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陵春-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少瑾就悄声地把她在杭州的雷峰塔给姐姐“抱”了块砖回来的事说了,然后愁道:“您说,我怎么给姐姐带过去啊?一块砖代表一块田,我要是放在嫁妆里,廖家的人会不会弄错。可若是不带过去,那岂不是成了我自己的东西……”

    郭老夫人倒不知道还有这件事。

    她老人家哈哈直笑,道:“是谁给‘抱’得这块砖!我记得我们当时没去雷峰塔啊!该不会又是那些分号的掌柜吧?”

    “不是!”周少瑾脸色绯红,不好意思地道,“是我求池舅舅帮着弄的。”

    郭老夫人忍不住挑了挑眉。

    四郎!

    他什么时候被人求一求就答应了!

    这倒有些趣!

    郭老夫人道:“在姑娘家出嫁的时候,陪嫁的仆妇是跟着出嫁的姑娘一起走的,你把那块砖让陪嫁的仆妇抱过去就行了。抱过去之后,最好放在新床底下,这样最灵验了!”

    “哦!”周少瑾松了口气,记了下来,道,“我到时跟持香说。她会跟着我姐姐嫁过去。”

    郭老夫人看着她又乖巧又听话的模样,忍不住又摸了摸她的头,差点就问她,你姐姐嫁了,你就跟着我住好了。可转念想到给周少瑾找婆家还没个影儿,这话还是咽了下去,又在心里抱怨起这金陵城里的好一点的男孩子都哪里去了?不是学识不够就是相貌不够,还好她没有挑出身家势,这要是挑起出身家势来。只怕个个都不合格。

    看样子,还是得从几大家里找!

    俩人说了闲话,郭老夫人眼看到了晌午,就催了周少瑾回嘉树堂:“你外祖母那边只怕是早就准备好了午膳,我就不留你了。”

    周少瑾真是羞得无地自容。

    郭老夫人待她这样好,她却没能以同等的心对待郭老夫人。

    说起来,郭老夫人是个很寂寞的人。

    三个儿子,两个儿媳妇,两个孙子,除了池舅舅。其他人要不已经嫁人要不就远在京城。到了老夫人这个年纪,她就是给她做再多的针线,孝敬她再多的吃食,也不如她常来陪郭老夫人说说话。

    她道:“那我明天再来看您。”

    郭老夫人笑着颔首。让碧玉送了她出门。

    回到嘉树堂。关老太太和李氏等人正在等她。见她进门忙问:“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都和郭老夫人说了些什么?”

    周少瑾把郭老夫人明天给李氏接风洗尘的事说了。

    李氏又惊又喜,不敢相信地道:“给我吗?”

    周少瑾笑着应“是”,道:“老夫人说。她的贴子等会就会到。”

    “哎哟!”李氏喜出望外,有些奉承程家地道,“等会回去可得和你姐姐商量带些什么东西去给老夫人请安好。”

    沔大太太忙凑趣道:“我们家初瑾最在行不过了,您去问她可真是问对了人!”

    李氏忙道:“那是,那是。”

    关老太太则想了想,道:“老夫人既然说了这样的话,你还是先过去给老夫人问个安为好!至于说送什么东西,诣哥儿她娘,用过午膳,你去开了库房,拿几件看得上眼的东西陪着太太走一趟好了。”

    李氏连声道谢。

    关老太太笑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能赶回来主持初瑾的婚礼,我很是感激。她的事,就全托付给你了。”

    不无为周初瑾出头的意思。

    李氏忙不迭地应“好”,下午就由沔大太太和周少瑾陪着去了寒碧山房。

    去而复返,周少瑾有些不好意思,郭老夫人却朝她笑了笑,和蔼地和李氏寒暄起来。

    周少瑾就帮着碧玉摆着茶点。

    碧玉悄声告诉她:“我看见清风回来了!”

    “那池舅舅呢?”

    “没看见!”

    没看见有可能是没回来,也有可能是在清风之前就回来了。

    周少瑾的心跳了几下,找了个机会出了上房,去了听鹂馆。

    程池还没有回来,她遇到商嬷嬷。

    商嬷嬷笑道:“二表小姐怎么过来了?是来找四爷的吗?四爷和顾六爷去了一个朋友家,您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等四爷回来了,我跟他禀一声。”

    原来池舅舅和顾九臬出去了。

    “那就有劳嬷嬷了。”周少瑾赏了她两个八分的银锞子。

    商嬷嬷执意不要,笑道:“不过是给您传句话,哪就当得起您这样的客气。”

    是她小瞧了商嬷嬷。

    周少瑾脸都红了起来,道:“我过年的时候也没有遇到你,这是我补给你过年的打赏好了!”

    商嬷嬷就笑着道谢收下了。

    周少瑾赧然地离开了听鹂馆,陪着李氏和沔大太太坐了会,就跟着李氏起身告辞了。

    回去的路上,李嬷嬷问李氏:“怎么样?关老安人没有为难您吧?”

    “程家岂是那么没眼色的人!”李氏说着,沉默了片刻,道,“我原来只当大小姐厉害,现在看来,二小姐只怕也不简单。长房的郭老夫人,明天要请我吃饭,给接风洗尘呢!”

    “啊!”李嬷嬷瞠目结舌。

    “没想到吧?”李氏瞥了李嬷嬷一眼,道,“你以后在二小姐面前说话行事也小心点。”

    李嬷嬷忙保证道:“我向来对两位小姐都是很敬重的!”

    “那就好。”李氏喃喃地道,“两位小姐好了,我们家幼瑾以后也能跟着沾光,你可别给我惹出事来,不然你是我乳娘我也会把你送回李家的。”

    李嬷嬷打了个寒颤,急急地道着“不会,绝对不会的”。

    ※

    姐妹兄弟们,还有两天二月份的粉红票榜单最后的结果就会揭晓了,这也是农历新年的第一次冲榜,求开门红,求粉红票!!!

    我会努力加更,求诸位姐妹兄弟们也看看票库,还有没有粉红票,支持一下《金陵春》。

    特别是用手机看文的姐妹兄弟们,通常手机上都不会显示粉红票的多少,还请试着投投粉红票,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O(∩_∩)O~

    如果这个月还能拿第一,我依旧会加三更以示感谢!

    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谢谢!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九章  态度(加更求粉红票)

    晚上,程池回来,商嬷嬷指使着小厮端了热水进来服侍他更衣,自己则站在一旁禀道:“二表小姐来找过您了。”

    程池很是意外,道:“是怎么过来的?”

    商嬷嬷一时没听明白,笑道:“这我倒没问。不过,二表小姐是跟着她继母一起过来的,应该是坐的轿子吧!”

    “我不是问这些!”程池耐着性子道,“我是问,二表小姐是给老夫人问了安之后过来的,还是悄悄地过来的?”

    商嬷嬷闻言不由斟酌道:“二表小姐过来的时候,老夫人正和周太太说话。老夫人和周太太的话还没有说完,二表小姐就回了上房……”

    那就是悄悄过来的了。

    这丫头片子,难道闯了什么祸?

    程池在心里琢磨着,脱锦袍的速度都慢了下来。

    走得那天她还高高兴兴的。

    后来程筝送了两匣子御膳房的点心,母亲特意留了一匣子给那小丫头,准备初二那天她过来赏给她的。结果初二那天她去嘉树堂给关老安人拜了个年就匆匆回了平桥街……难道是四房那边透了口风,她知道关老安人想留了她在四房心里不舒服所以跑了?

    这倒有可能!

    程池的眉头就蹙了起来。

    他倒是想给那小丫头片子保门好亲事,可瞧来看去的,没一个看得上的。

    要不,把目光放远点?

    苏杭、淞江、无锡都离金陵挺近的,坐船也就几天的功夫。要是那些地方有合适的人选,也未尝不能考虑考虑……

    程池把脱下来的锦袍交给了清风,问商嬷嬷:“那小丫头没让你传个话?”

    “只说有要紧的事找您。”商嬷嬷说话更慎重了,道,“其他的,倒什么也没有说!”

    程池撇了撇嘴。

    在那小丫头眼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她眼里也是大事。

    但他还是想了想,道:“那她情绪如何?”怕商嬷嬷听不懂,他解释道,“我是说她是愁眉苦脸的?还是和平时一样?还是挺高兴的?”

    商嬷嬷仔细回忆着当时的情景。道:“好像和平常一样?”

    这算是什么回答?

    程池不满道:“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

    商嬷嬷越发不敢肯定了。踌躇半晌。

    程池道:“算了!明天遇到她就知道了。”

    商嬷嬷笑着应“是”,冒了一额头冷汗,恭敬地退了下去。

    程池不禁哂笑。

    自己着得哪门子急啊?

    横竖几个时辰之后就知道了。

    他洗了脸,重新换了件衣服。正准备去给郭老夫人请安。朗月跑了进来。急急地道:“四老爷,顾家老安人驾鹤西去了!”

    “你说什么?”程池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顾家老安人驾鹤西去了?什么时候的事?老夫人那边得了消息吗?”

    朗月忙道:“顾家专程派了人给老夫人送了丧帖。程家的丧帖还没有到。老夫人已经在换衣服了,派了小丫鬟过来通禀,说是让您也赶紧换件衣服,这就往顾家去。府里的事暂时先交给秦大总管。”

    顾家的老安人逝世,程家也要去吊唁的。但丧帖通常都会在死者小殓之后。专程来给程池母亲报信,就是把他们当成了自家极亲的人,过去之后就算不帮着装殓也要帮着治丧。

    程池忙喊了清风帮他换衣服,又吩咐朗月去收拾东西:“只怕是要在那里住上两、三天。”

    等治丧的账房礼房都到齐了,他才有可能抽身回来一趟。

    朗月连声应“是”。

    程池略思索了片刻,喊了商嬷嬷进来,道:“我娘明天不可能宴请周太太了,你等会过去的时候给我娘提个醒,明天一早再亲自去趟平桥街,问问二表小姐到底有什么事?若是事情不急,就等几天再说,若是事情很急,就让她等等,我晚上的时候过去一趟。”

    商嬷嬷心里惊涛骇浪似的。

    四爷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这要是让计老爷、萧镇海他们看见了,还不得把眼睛珠子落地下啊!

    可她早年也是在江湖上行走、威震一方的人物,早就练成了七情六欲不上脸的本事,不管心里怎么想,脸上依旧一副笑容满面的模样,恭声地应“是”。

    程池满意地换了件月白色的粗布棉袍,去了母亲那里。

    郭老夫人正如他所料的,穿了件玄色素面细布褙子,神色悲怆地坐在罗汉床上捻着手中的紫檀木十八子佛珠。

    程池上前轻轻地喊声“娘”。

    郭老夫人回过神来,眼中已满是泪水,道:“我和你父亲第一次拌嘴的时候,还是她老人家过来劝的架。当时当着我的面把你爹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又数落了我一顿,最后问我们,是不是要和离?如果不想和离,那就万事都得商量着过日子。如果要和离,什么也别说了,现在就清点嫁妆,孩子留在程家,让我带着嫁妆回娘家去。她老人这就给你父亲找个续弦,让她住我住过的房子,管教我的孩子……我一气,那怎么能行?房子我能不要,孩子可不能交给别人管,让他们喊别人‘娘’。”郭老夫人说着,眼泪忍不住地落了下来,道,“谁知道她老人家却走得如此猝不及防……”

    程池上前搂了郭老夫人,低声地安慰母亲:“老安人已经八十九岁了。生前能吃能喝,死得这么突然,也没有躺在床上受那个累,这是好事,是喜丧,您应该替她老人家高兴才是。顾家的情况您最清楚不过了。老安人这一去,顾家九老爷要回乡守制。顾家的处境只怕会更困难了。大哥那边,顾家肯定指望着你帮着出面说句话的,你得赶紧过去才行。”

    顾家的男丁虽多,但目前仕途顺利且颇有前途的却是老安人的长孙顾清和。他如今任小九卿之一的鸿胪寺卿,老安人去世,他要回乡守制一年,位置就得让出来,再回京,能谋个什么样的职位就不好说了。

    这个时候,任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的程泾对顾清和的起复就很重要了。

    郭老夫人颔首。擦了眼泪。神情已经变得坚毅起来,道:“我知道。你跟身边的人说一声,收拾好东西了我们这就过去。”说着,郭老夫人“哎呀”了一声。道。“糟糕!我还说要请少瑾的继母吃饭的……”

    没想到母亲居然还记得!

    程池道:“我派人去说一声就是了。”

    郭老夫人叹气。道:“只有等过几天了。”

    “过几天正好。”程池道,“过几天就春暖花开,正好请了周太太进府赏花。”

    母亲也可以借此机会舒缓一下悲伤的心情。

    郭老夫人微微点头。

    ※

    平桥街周家。

    周少瑾得了这个消息惊得呆了半晌。想到上次去顾家做客时顾老安人孩童般直率的性子,心中很不好受,问来报信的商嬷嬷道:“池舅舅和老夫人是不是都要在顾家守上几天?”

    商嬷嬷恭敬地道:“应该得守上几天。四爷和老夫人都带了衣物过去。”

    周少瑾莫名就觉得松了口气,道:“你去跟池舅舅说,我这边的事不着急,让他先安心把顾老安人的事办完了。”

    商嬷嬷笑着应诺。

    周少瑾带着她去了李氏那里。

    出了这样的事,李氏自然不会有什么怨言,忙道:“死者为大。我们什么时候去给老夫人请安都行。”随后客气地问起郭老夫的心情如何,寒暄了几句,赏了商嬷嬷二两银子,亲自把商嬷嬷送到了门口。

    周少瑾问商嬷嬷:“你是回府还是去顾家?”

    “去顾家!”商嬷嬷含笑道,“四爷说了您这边若是有了音讯,就让我去给他报个信的。”

    周少瑾就让商嬷嬷给顾家十七小姐带信:“……让她节哀顺变!”

    商嬷嬷应下去了顾家。

    程池正忙着和顾家的人商量着报丧的事,顾家几位老太爷、老爷到此时还没有从老安人去世的悲痛和震惊中走出去,说话行事颠三倒四,几个管事索性有事禀了程池,由程池帮着拿主意。

    一时间程池身边坐满了人,站满了人。

    商嬷嬷在门口探了探头又缩了回去。

    程池眼尖,立刻看见了她。

    他没等请他示下的管事把话说完已站起身来,道:“我那边还有点事,你们等一会。”然后在众人的注目下出了厅堂,在庑廊下站定。

    商嬷嬷忙上前低声回禀去平桥街的经过。

    程池听着反而揪心起来。

    如果事情真像小丫头说的不要紧,她通常都会贸贸失失地闯进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要他办这办那。相反,如果事情很要紧,她反而会患得患失的不知道如何跟他开口,就像她跟他和母亲去普陀山,去的时候不管想买什么东西为了不耽搁他们的行程,她一律都不开口,可回来的时候没了正事她就开始一会要去雷峰塔上搬砖,一会要去常州买梳篦,等到他和宋老先生为水文的事入了迷,她又能安安静静地在一旁不吵不闹地自己找事做,看似任性,却是很有分寸的。

    他思忖着,看了屋里或坐或站的人群,沉吟道:“这样,你去跟二表小姐说一声,我戌时(注:晚上七点左右)等安排好这边的晚膳之后就过去,让她等我一会。”

    商嬷嬷心中暗讶。

    不是说事情不要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