也无心和他绕弯子,她喝了一口茶,开门见山,“桂将军这次邀我过来,应该是为了里朝廷那本帐的事吧?”

    桂含沁揉了揉鼻子,懒洋洋地笑了,“少夫人明鉴,这一次,我桂某人可是心服口服了。”

    蕙娘会把帐给出去,自然是笃定桂含沁没法从这两本账里拼凑出里朝廷的势力分布,还是要回头和她合作。当时桂含沁还说要等权仲白回来,如今等不了要再来找她,气势上自然就输了一筹。只是他这个惫懒态度,服不服输好像都没有差别,蕙娘也没什么得意之感,只是望着桂含沁,等他的下文。

    桂含沁也看了她一眼,忽地又叹了口气,他端正了态度,严肃地道,“这半年以来,我们是尝试了种种办法,都难以准确地推断出里朝廷的底细。少夫人你能否透露些诀窍,也好让我长长见识?”

    蕙娘也不吝于指点,她翘起唇角,悠然道,“少将军你能耐虽大,族中能人虽多,但恐怕也没有谁擅长做帐。我自小就俗气,算盘拨的响……”

    桂家找人算账,肯定要把账本改头换面换成别的货物,不可能到处去找人算军火帐这么明目张胆,再说这事必须秘密行事,也不可能遍天地去找账房先生。当然比不过蕙娘自己就是最好的帐房,对里朝廷的了解又总比别人要多,这个理由也的确相当有力,桂含沁点了点头,却仍是沉吟不语。蕙娘见了,也知他的顾虑,她道,“虽然现在还不好过了明路,但写下婚书也是一样,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歪哥今年也五岁了……”

    桂含沁叹了口气,一摊手,“这办法虽好,可我们宗房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女娃,据我所知,你们国公府到现在也就是两个麟儿吧?”

    蕙娘有些吃惊,她皱眉道,“桂将军你这就见外了吧,谁说联姻只能宗房对宗房?你不是还有一对女娃子吗?好像也就比我们家歪哥大了有两三岁,女大三、抱金砖嘛……”

    桂含沁干笑了两声,看了他太太一眼,一时没有回话,蕙娘用眼角余光扫了桂少奶奶一眼,却见桂少奶奶正轻轻地摇着头:显然,桂含沁夫妻也料到了蕙娘可能会以联姻的方式来增强两家的联系,而桂含沁本人并不反对,反对的却是他的妻子桂杨氏。

    亭子里的气氛,一下就低沉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对牛家的战号吹响啦。

    话说,大家猜猜这几个小辈会咋结亲xd

    ps 今晚要出门,干脆不请代更君了,咱早点更新!

230相中() 
抬头嫁女低头娶妇;虽说蕙娘也没有看过桂家小姑娘;但谁让她没有女儿?为表诚意,总是要提一句亲事的。而平心而论;歪哥有神医父亲、豪富娘亲,将来还大有可能继承一品国公爵位;抛开权家的那些隐情来说;现在他是还小,等稍大一点,说亲的媒婆怕不要把门槛都踏破?桂少奶奶哪怕说是想先看看孩子再定都好,现在蕙娘才一说话她就摇头;这做娘的就是再通情达理;也未免有少许不快……

    偏偏这两个女人又都是极有主意的,见蕙娘发觉了她的小动作;桂少奶奶只歉然对蕙娘一笑,却并没有解释的意思,反而把眼神投向丈夫。桂含沁只得开口道,“两个孩子都还小,婚书又不能作准,真把里朝廷扳倒了,结亲不结亲也不算什么。要不能扳倒,这门亲事就更没意义了,我看,这事还是过几年再提吧。”

    这话倒也在理,蕙娘也微微露出笑意,她啜了一口茶,“我是怎么着都行,这不是怕您不放心吗?”

    “我倒是放心,但这东西也不在我手上,父亲他老人家不放心,奈之何如?”桂含沁叫起了撞天屈,“说难听点,少夫人你这就是空口说个白话而已,我们要拿出来的数据,可是——可是十成十的罪证不是?这要是泄漏出去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蕙娘不为所动,“既不愿结亲,这点风险,那怕也是当受的吧。”

    桂含沁轻轻地叹了口气,他又看了桂少奶奶一眼,桂少奶奶低声道,“我看还是可以冒的,说穿了,几家人现在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事若败落了,那也是大家一起倒霉。”

    这倒是不错,现在孙许桂权四户人家,实在已经合谋办下了一桩大案,彼此都握有把柄,桂家若倒台了,要攀咬出这几家来也并非难事。桂含沁似乎有所松动,他唉声叹气地道,“也罢,大家索性都光棍些,也别这么互相端着了。我们给了账本,也请少夫人把这个里朝廷的底细,和我们多说几句,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么,说不准你拼我凑一番,里朝廷这就现形了呢?”

    蕙娘在心底苦笑了一声,面上却仍是维持了肃然表情,桂含沁这一问,她也是早料到了的。当下便道,“这是自然……就我所知,我们权家和里朝廷发生接触的时间其实不长,还是在昭明年间,我们家决定转舵站到太子这边的那一段时间里。”

    她自然预备了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将里朝廷钳制权家的手段,推到了从前权家暗中为大皇子做的一些事上,“有些事皇上是不知道,但凡知道一星半点,对我们就不会这样宽和了。从前罗春走私火器,就是鲁王从中穿针引线,当时我们为他们遮掩了几次痕迹。这就落下了把柄,还有些,都是往年构陷东宫的旧事了……好在,他们用到我们的地方也不大多,无非是勒索一些银钱和药材,并不曾指望仲白为他们做事。直到这一次,才授意我们出面配合,整倒牛家。”

    桂含沁也将里朝廷和他们家的瓜葛告诉了出来,“几十年前,他们在宫里就很有能量了,当时用宫里的事儿钳制我们,逼得我们坐视他们往外走私火器。我们家既然不能阻止,也只好参与进去,将走私火器的种类和数量严格限制。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也不知从北戎攫取了多少钱财、马匹。”

    说是不能阻止,其实是否用心阻止,也还是难说的事。反正边将荣辱,系于边疆,指望桂家一门心思杀敌报国,那是比较天真的心思了。蕙娘自不会做如是想,她更介意的还是桂含沁所说的几十年前这个时间点,围绕着往事询问了几句,得知是桂含沁祖父时的事,因不由感慨道,“毕竟你们是驻防在外多年,和朝廷是有几分离心了,按我来想,他们当年应该还比较弱小,倒是因为这条线,多年下来慢慢地被养肥了。”

    就如同鲁王现在不需要钱一样,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比如说上好的马匹。权族僻处东北,哪里去弄大秦都很匮乏的好马?也许当年鸾台会在宫中的确是有眼线的,但他们的军队,绝对是这几十年间才慢慢地随着和北戎的贸易发展起来的,当时桂家让了一步,上了贼船,倒是真的养出了这么个牙尖爪利野心勃勃的怪物……

    两人这么一番长谈,不知不觉一个时辰业已过去,桂少奶奶本在旁静听,此时起身进了里屋。过了不久,便出来道,“还是先吃饭吧,吃了饭再谈。”

    原来她刚才出去,是吩咐下人预备了一餐便饭,蕙娘自然客随主便,自去梳洗一番,进花厅用饭,她和桂少奶奶就坐了,却不见桂含沁,不免有几分吃惊,桂少奶奶笑道,“同桌吃饭总不大好,他带着儿子自己另外吃呢。”

    蕙娘知道她有二子一女,此时两个儿子可能都在父亲那边,只有女儿跟着母亲吃饭。——也是八岁年纪的小闺女了,面孔团团如月,如一个大林檎果儿,一低头,便可瞧见小嘴儿尖尖的,好似林檎果上的一个短短的蒂。

    她长得似娘,神态似爹,真是颇为可爱,蕙娘见了她也有三分喜欢,也不顾自己刚才提亲被拒,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桂大姐儿颇有礼貌,先站起来给蕙娘行了礼,方脆声道,“我叫大妞妞,今年八岁了。”

    一般人家的姑娘,多有出嫁了还不起大名的,但大户人家,再怎么说都会给女儿起个名字吧。蕙娘有些吃惊,桂少奶奶却笑道,“你又来了,只是嫌你祖父给你起的名字不好听。”

    大妞妞听说,便鼓起脸颊来,越发显得像个林檎果了,她有些不情愿地道,“我还没说完呢——回伯母,我还有个大名叫桂寿安。”

    蕙娘咳嗽了一声,笑道,“哦,好名字嘛,哪里不好听了,我听着就挺好。”

    她一个人过来,也不便携带表礼,想了想,便从荷包里倾出三个镙子递给大妞妞,“你先和你弟弟们拿着玩吧,下回再给你们正经补上表礼。”

    她焦清蕙身上岂有凡品?就是一个镙子,那都是花色雅致珠光宝气,外间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