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陵春-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不了她跳出来认了!

    前世她都能嫁人独居,今生她自然也可以青灯古佛。

    想想如果池舅舅不把这话挑明了,她不也准备出家吗?

    横竖不过是这样的结局,她有什么好怕的!

    周少瑾心中大定。

    翌日下厨做了几个菜送去了书房,还开了箱准备找几匹合适的布料帮程池做几件冬衣。

    李氏托程池的福也吃了周少瑾做的菜,知道周少瑾要给程池做衣裳还进来问她:“有没有合适的?若是没有,可以让富瑞坊的人送些布料子过来。那是我娘家的绸缎庄。你平时要是买什么,也可以让他们送。”

    周少瑾还以为李氏会阻止她,不免有些意外。

    李氏笑道:“我又不是那没有眼睛的——四老爷把内院让给了我们自己却住到了倒座……就凭他的这份看重,我们也要奉他如上宾才是。”

    自从浴佛节回来,她就对程池好感蹭蹭地直往上涨。

    有谋略、有手段、有能力,又知情识趣不刻板……不过一个小小浴佛节的出玩,却安排妥贴周到,处处都让人感觉踏实而又惬意,最难得的是他对她们的那份尊重,让她颇有些受宠若惊之余又心生感激。

    难怪他能掌握九如巷的庶务,接触过才知他的性情如此的温和,待人接物犹如春风年扑面,让人不由生出好感来。

    周少瑾可以感受到李氏对程池态度。

    她抿了嘴笑。

    程池这样,算不算是贿赂李氏?

    她也就大大方方地帮程池挑了衣服料子,去帮程池量衣。

    程池站在那里任她左拉右扯折腾。决口不提她改了称呼的事。

    怀山听闻若有所思。很想告诉周少瑾,她若是有心,大可拿件四爷的旧衣服照着裁剪就是了。可他看到他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都咽了下去。

    周少瑾坐下来把程池尺码记下了下来。

    程池想了想,到底没有提她叮嘱怀山的事——若是她觉得不安,就让她安心好了。

    他示意怀山不必瞒着周少瑾。

    周少瑾却歪着脑袋望着他书案上涂涂画画的东西奇道:“这是什么?”

    程池走了过去。

    怀山帮他们关上了书房的门。

    程池低声道:“我搭上石宽,后来又去调查了一下四皇子,发现四皇子的生母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一个宫女,生了四皇子之后都不曾受封。在太子出生之前都养在坤宁宫,差点就记在了皇后娘娘的名下。太子出生之后。他的生母才受封了七品的选侍。没多久就搬出了坤宁宫。”

    “还有这种事?”周少瑾是第一次听说。

    皇家立储,不外嫡、贤。

    而嫡是排在贤之前的。

    被皇后抚养过的孩子,比起其他嫔妃生的孩子在选储的时候都有利。

    她迟疑道:“你是不是怀疑四皇子?”

    程池笑道:“现在还不好说,先把该知道的知道了再做打算。”

    周少瑾愧然道:“说了给您帮忙的。结果什么忙也没帮上。”

    “的确什么也没能帮上。”程池笑道。俯在她的耳边低语。“要不我去了太太去照顾姑奶奶,过几天你再陪我去大相国寺爬山好不好?我这几日很辛苦!”

    暧昧的语气让周少瑾心中一荡,面红如霞地落荒而逃。

    程池忍俊不禁。

    周少瑾直到一脚踏进了垂花门才回过神来。忍不住在心里腹诽。

    这几天太太忙着打点给父亲和父亲幕僚、上司太太等人的土仪,没有空去姐姐那里,他就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过,那天池舅舅虽然抱了她,可也只是就那样抱着她,什么也没有做。

    她慌什么慌?

    池舅舅喜欢打趣她,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周少瑾回到屋里。

    镜子里晃过一个女子的身影。

    清丽绝伦的五官,眼角眉梢都含情脉脉地笑着。

    这,是她吗?

    周少瑾忍不住转身在镜台前站定。

    那含羞带怯的样子,不是她还是谁?

    周少瑾的眉宇间顿时平添了些许的赧意。

    周初瑾派了人过来告诉她们,廖大太太四月二十八日抵京。

    李氏也顾不得些土仪了,拉了周少瑾准备给廖大太太接风的事宜。

    周少瑾前世和廖大太太打过交道,拿了那套富贵花开的霁红瓷餐具来招待廖大太太,又去后面的院子看了看她种的花。

    李氏见花圃里只有那月季和那蜀葵开得热热闹闹,担心道:“这恐怕不行吧?”

    的确不行。

    廖大太太是那种典型高门大户家的小姐,什么都讲究个别致。

    池舅舅送的那套霁红瓷的餐具是今年官窑出的新品,虽然艳丽,但廖大太太没有看见过,拿出来倒可以挣一、两分脸子。这屋里的布置就得想心思了。

    她去了程池那里。

    程池正在和别人说话。

    周少瑾在耳房里等他一回,结果发现从他屋走出来的竟然是程家二老太爷程劭的的幕僚吴先生。

    她狐疑地进了书房,发现程池的面色有些凝重。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周少瑾小心地问。

    程池不想瞒她。

    这丫头总是能很敏、感知道自己的情绪。

    与其瞒着她让她担心,还不如说她说实话。

    “现在还不知道。”程池道,“查出四皇子和乾清宫大太监陈立的关系非常好。”

    陈立,那个在皇上尚在潜邸的时候就在皇上身边,服侍了一辈子的陈立?

    周少瑾张大了嘴巴。

    程池着搂了搂她的肩膀,笑道:“别担心,这很正常。谁不想交几个宫里的人帮着看看动静,就是我,不也和那刘永交好吗?”

    那不同。

    周少瑾直觉地想。

    朝廷虽有藩王不得结交朝卧的规矩,可皇子结交宦官,也是被明令禁止的。

    四皇子明知故犯,而且还交的是掌管乾清宫的大太临陈立!

    她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四皇子可能不像她前世看到的那样单纯无害。

    ※

    姐妹兄弟们,补上昨天的更新。

    今天要开会,只能一更了,时间在晚上的十点左右。

    O(∩_∩)O~

    ※(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章  结交(给金陵春吧加更)

    周初瑾和程笙同年,两人又都同在九如巷长大,且都是聪慧过人的女子,在九如巷时就相处的很好,此时见面,自然要比其他的人亲热。而程筝是程家这一辈的长女,雍容大方、气质高华不说,因丈夫是翰林院学士、詹事府的少詹事,她已是正四品恭人。

    如果说程笙等人是刚刚启蒙的孩子,寻程筝就是已经开始学习制艺的少年。

    说话行事,理应以程筝为主。

    周初瑾挽了程笙的胳臂,笑盈盈地和程筝说着话,往宴息室去。

    程箫就被抛在了身后。

    好在还有周少瑾陪着她。

    也不算失礼。

    相比程筝丽色天成,程笙的活泼开朗,程箫就显得沉默很多。

    但她皮肤白皙,笑容温和,仪态从容,却比程箫和程笙更显亲切。

    她笑着对周少瑾道:“我看初瑾成了亲之后比从前更开朗了些,可见这日子过得很顺心。我之前还为初瑾担心,我那姨母,性子有点强,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人。”

    程筝嫁给了自己表哥,也就是袁家的五少爷袁鸣。

    袁家和方家又是姻亲,几辈人都通婚,不管是前世还有今生,周少瑾都没有弄清楚程家和方家的关系。

    她笑道:“去年我去保定府探望我父亲的时候,路过镇江,曾去拜访过亲家太太,亲家太太为人十分的和善,姐姐也很得她欢心。倒没有看出亲家太太的性子要强。”

    程箫听着就笑了起来,看周少瑾的目光多了几分趣味。

    周少瑾微窘。

    她这也算是睁眼说瞎话了。

    可池舅舅说过了,这是应酬话,大家本来就不应该当真的。谁要是当了真,谁就是傻瓜……也不知道池舅舅走到哪里了?有没有按时吃饭睡觉?

    她恍悟了一下,理直气壮地和程箫寒暄起来:“箫表姐这次来京城有没有把小宝宝带过来。我在九如巷的时候偶尔看见识表哥家的耘哥儿,已经会走会跑了,煞是可爱。”

    说起儿子,程箫的脸上就止不住地泛起了笑容,道:“原来想带他一块来的。我婆婆舍不得。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手,我只好跟着你姐夫先行一步。准备把这边理顺了,再去接了容哥儿过来。”

    容哥儿是程箫儿子的乳名。

    她的语所有些遗憾。

    周少瑾忙道:“姐姐刚到京城的寻会儿,也是手帮脚乱的。箫表姐把事情事顺了再接了容哥儿过来也好。到时候想买个零嘴什么的也都有地方了。我就是觉得京城太大了。买个东西都不方便。”

    走在前面的程笙闻言扭过头来,笑嘻嘻地道:“大姐,您看。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吧?少瑾,我让大姐带着我们把京城逛一逛,那戏园子、南北货行不知道,那卖针卖线的地方却不能不知道。少瑾,你到时候跟我们一起吧?二姐对京城也不熟!”

    前世她们可一点交集都没有的。

    今生依旧隔应着一个程许。

    周少瑾下意识地就想拒绝,道:“我已经吩咐下去,准备过几天去丰台看看花草……”

    程笙知道见她这么说,扑哧就笑了起来,道:“我还以为你转了性子,原来还是那么胆小!你跟着我们和大姐,谁还会欺负你不成?二姐夫过几天就要去国子监读书了,说不定还会和你姐夫成同窗。我们家那位到是还没有决定是进双鹤书院还是进国子监,要和家中的长辈商量……我们姐妹好不容易都在京城,怎么能不互相走动?你也太拘谨了些!”

    周家人丁单薄,最需要姻亲相助。

    现在程家三姐妹主动示好,又有从前的情份,受了程池的恩惠,周初瑾也有了和程家走动的心思,听了就笑着对程笙道:“我们家少瑾你还不知道,走个路都踩死蚂蚁的,你这一看就是怂恿着大表姐带着你到处疯的模样,她怎么敢接招!我看你不这如约了她去庙里走走,她更喜欢。”

    一直没怎么和周少瑾说话的程筝突然笑道:“少瑾,你很喜欢莳弄花草吗?我也常去丰台买花。你定了什么时候去丰台,到时候也叫上我好了。北方的春天比南方晚,这样的天气放在南方,那就是草长莺飞,拂堤烟柳的时节,我正好把两个孩子都带上,既认认亲,也让他们出来玩玩,中哥儿前几天不是奉了痘娘娘的吗,可把他给憋坏了。”

    程筝的两个儿子,长子顾宁,次子叫顾中。

    她这明显的示意,让在场的人猝不及防,骤然一默。

    周少瑾很想问程筝:你这样待我,袁夫人知道吗?

    还好在场的都是百伶百俐的人。

    周初瑾忙笑着应“好”,并嗔道:“可惜我这才出月子,不然就可以和你们一起去了!”

    有人说话,这气氛也就活跃起来。

    程箫笑道:“以后日子长着。等孩子再大一些了,我和你去香山爬山去。听说那边的景致也很好。让她们满大街的去寻那针头线脑去——还戏园子、南北货行不用知道在哪里,只管寻找卖针卖线的地方,我就不相信了,几根针几束线就把你为难成了这样!我看你是想逛京城吧?可别把我给牵扯进去!”最后几句,却是打趣程笙的。

    程笙道:“二姐可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我!”

    间接地承认了程箫的话。

    周初瑾几个哄笑起来。

    周少瑾也抿了嘴笑,心里却盼着程池要早点回来就好。

    也不知道程筝几个要干什么?

    一行人在宴息室坐下,小丫鬟上了茶点。程筝就问起官哥的满月礼来,并道:“到时候我们姐妹少不得要来凑凑热闹的。”

    杏林胡同也好,双榆胡同也好,都没有主持中馈的女眷,而像这种添丁进口的洗三礼、满月礼、百日礼都是女眷们应酬,程氏三姐妹能来庆祝,会让周初瑾在廖家的姻亲面前长脸不少。

    周初瑾笑眯眯地道谢。

    周少瑾心中却更是不安了。

    程氏三姐妹留在榆树胡同了午膳,约好了过两日去丰台踏青,再过两天去大栅栏逛街,这才打道回府。

    程笙并没有和袁家的人同住。

    她和袁鸣住在她陪嫁的宅子里。离杏林胡同不远。程箫和程筝则各自住在夫家在京城的老宅里。两家隔得不远,都在朝阳门附近。姐妹俩先送了程笙回去,然后才往朝阳门去。

    程箫皱了皱眉,道:“大姐。池叔父是什么意思?为何要我们和周家姐妹来往?池叔父从前是从来不管这些事的?是不是有什么事我不知道?”

    她们是一母同胞的两姐妹。说起话来就更没有顾忌。

    程筝听了只觉得堵是慌。

    慈母多败儿。

    母亲对她们姐妹尚能做到公正无私。可到了弟弟那里,就只知道一味的宠惯溺爱,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不是趁着这个机会把弟弟的一些小毛病给拧过来,想办法好好地管教弟弟,居然还护短地说是周少瑾的不对、是程证等人的不对。这样下去,弟弟不变成个纨绔子弟也要变成个不学无术之人了!

    可这没脸的事她怎么能跟妹妹说?

    这世上原本就没有能守得住的秘密。

    可能少说一句还是少说一句的好。

    程筝长长地吁了口气,觉得自己的心情好了些这才温声道:“应该是受了祖母所托吧?笙妹妹到京城后,母亲也紧跟着到了京城,是少瑾在祖母面前尽孝,还陪着祖母去了趟普陀山。她自幼失恃,你也看见了,性子温婉恬静,乖巧听话,怕是让祖母少了很多的寂寞。如今她们姐妹在京中,我们于理于情都应该照拂一、二。也算是报答代我们在祖母膝下承欢好了。”

    程箫想到周少瑾微垂着头,安静温顺地坐在那里听她们说话的样子,不由笑了起来,道:“少瑾还真是好性子。我也很喜欢。”

    程筝想了想,索性把周少瑾现在住的榆钱胡同的宅子是程池送的告诉了程筝。

    程箫惊讶极了。

    程筝笑道:“你现在知道祖母和池叔父如何地看重她了吧!以后就当个小妹妹来往就是了。”

    程箫点头,忍不住笑道:“池叔父也太偏心了。我出嫁的时候不过送了我五千两银子的压箱。不行!等池叔父回来了,我也要向他要个宅子才是。我听三伯说,池叔父是个财神爷,去年没怎么做生意也最少也赚了十万两银子。这个秋风是无论如何也要打得!”

    她说三伯,提的是袁维昌的第三个儿子袁别云。

    上次二房的老祖宗程叙八十大寿,周少瑾依照前世的经验,误以为袁别云是袁维昌的长子了。

    袁别云和程池脾气相投,关系非常的好。

    程筝不由大笑,道:“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嫁了个破落户呢?你就那么缺银子啊?”

    “我不缺银子,可认嫌银子少啊!”程箫笑道,“袁家你又不是不知道,人多口复,妯娌间再怎么亲热也少了不了比衣裳比首饰比娘家兄弟的前程,我年纪还轻,还没能修炼到祖母和你的程度,你就让我继续在红尘里打滚好了!”

    一席话说得程筝笑得合不拢嘴。

    可笑过了,她心里又莫名地爬上一丝担忧。

    兄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